历史选修1岳麓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x
- 文档编号:22804656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7.77KB
历史选修1岳麓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x
《历史选修1岳麓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1岳麓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选修1岳麓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时间:
10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 )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解析:
秦国人实行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
答案:
D
2.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
A.商鞅变法B.汉武帝改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解析: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故选A项。
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因此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B项。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北魏已通过武力统一北方,不存在“倾邻国而雄诸侯”,排除C项。
王安石变法并未使宋朝实现富国强兵,排除D项。
答案:
A
3.梭伦改革后期,梭伦出走。
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
尽管如此,我们在评价这两次改革时,都认为他们的改革是成功的。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顺应历史潮流
B.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C.个人的处境不是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依据
D.两者都推动了奴隶制的进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可知,衡量改革成败的标准不是个人处境,而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看是否促进社会发展,所以前三项都是正确的。
虽然总体都是推动历史进步,但由于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具体影响不同。
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上升时期,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衰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所以,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
D
4.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哪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 )
①整顿吏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④
解析:
关键是弄清“封建化”的含义。
“封建化”主要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其中生产方式的汉化又是农业化的过程。
据所学知识,“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明显符合题意;“颁布均田令”促进了农业化;“迁都洛阳”虽不是具体汉化措施,但体现了政治中心南移对鲜卑族封建化的推动和影响,也符合题意。
“整顿吏治”不含有封建化的含义。
可知①与题目要求不相称,而②③④相符,故选B项。
答案:
B
5.《资治通鉴》载: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王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请侯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解析:
材料中的“魏之先出于黄帝”,表明孝文帝进行姓氏改革最基本的依据是鲜卑族和汉族出自同一祖先。
答案:
A
6.1072年,某农民因贫困正要背井离乡之际,却意外地从政府借贷来了种子,他努力耕作,收获后不仅还清了本息,还略有盈余。
他逢人便夸:
“当今皇上的青苗法真是太好了!
”这反映出青苗法的实施( )
①能够缓解农民的燃眉之急 ②能够增加政府的收入 ③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④遭到了高利贷者的强烈反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在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没有高利贷者的任何信息,故④的叙述无依据。
答案:
A
7.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 )
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 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 ④都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与孝文帝改革影响的共同点。
促进经济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是两者的共同点,也是所有顺应历史潮流的封建改革的共同点。
王安石变法是封建王朝中期出现危机后进行的改革变法,主要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并不涉及民族融合和封建化问题,②③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所以答案选D。
答案:
D
8.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
A.都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他们的变法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答案:
C
9.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王安石变法是在王朝末期时进行的,张居正改革是在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时实行的
B.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而张居正改革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而张居正改革并没有涉及科举制度的改革
D.两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阶级的利益,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两次变法都发生在王朝中期,A项错误;两次变法都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B项错误;D项是其共同点。
答案:
C
10.忽必烈改制的实质是汉化,也就是封建化,在其推行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转变立国之本,以农桑立国
B.实行民族迁徙政策,加快民族融合
C.以程朱理学作为科举取士的必考内容
D.采用汉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的理解。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历史概念的内涵,“封建化”的根本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封建化”,故选A项。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人,其生民也狭厄(生性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忸(因袭)之以庆赏,(钳制)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
厄而用之,得而后功之,使以功赏相长。
——荀况《荀子·议兵》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把普通老百姓用军事组织形式编制起来,平时组织生产,一旦战争爆发就随时随地地征发。
——雷依群《秦军法论述》
材料三 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按一定标准挑选):
衣三属(层)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背)二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中试(合格的武卒)则复其户(免除徭役),利其田宅。
是其气力数年而衰,而复利未可夺也(其特权不能剥夺)……是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之兵也……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兵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5分)
(2)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比分析“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的原因。
(5分)
解析:
第
(1)问,依据“得而后功之,使以功赏相长”“令民为什伍”分析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归纳。
第
(2)问,魏国方面的原因可从魏国士兵永享特权、国家税收减少等方面分析;秦国方面的原因可从军队纪律严格、奖惩制度、什伍组织、奖励耕织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内容:
奖励军功,建立什伍组织。
特点:
赏罚分明;兵民(农)合一。
(2)魏国:
经严格挑选合格的魏国士兵,永享特权,无法维护战斗力的常盛,国家税收减少,军队的物资保障削弱。
秦国:
严格的军队纪律和奖惩制度使秦军战斗力大大提高;什伍组织的推行使秦国兵源得到保证;奖励耕织促进农业发展,为秦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魏孝文帝末年到魏宣武帝之初,“百姓殷富,年登俗乐,鳏寡不闻犬豕之食,茕独不见牛马之衣……于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洛阳伽蓝记》卷四
材料二
图1汉人胡食画像砖 图2魏碑书法
材料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
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
(1)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项措施直接促成了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
(2分)
(2)材料二的景象都出现于北魏时期,主要反映出什么共同问题?
