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 文档编号:22789634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28.47KB
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青岛招商引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青岛市招商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利用外资增长缓慢,引进外资总量规模相对较小。
近年来,青岛市在利用外资方面连续保持较低的增长水平速度,甚至出现负增长(见表1所示)。
2007年全年利用外资项目1068个,同比降低23.55%,合同利用外资38.25亿美元,同比增长22.72%,实际利用外资38.07亿美元,同比增长4.10%。
与上海、苏州等市相比,无论在利用外资项目数量上,还是实际利用外资额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见图1所示)。
表12005~2007年青岛市利用外资情况分析金额单位:
万美元
年度
批准项目
合同外资
实际外资
数量(个)
同比%
金额
同比%
金额
同比%
2005年
2530
4.42
954486
42.1
365625
13.1
2006年
1397
-44.78
311697
-67.34
365815
0
2007年
1068
-23.55
382500
22.72
380652
4.10
图1青岛与其他城市利用外资情况
2、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青岛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合理,外商投资过于集中于制造业,第三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呈不均衡发展态势。
2003-2005年,青岛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82%以上(其中:
制造业利用外资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仅为12%以下,2005年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仅为9.5%。
尽管近几年青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在服务业方面引进外资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海、深圳、天津等国内城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见图2所示)。
图2青岛与其他城市服务业利用外资情况
3、外资来源国过于集中,存在潜在风险
由于区位条件特征,青岛引资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表2,图3所示,青岛外资来源除香港(地区)以外,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两个国家。
截至2007年,韩国在青岛的累计投资总额占青岛市外商累计投资总额高达42.32%,日韩及香港等地累计投资额总计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比重就占有68.02%。
来源国如此集中,如果来源国家经济政治发生较大变化,对青岛利用外资工作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且青岛最大的外资来源国——韩国,主要以投资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一般属低技术含量、低端产品等加工业,对我市的土地、水、电、煤等紧缺资源消耗大,对产业的拉动力也不强。
众多小规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韩国企业为主),一方面,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大了政府的招商成本;另一方面,小规模外资企业存在的“候鸟现象”比较严重,即:
这些外资企业入驻某个区市工业同区一般不自建厂房,主要以租用为主,以便今后迁徙,等一旦过了政策优惠期,便以假倒闭的形式,将工厂转向另外市区寻求优惠政策。
当前,青岛亟待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对日招商引资的尺度问题。
从2003年开始,就不断有韩资企业外逃事件发生,这些“擅自撤退”的韩国企业多为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表2截至2007年青岛市利用外资来源情况分析金额单位:
亿美元
国家/地区
批准项目
合同利用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
数量
比重%
金额
比重%
金额
比重%
韩国
9932
48.79
196.61
38.31
117.08
42.32
香港
3097
15.21
98.63
19.22
41.84
15.12
日本
1624
7.97
38.48
7.50
29.28
10.58
台湾
1736
8.52
31.22
6.08
16.31
5.90
美国
1553
7.63
39.13
7.62
19.44
7.02
维尔京群岛
199
0.98
22.76
4.43
10.65
3.85
英国
160
0.78
7.31
1.42
3.93
1.42
澳大利亚
274
1.34
6.81
1.32
3.46
1.25
加拿大
328
1.61
9.16
1.78
3.43
1.24
其他
3007
14.77
102.18
19.91
31.23
11.29
总计
20357
100
513.16
100
276.65
100
图3青岛利用外资的国别分析
4、区市之间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现象凸现
外资带动了青岛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青岛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如对外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的减免税收政策、对外资企业的税率优惠政策等引致的政策性代价,这些代价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代价来源于土地的廉价地租(或全免地租),以及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由于当前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将“对外招商引资规模”和“外资增长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硬性指标,因此,促使市、区乃至乡镇级政府在引进外资的实际操作中,为了政府业绩而对外商展开“恶性竞争,优惠竞赛”,给青岛利用外资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费。
