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77409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04KB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
A项,“冯”,通“凭”,凭借、依靠的意思。
C项,“卒”,通“猝”,突然的意思。
D项,“父”,通“甫”。
综合B项没有通假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全都属于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羡长江之无穷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③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④共其乏困⑤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⑦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⑧于是余有叹焉⑨列坐其次⑩仰观宇宙之大
A.②④⑤⑥⑦⑨B.②③④⑤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⑦D.②④⑥⑦⑧⑩
【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
“非常”,古义:
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今义:
很、大(副词)。
“乏困”,古义:
指缺乏的东西;
指精神或身体劳累。
“穷困”,古义:
走投无路;
生活贫困。
“白露”,古义:
白茫茫的水汽;
二十四节气之一。
“十一”,古义:
十分之一;
十一,数字。
“于是”,古义:
在这方面;
表示承接关系的连词。
“其次”,古义:
旁边;
次序或者次数。
综合A项正确。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西望夏口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问其深④侣鱼虾而友麋鹿⑤而其见愈奇⑥有泉侧出⑦映带左右⑧舞幽壑之潜蛟⑨少长咸集⑩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①⑥/②⑤⑧/③⑨/④/⑦⑩B.①⑥⑦/②⑧/③⑨/⑤/④⑩
C.①⑥/②⑧/③⑨/④/⑤/⑦⑩D.①⑥⑦/②⑧/③⑨/④/⑤/⑩
【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
①⑥名词做状语,分别译为向西;
从侧面。
②⑧动词使动,分别译为使……活下来;
使……起舞。
③⑨形容词做名词,分别译为深度;
年轻的年老的。
④名词意动,译为以……为伴侣。
⑤动词做名词,译为见到的东西。
⑦⑩名词做动词,分别译为辉映;
筑舍定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客有吹洞箫者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A项,省略句;
B项,“于”“见”表示被动,为被动句;
C项,“吹洞箫”修饰“客”,“知其事”修饰“太子及宾客”,为定语后置句;
D项,“于江渚之上”“也”,分别是状语后置句,判断句。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B.“畿”,指古代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后来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畿”、“畿辅”都指京城附近地区。
C.“祟祯”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此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
如汉武帝、乾隆帝等都是年号。
D.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
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多穿布衣。
而布衣之交,即指贫贱之交。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C项,汉武帝是谥号,他的庙号是世宗,也可以叫汉世宗。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一般由皇帝发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始创年号为建元。
此后形成制度。
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
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7.古诗文为了使语句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选出下列句子不是“互文”的一项。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B.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D.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本题主要考查修辞手法分析。
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C项,“狗吠”“鸡鸣”表示两件事情,不是互文修辞。
8.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
本句从触觉、视觉等方面准确地描绘了槐树落蕊最大的特色和生活感受。
首先此句没有运用比喻,排除D项;
BC两项认为此句感情热烈明快、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不正确。
9.下面给打乱次序的张籍《江陵孝女》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孝女独垂发②无家空托墓③起庐无旧邻④相吊有行客
⑤主祭不从人⑥江头闻哭处⑦寂寂楚花春⑧少年唯一身
A.⑧①②⑤④③⑥⑦B.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C.①⑧④③②⑤⑥⑦D.①⑧②③④⑤⑦⑥
本题主要考查古诗排序。
需要注意诗句内容、结合韵脚、平仄等分析。
建议使用排除法。
先看尾字,A项,①不押韵,排除A。
次看对仗,D项,中间四句不对仗,排除D。
再看诗意,“孝女独垂发,少年唯一身”强调的是孤单一人,后面应该接“无家”“不从人”一联,排除C项,故选B。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太阳系在银河系中只是沧海一粟,而宇宙中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数以百万计,因此,在远星系的行星系统中,很可能有些会像地球般适宜生命繁衍。
②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③这些激情洋溢的字句以及放浪形骸的学者气质,生动说明了专业科学工作者的价值。
④他曾因躲避战乱而隐居深山,和平后下山才发觉人间变化巨大,亲人阴阳两隔,逝者如斯,面对此情此景,他不禁悲从中来。
⑤著名歌唱家刘欢为《甄嬛传》演唱的主题曲《凤凰于飞》,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感动不已。
⑥互联网时代,社会飞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A.②④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
沧海一粟:
粟,谷子,即小米。
大海里的一粒谷子。
比喻非常渺小。
丰姿绰约: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而不能说歌舞。
适用对象不当。
放浪形骸:
放浪,放荡;
形骸,人的形体。
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逝者如斯:
时间就像这奔腾的河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本句是形容亲人去世。
望文生义。
长歌当哭:
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当:
当作。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与“让人感动不已”不符。
不合语境。
登高自卑:
自,从;
卑,低。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做事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不能误以为看见高山而觉得自己很渺小。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一些粤语童谣或许会成为绝唱。
B.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将导致数千万的男性尤其是农村地区男性面临娶妻难,从而形成大量的失婚群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类似于几年前手机、楼盘的“饥饿营销”,当前被许多网红餐饮店采用的排队营销术,虽然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但严重扰乱了餐饮业的市场秩序。
D.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违规排放不达标废气物的现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
A项,句式杂糅,“受学校普遍大力推行普通话教育,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外来人口定居珠三角等因素的影响下”,去掉“下”或把“受”改为“在”。
B项,成分残缺,“导致”后面缺失宾语中心语“的问题”。
D项,语序不当,“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错,不能并列,“杜绝……现象”与“增强……意识”语序不当。
点睛: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2.请选出下面各情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萧峰对段正淳说:
“大理段王爷,令千金在此,你好好的管教吧!