请具体分析二者形成的原因。
(5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和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问由材料中“百姓殷富……库藏盈溢”可知;第
(2)问,从图片内容等信息可知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第(3)问,从“民生”角度回答。
第(4)问,可从改革结果、生产方式变化等方面归纳。
答案:
(1)均田制。
(2)问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原因:
由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民族融合,汉人也学会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由于北魏孝文帝提倡学习汉族文化,把鲜卑族勇武质朴、刚劲豪迈的文化风格融入汉字书法中,从而形成了气势雄浑、刚劲有力的书体“魏碑”体。
(3)推行租调制;移风易俗,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等。
(4)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获得了成功;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13.(12分)“富强”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施政的重要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饶”,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鞅变法使秦国“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认识。
(5分)
(2)王安石“信用贷款的办法”有哪些?
(3分)
(3)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未完全做到“不加税而国用饶”。
请你说明理由。
(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富强措施及其作用。
第
(1)问,认识注意用全面的观点分析。
第
(2)问,根据所学归纳出信用贷款的办法即可。
第(3)问,实质是对王安石变法经济措施作用的考查。
答案:
(1)“民以殷盛”过分夸大了商鞅变法的作用;商鞅变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实现了“国以富强”。
(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
(3)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中增加了百姓负担。
14.(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现在必须防止这种使自由的雅典人变为奴隶的情形重演。
这一点,首先是通过普遍实行的措施,例如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二,提取有效信息论证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措施的相似点。
(5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影响。
(5分)
解析:
第
(1)问首先要注意两次改革的背景,其次要注意两次改革的具体内容,再结合材料“禁止缔结以债务人的人身作抵押的债务契约而做到的……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分析回答。
第
(2)问首先明确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两次改革的“影响”,联系所学的两次改革的影响及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
(1)打击贵族特权,力图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
材料一:
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财产越多权利越大。
材料二:
按军功授爵;平均赋税。
(2)梭伦改革有利于平民队伍壮大,促进民主制发展;商鞅变法有利于富国强兵,在争霸战争中获胜(或者为秦灭六国奠基)。
15.(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荆公知明州鄞县,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事。
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严保伍,邑人便之。
故熙宁(宋神宗年号)初为执政,所行之法,皆本于此。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材料二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
”鸡豕俱来就食。
问其故,老妪曰:
……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
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
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材料三 范纯仁(范仲淹之子)批评王安石:
“欲求近功,忘其旧学。
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讲五伯(霸)富国强兵之术。
尚法令则称商鞅,言财利则背孟轲。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在鄞县推行了哪些变法措施。
(4分)
(2)根据所学指出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初衷。
依据材料二,免役法客观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影响?
(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反对派否定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确保社会改革措施顺利贯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分)
解析:
第
(1)问直接根据材料一进行归纳概括。
第
(2)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第(3)问直接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归纳概括。
第(4)问属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农田水利法;青苗法;保甲法;兴办学校。
(2)初衷: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影响:
增加了农民负担,危害了百姓的利益。
(3)变法舍弃义理,强调法令和王霸之道,追求利益,忽视仁政。
(4)兼顾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得民心;形成共识,有社会舆论的支持;用人得当等。
16.(15分)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5分)
(3)根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从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答题时紧扣材料,提炼、概括材料内容作答即可。
答案:
(1)条件:
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
特点:
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
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
原因:
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
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
因素:
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选修 岳麓版 练习 单元 过关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