另一方面,招商考核体系中,境外金融、保险业资金不能纳入实际利用外资考核中,这会打击青岛市商务中心市区(以市南区为主)对商贸、金融业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影响了其对外招商引资的信心。
从表3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各地的产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趋同性现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容易形成过渡竞争,难以实现协同招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表3青岛区市(县)产业结构比较
名称
主导产业
即墨
针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精密机械
胶州
机械制造、家电电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精细化工
平度
电子家电、食品加工、橡胶化工、汽车配件、机械铸造
莱西
食品加工、矿产建材、纺织服装、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
胶南
家电电子、有色金属、汽车零部件、环保设备、生物制药、新型材料
5、外资大项目相对较少,产业牵动作用不强
一般对产业具有牵动作用的是外资大项目,既是提高利用外资规模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的主要标志。
到2007年底,累计有8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市投资项目164个。
2003~2007年,尽管有3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56个项目,占历年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总数的34.1%,但世界500强企业来青投资数目不仅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且与国内其他城市也存在较大的差距(见图4所示)。
图4世界500强企业来青投资数目变化
6、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力度不大
从近年来外商企业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传统的纺织、服装、机电、食品制造业的比重有所减小,而化工、石油、钢铁、电子、医药、饲料、塑料制品等行业的项目比重有所增大,但与长三角地区和天津相比,青岛市招商引资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承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密仪器,汽车配件等高技术产业的转移所占比重仍较小(见图5所示)。
图2-72005~2007年度青岛市承接产业转移变化
7、产业集群化水平较低,外资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青岛引进的外资项目业以成本指向型的项目居多,整机和最终产品相对很少,大多是日本、韩国和香港地区的中小企业的投资项目和结构调整转移项目,项目投资小、水平低,引进的门类比较复杂,往往难分主次,价值链也较短,不利于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
这与苏州、广州、杭州、宁波等市外资大项目牵动、要素集聚、价值链延伸、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例如,长三角地区已形成汽车、通讯电子、集成电路等完整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不但原材料行业发达,而且为制造业服务的外资物流、分销、销售、投资等服务企业也在发展。
外商在苏州生产笔记本电脑.可以在当地就采购到95%的零部件。
而青岛在通讯电子、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的配套产业方面,配套产业短缺,产业链条还不成热,影响了外商高技术产业来青岛的安家落户。
8、诚信服务和协调意识不强
这些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方便外来投资的政策和措施,但法定性政策不足,未能形成有效的依法调整、规范投资活动的法制环境,就是现行的一些政策、措施,执行起来往往也不到位。
从目前青岛市的实际情况看,有些行业不能依法办事,法制观念淡薄;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缺少互相信任与有机协调,使一些外来投资者的某些难题久拖不决;政府也存在对企业事无巨细都要插手去管,管了许多不应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且服务不到位,其结果一方面自觉不自觉地给外来投资者增加了负担,另一方面也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投资的大环境。
上海市提出“信守诺言、言而有信”;苏州市信守“亲商、富商、安商”;昆山市提出“打造阳光政府”等。
相比之下,我市还存在不少差距。
9、招商主体单一,市场化转型缓慢
沿海先进城市已经开始改变由政府为主导招商,转向由中介机构和市场运作为主导实施招商。
而青岛市目前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唱主角,招商成本高、主体单一,市场化运作不够。
“政府强、中介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处理招商活动的能力有限,以至一些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成了政府的附属,甚至成了某些企业的代言人。
在政府为主体的招商活动中,也还存在着某些不顾本地经济的客观条件,下达不切实际的招商引资“硬指标”;有的热衷于组织招商团和会展,但不认真准备项目,而且讲排场,斗阔比富,不讲实事求是,急于追求“政绩”。
二、转变青岛招商引资的方式
结合青岛市招商引资的现状,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青岛市应该将被动的招商引资与主动的引进方式相结合(如图1),建立市场运作和中介服务的招商引资体系,共同强化对国际项目转移的承接能力,加快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我市招商引资要依据相关的产业规划和技术承接标准对外方项目进行判断,只有符合评判标准和规划的项目才允许其在青岛投资、生产。
在具体的投资方式上。
应该改变青岛合资、独资独占鳌头的局面,进一步创新外资进入的新途径:
