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docx
- 文档编号:22792040
- 上传时间:2023-04-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6.91KB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docx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
————————————————————————————————作者:
————————————————————————————————日期:
第七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基础工程施工
基础施工前必须按《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现行规程》进行探查处理。
如果遇到异常情况或与地质勘查报告不符时,应与建设单位、设计院商定处理方案。
1)施工工序
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定位→(由西向东)土方机械大开挖→运输→边坡加固→清理基坑→问题坑处理→验槽→黄土、灰土过筛→填筑→压实→验收。
2)土方机械的选用
3)土方工程
土方大开挖时,将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土体边坡、围墙、周围建筑及其公用设施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地基采用强夯,基坑土方以机械打开挖为主,开挖宽度;沿基础轴线外放3.0米;深度:
基层标高-2.30米,开挖至地基底标高以上300─500mm后,用装载机作出入口坡道,底部人工修理、清底。
为保证基础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将坡道设置在基坑以外。
4)土方填筑与压实
为了保证土方工程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必须正确选择土的种类和填筑方法。
要求:
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土、液化状态的泥、含水量大的粘土、粉状砂质粘土、混杂土等不能作填土之用。
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层填土、压实。
并尽量用同类土填筑,填土密实度,土的实际干容重用“环刀法”测定。
灰土垫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施工。
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图中的要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进行问题坑的处理。
基坑用3:
7灰土回填,垫层厚度为0.5米,至-2.3米处,上置钢筋砼筏板基础。
分段、分层施工时,铺填厚度在200─300MM之间,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灰土拌和均匀并于当日铺填夯实,同时做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容重试验。
回填素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回填灰土的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灰土比例必须严格计量,拌和均匀后,分层分段碾压夯实。
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清理基坑,并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室内设计标高,同时邀请有关部门进行基础工程的验收,合格后在施工上部结构。
第二节混凝土工程
钢筋砼工程包括: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三大工种,施工生产中必须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合理组织,确保构件的施工质量。
1)施工工序:
制作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钢筋骨架→拌制砼→浇捣砼→养护砼→拆模→模板修。
2)机械设备的配备:
本工程砼采用自动计量配料机上料。
①砼搅拌前,应按配合比调整自动计量配料机,由专职上料机操作人员控制上料机。
②在浇灌砼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将模板的孔洞和缝隙堵严,并将模板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将砼通过制作好的串筒投入。
不得随意投入而造成混凝土离析。
③施工前的检查工作:
模板、支架要牢固性,几何尺寸、轴线要准确,设备安装管线要预埋完备;钢筋垫块、铁马凳要安放牢固;搭设的马道必须牢固,不能将架板放在钢筋上。
