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教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7511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86
- 大小:8.65MB
完整教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文档格式.docx
《完整教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教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文档格式.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课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遵从以下几点原则: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加强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联系。
(四)要注意对学生的协作精神的真培养。
八、课程考核形式:
考试
池州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课程名称
系部
现代传媒系
主讲教师
姓名
杨璞
辅导教师
职称
讲师
每班总学时
32
每班周学时
2
起止周
1-16
其中:
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
授课对象
系别
专业
班级
人数
备注
广告
13级
(1)班
36
13级
(2)班
教材名称、版本、出版社、主编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版).李四达.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主要参考书
数字媒体艺术史.李四达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重构美学:
数字媒体艺术本性.贾秀清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说明
周次
授课日期
教学内容安排
(章节与篇目)
教学组织形式
课后作业
或辅导安排
1
2月21日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1.1媒体的概念和特征1.2新媒体与媒体艺术1.3数字媒体艺术模型
讲授(√)练习()讨论()实验()
其它()
广告1班周五1、2节
广告2班周五3、4节
2月28日
1.4数字媒体艺术与符号学
1.5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属性
1.6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
3
3月7日
1.7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类型
1.8跨界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1.9数字媒体艺术的社会性
4
3月14日
1.10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
1.11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综述
5
3月21日
第2章数字媒体艺术美学
2.1图像拼贴与现代艺术
2.2当代图像拼贴与合成艺术
2.3从图像拼贴到实验动画
6
3月28日
2.4新媒体混合媒介动画2.5数字时代的电影美学2.6虚拟交互艺术的美学2.7数字媒体双刃剑:
科技与人文精神
劳动周停上,其他时间补课
7
4月4日
第3章科学、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
3.1科学与艺术的同源性
3.2西方传统美术中的科学思维
3.320世纪科学对艺术的影响
清明节放假,节后补课
8
4月11日
课堂讨论: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深化
讲授()练习()讨论(√)实验()
了解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9
4月18日
第4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4.1计算机与数字图像
4.2早期计算机艺术研究
4.3科幻电影《2001年:
太空漫游记》
4.420世纪70年代:
《星球大战》与CG商业化
10
4月25日
4.520世纪80年代:
星火燎原的10年辉煌4.620世纪90年代:
数字艺术的大众盛宴4.7中国数字艺术的早期发展史
11
5月2日
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深化
讨论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历程
五一放假,节后补课
12
5月9日
13
5月16日
第5章数字媒体艺术与创意产业
5.1创意产业和数字媒体艺术
5.2创意产业与当代CG插画
5.3传统视觉设计与创意产业
5.4数字交互娱乐与创意产业
14
5月23日
案例分析:
数字媒体产业深化
讲授()练习()讨论()实验()
其它(√)
结合新媒体艺术提出相关文化衍生品设计方案
15
5月30日
第6章数字媒体艺术与信息化设计
6.1Kindle、iPad与电子图书设计
6.2网络媒体与交互设计
6.3科学可视化6.4信息图表设计
6.5产品设计与包装设计
16
6月6日
6.6数字印花与数字服装设计
6.7建筑景观动画和数字漫游
6.8虚拟展演与数字博物馆
6.9数字影视和三维动画设计
17
月日
至
月日
18
19
20
教研室与系部意见
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教研室检查执行情况
系(部)意
见
负
日
系主任签名:
教务处意见
实授学时
(公章)
填表说明:
1.如因节假日、集体活动、劳动周、实习实训等活动所缺的学时,请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补上所缺学时。
2.章节与篇目要写明题目名称。
3.教学组织形式一栏,请在相应栏目打√。
●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构成;
(2)掌握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理论;
(3)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范畴和作品的分类;
(4)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
●教学重点:
(1)掌握娱乐性、大众性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理论;
(2)掌握数字艺术和设计的双重属性。
●教学难点:
●教学计划:
使用8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
其中理论教学8课时,实践教学0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教案。
●教学内容:
引言——课程介绍:
加拿大著名媒介大师麦克卢汉在其著名的《理解媒介》一书中曾经深刻指出“媒介即信息”和“媒介是人的延伸”。
根据麦氏理论,口语、印刷、电子和数字文化塑造了不同时代人类行为的特征,由此,媒介文化开始成为一种价值观和意识心态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艺术设计院校的专业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旨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与社会、技术与媒介的理解和认知,加深对科技、未来趋势和新媒介的兴趣,并自觉使用数字媒介语言来创新媒体。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媒体的发展;
数字媒体与新媒体和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课程还针对当代科技、文化与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矛盾,使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思考或研究实践加深对当代数字文化与新媒介的理解。
前言:
观察与发现:
生活中的新媒体:
1.有多少同学有手机?
