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文档编号:2276274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
- 页数:61
- 大小:474.50KB
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说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答: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可概括为;
(1)财务会计以计量和传送信息为主要目标
财务会计不同于管理会计的特点之一,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
人、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
从信息的性质看,主要是反映企业整体情况,
并着重历史信息。
从信息的使用者看,主要是外部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
和政府部门等。
从信息的用途看,主要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而管理
会计的目标则侧重于规划未来,对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决策,以及加强事中控制。
(2)财务会计以会计报告为工作核心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以会计报表作为最终成果。
会计信息最终是通过会
计报表反映出来。
因此,财务报告是会计工作的核心。
现代财务会计所编制的会计报表是以
公认会计原则为指导而编制的通用会计报表,并把会计报表的编制放在最突出的地位。
而管
理会计并不把编制会计报表当做它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选择的或特定的管理信息,其业绩报告也不对外公开发表。
(3)财务会计仍然以传统会计模式作为数据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
为了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还要运用较为成熟的传统会计模式作为处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
传统会计模式也是历史成本模式,它依据复式簿记系统,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采用历史成本原则。
(4)财务会计以公认会计原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指导
公认会计原则是指导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准则,是组织会计活动、处理会计业务的规范。
公认会计原则由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所组成。
这都是我国财务会计必须遵循的规范。
而管理会计则不必严格遵守公认的会计原则。
2.试举五个会计信息使用者,并说明他们怎样使用会计信息。
答:
股东。
他们需要评价过去和预测未来。
有关年度财务报告是满足这些需要的最重要的手段,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报告也是管理部门向股东报告的重要形式。
向股东提供这些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传统职责,股东借助于财务报告反映的常规信息,获得有关股票交易和股利支付的情况,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银行。
他们对公司的信誉、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关心的。
公司的财务报告是这些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
银行人需要的有关借贷业务的常规信息,是通过与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交换得来的。
税务机关。
他们需要有关公司利润和向国家交纳税额的信息;社会保障机关需要有关企业交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信息。
总经理。
他要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
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经营。
职工。
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职工个人期望定期收到工资和薪金,并同时得到有关企业为个人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类基金方面的信息和企业的某些综合性的信息,诸如工资平均水平、福利金和利润等,职工代表大会、工会也会代表职工要求得到这些信息,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是由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
3.何谓可靠性?
可靠性是否意味着真实?
答: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即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如实表达,即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
所谓可核性是指信息可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由独立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基本相同的人员,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所谓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依,不带主观成份。
将真相如实地和盘托出,结论让用户自己去判断。
会计人员不能为了某种特定利益者的意愿或偏好而对会计信息作特殊安排,故意选用不适当的计量和计算方法,隐瞒或歪曲部分事实,来诱使特定的行为反映。
一般来说,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可靠的会计信息一般来说应该是真实的。
但真实是相对的,比如,历史成本资料是可靠的,但它相对于公允价值来说哪一个更真实呢?
4.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什么关系?
答:
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联,即与使用者进行的决策有关,并具有影响决策的能力。
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首先是对决策有用,即具有相关性,但如果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造成决策失误,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也是没有用的。
如果会计信息虽然可靠但对决策豪无用处,这样的会计信息也是没有用的。
5.简述各财务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答: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全面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
资产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和,即企业资产的来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所有者的自有资金,一部分来自债权人,即借入资金。
前者是所有者权益,后者是负债。
从广义是讲,利润等于收入减费用。
收入的增加可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增加可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即会影响企业净资产的变化,净资产增加了,企业的资产也会相应的增加。
6.试说明利得与收入,损失与费用的区别?
答: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营业收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它是企业除了费用或分配给所有者之外的一些边缘性或偶发性支出。
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它是企业在获取收入过程中的必要支出。
一般来说,利得和损失与收入和费用不同,它们之间不存在配比关系,前者是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而后者是日常活动所形成的。
7.何谓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是什么关系?
答:
会计准则是处理会计事项的标准,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质量的准绳。
会计准则分有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属于会计规范,一般来说会计制度是按照会计准则制定的。
在我国1992年之前,国家没有制定会计准则,国家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就相当于我国的会计准则。
在我国当时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制度包括会计管理工作的规则、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会计事项处理程序、记账方法、会计确认、计量规程、会计监督和检查方法、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及其他会计事务的规定等。
狭义会计制度主要是指财政部颁布的行业会计制度。
从目前来看,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章会计核算基础
【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假设?
为什么要确定会计假设?
答: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的合乎情理的推断和假定,会计基本假设本质上是一种理想化、标准化的会计环境。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资金运动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因此,面对变化莫测的经济环境,摆在会计人员面前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首先得到解决,例如会计核算的范围有多大,会计为谁记账;企业单位的资金运动能否持续不断的进行下去;会计应该在什么时候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在核算过程中应该采用什么计量手段等等。
这些都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
2.会计假设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答:
会计核算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基本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经济活动。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地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含义相同吗?
为什么?
答: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不是同一概念。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可以是由若干家企业通过控股关系组织起来的集团公司,还可以是企业、单位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
4.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会计期间的划分是如何规定的?
答:
会计分期基本假设是对会计工作时间范围的具体划分,主要是确定会计年度。
中外各国所采用的会计年度一般都与本国的财政年度相同。
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确定后,一般按日历确定会计半年度、会计季度和会计月度。
其中,凡是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均称为中期。
5.什么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包括哪些质量特征?
答: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是指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也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要求。
根据我国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6.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间有何关系?
如何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7.相关性和可靠性受到其它哪些质量特征的制约?
答: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真实性。
所谓真实性就是要如实表达,即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会计的记录和报告不加任何掩饰。
第二,可核性。
所谓可核性是指信息应经得住复核和验证,即由独立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基本相同的人员,分别采用同一计量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计量,能得出相同的结果。
第三,中立性。
所谓中立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不偏不依,不带主观成份。
将真相如实地和盘托出,结论让用户自己去判断。
会计人员不能为了某种特定利益者的意愿或偏好而对会计信息作特殊安排,故意选用不适当的计量和计算方法,隐瞒或歪曲部分事实,来诱使特定的行为反映。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方面取决于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但又不完全为会计人员所左右,有时会计人员受经济环境和会计方法本身的局限,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则力不从心。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程度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预测价值。
如果一项信息能帮助决策者对过去、现在及未来事项的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则此项信息具有预测价值。
决策者可根据预测的可能结果,做出其认为最佳的选择,从而影响其决策。
因此,预测价值是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具有影响决策者决策的作用。
第二,反馈价值。
一项信息如能有助于决策者验证或修正过去的决策和实施方案,即具有反馈价值。
把过去决策所产生的实际结果反馈给决策者,使之与当初的预期的结果相比较,验证过去的决策是否有误,总结经验防止今后决策时再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反馈价值有助于未来决策。
信息反馈价值与信息预测价值同时并存,相互影响。
验证过去才有助于预测未来。
不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课后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