3)质量要求:
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水泥应检查出厂证明书,并按规定进行安定性和强度试验,贮藏期三个月以上的水泥重新核定其标号,砂石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进场水泥必要时应重新试验鉴定,做含泥量和压碎试验。
4)混凝土浇筑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特拟定混凝土浇灌方案如下: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工作量,合理安排商品混凝土的供应量,确保混凝土工程及时、连续、保质的完成。
结构层混凝土、预制构件板的垂直运输,后期室内外装饰工程,主要依靠二部快速提升架完成。
快速提升架负责运输的同时,承担装修阶段、设备安装的垂直运输任务。
靠快速提升架二部负责运输,同时承担阶段的垂直运输任务。
项目经理部生产负责人在混凝土浇灌的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中,对钢筋砼基础、主体梁、部分板匀以其浇筑速度4.8立方米/小时进行工作安排,并及时掌握施工准确及施工进度的进展情况,提前作出劳动力和工具的调整安排。
为了保证浇灌的砼不在二次浇灌前凝结,而产生较多的施工缝,本方案根据分部工程砼工作量及灌筑强度,特对其每次浇筑铺设长度做出如下规定:
①基础:
自西向东一次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
②梁板浇灌方向同上,每次浇筑宽度不在于1500mm,自西向东S形推进,一次连续作业完成,不留施工缝。
③构造柱浇灌时,用脚手架钢管制作操作平台要牢固、平稳。
梁、板浇筑时,用脚手钢管大于Φ20的钢筋制作成简易马凳,跨越钢筋,同时铺设操作台和人行通道。
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将已成形的钢筋网破坏。
5)注意事项:
①混凝土在浇筑前,要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标号,由专人负责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②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应计量准确,按配合比严格配料,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出料。
③梁、板采用插入式震动棒震捣,混凝土浇筑的自由下高度不得超过3米,结构超高时应设斜槽下料;板表面采用平板振动器震捣。
混凝土厚度为1.25倍震动棒长度分层进行,梁板同时浇筑,垂直构件连续浇筑,并避免触及模板跑位,震捣中不得漏震、欠震、少震、超震。
④混凝土施工缝按楼层设置,垂直方向不得设置施工缝,施工缝处理方法参照有关规定进行。
⑤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现场应根据其气候情况进行洒水养护,已浇筑的砼应覆盖和浇水养护,不得少于七昼夜,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第三节钢筋工程
1)钢筋的质量要求
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均为现场加工、安装,对每一种型号的钢筋进入现场后,必须有出厂合格证,经过有关单位进行拉力及冷弯试验,可焊性分析,复检合格后工地方可使用。
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无污染,无铁锈,在使用前必须清除干部,钢筋应按施工顺序配套加工,每种规格的钢筋必须挂牌标注,堆放整齐。
工程中使用的成品钢筋型号、直径、形状、尺寸、数量必须和施工图、料单相符。
钢筋按施工图放样并制作后,分规格、型号、部位码放,并书写标志牌。
2)加工设备的选择
钢筋加工集中设在现场进行制作、绑扎。
配备一台钢筋调直机、二台钢筋切断机、二台弯曲机、二台电焊机。
3)钢筋的绑扎和安装
钢筋绑扎时,根据现场情况在模板上用笔标出箍筋或分布筋位置,并以此作为绑扎依据。
如当模板未支好前绑箍筋时,可在焊接好的主筋上,用钢尺按图纸要求分好箍筋绑扎点,并用记号笔标出位置,而后即可进行绑扎。
钢筋的绑扎、焊接及加工形状,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钢筋搭接长度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钢筋绑扎要严格控制位置,柱子钢筋上口应设置锁口箍筋,点焊牢固且保证轴线位置正确。
各种负弯矩筋,应用隔点焊接牢固,防止倾倒。
双层钢筋上下要保证用“几”型钢筋支撑,梁、板、柱钢筋匀应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现浇悬挑构件,上部钢筋严禁踩踏,要设置钢筋凳支稳,以免浇灌混凝土时踩踏,柱子钢筋采用电渣焊施工,在施工中必须确保构造柱的柱子筋同心,并且焊接符合质量要求。
其支撑混凝土的垫块标号必须与所浇构件相同。
