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77259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KB
书画装裱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书画装裱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画装裱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背砑的次数不少于三次,滑度如镜。
如何区分书画装裱的好与坏
1.精美的裱工开卷后平放在案台上,它是安稳地躺着,因为平和柔软。
劣的裱工呢?
它会动,它会自动回卷!
因为它太过厚硬。
2.精美的裱工开卷后挂起让人感到震撼力,让人品味,让人回味。
3.精美的裱工背面用川蜡磨砑到位,平滑、光亮、镶嵌、接口与周边厚薄均等。
4.精美的裱工镶嵌、接口应以细小接口为准,在1mm至1.5mm以内。
5.精美的裱工让看到书画家的作品原貌。
6.精美的裱工,作品收卷后两边齐而好看。
7.精美的裱工配绫配纸上乘,用料讲究,安名贵或较好的轴头。
8.精美的裱工,用工时长,精工细作。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1、工作室(亦称装裱间):
要求:
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2、挣墙(亦称大墙,挣板):
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
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3、案台(亦称装裱桌):
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
4、晾架(亦称晾竿):
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5、拷贝桌:
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6、人字梯:
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7、排笔:
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8、棕刷:
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9、裁纸刀:
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10、界尺和切板:
11、锥针和镊子:
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12、启子:
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13、油纸(亦称浆纸、隔糊):
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14、砑石(亦称磨石):
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15、蜡板:
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16、其它工具:
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又谈装裱书画的浆糊
1、关于制糊用药问题用药之目的是为了“去蠹”,后来此法又演化为擦蜡砑光的工序,其目的同样是使裱件更加“密润”,卷舒自如而不磨损画面。
2、关于制糊用矾:
一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染绫绢可防止退色;
二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心可固定书画的墨色;
三是采用加矾的浆糊镶活可避免镶缝开绽。
笔者认为,不论装裱新书画还是揭裱或修复古旧书画,都应慎重用矾。
如果用矾过多,就会使裱件(包括书画心)矾化,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还给日后的揭裱造成了难度,于书画的长期传世极为不利。
3、关子制糊的生熟问题:
冲制浆糊的生熟程度和稠稀程度也要因季节而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浆糊应冲得稍熟一点,因较稀和火候较欠的浆糊更容易发酵;
而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浆糊可冲得稍稀一些,火候稍欠一些,才便于使用。
”
4、关子浆糊的存放时间:
刚制作的浆糊不能马上使用,这是业内的常识。
实践证明,浆糊制作后的第三天即可使用,而对裱件的质量并无大碍
制作浆糊如何洗粉
制作浆糊的第一步就是洗粉。
所谓洗粉,就是将面粉中的面筋提取出来,使面粉变为淀粉的一个过程。
制作浆糊如何洗粉