鼓励外商参与民营企业的改组改造,或投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外商在青岛设立地区总部、技术研发中心、市场营销中心、跨国采购中心等,以扩大引入跨国公司的技术、品牌、管理和市场渠道;鼓励外资采用风险投资,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国有股减持和出让、资产出售等方法与青岛市企业合作,以解决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合理利用境外借款、BOT等进行项目建设;鼓励中外企业或研发机构开展技术许可证贸易、产学研等方式实现技术转移,或者从转出方引进工艺、制造技术,或者进口必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或者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促进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或者引进人才、聘请专家指导等方式实现成功承接技术转移的目的。
同时,还要依据未来生产、市场和就业需求,确定需要引进的技术、项目以及产业类别,通过创新的招商引资方式并依托各种优惠政策和相关的市场、中介等机制,将日、韩和欧美作为重点引进区域,主动寻求有转移倾向的项目,具体可采用的招商引资方式为:
(1)科技招商。
重点抓好填补我市产业集群链接的核心技术项目招商。
积极组织对中科院以及西安、成都、武汉等地的研究所、大学的科技招商活动,通过对国内外大院大所,名校、研究机构的招商力度,吸引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来高新区设立分所和研发中心;组织好对德国、英国、爱尔兰、芬兰、印度和美国、加拿大的海外科技招商。
积极招引那些拥有产品行业标准制定权企业和拥有著名品牌、专利企业。
加速专业园和产业基地建设:
建设软件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孵化器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电子通讯产业基地;提升黄岛工业园、崂山科技园等招商质量和水平。
(2)品牌招商。
不定期举办有创意的招商活动,利用奥运协办城市、企业等品牌进行招商。
不定期举办赴美欧、日本等国家的重点城市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扩大青岛在韩国、日本、美国、欧洲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知名度;如以专业化项目为重点,举办青岛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如日本—九州地区)招商项目推介会、青岛造船和海洋工程服务(如澳大利亚—悉尼)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扩大招商成果。
着力扶持海尔等大企业、大品牌,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利用海尔等自主品牌吸引国内外相关产业的投资以及产业集群的形成。
(3)专题招商。
根据不同的目标投资者和招商引资目标,实行不同的招商引资主题。
从投资动机、企业规模(大、中、小)、所在行业(如自然资源开发、电子、机械、环保等)、地理位置(如欧美、港台、日韩、东南亚等)等方面进行细分,进一步做好主题招商工作;根据青岛市的实际状况和招商引资目标,先进制造业的专题招商可以绿色化工、新能源、电子信息、车辆制造、造船、光伏产业等为主;现代服务业以金融服务、物流、环保、动漫游戏等为主;国际服务外包则以业务流程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以及推进总部机构等主题招商等;设立“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组织代表团赴服务业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专题招商及推介活动。
(4)产业链招商。
积极推进产业链定向招商。
突出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招商,加快从零散的项目招商向集中的产业链招商转变。
针对已有大型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配合招引其上下游企业入住,建立配套产业链。
有针对性引进在产业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以技术链提升产业价值链,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努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择优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抢占产业高端;通过抓好产业链延伸发展,在推进家电等骨干产业龙头项目和大企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引进高端配套项目,拉长产业链,培育支柱产业群。
(5)并购招商。
鼓励国外科技园区、研究开发中心进行合作建区,或鼓励外资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合资经营;鼓励国内外企业采用并购、风险投资、国有股减持和出让、资产出售等方法加强企业合作,如美国金融危机,美国企业出现倒闭潮,青岛企业可能以2~3折的价格,买到美国老牌品牌及品牌拥有权、先进技术和销售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合理利用境外借款、BOT等进行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采取境外上市、境外发债等方式多元化利用外资;鼓励社会中介机构提供引资服务,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将招商项目推向国际投资市场,为招商方选择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6)节会招商。
提高青岛国际啤酒节、海洋节、国际电子家电博览会、国际旅游博览会等节会活动水平,抓住“奥帆赛”的视觉印象及形象广告效应,同步推出会展、会议、休闲等招商品牌。
可以考虑举办“会节免费周”活动,将旅游、会展、会议与招商有机的结合起来,扩大青岛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以旅游、会节促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档次和水平。
(7)以民引外、以外引外招商。