”说着携起阿紫的手,走到段正淳身前,轻轻将她推过去。
(小说《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
B.“以自身的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
C.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
“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腾讯体育消息)
D.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照法律规定,应认定无效。
(某律师向法庭呈送的上诉状)
本题考查用语得体的考点。
B“忝列”改为“名列”,“忝列”是一个谦词,评说别人则有贬抑的意味,与语境不合。
C“承让”改为“手下留情”,“承让”是比赛时获胜方所说的谦词,意思是自己胜的侥幸,承蒙对方的谦让,不能请对方“承让”。
D“忽悠”改为“欺骗”,“忽悠”属于方言口语,司法文书要使用正规的书面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得体答题技巧主要有:
1.转述得体,不改原意。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转达,发出信息者、接受信息者、转达信息者三者之间,要分清究竟是谁说了什么,转述时不能“照葫芦画瓢”,而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因时变化、因人变化,使用准确、得体的语言,说出清楚明白的意思。
2.看准对象,掌握分寸。
即所谓“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要从对象的年龄、职业、思想、性格等不同特点出发,写或者说恰当的话。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
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的重点也应不同。
3.适应场合,巧妙用语。
场合有种种不同,或悲痛,或欢乐;
或正式,或随意;
或紧张繁忙,或轻松愉快,等等。
不同场合用语不同,总体氛围对说话内容有制约,要根据具体的场合选择明智的、充满内涵的语言。
4.把握语体,用语准确。
不同的语体往往运用于不同的语言材料,适应不同的语境和交际需要。
比如文言词语典雅、庄重,适合书面语,可在公文事务中使用;
方言、俚语简明、通俗,在口头语体或书面语体的文艺语体中使用。
5.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所谓的有的放矢。
如去电视台应聘记者,那么在面试的时候,你就应当侧重于介绍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应变能力,不要在相貌、T形台上、走步水平上做文章。
6.注意遣词,谦敬得当。
有些词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敬词只能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词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还要根据自己和对方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来选择词语。
如对长辈、上级等多用敬称。
例如:
请按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按时参加”的意思进行转述。
13.小白:
“你觉得《人民的名义》拍得好吗”小黑:
“我觉得说不上好。
”小白:
“那你的意思是说不好了。
”小黑:
“不对,我并没有说坏。
“说不上好就是坏。
”以下各项是对小白和小黑二人对话的正确评价,除了()项。
A.小白的判断标准可能只有好和坏两种。
B.小黑的话前后矛盾。
C.小白没有正确理解小黑两次回答的含义。
D.小黑认为《人民的名义》拍得一般。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B项,小黑的话并没有前后矛盾,相反,结合“说不上好就是坏”分析可知,小白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错误。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43年,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首次提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李约瑟提出的中国四大发明,①____,让全世界人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产生认同,并且“出口转内销”,成为数代中国人教育自己孩子、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通用案例。
70多年后,来华留学生把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②___。
这些“新发明”与古代四大发明一样,也影响了世界,但③___,变为“内销转出口”,进而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国家。
【答案】
(1).①最终征服了全世界。
(2).②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3).③传播路径相反。
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让全世界人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产生认同”,应该填写和“认同”相关的内容;
第②空根据前后文的“中国四大发明”“新发明”,填写“新四大发明”相关的内容;
第③空根据前后文的“出口转内销”“内销转出口”,填写“传播途径”等内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
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
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
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
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
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
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
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
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
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
《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
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
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
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
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
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
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
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
《汉书·
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
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
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
(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辞》)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
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
B.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
C.“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
D.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赋”了。
1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
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
C.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属于每句长短不一的杂言体,这是其体式上的显著特征。
D.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
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
B.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
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
D.与楚辞相比,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答案】15.C16.C17.D
【解析】
15.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C项,把楚辞称为“赋”不是因为屈原的作品,而是因为其“不歌而诵”的特点。
16.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17.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推断错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
汉武得鼎,以名其年;
叔孙胜狄,以名其子。
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①饥。
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
“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
一雨三日,伊②谁之力?
民曰太守,太守不有。
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
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
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
吾以名吾亭。
”
【注】①荐:
频仍,屡次。
②伊:
语助词,无意。
18.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
帮助
B.其占为有年有年:
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
C.农夫相与忭于野忭:
欢乐
D.以属客而告之属:
归属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人之所罕至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B.何可胜道也哉隐隐何甸甸
C.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吾以名吾亭
D.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B.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C.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
D.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下学 期期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