2.有多少同学在使用微信、微博或Pair?
3.有多少同学在使用QQ聊天?
4.有多少同学有“爱疯”?
干什么用?
一、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旧媒体”是相对于新媒体而言的,也称传统媒体,是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即通过某种机械装置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或提供教育娱乐的交流活动的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三种传统媒体。
通常我们又把它们称作“平面媒体”。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2.媒介影响传播方式与思维方式
3.媒介改变艺术→艺术影响媒介:
技术→媒介→艺术
近20年来,无论物质还是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是自古以来的那个样子了。
人们必须估计到,伟大的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
——瓦尔特·
本雅明
1905年,从电影的诞生起,摄影、机械、技术与艺术开始了走向相互融合的道路。
电影媒介的出现成为撼动传统艺术的撬杠,成为“机械+艺术”的典范。
与此同时,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娱乐工业开始萌芽。
手势操作:
2002年《少数派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其中的手势操作方式。
汤姆克鲁斯挥动双臂到处打电话和操作视频的酷劲让我印象深刻。
目前已经有些设备中有手势操作了,比如IPhone和WII。
我相信手势操作将能成为我们未来的一部分。
眼睛跟踪界面:
如果你看过《钢铁侠》,那你肯定会有印象。
当TonyStark穿上钢铁衣后,他操作时的界面就会跟踪他的眼睛。
他查看各个部件的信息时只需要去看,相对应的信息便会聚焦放大。
语音控制:
在2009年的科幻电影《特种部队:
眼镜蛇的崛起(G.I.Joe:
RiseofCobra)》中,那架超炫的“夜鸦”战斗机的开火系统,就是由声音进行操控的。
目前技术达到语音识别阶段。
二、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
1.媒体艺术
•媒体艺术(MediaArt)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主要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
•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还是基于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含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
•一方面,新媒体艺术具有明显的“技术化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与广义的媒体艺术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也可以说它是媒体艺术的一部分。
2.麦克卢汉理论与媒体艺术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
“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
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
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
“媒介即讯息”的概念就是:
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
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
因此,媒介理论是我们理解和掌握新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3.新媒体艺术与媒体艺术的关系
1新媒体艺术史媒体艺术整体历史中发展的一个分支或环节。
2新媒体艺术代表着一种开放的、可以不断修改的可能性。
3新媒体艺术是基于现代数字科技基础上的媒体艺术。
“不要将媒介视作是一种物质或本体,而是视作一组开放的可以不断修改的可能性。
艺术或哲学并不问什么是媒介,而是问媒介有何潜力,这种潜力是否能创造出价值。
媒体或艺术类别是以未来为向导的,是在不断寻求变化的。
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
”
——大卫·
罗德维克《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
三、新媒体艺术的模型
1.新媒体艺术的学科依托
新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2.新媒体艺术的范畴
新媒体艺术是科技、视觉艺术和媒体文化三者的结合。
•新媒体艺术=传播+科技+艺术。
从狭义上看,新媒体艺术(设计)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应用数字艺术创作工具(即图形图像软件或编程),根据人的需求和艺术设计规律来创作和表现具有视觉美感的艺术作品或服务业产品,并基于数字媒体时空来延伸和发展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3.新媒体艺术的金字塔模型
作业:
谈谈你对报纸数字化(电子报纸)的看法
•分小组(每组1-6人)制作PPT图文并茂的阐述个人观点
•下周上课由组长上台阐述
四、数字媒体传播特征
1.分众传播
•媒体向受众提供的是?
