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2785028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7.97KB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docx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局部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局部解剖学》是在学了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为了结合临床实用的需要,而按身体某一局部(如胸部和腹部等),由浅入深,逐层研究其各种结构的位置和毗邻关系的科学,属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过渡课程。
教材包括:
头部、颈部、胸部、上肢、腹部、下肢、会阴、脊柱区等八个部分。
教学方法可分讲课与解剖操作两部分,两者的比例为1:
2,总学时数为45学时。
《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要贯彻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并得的方针,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按教学计划,本科学为考试课,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两部分。
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级,对掌握的内容必须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人体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
2、熟悉解剖操作注意点。
3、了解解剖用具的准备与使用。
[教学内容]
1、《局部解剖学》的研究领域、地位和教学目的。
2、人体层次结构的基本概念:
皮肤、浅筋膜、肌肉、血管、神经。
3、解剖操作要点:
先预习后解剖、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分工协作,勤思善问。
4、解剖用具的准备与使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解剖用具的使用可结合有关器械操作示范。
第一章 头部
[目的要求]
1、掌握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分层及结构特点。
2、熟悉头部的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颅顶的血管,神经分布和颅顶骨的结构。
3、了解头部主要结构的体表投影、颞区软组织。
[教学内容]
1、头部的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与体表投影。
2、额顶枕区软组织的分层及结构特点。
3、颞区软组织。
4、颅顶的血管神经营。
5、颅顶骨。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二章 颈部
[目的要求]
1、掌握:
①颈部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颈部主要血管的体表投影。
②颈筋膜浅层、中层、深层的形成、颈动脉鞘的组成。
③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④肌三角的境界。
⑤甲状腺的形态、位置、被膜和毗邻。
⑥颈根部的境界,颈动脉鞘及内容。
2、熟悉:
①咽后间隙,椎前间隙的位置及毗邻。
②甲状腺的动脉、静脉与喉的神经。
③颈根部的主要结构。
3、了解:
①颈部浅层结构。
②甲状旁腺的形态、位置。
③枕三角、锁骨上三角的境界、内容及毗邻。
④颈袢。
⑤颈从、颈交感干的组成及位置。
[教学内容]
1、颈部的境界与分区及表面解剖。
2、颈部层次结构(浅层结构,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3、颈前区(下颌下三角、颏下三角、颈动脉三角、肌三角)。
4、颈外侧区(枕三角、锁骨上三角)。
5、胸锁乳突肌区及颈根部。
6、解剖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充分利用电子挂图、图谱等资料以加深理解。
2、重点解剖:
颈丛皮支、颈外静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
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甲状腺及其血管神经。
第三章 胸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胸壁的分区、胸前外侧壁的体表标志;胸壁的结构层次。
2、熟悉胸大肌的起、止、作用和神经支配、肋间血管、神经的走行及位置关系。
3、了解胸前外侧壁的浅层结构。
[教学内容]
1、胸壁的分区及其表面解剖。
2、胸壁的浅层结构。
3、胸壁的深层结构。
4、解剖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解剖操作。
第四章 上肢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的境界与分区、重要体表标志。
动脉干与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体表投影。
头静脉、贵要静脉起始与走行位置。
2、熟悉上肢轴线和提携角。
3、了解上肢的测量、对比关系、皮神经。
[教学内容]
1、上肢的境界与分区及其表面解剖。
2、上肢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结合电子挂图、图谱以加深理解。
第二节 肩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腋窝的境界、腋动脉的分支,肌腱袖的组成与功能。
2、熟悉臂丛的组成及主要分支。
3、了解腋淋巴结,三角肌区和肩胛区的概念,肩胛区的肌。
[教学内容]
1、腋区(境界及内容)。
2、三角肌区及肩胛肌区。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腋动脉、腋静脉,臂丛神经及其主要分支。
腋动脉的分支。
第三节 臂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臂部的境界与分区。
桡神经在臂后区的走行位置。
2、熟悉肱二头肌内侧沟的神经、血管分布情况,位置关系。
3、了解臂前区、臂后区的浅层结构。
[教学内容]
1、臂前区。
2、臂后区。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正中神经、肱动脉、尺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
第四节 肘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肘部的境界与分区、肘窝的概念、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2、熟悉肘前区浅静脉的分布情况。
[教学内容]
1、肘前区(浅层结构,肘窝的境界及内容)。
