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2782610
- 上传时间:2023-04-2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6.49KB
历史选修一提纲.docx
《历史选修一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一提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选修一提纲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的阶级构成:
贵族
平民农民
手工业者
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原因:
①政治上:
贵族掌握大权;公民大会的权力有名无实
②经济上:
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沦为“六一汉”或债务奴隶
贵族专横和压榨,激起平民反抗。
社会矛盾尖锐,必须进行改革来缓和社会矛盾
二、工商业的发展
1.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铁制农具),工商业发展
②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2.各派别的势力关系,利益要求:
平原派:
即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巩固自身既得利益
山地派:
即下层平民,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海岸派:
即工商业者,主张打破贵族专权,分享权力;反对激进要求,主张温和改革
“海岸派”和“山地派”共同反对贵族专权,强烈要求改革
三、首席执政官梭伦
梭伦成为执政官的条件:
改革前雅典城邦的社会状况(梭伦改革的背景)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政治上:
贵族把持权力机关
经济上:
贵族盘剥平民,平民沦为“六一汉”及债务奴隶
平民暴动
贵族内部局部调整未能缓和社会矛盾
2、随着雅典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和平民对贵族专权日益不满,改革呼声日益强烈。
3、梭伦的个人因素
①出身贵族,同情平民
②收复萨拉米斯岛,获得威望
③“疯诗人事件”表达了爱国热情
公元前594年,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有权力)
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主要内容: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1、“解负令”的内容
废除所有债务,禁止以人身为抵押借贷
解放债务奴隶
废除“六一汉”制度。
2、其他的改革举措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制定“遗嘱法”
允许贵族保留祖传的地产,保持贵族优越的经济地位
3、以上改革的作用:
贵族兼并土地受到制约,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许多平民重新获得土地和自由,扩大了公民的基础
使雅典城邦走上对外掠夺外邦奴隶的道路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目的:
打破贵族的世袭特权
原则:
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特点: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和义务就越多
2、内容:
①政治权力分配:
第一等级——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无权担任官职
②军事义务:
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
第三等级——提供重装步兵,自备军械和军装
第四等级——充当轻装步兵和一般水手,不用自备军备,只带棍棒
③公共开支:
所有公共开支随等级的高低增减
3、财产等级制度的评价:
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但打破了贵族的垄断特权,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与政治的途径
◆重组国家权力机构
机构
机构
性质
职能
人员
构成
产生
方式
作用与
意义
公民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
决定国家大事;选举公职人员
所有雅典公民
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
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削弱贵族长老会权力
四百人会议
公民大会常设机构
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执掌最高统治权
前三个等级的公民
选举
执掌最高统治权
公民陪审法庭
最高司法机关
案件审查;起诉已判案件;上诉裁决
各等级的公民
抽签产生
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垄断
◆鼓励工商业发展
目的:
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城邦实力
措施:
农业,提倡种植经济作物,禁止粮食出口,抑制粮食涨价,保障平民生活稳定
手工业,对内让孩子学门手艺,否则儿子可以拒绝赡养父母,对外对移民手工业者给予公民权
商业,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确立私有制,成人财产继承自由原则;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梭伦改革特点:
1、革命性:
打破了贵族垄断特权局面
废除债奴制
2、中庸性:
一方面要防止贵族过度打压平民,另一方面仍要保持贵族的优势地位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评价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解放为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备的公民群体
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的专权,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也获得了一些权利
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加强了平民的实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物质基础
2、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性
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政治权利,使得富有的一、二等级在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公民没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
改革削弱了贵族势力,但仍然他们仍然享有比平民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的残余仍然存续,贵族仍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梭伦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3、梭伦改革的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4、梭伦改革失败的原因:
①梭伦扮演的是“调停者”的角色
②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一、社会变化的新气象
1.公元前770年,东周春秋
战国
2.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
①经济: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②政治:
社会的发展新兴地主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③军事: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春秋时期:
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
兼并战争
④思想文化:
出现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二、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春秋:
(1)齐国:
管仲改革,“相处而衰征”
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鲁国:
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2.战国:
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1)魏国: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kuī)主持变法
①发展农业生产②推行“平籴(dǐ)法”③制定《法经》
(2)楚国:
吴起变法
此外,齐国、赵国和韩国也陆续进行变法,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三、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①秦国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国内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相对较弱
②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③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
2.外部机遇:
①长期以来扼制秦国发展的晋国已分裂成魏、韩、赵三国,力量大大削弱
②中原地区众多士人纷纷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为秦招揽贤能,进行变法改革创造了可能性
变法的根本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对象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举措: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统一度量衡
2)军事、政治举措: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严禁私斗
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功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普遍推行县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3)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等
2.商鞅变法的特点:
①全面性②有成效(有效性)③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法律性)
商鞅变法的性质:
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作用: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废除了奴隶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①政治上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②经济上
从根本上改革了就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
奖励军功,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战争中占据主动
2.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如:
刑法严酷
(2)加重剥削压迫:
如:
连坐法
(3)改革不完全彻底:
如:
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
(4)重农抑商:
压制工商业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5)焚烧史书,蔑视文化:
摧残了文化,压制了思想,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
3.商鞅变法对现今改革的借鉴意义:
①改革是促进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要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②改革必须坚持不懈
③改革应该重视人才
④改革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来保障,强化以法治国
4.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
背景:
前者是奴隶主贵族政治下,平民贵族矛盾尖锐,后者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兴起
主要目的:
前者是解决社会危机,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后者是富国强兵,赢得兼并战争
主导力量:
前者是工商业奴隶主、平民,后者是新兴地主
核心内容:
前者是扩大平民政治权利,打击贵族特权,后者是确立封建私有制与中央集权,奖励军功
性质:
前者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改革,后者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
结果:
前者是奠定雅典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传统,后者是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使中国走上封建制道路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1)族源:
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东晋时建立代国,但不久被前秦吞并
(2)崛起:
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
398年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
2、参照汉族封建政权进行的改革(拓跋珪)
①解散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使部落成员定居下来
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
③仿汉制设官制,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
④兴办太学,吸收汉族文化
3.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二、改革迫在眉睫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造了较为安定的环境,促进了社会发展,并借鉴汉族的一些统治方式
②北魏统一后面临社会矛盾与统治危机
1)政权制度建设欠缺,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混乱造成阶级矛盾尖锐
2)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矛盾激化使得人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③冯太后和孝文帝学习汉文化借鉴汉族经验决定改革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改革内容
㈠前期
1、特点:
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2、措施:
⑴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⑵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
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②基本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③影响:
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⑶设立三长制:
①目的: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内容:
党长——里长——邻长
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③作用:
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户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⑷推行新的租调制
①内容:
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②作用:
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户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
㈡后期490年后
1、特点:
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推行汉化,移风易俗,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文化。
2、措施:
⑴迁都洛阳
原因:
政治上:
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上:
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军事上:
受到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地理上:
偏居塞上,经略南方困难
公元495年正式迁都洛阳
2移风易俗:
①易服装②讲汉话③改汉姓,定门第等级④通婚姻⑤改籍贯
作用: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封建化。
⑶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典章制度
①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③仿汉族官制定九品,修订律令
作用: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封建化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①推动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表现:
1)农业生产发展:
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利,荒地开垦,人口增加,种植、畜牧业发展
2)手工业日益活跃:
丝织业发展显著,北方出现青瓷
3)商业日趋活跃:
洛阳多市场,货源充足;重新铸造铜钱,货币交易取代实物交易;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②大大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举例: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3)仿汉族官制九品,修订律令
③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鲜卑族完成了封建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神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
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1.表现:
各地农民反抗不断,且愈演愈烈
2.原因: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政府不断增加赋税
③连年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1.形成“积贫”局面的原因:
为加强皇权,集中了军权,结果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形成“积贫”局面的原因:
为加强皇权,集中了行政权,结果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形成了“冗官”,增加了财政负担,形成“冗费”,军队数量激增,形成“冗兵”,增加财政负担,形成“冗费”“三冗”最终形成积贫
总:
北宋强化皇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政府工作效率,同时军队数量激增,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最终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
1.核心:
整顿吏治
2.内容:
①改革文官循资升迁的办法,依照政绩提拔官员
②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官员
⑤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3.失败原因:
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新法被宣布废止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①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不断增加赋税,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②北宋强化皇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军队数量激增,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最终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庆历新政的失败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分析的国家贫困的根源:
生产过少,兼并过大,徭役过重
解决的方针:
发展生产,抑制兼并,减轻徭役
王安石变法的举措:
一、富国之法
1.目的:
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发展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作用:
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受高利贷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工程所需费用由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