•媒体向信息提供者(广告发布者)出售的是?
•媒体出售的实质是受众注意力资源
数字媒体的涌现使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但受众的数量却难以同步增长,受众接触大众媒体的有限时间被再次分割。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注意是指人类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面对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
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传播内容能够满足人们的动机和需要,并能够带来愉悦的心理和生理体验时,人们的注意力就会指向和集中到这些内容上来。
由于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不尽相同,于是就有了分众传播的必要。
2.沟通与互动
•基于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传播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传播者和媒体处于垄断地位。
•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地位平等,两者之间能够进行实时的交流,并实现了点对点、点对面、面对点及多点对多面的多种传播模式。
3.媒体的全面融合
1传统媒体发展趋向数字媒体形态(如报纸开发了在线新闻、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电子报纸)
2强调聚合各种媒体形态,打破不同媒体的界限,让多个媒体平台承载多媒体内容的生产(如同一信息,对其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充足和研发,针对媒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报道方式,发挥媒介本身的个性)
五、新媒体艺术的理论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模型?
新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它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他是一门年轻的的艺术学科,除了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早期探索外,真正形成有社会影响力的数字艺术作品并开始被社会大众认可,还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时期恰恰也是因特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时期。
)
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表现形式和创作过程必须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科技手段。
学科内容的设定:
该学科主要涉及视觉艺术、信息设计、网络传播、人机界面、多媒体、交互设计、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方面。
新媒体艺术的学科依托、研究领域和主要的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
六、新媒体艺术的基本属性
著名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新媒体艺术学者阿斯科特博士指出的:
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和互动性。
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5个阶段:
连接、融入、互动、转化、出现。
首先必须连接,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远距离观看),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作品以及你的意识产生转化,最后会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和经验。
阿斯科特进一步指出:
在面对和评析一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时,我们要提的问题是:
作品具有何种特质的连接性与互动性?
它是否让观者参与了新影像、新经验和新思维的创造?
新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是视觉设计、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的学科,同时新媒体也具有大众文化和社会服务的属性。
因此,新媒体艺术具有设计学、视觉艺术、媒体文化、计算机技术和社会服务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应用在那里?
(社会实践及就业)
服务内容主要包括:
数字电视、动画、数字电影和游戏等数字娱乐产业和社会服务等内容,如:
地铁导航、公园导航、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银行、宾馆、旅行社、酒店等的信息设计和多媒体导航设计(如触摸屏)、影楼的数码婚纱设计和相关多媒体服务,远程教育和多媒体设计,科学教育展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多媒体导航和虚拟交互设计……所有这些领域的信息、界面、色彩和图形、影音效果设计多数都是新媒体艺术参与完成创作。
七、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类型
自古以来,任何艺术形式都与艺术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史就是媒体演变的历史。
媒体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观念、语言形式和视觉表现的变迁。
同样,艺术的特征也往往是根据艺术媒介来分类的,如视觉艺术中的雕塑、摄影、绘画、建筑、工艺等;
听觉艺术中的音乐、歌曲等;
视听艺术中的戏剧、舞蹈、电视、电影等;
视觉想象艺术中的文学、是个等,因此,通过人的感官接触方式来进行分类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并得到多数业内专家学着所认可的分类方法。
通过人的感官接触方式来决定的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应该属于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范畴。
但是,和传统的视觉、听觉艺术不同的是,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以下介绍的更为独特的表现特征。
1.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和展示手段;
以计算机为创作工具的艺术作品很多,如,具有交互特征的多媒体艺术作品、电子游戏类艺术作品、影像视屏艺术作品、数字图像类作品等等。
在多媒体艺术设计的实践中,数码技术必须作为工具来使用,但是,它并不排斥传统绘画工艺和技巧,自此产生的作品也是别具一格,自成一体。
目前,很多画家和艺术家在创作混合媒介艺术作品时,越来越多的借助彩色喷绘打印机、数码丝网印刷机等电子手段进行创作,结合手绘、拼贴等传统技法,创造出具有新奇审美特效的艺术作品,如电脑版画、电脑油画等新的视觉效果的作品。
2.多媒体、多感官的表现形式;
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就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数字化处理又可以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电影、电视等不同的媒体信息“翻译成为统一的“世界语”,即数字语言,不仅有传统的视觉语言,还可以借助三维动画技术和合成技术,表现出更多奇幻世界。
即又能成为各具特色的“地方语言”。
3.更广泛的表现题材和展示空间;
4.数字媒体艺术分类;
八、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
“交互艺术”是?