(一)
先准备好洗粉用的清水和盛淀粉水用的水缸及过滤淀粉水用的细罗。
将2500克左右的面粉盛在脸盆中,加清水和成不软不硬的面团(比包水饺所用的面团稍软一点儿为宜),并反复多揉几遍。
和出的面团要求软硬适度,太软太硬都不甚好洗。
如果面团和得较硬,容易使洗出的面筋里含有没洗开的面疙瘩;
如果面团和得过软,则容易洗成稀糊糊,而难以提出面筋,或使洗出的淀粉水中含有面筋的细渣。
和面团的软硬程度,也要因面的品种而异。
粗粉要和得稍软一点儿比较好洗,标准粉则应和得稍硬一点儿比较好洗。
面团和好后,宜盖上湿毛巾稍等片刻再洗,称之为“省面”,这样可使面筋成分有个凝结的过程,洗起来比较顺利。
将省好的面团放人脸盆中,倒人清水,用手慢慢抓洗。
注意不要将面团抓得太碎,要边抓边捏和,使面团基本上保持一个整体。
如果一开始就将面团抓碎,则容易洗成糊涂,不好收拾,特别是用标准粉洗粉时,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面团在水中抓洗,淀粉便溶于水中。
把细罗用两根棍担在水缸口上,将洗出的淀粉水倒入细罗中,并用手在细罗底部旋划几遍,使淀粉水过滤到水缸里。
回头再将清水倒人盆内,继续抓洗,再将洗出的淀粉水倒人细罗里……直到洗尽淀粉,剩下面筋为止。
洗粉时,不论用精粉还是用标准粉,都要经过细罗过滤。
目的是将面粉中的麸子过滤出来和防止面筋渣混入淀粉水内。
洗粉每次可洗10到15千克面粉,也可多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洗出的淀粉水里加适量明矾,稍加搅和,待两天后,淀粉便沉淀结为块状,舀去上面澄清了的浮水,即可将淀粉取出冲制浆糊。
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缸内的淀粉要隔些日子换一次清水,防止淀粉发酵变质。
也可将淀粉取出晾干,存放备用。
制作浆糊如何洗粉
(二)
1、洗粉去筋:
即洗去小麦粉中的面筋。
操作方法是:
将面粉(小麦粉),用冷水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软硬度如包饺子所用的面),省面20分钟左右,然后用纱布包起,放入清水盆内揉洗。
淀粉落入清水中,面筋裹在纱布里,使淀粉与面筋分离,将面筋捞出,再将洗出的淀粉浆用罗筛过滤,滤出浆中的面筋渣及其他杂质。
2、然后浸泡:
每天换水一至二次,经浸泡——沉淀——换水搅匀再浸泡——再沉淀,如此循环往复多次,浸泡数日(一般应在七天左右),可略有发酵,呈微酸亦无妨。
浸泡有诸多功效,而其中最关键的则是一次重要的糊粉去性过程。
3、然后加料:
可将浸泡淀粉的清水澄掉,加入少许乳香,以防虫蛀。
再加入少许明矾,可使浆糊增加柔性,并起到防腐作用。
4、沸水沏熟:
此后即可用木棒搅匀,用沸水猛沏至熟,边沏边搅,直到变稠呈半透明状为止。
糊沏熟后仍需继续猛搅动,以使匀调,增加粘性。
5、熟糊浸泡:
不可即熟即用,亦需清水浸泡数日。
此次浸泡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去性,—般应放七八天以上方可用。
熟糊浸于水中不易腐。
若不腐、不霉可存放数月,乃至经年。
6、注意事项:
制糊偏生者粘度强,但易腐,偏熟者不易腐,但粘度低。
因此,古人制糊则冬天偏生,夏季偏熟。
现在我们可以将浆糊放入冰箱保鲜柜储藏(需在o℃以上)。
所以,我们制糊以偏生为宜。
但必需注意,浆糊不可遇冻,遇冻则粘性全无,必弃之。
古旧书画装裱的工序
揭裱古旧书画是一项非常细致,复杂的工艺过程。
必须经过“去脏污”、“揭画心”、“修补画心”和“全色”等四道工序。
才能达到恢复古书画的原貌。
下面简单介绍主要工序:
1、制定修复方案:
(1)、针对书画的破旧情况,作者等一一记录,并制定操作步骤,如清洗方法,托补的措施等等。
(2)、裁剪画心以外的废旧布料。
(3)、如发现画心上存在蟑螂等动物排泄脏物,用裁刀或镊子等工具,细心地轻轻地剔除。
2、去污:
常见的有水渍、陈油渍、油漆渍、墨渍、印泥油渍、铁锈渍、血渍、霉渍、泛铅和走油等污渍,可针对不同的污渍采取对症下药的具体去污措施。
去污的原则是:
清水无法解决再选去污剂;
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时,再慎用化学药品。
必须记住:
滥用药品和漂白粉,会损伤画面,毁坏纸质纤维,加速老化,不利于长久收藏。
3、揭画心:
揭去画心背面的背纸和托纸,其原则是干干净净地揭去,完完整整地护住画心,也是整个揭裱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
其过程有润湿画心,通过揭、摩、搓的技巧来完成。
如属原画心托纸完整坚实的,则坚决保留,如有局部残破的就粘补即可。
4、补画心:
补画心的质量要求是“修旧如旧”,主要通过配补料和补残缺来完成。
补料的选配原则是“帘纹宁窄勿宽,绢纹宁细勿粗,质地宁薄勿厚。
”补残缺的方法有碎补、整补、斩补等。
须视画心残破情况灵活运用。
5、托画心:
托是集洗、揭、补三者工序之大成者,是很重要的工序,能起到恢复书画气韵的作用。
操作方法常用平托或复托两种。
画心托好后,上挑杆阴晾干,再湿水上墙。
根据画心残破的具体情况,还须揭除补料、搓浆、隐补和贴条子等措施。
6、全色:
全色的目的是恢复画面的完整性。