按图纸设计施工,不得任意代换,若必须代换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
4)钢筋电渣焊的主要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
①将钢筋端头120M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进行清理。
②检查电路观察电压波动情况,当电压降至4%时,不宜操作。
③采用与钢筋材质相适应的焊剂、焊丝。
【操作方法】:
将夹具的下钳口夹牢在下钢筋的70─80MM处,将上钢筋扶直,并夹牢至上钳口内约15MM处,并保持上下钢筋同心。
安放焊剂盒,并投入焊剂。
操作时,先将上、下钢筋接触,接通焊接电源后,立即将上钢筋提升2─4MM,引燃电弧,继续缓缓上提钢筋5─7MM,使电弧稳定燃烧。
之后,随着钢筋的熔化而渐渐下送,并转入电渣过程。
待钢筋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预压,持续数秒后,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移或接合不良。
第四节模板工程
1.结构施工模板、支撑系统材料的选用
本工程在结构施工中为了更好地确保砼工程内实、外光及几何尺寸,为实现合同质量目标,确保“优良结构工程”,创市“巴渝杯”工程,经项目工程部讨论,决定本工程模板体系采用木模板体系,支撑体系以Φ48钢管支撑体系。
2.各楼层的柱、梁模采用九夹板作面板,50×100木枋加固,Φ48钢管作夹具,模板安装柱、墙及梁采用φ12高强螺杆对拉,其纵横方向间距详专项方案。
3.板模采用50×100木枋平铺,间距距详专项方案,再上铺覆膜竹胶板形成楼板模板。
地下室周边挡墙、主楼内筒体采用木模板现场拼装,采用Φ48钢管及φ12高强螺杆加固稳定,地下室及一层圆柱,采用定型圆柱钢模。
整个工程的模板支撑系统均采用Φ48钢管现场搭设。
立柱搭设间距、水平横杆间距详专项方案。
裙楼模板架考虑满铺,主楼模板考虑四层。
主楼在结构施工中,操作层外围护安全防护架采用全封闭落地式双排防护架,每隔2层增设一道固定悬挑式水平安全防护网,以利外墙的安全防护工作。
4.模板的拆除
(1)模板拆除的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2)拆墙、梁板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待该片段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准将模板、配件、支架等运出堆放。
(3)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脱模剂。
(4)拆模期限:
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底模应在同条件养护的试件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
(4)模板的拆除必须经项目部通知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拆除。
第五节脚手架工程
1、外脚手架采用整体直落式,双排架,采用φ48×3.5钢管,一次搭到顶。
当脚手架落地时,填土必须回填夯实,并放置垫块。
2、搭设尺寸:
排距为1.2m,部距为1.8m,立杆柱距为1.5m,连杆竖向间距为3.6m,水平间距为6.0m,根据验算,脚手架高度能满足强度要求。
3、外脚手架随结构升而超前一步,外脚手架上需满铺脚手片,防护栏处用脚手片封闭,整个外立面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4、外脚手架分段搭设分段验收,只有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5、架子拆除:
外架拆除严格按先搭设后拆,后搭先拆的顺序进行,具体操作如下:
清除架子杂物→拆安全网→拆竹笆→拆剪力撑→拆脚手板→拆横向杆→拆竖向杆。
架子拆除后架管、扣件堆放整齐。
第六节砌体工程
1)材料工程:
砌体结构主要由砖和砂浆组成。
①砖:
全部上采用非承重空心砖,施工时要严格按照《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的要求施工。
砖使用前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砖必须做标号检验、耐久性、外观检查,几何尺寸要符合规范规定,砌筑前应该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为10─15%。
②砂浆准备工作:
砌筑由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两类组成。
砂浆各项性能指标须满足以下要求:
流动性、保水性、强度、粘接力、变形。
③脚手架:
砖墙砌筑时采用搭设内脚手架。
2)砌筑工序
砖墙砌筑的一般顺序是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杆数→盘角→挂线→砌筑→勾缝→清理。