“交互艺术”作为新兴起来的一门数字媒体艺术形式,是特指欣赏者(观众)能够通过视、听、触、嗅等感觉手段和智能化艺术作品实现即时交互,并由此达到“全身心”的融入、体验、沉浸和情感交流。
也就是说交互艺术先由作者制定规则→从事创作→提供元作品→然后鼓励访问者参与→以改变作品形态的方式作为对访问者的反馈。
作品形态的转变对互动艺术来说主要由访问者决定。
交互艺术的特点:
交互艺术认为人们在艺术作品观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可变的,并把参观者看成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强调受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它要求参观者参与到作品中来并通过这种互动使作品本身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产生实时的、可变的艺术效果,这种动态和交互也就是作品生命力所在。
交互艺术的表现形式:
(根据互动方式)
(一)桌面式;
桌面式交互作品主要通过电脑与因特网实现,人人都可以在不同时间来进行参与,由网民进行异步设计或管理,所以这些作品可以随时间流逝不停的改变形象。
比如2008年10月,由故宫和IBM公司合作推出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项目就在因特网上开启了虚拟故宫的“大门”,这个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在因特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
它不但再现了故宫气势恢宏的建筑群和精美的文物,而且特别强调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如:
游客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入虚拟故宫,包括大臣、太监、宫女等,在游玩过程中人们可以聊天拍照,欣赏宫中藏品并观看故宫里各种生活场景,如“皇帝用膳”等,也可以参加各种活动,如斗蟋蟀、射箭和下围棋等。
目前,借助搜索引擎、多媒体动画、聊天工具、虚拟漫游和VRML虚拟三维展示等手段,桌面式交互艺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二)现场式;
和桌面式交互作品不同,现场式交互作品主要是在艺术场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并多以“虚拟现实”或“多通道人机交互”的形式出现。
这种艺术作品通过计算机捕捉人的多种感觉(如言语、眼神、脸部表情、唇动、触觉、嗅觉或味觉等)和动作通道(如语言、手写、姿势、视线、表情等)并实现即时反馈,而观众则以并行或非精确的方式“沉浸”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中,并借助可接触式或虚拟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艺术品的“对话”,这种多通道、多媒体的智能人机交互作品可以分为界面交互式新媒体作品和沉浸式交互作品。
这种艺术形式为创意的呈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给创作者和体验者都带来了新的空间。
它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中作者与观众的关系,观众在创作和诠释艺术作品方面的地位变得愈发重要,特别是观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往往成为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
1、界面式数字媒体艺术;
界面交互式新媒体作品是目前国内外展览中最为常见的艺术形式。
观众可以通过语言、触摸、手势或操控控制杆、遥控器等肢体动作与作品进行交互,并通过观众面前的屏幕或“交互墙”(图示)产生反馈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教案 数字 媒体 艺术 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