通过平全和立全来完成。
在全色过程中,适当其分地给画心上胶矾水,然后接笔全色。
全色是用中国画的墨和颜料,补全画面残缺褪色的地方,如实地按照原作的笔法,补上墨和色。
要求全色后看不出填补的痕迹为佳。
古旧书画通过上述工序后,余下即可根据新书画的装裱工序进行。
古书画揭裱修复过程中的保护
在揭裱的过程中能够破坏古书画的因素很多,装裱修复人员在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遇上不适宜的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及室内的温湿度、光线主要指阳光照射、有害气体、灰尘、害虫、霉菌等诸多的因素,一年四季中以秋天和春天是装裱书画的最好季节,所以说天气的变化便成为导致书画裱件损坏的重要因素之一,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天气带来的不利因素,装裱修复人员应站在最前沿看待这个问题。
1、在揭裱古书画时,工作室一定要安装现代化的温控装置,进行自动恒温、恒湿和空气调节器等。
如用温度计、湿度计测量仪,能准确地掌握气候变化,用空调器、加湿器调节工作室的小环境,以增强裱画工作的科学性。
一般温度控制在14℃至20℃,湿度50%至60%,这是最佳的工作环境。
2、揭裱古书画操作过程中用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采用PH试纸测试,使PH值达到中性为准。
一般古书画用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即可,对高档珍贵的古书画一定要用蒸馏水、纯净水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3、揭裱修复古书画的重要功能就是保护古书画作品,如果古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而保护古书画作品所选用的材料宣纸、绫绢、浆糊、天地杆都是劣质的,揭裱修复技术再高,也不可挽回其损失,那么不论将来的保护条件多么好也谈不上收藏和传世。
4、揭裱修复人员使用生长霉菌的抹布,用发霉的浆糊,或收到生霉生虫的古书画后,没有及时消毒、去霉、杀虫,如果不及时隔离存放,又不进行技术处理,其它的裱件就会全部被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刺绣、各种绣品、十字绣的装裱方法:
1、软裱:
和中国的传统字画装裱方法一样,直接裱在特殊的纸上。
特点:
携带方便,便于运输,宜于收藏,无论大小都可卷起来收于特制的筒中。
刺绣时要求针角短,做工需要特别精细。
主要缺点是容易受天气潮湿干澡影响而收缩变形,在装裱过程中需要用水先把绣品浸湿,刺绣时用的丝线具有一定的光泽度,浸水后容易使丝线失去光泽,从而影响绣品的色彩。
装裱时间长,需要一周左右。
2、硬裱:
现在装裱绣品过程中常用的装裱方法。
绣品完成后,直接在绷子上就把绣好的作品用胶粘在专用薄木板上,待胶完全粘牢后取下绷子,然后配好装饰性的卡纸,然后装框。
特点:
色彩不失真,收藏时不容变形,装裱时间短。
但大的绣品不利于携带。
古代书画艺术品的装裱与修复
修复和重新装潢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时通常要经过解体、清洗、接背、托纸、修补、接笔、全色、镶料、覆背、砑装等工艺环节,使古代书画作品的保存时间得以延长,同时原有的艺术效果也在最大限度上得以再现。
所谓解体,是指修复者在对要修复的古代书画艺术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调查,在收集修复对象的使用材料、质地、损伤状况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刀剪等工具拆除原先装裱书画作品的天杆(在被装裱的书画作品顶部安装的用于悬挂书画作品的木杆)和地杆(画幅下端的圆形木杆),然后去除画心(书画作品本身)周围的装饰材料。
这些装饰材料既包括绫、绢、锦等经过托裱的丝织物,也包括各种用以装饰画心的纸张。
起初人们在对书画作品解体的过程中并不十分重视原有作品的装潢形式和所使用的装潢材料,因此,在重新装裱的过程中会舍弃原有书画上旧的装潢材料,而改用新染制的绫绢按通常既定的格式装裱书画。
原有作品上使用的装潢材料,只是在有题跋或印记的情况下才会被加以保留。
而今天已经有一部分修复者认识到其中的弊端,为了更好的保持历史的原貌,更好的恢复原有作品的真实性,人们已经开始保留从原件上拆下的所有装饰材料,并尽最大可能将其按原有作品的装潢样式重新装裱作品。
在对原有的书画装裱作品进行解体后,开始对画心进行清洗。
清洗的目的主要是去除画心上沾有的灰尘、霉斑、污渍。
目前,大多数修复师所使用的是温水淋洗法清洗画心部分。
主要做法是:
首先将画心正面置于裱台上,用专用的工具除去画表面附着的污物,然后用60℃左右的温水淋洗画面,在对画面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通过调节水温和清洗次数控制清洗的程度。
温水淋洗到画心表面后,水会变成黄褐色的液体,这是由于温水溶解了画心上作为污染物存在的有色集团,当黄褐色液体颜色变浅后,清洗工作基本结束。