3)砌筑的质量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选择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保证砌体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受力性能。
施工把好原材料关、工艺水平关。
质量达到:
灰缝横平坚直、砂浆饱满、薄厚均匀。
砌块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接搓牢固。
4)施工方法
砌体施工前基础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①灰缝横平竖直、砂浆饱满、薄厚均匀。
施工时要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厚度以10mm为宜,不宜小于8mm或大于12mm。
为了保证铺灰平整,所以在施工时要用“三一砌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
保证墙体保温、隔声、竖向灰缝饱满、灰缝厚度要均匀一致。
②砌块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为了提高砌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砖块排列应遵守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原则。
每层砌砖分两步架,两个施工层,采用一顺一丁砌合法,240墙单面挂线,370墙双面挂线,线应绷直、拉紧,每层砖都要跟线。
为提高受力性能,各层承重墙、梁下最上一皮砖采用丁层砌法。
砌筑要上下错缝,组砌合理,避免游丁走缝、通缝现象。
抗震节点构造必须注意横平竖直,隔墙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斜砌挤紧,防止砌体的不均匀沉降和失稳。
③接茬牢固:
施工时按照留搓的原则,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必须留搓的部位,采取留斜搓,高度不宜超过一步架,长度不小于高度2/3。
如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可考虑留直搓但必须是阳搓,并加拉钢筋,其数量是120mm厚墙用一根Φ6钢筋,间距沿墙不超过500mm钢筋末端做90度弯勾。
5)砌筑高度:
当出现相邻建筑物高度不同时,施工顺序为先高后低,当分段施工时相邻施工段、高差要小于一层楼或小于4m,同时,为了减少灰缝变形引起砌体沉降,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越过1.8m。
第七节抹灰工程
1.墙面抹灰工程
(1)基层处理:
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砂浆块等附着物,应针对隔离剂情况决定用钢丝刷或者10%碱溶液刷洗干净。
同时对墙面喷水润湿,对较光滑的墙面,要派人凿毛刷界面处理剂或用喷、扫的方法将1:
1的水泥浆分散均匀地喷扫到墙面上,待结硬后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2)“打巴出柱”:
根据地面弹出的十字线作为基准线,并结合墙面平整、垂直程度确定抹灰厚度,先在左右墙角上各作一个标准砂灰“巴”,然后用吊线锤垂直线做墙下角两个“巴”(注意位置在踢脚线上),再拉通线,每隔1.5m左右作“灰巴”。
待灰浆巴结硬后,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在上下砂浆巴之间作40mm左右宽的砂浆带(柱),以上下“巴子”为准,用尺方推平等待干凝。
(3)抹底层砂浆:
首先拉毛或刷界面处理剂、再抹底层砂浆,用力适当,大致进行找平,随手抹成粗糙表面。
(4)抹中层砂浆:
待底层砂浆凝结后抹中层砂浆,砂浆抹上后应使用尺枋沿灰浆筋刮平,并应用木砂板压实搓毛,以达到平整密实而又粗糙。
抹完后,应检查墙面平整度和阴阳角垂直度,并应及时进行修整。
中层砂浆凝结后,应适当喷水养护,保持墙面湿润。
(5)抹面层水泥砂灰:
应在中层砂浆凝结后开始涂抹,罩面时用铁板压实,接着用硬尺枋刮平,最后用搓砂板搓平。
应将面层抹成压光面,用铁板上下来回抹压照面,不显露痕迹。
(6)框架梁、墙如有突出墙面情况,抹灰时应先抹墙面,待墙面抹灰干燥后再抹梁、短肢墙表面,并使梁短肢墙表面抹灰压在墙面的抹灰层,并使连接处的收缩裂缝被梁、柱抹灰覆盖。
(7)砂浆墙面抹灰做完后,根据潮湿情况进行适当养护。
2.天棚抹灰
(1)施工准备
A、对结构及基层表面进行质量检查,并检查预埋件及暗设管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在墙面及梁侧面弹上水平标高墨线。
连续梁底面应弹由前端至后端的通长墨线。
C、根据室内高度和抹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前准备操作用的脚手架与抹灰马橙,一般距顶棚板底1.8m。
D、将表面凸出部分凿平,如有缺陷应凿到实处,用1:
2水泥砂浆分层抹平。
E、抹灰前一天喷水湿润基层。
(2)操作工艺
A、基层处理:
将板底凿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
再喷水湿润。
