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文章主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5635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42KB
如何确立文章主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如何确立文章主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确立文章主题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否则,拿到题目草率动笔,急于写作,还没有搞清楚题意就信马由缰,一发而不可收拾,写跑了题还不知道原因呢。
怎样审题呢?
拿到题目后要仔细阅读,确定题目的重点和中心,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
所谓重点和中心,往往要求同学们认真分析题目的每一个字词,抓住重点词语,也就是“题眼”。
申清题意,从而确定作文的内容和重点。
审题时,还要搞清文章要写的范围和角度,不按规定的范围写就会跑题。
总之,审题的关键是确定重点,把握范围角度,掌握了这两点,就能打开思路,迈出写作的第一步。
二、命题作文的定体每一篇作文是由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裁是作文表现形式。
所谓定体,就是拿到试题后,弄清楚试题要求写成什么文体。
小学生主要学习的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体表现主题的方式不同,写作的方法就有很大的差异。
从题目的文字来定体,一般来说题目中有“记”字的多为记叙文,如《记一件有意义的活动》《记我的一位朋友》等,还有不太明显的,如“访”“观”等,题目中有“论”“说”“谈”“议”“驳”等字的是议论文,如《谈实事求是》《小议人生价值》等。
说明文比较明显,如《水的用途》等,一看就是说明文。
从题目的范围来定体。
在题目中,对要求写某个时间里的人和事,那是记叙文,如《我的星期天》《劳动的一天》等。
在题目中有地域空间范围,要求考生写中国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和人物,那也是记叙文,如《我在北京的日子》《春到校园》等。
从题目要求的对象和内容来定体。
《我和我的老师》一看就明白,写作对象是“我”和“老师”,这是要求写人的;
《实验成功》这是写事的;
《故乡的山》这是写景的。
这都是要求写成记叙文。
而《树叶的作用》写作内容是事理;
《我的钢笔》写作对象是实物,应当写成说明文。
文体确定了,思考时就会有明确的目标了。
如果题目是写记叙文,就立即从写人记事两方面思考,把主题表现出来。
如果是说明文,就从说明事物特性状态、功能等方面思考,如何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性。
如果是议论文,就从建立论点、寻找论据上下手,思考论证的方法。
只有确定了文体,就可以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向,同学们一定不可轻视它啊!
三、命题作文的立意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文章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主题的约束,围绕着主题,为主题服务。
立意过程就是写作时经过审题来确定文章应表达的基本意思。
主题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每个人头脑中固有的,它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提炼与概括,来自社会实践,是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因此,确定主题时,一定要从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出发,选择具有社会意义的角度去立意。
立意不明确,不合题目要求,那就偏离了主题(跑题),或者写到中间发现不对,既浪费了时间,又由于慌乱,影响写作质量。
所以,立意是写作前的总体设计,它是对作文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立意一般从这样两方面着手努力:
1.首先要新:
要使文章立意新颖,就必须经过认真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特点。
2.立意要正确、鲜明、深刻。
要做到立意深刻,就要把反映的对象所蕴藏的本质挖掘出来。
四、命题作文的选材作文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题材,也就是一般同学们常说的写作材料。
文章的立意要以材料为依据,主题思想的表达也要靠每人材料来完成。
一篇文章的主题确立后,要想写好,就必须认真选择材料。
命题作文的选材应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
1.要选自己熟悉的材料。
只有自己熟悉才认识得清,也才最能说透。
命题一般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时可叙,有理可议,有情可抒,有感而发,命题范围往往不会超越同学们的生活圈子。
同学们在选材上一定要沉着、镇定,不要舍近求远。
就从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中找素材,只有自己最熟悉繁荣人和事,写起来才真实、亲切,能写出特色。
2.要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
典型意义的材料就是那些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
这种材料最有说服力,在文章中起决定作用。
3.要选择新鲜的材料:
一篇文章中有无新鲜材料就可以看出它的立意是否新颖。
材料的选择,说到底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一切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要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说服力,最能突出中心的东西来写。
切记要符合文章题目的要求,要紧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与中心关系紧密的多选,与中心关系不大的少选或不选。
五、命题作文的结构结构就是文章的内容构造。
文章的结构因体裁的不同而形式不同。
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常用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物的逻辑顺序来结构文章;
说明文一般要求把事物的形状、构造、特点和功用等方面说清楚,常采用按事物结构顺序、说明对象的逻辑顺序、事物发展进程来结构文章;
议论文通常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结构文章。
不管什么文体,也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来结构,都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结构严谨:
应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把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详略安排好。
还应该做到“意在笔先”,动笔之前,先要进行总体规划、全面设计、紧扣主题选好材料,安排好层次,打好腹稿。
希望同学们养成打腹稿和列提纲的好习惯,以便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
2.结构自然:
每一件事物都有前因后果,有它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过程。
文章应遵循这些客观事物的规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顺理成章。
3.结构完整:
文章要有头有尾有主体,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并且每部分要匀称,既不能虎头蛇尾,也不能头尾大,而主体小,要成比例。
这就要同学们在布局谋篇时应当充分意识到文章的整体性。
在立意后要考虑好怎样开头,如何结尾。
文章主体部分划为几个层次,这些都在全文中占多大比例,搞清楚会再下笔。
文章的结构对于写好作文至关重要。
人们常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
文章有了匀称的骨架,才可以使内容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完美地表达。
、
以上的写作方法,同学们学会了么?