在土地、电等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通过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鼓励“无地招商”;进一步调动民营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的积极性,加强对民营企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分类指导,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外商合作设立研发、设计、认证等机构,兴办先进制造企业。
重视与国内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引资、引智合作,争取更多项目。
(8)中介招商。
有效利用驻国外办事机构,以及国外驻华领馆、跨国公司办事处以及国外有影响、有实力、有信誉的机构,组织,参加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贸易研讨会、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旅游节等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荐项目和区域优势,达到招商引资的效果。
利用不同国别中介进行招商:
通过银行、会社等中介对日本招商;通过跨国公司的代表处、咨询公司、驻华机构对美国招商;加强与半官半民的对外投资促进机构和友好城市对欧洲招商,并借助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明确青岛招商引资的产业定位
转变我市招商引资方式,需要明确的产业定位,青岛要加快制造业低端向中、高端领域转移,向生产制造的上、下游产业领域扩张;加快制造业领域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引资,推动为生产服务的研发、供应、品牌、营销和金融等产业环节的要素集中,培育一大批以生产性服务为主的专业公司;加大对国际服务业外包的引资力度,使之成为青岛招商引资的新亮点。
从产业角度,具体内容如下:
1、石油化工。
围绕建设石化工业基地的目标,按照“以上游带下游”和“以下游促上游”的双向发展思路,优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中游项目为延伸,向精细化工、橡胶、医药等下游项目衍生,重点对绿色化工、节能、催化剂开发、产品利用和废物处理等项目招商。
2、造船产业。
依托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和港口物流企业的发展,重点承接日韩造船业向外转移的趋势,大力引进和承接货运整船的造修产业,引进高附加值的特种船舶业、高档游艇、豪华客轮以及相关的配套加工、研发设计等项目,初步建成完善的船舶工业体系,成为国家重要船舶工业基地。
3、港口产业。
依托良好的港口条件,紧紧抓住“区港联动”机遇,在已引进的世界500强和国内外著名物流公司,如COSCO、中海海运、马士基、伊藤忠、菱光、住友、韩进海运、胜狮货柜、以星航运等的基础上,大力引进和承接包装、流通加工、储运、配送、免税自由贸易、信息、管理等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业项目,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的物流中心和世界重要的物流中心。
4、汽车产业。
依托国内外大型企业,以上汽通用五菱、福田重工、科泰重工压路机、科瑞特、五征农用装备、克拉克叉车等为骨干,以汽车核心部件和零配件为核心产品,努力引进轻、中、重型卡车和轿车、专用车、特种车、城市客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力争建成特种、专用车制造和出口基地。
5、家电产业。
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骨干企业依托,努力引进起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的零部件配套企业,促进三个企业国内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重点引进环保节能家用电器、数字智能化家电、数字多媒体终端等高端、智能化交通、家电及零部件项目。
6、电子信息产业。
以高新科技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引进集成电路、平板显示器、高效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及通信产品,以及嵌入式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和行业信息化软件等相关项目。
此外,着力引进“五大新兴产业”项目,积极培植科技含量大、附加值高、资源耗用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兴产业,力争形成新的、更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成为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
具体包括:
(1)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引进高端电子产品、高档智能化家电产品、精密仪器、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相关关键元器件生产制造项目;
(2)装备制造业,重点引进电气、机车车辆、海洋工程、环保设备、医疗器械、海水淡化等重要装备及关键设备生产制造项目;
(3)生物工程、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重点引进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海洋及生物制药、纳米材料、膜材料、新型建材、高能电池等生产制造;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项目;
(4)创意产业,重点引进成套装备研发、建筑设计、软件开发、影视广告传媒、公司总部、贸易和投资展会、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文化体育重要赛事活动、咨询服务等项目;
(5)临港物流服务业,重点引进海港、空港及陆路的国际国内物流、第三方物流及其它配套服务业项目;加大对国家服务业外包的承接力度,特别是软件业外包。
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1、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招商思路