2、肘后区(肘后三角、肘外侧三角)。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桡神经浅支和深支,尺神经。
第五节 前臂部
[目的要求]
1、掌握前臂部的境界与分区。
桡动脉,桡神经、尺动脉、尺神经的位置关系。
2、熟悉前臂前区与前臂后区的肌的分布及神经血管分布。
[教学内容]
1、前臂前区。
2、前臂后区。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正中神经、桡动脉、桡神经、尺动脉、尺神经。
第六节 手部
[目的要求]
1、掌握掌浅弓的组成与分布,正中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尺神经手背支的分布。
2、熟悉腕管的组成及内容。
3、了解手掌、手背、手指的浅、深层结构。
[教学内容]
1、手掌的分区,浅层结构、深层结构(腕管、掌浅弓、掌深弓)。
2、手背。
3、手指。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掌浅弓及其分支,腕管。
第五章 腹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腹部的境界、分部、体表标志。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
腹股沟管的组成、内容。
2、熟悉腹前外侧壁的血管、神经分布。
3、了解腹腔内主要器官在腹前壁的投影。
[教学内容]
1、腹部境界及表面解剖。
2、腹前外侧壁(皮肤、浅筋膜、肌层)。
3、腹股沟管组成,内容(二口,四壁)
4、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腹前外侧壁的层次,腹股沟管。
第六章 下肢
第一节 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重要体表标志。
坐骨神经、股动脉、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
2、熟悉下肢的浅静脉和主要皮神经的分布情况。
3、了解下肢的测量、对比关系、下肢力线。
[教学内容]
1、下肢的境界与分区。
2、下肢表面解剖(体表标志、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下肢测量、对比关系、下肢力线)。
3、基本结构。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第二节 臀区
[目的要求]
1、掌握臀区的境界。
梨状肌上下孔结构。
2、熟悉深筋膜的特点。
3、了解臀肌、梨状肌的起止。
[教学内容]
1、浅层结构、臀部皮神经。
2、深筋膜、肌肉层次。
3、梨状肌上下孔结构。
4、坐骨神经在臀区的位置关系。
5、穿经坐骨小孔的结构。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梨状肌上下孔结构。
第三节 股部
[目的要求]
1、掌握:
①股部的境界与分区,阔筋膜形成的特殊结构。
②股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③坐骨神经的走行位置、分布情况。
2、熟悉股神经、股动脉在股三角内的分支与分布情况。
股四头肌与内收肌群的组成。
3、了解股管和收肌管的组成、位置及管内结构。
[教学内容]
1、股前区。
2、股后区。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坐骨神经与股二头肌的关系。
股动脉、股神经、股静脉、大隐静脉、股动脉的分支、闭孔神经、闭孔动脉。
第四节 膝部
[目的要求]
1、掌握膝部的境界与分区。
腘窝的境界及其内容。
2、熟悉膝前区的深层结构。
3、了解腘动脉发出的五个关节支。
[教学内容]
1、膝前区浅、深层结构。
2、膝后区(腘窝境界及其内容)。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腘动脉、胫神经、腓总神经、腘动脉的分支。
第五节 小腿部、踝与足
[目的要求]
1、掌握:
①小腿横韧带与小腿十字韧带的位置及其深面通过的肌腱情况。
②腓总神经分支的部位行走位置及分布。
③胫神经走行位置与血管的关系,分支与分布。
2、熟悉小腿部、踝与足的境界与分区。
3、了解股骨骨折错位与肌群作用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小腿前区、踝前区和足背的浅、深层结构。
2、小腿后区、踝后区和足背的浅、深层结构。
3、股骨骨折错位与肌群作用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胫后动脉、胫神经、腓总神经、胫前动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足底内外侧动脉及神经。
第七章 会阴
[目的要求]
1、掌握会阴的概念。
肛门三角的组成及内容。
尿生殖三角的概念及结构。
2、熟悉坐骨直肠窝的组成及内容。
3、了解阴囊及睾丸、精索的被膜。
[教学内容]
1、肛门(肛管、坐骨直肠窝的结构)。
2、尿生殖区(层次结构、阴囊及精索的被膜、会阴中心腱)。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
第八章 脊柱区
1、掌握:
①脊柱区的境界与分区。
脊柱的重要体表标志。
②各部椎骨的特征、椎骨间的连接装置。
③脊髓被膜、脊髓腔。
2、熟悉:
脊柱区皮肤、浅筋腹特点与皮神经、胸腰筋膜与竖脊肌的起止、作用。
3、了解脊柱区的肌层、脊髓节段与椎体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
1、脊柱区境界与分区、体表标志。
2、脊柱区的软组织。
3、脊柱结构特点、椎管及其内容。
4、解剖操作要点。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重点解剖:
椎管及其内容,脊神经及其神经根、椎间孔。
三、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
讲课时数
解剖操作时数
备注
头部
1
(自学)
颈部
2
6
胸腹部
1
4
上肢
3
8
下肢
3
8
会阴
1
(自学)
脊柱区
1
4
新进展
1
总计
13
30
43
四、使用说明
1、本大纲供五年制本科骨伤、针灸专业使用。
教材为《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彭裕文编。
2、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讲授与解剖操作两种主要手段,并结合自学、示教、电教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自学能力。
3、对教学顺序可作适当的变动,但不要破坏课程的基本体系。
4、本大纲所列的讲授、操作课时分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五、关于自学说明
1、自学内容:
头部、会阴。
2、自学时数:
2学时。
3、目的要求:
见前面内容。
4、检查方法:
做作业、自学内容列入考试范围。
5、参考书目:
(1)临床解剖学丛书(头颈、胸部、四肢、腹腔、盆腔分册),钟世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人体解剖学 河北新医大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局部解剖学 局部 解剖学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