B、根据墙柱上弹出的水平墨线,在顶板下100mm的四周墙面上弹出一条水平线,作为顶板抹灰的水平面板控制线。
C、抹底层砂灰:
在顶板混凝土湿润的情况下,刷界面处理剂,抹底层砂浆,应在抹时用力挤压,并应随手抹成粗糙表面。
D、抹中层砂灰:
待底层砂浆凝结后,即开始抹中层灰浆,厚度宜为6mm,先从顶棚角开始,上灰后应反复挤压,并应用刮尺赶平,然后用木砂板搓抹,使中层砂浆表面粗糙。
E、抹面层砂灰:
待中层灰凝结后,抹面灰层,不大于3mm,如中层灰很干应先喷水润湿,面层灰应压实、抹平,并用铁板收光。
(3)天棚抹灰施工要点:
A、砂浆抹灰层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B、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15cm。
C、抹灰线用的抹子,其线型、棱角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待顶棚的中层砂浆抹完后进行。
灰线抹灰应分遍成活,底层中层砂浆中宜掺入少量麻刀。
罩面灰应分遍连续涂抹,表面应赶平、修整、压光。
第八节涂料工程
1.作业条件
对涂料施工有影响的其它土建及水电安装工程均已施工完毕,并预先加以覆盖。
混凝土及抹灰墙面不得有起皮、起砂、松散等缺陷,正常温度气候条件下,一般抹灰面龄期不得少于14d,砼基层龄期不得少于一个月。
表面含水率要不大于10%。
2.施工工艺
表5-2施工工艺
阶段
工序名称
基层清理
清扫杂物,填补空洞,清扫
基层处理
挂钢丝网
水泥砂浆抹面
水泥砂浆抹面
第一遍涂料
第一遍涂料
第二遍涂料
第二遍涂料
面层清理
清扫面层飞贱的涂料及墙上污染
3.涂料面层施工
涂料若是高浓缩型,施工时可根据厂家要求进行稀释处理,然后倒入托盘,用刷子蘸料涂刷,为了避免流挂,就少蘸勤蘸,并用毛刷顺滚涂方向将流坠的漆刷匀,第一遍施工完毕后,一般干燥6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第二遍涂料应比第一遍稠,施工方法同第一遍,若遮盖差则需打磨后再刷一遍。
质量要求:
涂料的表面质量,绝对不允许有掉粉、起皮、漏刷、透底、反碱、咬底、流坠、疙瘩,颜色、刷纹要一致,无砂眼,无明显的刷纹,装饰线、分色线平直(接5m线检查),其偏差不大于1mm,外窗框洁净。
4.施工注意事项:
(1)涂料稀释方法,施工温度及使用方法等,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
(2)面层涂料成膜前应避免沾水,给排水管道处应作好防水措施。
(3)涂料施工后房间应自然通风,禁止人为烘烤,防止表面泛黄,开裂或起皮。
第九节楼地面施工
1、基层清理:
将基层表面的杂物、油污等给予彻底清理、处理,尤其
第十节屋面工程
一、屋面找平层施工
(一)、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验收→拉坡度线→做标准塌饼→铺填砂浆→刮平抹压→养护。
2、找平层施工前,应对基层适当洒水湿润,并于铺浆前1h在砼的表面刷素水泥浆一度,使找平层与基层牢固结合。
3、水泥砂浆铺设应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进行,大面积抹灰在两冲筋之间一次铺满砂浆,然后用刮尺根据两边冲筋标高刮平拍实,用木抹子搓压提浆,检查平整度。
4、水泥砂浆开始凝结时,即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钢抹子压第二遍,不得漏压,并把凹坑、死角、砂眼抹平,终凝前进行第三次抹压、压实。
(二)质量标准:
1.找平层所用的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屋面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和起砂等缺陷。
4.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和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整齐平顺。
5.分格缝的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三)成品保护
1.水泥砂浆找平层,终凝前不得上人踩踏,终凝后不得直接在上面推车,否则应铺设脚手板。
2.找平层完成后,尚需在屋面进行其它工作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严禁直接在找平层上拌和和堆放砂浆。
二、卷材防水层
(一)工艺流程
清理基层→铺设卷材→卷材接缝粘贴→卷材密缝处理→淋(蓄)水处理→施工隔离层。
(二)注意事项
1.改进节点做法,加强成品保护,由于节点构造不合理或施工粗糙,会导致节点渗漏。
本工程屋面在节点上采用刚柔组合,以柔合适度的做法,使各种节点采用密封材料填嵌密封。
防水层完工后,加强保护,严禁在其上凿孔打洞,破坏防水层的整体性。
2.卷材铺贴前,对阴阳角、天沟、檐沟排水口、出屋面的管子根部等容易发生渗漏的复杂部位,应增铺附加层,再用密封膏进行封边处理。
3.卷材接头的粘结,用粘结剂涂刷在卷材接头100mm宽的两个粘结层上。
4.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材料质量的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三)质量标准