注重由单独招商引资向群体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龙头城市的比较优势,立足胶东半岛,做好半岛项目引资服务,实现群体招商的重心转变;注重引资数量与速度转到注重引资质量与效益,致力于引进“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和“低能耗、低污染、低占地”的“三高三低”项目;注重从被动式招商转为主动式招商,要变坐等外商上门为积极主动上门提高寻找本市急需的产业和项目,引进功能性主体项目,提高吸引外资的质量和带动效应;注重由引进外资转到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并举;注重抓外资大项目转到高端小项目兼顾,除了吸引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明显的项目,还要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提升的高端小项目;注重从利用外资的“内线作战”走向“外线作战”,通过境外合资等直接方式或间接方式吸收外资;注重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结合,把项目质量、技术水平、环保效益、拉动效应作为考核指标,形成新一轮招商引资的激励机制。
2、拓展外资利用渠道,调整外资来源结构
进一步调整外资承接方式,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重。
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以及发达国家利用新兴市场规避风险,应大力吸引国外不景气行业的造船、汽车、IT外包、半导体、网络/游戏等的技术项目转移。
有步骤地扩大市场开放,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逐步消除市场壁垒,减少投资和贸易限制,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的倒闭潮,很多破产的中小型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利技术。
可鼓励外资以先进生产线、设备和专利技术等作为对我市项目投资的方式。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通过融资等政策抢抓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机遇,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项目,鼓励跨国公司到青岛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促进外商投资产业链加快向研发设计、核心部件生产和物流配送等环节延伸。
同时,积极调整和拓展外资来源结构。
比较而言,在青岛的日本、欧美企业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经营效应较好,有利于青岛产业结构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在提高韩国等地项目质量的同时,加快拓宽日本、欧美的引资和行业渠道,将日本、欧美等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加大重点地区的招商引资的力度。
3、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引资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对外招商引资服务体系。
该系统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各地宣传城市形象、发展特征与动态、发展方向及投资环境等,组织国内外企业与本地企业的沟通与联络等,其工作方式是在各地举办各类青岛博览会、在世界主要的中心城市设立外地办事处直接与当地企业沟通、建立“企业档案”数据库接受咨询等等;调动各类商会、行会等社团组织的积极性,与世界各地专业领域的企业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为青岛引进外来投资的特殊作用;完善引资与效益的绩效评价体系;有效引导国内外资源流向青岛,以此完善企业配置资源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青发展。
同时,建立开放式(技术)产权交易市场,让国内外企业产权挂牌交易,为外资企业提供通过并购方式进入内地投资与经营的渠道与机会。
构建青岛市招商引资信息网络体系,为吸引外资、网上招商提供便捷服务。
充分发挥各类商会、行业协会以及台商协会等中介机构的协调推动作用。
加强与国内外同业公会、商会等中介机构的交流联系。
按照商务部等4部委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对韩国等企业非正常撤离进行妥善处理,坚决维护我方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4、加强招商引资人才队伍建设
以项目实施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围绕青岛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凝炼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为优秀科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
通过项目首席专家制、课题负责制等方式,造就复合型科技人才,使重大科技项目成为人才培养、人才聚集和才有所用的大平台。
加强科技人才小高地建设,采取特殊政策,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培养和引进若干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建设青岛市招商引资的智囊库。
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高度重视外向型人才的开发、培养和使用,切实营造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
建立健全招商人才选拔、使用、培训和考核机制。
对于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招商人员,要大胆提拔使用。
强化现有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国外选派优秀人才,培养一批懂经济、会管理,熟悉和掌握招商策略、谈判技巧的招商人才。
同时,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培养的人才充实到招商引资第一线,提升招商工作水平。
5、加强外资产业导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引资力度
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鼓励面向欧美国家,适当引进国内空白的和高端的生产性服务商,增加外商投资中的生产性服务投资商比例,如相关的金融产品及其机构、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中心、全球或区域技术研发中心、商业采购中心、信息中心、服务机构等。
积极落实CEPA的服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招商引资 存在 问题 对策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