作用:
有效地服务农业
③免役法(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交钱
④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卖出
作用:
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⑤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⑥均输法:
要求发运使清楚地方生产情况和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二、强兵之法
1.目的:
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保甲法:
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闲时练兵,维护地方治安,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实行连坐法
②保马法:
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③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三、取士之法
1.目的:
为改革培养人才,巩固统治秩序
2.内容:
①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明经诸科,规定进士科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②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
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③惟才是用:
凡是有志于改革的官员,都被委以重任,打破按资升迁的陈规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富国强兵,改善积贫积弱局面,巩固北宋的封建统治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失败
变法的历史作用:
A.改善积贫积弱的局面:
①青苗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
②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灌溉,对防洪抗旱、扩大耕地面积有重要作用
③免役法通过缴纳费用使人能够过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
④方田均税法打击了隐瞒土地的豪强地主,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大商人的利益
B.改善积弱的局面
①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保马法使马匹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节省了养马费用
③将兵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
④设军器监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总之,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好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表现:
①为了缴付对日巨额赔偿,清政府大举外债,使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②夺取在中国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③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列强还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⑤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形成列强共同瓜分的格局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原因:
矛盾激化
财政危机
①巨额赔偿
③官吏的腐败
②自然灾害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变法最重要的历史根源
1.原因: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爱国工商人士提出“实业救国”,抵制洋商洋厂的主张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发展的状况:
虽有初步发展,但相当薄弱①外国资本挤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3.发展的要求:
实行民主政治,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
一、早期改良思想(19世纪70年代)
1.背景: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②对早期林魏思想的继承
2.主张:
①经济:
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②政治:
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思想文化:
兴办新式学堂
3.实质:
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主张:
①提出人类社会的精华过程要经过“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市”三个发展阶段
②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以儒家思想为武器,打孔子旗号为号召,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2.特点:
借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来宣传维新变法
3.评价:
①显示了康有为从事政治活动的高潮艺术,减少变法的阻力
②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带有先天的政治软弱性
4.其他活动:
①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
②创办《中外纪闻》
③成立强学会
三、其他维新派人物
A.梁启超
1)创办《时务报》,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
2)主张:
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②将历代帝王斥为“民贼”,呼吁“伸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③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培养有用人才
④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B.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C.陈宝箴创办时务学堂
D.严复创办《国闻报》,介绍《天演论》,借达尔文的进化论,宣传变法
变法的背景:
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和统治危机加深
②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发展资本主义
③早期维新思潮的出现与90年代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3课百日维新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背景: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也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2.表现(康有为):
①再次上书光绪帝
②向光绪帝进呈了《日本变政考》《俄彼得变政记》
③组织保国会
二、百日维新
1.标志:
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内容:
A.政治方面
①告诫廷臣,力行新政②鼓励上书言事③督抚举荐新政人才④精简机构,取消旗人特权
B.经济方面
①设立农工商局②提倡开办工厂,奖励创新发明③设立铁路、矿务总局④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⑤兴办邮政
C.文化教育方面
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②创办新式学堂、专科学校③鼓励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④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⑤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D.军事方面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添造兵船,增强海军实力
2.特点: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没有实行立宪和召开国大,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第4课戊戌政变
1.导致百日维新最终失败的一系列事件:
“礼部六堂官”事件→任命“军机四卿”→“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2.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根本原因)
②维新派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③完全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它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摆脱外辱,表现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一、俄国的农奴制
1.农奴制的发展过程:
17世纪中叶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18世纪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新占领地区
19世纪中叶农村人口中一半以上是农奴
2.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
①农奴制引发社会危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②在农奴制度下,俄国既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也缺少工业投资,更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使得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二、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
2.争论农奴制度的三大派别:
守旧派主张自上而下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选修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