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工业商贸经济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思路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772721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34KB
佛山工业商贸经济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思路Word下载.docx
《佛山工业商贸经济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思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山工业商贸经济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思路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通过实施“三个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关转一批。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整治了污染大、能耗高的陶瓷、水泥、漂染、小铝型材熔铸、玻璃等行业累计1200多家,其中直接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649家,同时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后发地区转移,累计约有460个项目转移到清远、云浮产业园区。
二是提升一批。
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相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相配套,推动传统产业向重型化、高新化、高端化转型。
以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和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比重不断提升,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
家电、陶瓷、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从生产基地向总部、会展、研发、物流和信息基地转变。
三是培植一批。
通过招商引资,主攻光电产业、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医药、环保、电动汽车产业,促进液晶显示、新型电光源、太阳能、光伏等一批新兴产业的迅速形成,佛山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光电产业示范基地。
(三)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确立了夯实基础、创造品牌、注册专利、制定标准、品牌输出的引领和激励政策,以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更加完备。
截止2009年,全市现有各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93个(其中: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有88家),科技专业镇公共服务平台1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在家电、陶瓷、燃气具、不锈钢、铝型材、汽配等行业建立了14个国家级、省级检测机构。
二是产学研体系加快发展。
全市组建5个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现有产学研示范基地33个,引进高校驻佛山办事处21所,其中研究院18所,建立院士工作室13个。
与中科院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中科院佛山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促成各类院企合作项目近100项。
三是技术进步贡献提高。
实施“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千亿百项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力度,尤其在金融危机影响下,2009年仍然带动企业投入超过300亿元,增长39%。
四是名牌战略成效显著。
全市共获中国名牌产品65个,比2005年增加了25个;
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6件,比2005年增加了37件。
(四)产业结构布局趋于优化。
一是产业重型化高级化趋势明显。
2009年全市完成重工业产值6363.01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1:
1.17。
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00亿元,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美国旭明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杜邦光伏发电系统等一批新能源项目落后,广东新光源产业化基地、广东薄膜太阳能产业基地、国家光伏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相继动工。
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鲜明。
全市拥有重点工业园区7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25个,省级产业基地8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0个,省级专业镇34个。
2009年,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699.31亿元、工业增加值1445.01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36.88%和49.41%。
三是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
民营、外资、国企三大经济形态比重是60.4:
25.9:
13.7,其中,民营经济成为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6855.8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5年末的53.2%上升到58.2%,2005-2009年年均增长4.21%。
四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2009年佛山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89.99亿元,比2005年增长1.97倍,年均增长18.45%。
实施金融发展三项计划。
通过实施企业上市“463”计划,使佛山上市公司由2005年的12家增加到目前的27家,并形成了由102家企业组成的上市梯队;
通过培育中小企业担保基金,推动实业与金融对接,信用担保机构由2005年的14家增加到目前的127家;
开展金融创新试点计划,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质押贷款、中小企业集合债权等金融创新措施,为产业转型提供支撑。
狠抓现代物流发展。
佛山成为全国流通领域物流示范城市,连续六年举办物流国际洽谈会,共签约项目745个,签约金融1400多亿元,引进华南国际采购与区域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
加快金融服务、创意产业、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积极打造金融服务业外包基地,吸引了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亚太区后台服务中心(AIA)、中国人保集团南方信息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进驻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
依托先进制造发展创意产业,初步形成了佛山产业创意园、南海创意产业园、顺德工业设计城等一批主业突出的创意产业;
依托优势产业发展总部经济,形成了民营企业总部聚集的形态,已有美的电器、万和集团、东鹏陶瓷等一批龙头企业在佛山设立总部大楼。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
突出表现为:
新兴产业比重仍然偏低。
2009年佛山新光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约1400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左右,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部分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依然偏少,聚集带动效应不足,如生物医药至今仍然难以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司到佛山落户。
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佛山服务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较为薄弱,金融保险、科技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总量只有20%左右。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2008年佛山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数为195家,仅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5.3%,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仅为85.77亿元,在其销售产值中占的比例不到10%。
大部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
D)的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在1%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2.5-4.0%的水平。
缺乏自主创新,使我市产业多数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端和价值链的低端,大多数企业以低端的制造加工为主,从加工装备环节得到的利润非常有限。
此外,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三)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
突出表现为“三个对外依存度高”。
对外资源依存度高。
佛山能源资源匮乏,所需能源全部靠省内外购进。
三大产业中,工业能耗量占了八成,而陶瓷、纺织、有色金属加工等传统产业又占工业能耗量近五成,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购置设备仍是企业创新经费的主要去向,引进技术时重硬件、轻软件,形成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效果差,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能力弱;
对外市场依存度高。
国际贸易保护、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市场汇率变动等都对我市工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十二五”工业商贸经济发展思路
当期佛山生产总值近5000亿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1位,人均生产总值超1.1万美元,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初期,并呈现出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二五”期间佛山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要切实把握当今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新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积极响应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以实现佛山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四化融合”,构建“智慧佛山”,走出一条有佛山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一)围绕“四化融合”目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
一是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光电产业(光电显示、光伏、光照明产业)、新材料(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电子信息材料)、现代服务业等3个产值超千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培育新医药、环保、新能源汽车3个成长快的新兴产业。