过去,曾经有修复者为了使书画作品再清洗彻底,会使用一些具有氧化性质或是还原性质的化学药品,由于这些化学药品都会对文物艺术品的长期保存带来危害,所以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使用。
清洗画心后,将画心向下置于裱台上,准备揭取褙纸。
如画心需要加固,则先用专用的纸张对其进行加固,然后背部向上置于裱台上,再进行揭褙。
揭褙时,用棕刷刷平画心背部,然后用镊子轻轻揭去在上次装裱时粘贴上的褙纸。
褙纸揭除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只有一层托纸的原有书画作品,这层纸被称为命纸,是因为它对于画心性命攸关。
修复者在揭取这层被称为“命纸”的托纸时会十分注意,因为依附于命纸上的原作,由于经过长时间的保存或收藏,可能出现各种伤况。
此外由于原作在前一次托裱过程中背部刷上了浆糊,所以在揭取时容易受到损坏,因此,揭取托纸成为整个装裱修复工作中的一件重要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修复者会小心谨慎、格外细致,因为稍有疏漏,就会为整件艺术品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是毁于一旦。
褙纸和托纸被揭去后,要重新对画心托一层新的命纸,如果原件使用的是绫或绢为创作载体,则先要用相同或相似的材料对作品上缺失的部分进行修补,然后再为其托命纸。
托命纸时,首先选取与原作底色相近而略浅的染色宣纸,将其裁成略大于原作品的方形,在其上轻轻用排笔刷上清水少许,使染色宣纸均匀受潮。
接着将淀粉浆糊调成糊状,再用排笔蘸调好的浆糊均匀地刷在被揭去托纸的原作的背上,然后用棕刷将受潮的染色宣纸轻轻地刷在沾有浆糊的原作背部后,并用力刷排,使染色宣纸与画心充分粘接,然后再将浆糊刷在四边,并粘贴一寸余宽的纸条作为“局条”,在后面的修复工作中对画心进行保护。
画心托纸后,使其自然干燥。
然后对其进行修补。
在修补过程中,修复者通常将托裱后的画心背面向上置于玻璃台上,台下置光源,使画心上的破损处在光源的照射下清晰地呈现在托纸上。
然后取比破损部位面积略大的刷有浆糊的宣纸,在托纸上按破损部位的轮廓进行粘贴,多余部分用刀轻轻刮去,进行修补。
对于画心上的裂痕,则使用刷有浆糊的细纸条,贴在托纸上显示出裂痕的位置上,对裂痕进行加固。
画心加固后,通常要对其进行画面的修补,这样的修补被称为“接笔”和“全色”。
所谓“接笔”,是指在有据可依的情况下对原有作品上笔意缺失的部位进行修补,使画意在修复后可以完整的被表现出来。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工笔绘画上。
所谓“全色”,是指在有据可依的情况下,将画面上缺失部位的托纸按原作的底色或缺失部位周围的色彩进行统一和谐调,使作品在修复后看上去完整。
接笔和全色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毛笔,颜料则是一般的中国画颜料。
在过去,为了更好再现原有作品的艺术效果,对于修复者来说接笔和全色要求尽可能达到“四面光”的效果,即修复后的部位与周围的部分在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看去色调一致,不易分辨。
而能否使修复的作品达到“四面光”,成为过去一个时期评价修复者技术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今天出于对文物真实性的考虑,也有一部分修复者对作品进行较少的“接笔”和“全色”,使其在修补后达到“远观一致,近视可辨”的程度。
镶料是指在经过修复的画心周围粘贴上用以装饰的纸张或织物。
通常,装饰的纸张主要有粉笺、蜡笺和洒金纸等华丽的纸张,这些纸张作为用以对画心进行题跋诗堂装饰画心,而装饰书画作品的织物主要是手工染制的织有各种花纹的绫绢。
通常,在装饰中为了突出画心部分的艺术效果,修复者通常会将绫绢等织物染成米黄和湖蓝色进行搭配,而花纹繁缛,色彩艳丽的织锦,一般用于手卷的包首,另外在宗教题材的书画作品以及宫廷书画的装潢上也会被使用。
在为画心进行“镶料”后就要对其进行覆背。
所谓覆背,就是在镶有装潢材料的画心背部粘贴背纸,在增加作品的厚度的同时对画心起到保护作用。
背纸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是由数张宣纸拼接粘合而成,面积略大于整幅作品。
在覆背时,用调成米汤状的浆糊刷在配好的背纸上,然后将其覆于画幅,并用棕刷刷平,使背纸与整幅作品充分粘接,然后在背纸四边刷上较稠的浆糊,将作品正面朝外,张贴于特制的干燥板上自然干燥,以使作品在干燥后仍保证平整。
经过数十日干燥后,修复师将书画作品从干燥板上取下,将其背面向上置于修复台上,然后在背部均匀涂上蜡,再用专用的石头反复砑数遍,使作品变得柔软和光滑。
最后,将作品两边多余的纸边剔除,并在作品的最上方安装天杆、纽和画绳、画带,在作品下方安装地杆并加饰轴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画 装裱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