1.竣工的卷材防水屋面不得有渗漏和积水现象。
2.卷材搭接正确、封固严密,不得开缝翘边。
3.施工前应做好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并记录,未经验收,严禁继续施工。
4.专人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次的施工。
(四)成品保护
1.穿过屋面的管道,应在防水层施工前进行,卷材施工后不应在屋面上进行其它工种的施工,必须上人操作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卷材受损。
2.屋面工程完工后,应将屋面上所有剩余材料和建筑垃圾等清理干净,防止堵塞水落口或造成天沟、屋面积水。
3.水落口应认真清理,保持排水畅通,以免天沟积水。
4.工程竣工验收后,应由使用单位指派专人负责屋面清扫,作出保养记录。
五、屋面施工注意点
1、防水层施工前,对阴阳角、天沟、檐沟排水口、出屋面的管子根部等容易发生渗漏的复杂部位,应增铺附加层,再用密封膏进行封边处理。
2、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材料质量的证明文件,并经指定的质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3、采用分区施工、分区试水的办法,以保证质量、进度。
整个屋面做好后,要求表面平整坡度准确,细部处理好,无积水,做到内在质量好、防水性能好、外观效果好。
第十一节建筑电气
一、电气施工与技术
1、配管
本工程设计用UPVC刚性阻燃管,进料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料,管材的外壁必须有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
UPVC管安装时,管口须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时器件应采用插入式连接;连接处接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处于套管的中心。
(2)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3)UPVC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RI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4)采用UPVC管配线时,必须采用相应的塑料制品及附件,塑料管与塑料盒(箱)必须采用专用接头进行连接,在塑料盒(箱)上开孔,必须选用专用工具。
2、线槽安装
(1)线槽、桥架、托盘及密集型母线槽,连接处的螺栓应紧固,螺帽应位于线槽、桥架、托盘的外侧,金属线槽、桥架、托盘及密集型母线槽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均应牢固地连接为一整体,并与接地主干线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得小于二处。
防松装置应放在明显部位,且与接地主干线可靠连接,连接点不得小于二处。
防松装置应设在明显部位,且在连接部位的两端各不小于二处。
(2)在线槽、桥架、托盘内可以敷设电缆,导线只能敷设在线槽内,但导线应按回路分段绑扎,绑扎间距不得大于1m,并在转角及直线适当距离内固定,导线不得在线槽内接头,线槽应盖板齐全、牢固,桥架或托盘内不得直接敷设导线。
电气安装中采用的各类金属支、吊架不得采用气焊或电焊割孔,支架断面应整齐、平整,黑色金属支、吊架除锈要干净,支、吊架必须刷锈底漆和面漆。
3、配线
(1)同一建筑物内或构筑物内的导线颜色选择要一致,相线分别为:
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零线为淡兰色,保护线(PE)为黄绿相间色。
(2)导线与设备、器具的连接应紧密,导线连接处不应有外露裸导线,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截面为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b、截面为2.5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c、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3)对导线端部做成“羊眼图”状连接时,其孔径应与连接螺栓相匹配,“羊眼圈套”的旋转方向应与螺栓拧紧方向一致。
(4)为确保安全,导线在开关、插座的接线处均允许只接入一根导线,在配电箱、柜内的接线端子或螺栓上宜接一根导线,当接二根线时,中间应有平垫处分隔导线。
4、配电箱类具及开关插座安装
(1)照明配电箱(板)内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及用电回路名称,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基础 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