二是精心培育发展物联网产业。
突破短距离无线电通讯技术、组网和协同处理、系统集成和开放性平台技术等物联网关键技术,促进物联网应用市场和产业链形成,培育发展以云计算和数据处理中心为平台的新业态,突出发展为广大中小企业和居民生活服务的“社区云”,为“智慧佛山”建设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三是着力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重点发展专业机械装备制造业:
如陶瓷机械、电气机械及设备、金属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纺织机械、起重运输设备、模具、机械零配件等门类;
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形成以汽车生产为龙头、研发、物流、销售、展示、培训及汽车服务、汽车文化协调配套的汽车产业集群。
四是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重点改造和提升家用电器、建筑陶瓷、金属材料加工与制品、纺织品、食品、家具等具有突出地位和优势的传统产业。
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科技进步、自主创新,通过拿来主义、联合开发、自主创新等路径,开发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含量的品牌产品,促使我市制造业全面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并跻身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充分利用联合国支持产业集群和资本运作佛山国际示范城市项目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走夯实基础、创造品牌、注册专利、制定标准、品牌输出等发展道路,通过资本市场和跨国并购等方式,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
五是重点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特色制造业深入融合、互动发展。
高标准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将其打造成为辐射亚太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国内金融创新实验区;
依托“3+9”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具备国际调配运作能力的物流园区,促进物流园区建设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
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工业软件、工业设计、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
吸引国内外集团总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等落户佛山,通过总部经济促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的高端延伸,形成具有特色的总部聚集地;
培育陶瓷、家电、有色金属、家具、花卉、专业机械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品牌会展,与广州联手打造国际商务会展中心,使佛山成为既有特色优势又与国际接轨的全国乃至国际知名会展城市。
(二)突出功能集聚原则,构建先进制造空间发展格局。
坚持适度配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引导具有共同指向的制造业企业向特定优势区域集聚,促进产业规模经济相对集中,形成生产专业化地区和产业密集带,构建起“一核带动、三轴驱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一是强化“一核带动”。
以禅城区、南海区桂城和罗村街道、顺德区陈村、北滘、乐从镇组成的佛山城市“中心组团”为核心,发展佛山制造业的服务辐射和技术集聚“核心”区域,重点发展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物流、金融、会展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完善制造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中心功能,增强制造业产能扩张的辐射能力;
大力引入科研机构和高校,激活制造业的“官产学研”模式,着重体现先进制造和传统提升的制造业技术集聚和扩散功能。
以禅城、南海、顺德区的“三旧改造”为主要抓手,腾出土地存量空间,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基地。
二是构建“三轴驱动”。
基于现有产业基础和城市化趋势,以“佛山中心组团”为轴心,向西北沿大沥、狮山、西南组团延伸;
向东南沿大良、容桂组团延伸;
向西沿九江、龙江、西江组团延伸构建三条制造业发展轴线。
西北发展轴大力发展都市型产业及汽车工业、机械装备、医疗器械、精细化工、新型平板显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家电、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制造业;
东南发展轴大力发展机械装备、重大成套装备、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新型平板显示、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家电、家具等制造业;
西部发展轴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产业、金属加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等制造业。
(三)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水平。
一是实施名牌、标准战略。
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订具有国际竞争力、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鼓励企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
二是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支持其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原材料基地、研发基地、制造基地、运营中心和营销网络,加快向大型跨国公司发展。
三是加强产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设。
以产学研结合、企业技术联盟和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为载体,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重抓好汽车及零部件、成套设备、机械装备、紧密装备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四是加强构建资源环境保障体系。
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
(四)选准关键环节领域,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体系。
一是提升外向型经济能力。
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
完善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物流配送三大平台,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公共物流服务,推进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依托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物流,打造联合国采购基地。
建设区域性商贸基地。
加快商贸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构建多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将佛山打造成为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旅游等为一体的区域性商贸基地。
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扎实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试点建设,把佛山建设成为珠三角地区国际电子商务重要城市。
建设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加快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
构建金融业发展平台,促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提高佛山金融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二是深化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贯彻依法行政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创建网上政策信息资源库,探索建立快捷的商品进出口通关新机制,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标本兼治,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积极倡导诚信经营,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运作规范的制造业行业协会。
加快构建投资咨询、技术服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
三是保障产业发展要素供给。
加快佛山能源项目建设,使能源供应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构建电力安全供给保障体系。
全力构筑产业载体(工业园区)、水利工程、综合交通、供水管网、污水处理、电网建设、石油天然气管网等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平台;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切实重视企业管理专门人才和先进制造技术专门人才培养,努力构筑佛山人才激励机制,营造留人的良好氛围。
要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依托佛山现有人才资源基础,利用市场机制,力抓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造就一支包括企业家、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熟练工人在内的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素质制造业精良队伍;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推动结构调整、促进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并加强地方性的配套政策。
执行高新技术企业的财税政策。
对引进的大项目,加大税收减免力度。
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项目,提供专项经费予以支持。
四、对省的建议
建议一:
希望加大现代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
一是现代工业设计在中国仍属初级阶段,要进一步改变和提升社会的设计创新意识,推广社会设计价值认知,需要国家和省层面的政策导向,从设计对产业转型、改善人们生活等战略高度,营造适于这一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建议从省的层面在财政投入、媒体宣传、税赋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或制度保障。
二是我省流通企业税负远高于长三角、福建等地,导致大量优质流通企业外流、税源流失,希望上级协调有关部门,打造有更强竞争力的营商环境。
建议二:
建立灵活的竞争的用地指标机制。
新的土地政策陆续出台,发展用地指标紧缺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
以我市三水区为例,市每年下达1500亩指标,分到镇级多的300亩,少的仅100多亩,连基本的城镇建设发展指标都难以保障,自带指标的省以上重点项目可遇不可求,而优质项目的评定又无统一标准,区以引进优质向上争取指标把握性无保障,同时更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
建议省委省政府深化经济运行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年度经济运行质量位居全省前列的县(区),大幅提高发展用地指标供给标准,推动我省经济良性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佛山 工业 商贸 经济 十一 总结 十二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