希望大家能掌握很多好的方法,写出优秀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一、让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开头的重要性
高尔基说:
“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托尔斯泰是很重视作品的开头的,《战争与和平》的开头,他先后经过15次的反复修改,才感到满意。
《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他曾经用了十种不同的写法,最后才确定下来的。
古人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是“凤头、猪肚、豹尾”,那意思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漂亮、优美。
常言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同学们也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一个题目拿到手,却总是动笔艰难,可一旦开了头,尤其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后,写起文章来往往洋洋洒洒,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文章的开头就是整篇文章的门面。
商店的门面漂亮,就能吸引来很多顾客;
文章的开头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特别是考场作文,有人统计过,高考阅卷时,老师们在一篇作文上逗留的时间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说有的作文老师们还看不到29秒。
在这么短时间里,你用什么办法使老师能认真看你的作文?
没有好的开头行吗?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好的开头,文章写起来就顺畅的多了。
二、把学生平时写的作文开头和收集的作文开头进行比较,分析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不能概括文章主体的内容。
不会使用任何一种作文开头的技巧。
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
没有文采,不吸引人。
开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只会使用叙述一种表达方式,不会使用修辞。
开头概括的内容过小,不能统领全文。
三、文章常见的开头法有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
可以开头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兜圈子,不枝不蔓,入题快捷,干脆利落,避免了不知所云,离题万里的弊端。
如
(1)朱自清《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朱自清《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这样的开头入题快捷,直接点题“背影”、“绿”,旗帜鲜明,不绕弯子,作者易构思,读者喜阅读。
这种写法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之法。
2、故事导入法。
就是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故事一定要和文章的主题相一致,而且要字数恰当,简明扼要。
如:
汪曾祺在他的《翠湖心影》中引用下面这一则故事: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
有人问她:
“姑娘,你多大了?
”“十七。
”“住在哪里?
”“翠湖西。
”“爱吃什么?
”“辣子鸡。
”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
“姑娘多大了?
”“十五。
”“翠湖。
”“麻婆豆腐。
”作者通过这一则故事,引起读者的兴趣,把读者带到他所描写的翠湖中,达到了引出正文的目的。
又如一学生写作文《宽容》时,这样开头:
“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
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
‘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
’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
这样由名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
3、比喻开头法。
就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开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文采飞扬,情味盎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用的比喻要与全文的中心暗合,与全文的情调一致。
如《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这篇文章的开头:
“她像幽谷里的一朵百合,洁白无瑕。
发散出淡淡的幽香,却孤独寂寞;
她像勇敢的海燕,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在汹涌的浪尖起舞;
她像李清照那样多愁善感,见凋花伤春,见落叶悲秋。
她就是中国奇女子三毛。
她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
”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写三毛,形象地写出了三毛的特点。
4、对比开头法。
就是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加强文采,有力地论证中心。
如《说勤》:
“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此处运用对比手法,将勤与懒、成与败的对应关系清晰地揭示出来。
5、排比开头法。
运用排比来开头,可以加强文章的气势,增添文章的文采。
(1)《“?
”的联想》文章的开头:
“‘?
’像那天空的北斗七星,‘?
’像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更像是人生道路上的方向盘。
‘?
’引导着千千万万的人为追求真理而奋斗不息,为获得答案而冥思苦想。
”用排比兼比喻来引论,气势非凡,文采飞扬。
(2)《幸福》的天头:
“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眉头舒展,幸福是领奖台上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
”这段关于幸福的解释用了排比点题,铺排文气,先声夺人。
6、名言导入法
就是在文章开头导入古圣先贤、专家学者所说的包含着人们公认的基本原则和一般道理的话语。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需要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名言,一定要贴切、自然、恰到好处,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青睐光亮,唯取明镜》的开头:
“古有唐太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可见,镜虽方寸之物,却功效无比。
然而,现今还有多少人会高悬一面明镜于心头,让灵光穿过灵魂的阴暗之处,打造光亮的人生?
但我始终相信,向往光明之人,总会以理智分辨明暗,青睐光亮照亮人生之路,摘取明镜照亮奋斗征程。
”(200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文章开篇即引用唐太宗名言,增强了开端的气势,给人文章高远之感。
常言道:
“文无定法”,文章的开头也不仅是这区区六种,还可用景物描写开篇法,肖像描写开篇法,设置悬念开篇法,映衬烘托开篇法,抒情议论法,刻画人物法等等。
只要学生善于借鉴,又能灵活变通,那文章的开头肯定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有助作文走向成功.
好文章往往由凤头、猪肚、豹尾构成,凤头比喻好的开头,若能雕饰好凤头,可使文章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在作文写作中,过好开头关非常重要
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
∙|
一篇主题鲜明、构思新颖的文章,如果有一个蹩脚的结尾,会使整篇文章黯然失色。
失败的作文结尾常常表现为以下几种缺陷。
首先,是文章没有结尾。
这类文章的结尾常常是不当止而硬止,即还没有把文章写完,文章的结构还不完整,主题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其次,是文章的结尾画蛇添足。
这类文章常常是文章已经写完,中心已经表达清楚,事情已经叙述完整,形象已经鲜明突出,事理已经阐释明白,文章本该结束,可是当止而未止,拖泥带水,芜杂不堪,以致冲淡甚至掩盖了主题。
再次,是文章的结尾与中心不一致。
这类文章常常是文章的结尾未与主题照应,忽视了结尾与主旨的统一性,从而损害了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
由此可见,结尾对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说很重要,要想提高作文的质量必须注意结尾的技巧。
优秀的作文,内容应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的正文应一线相生,没有缺痕。
读好的结尾,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
人们常称好文章的结尾为“豹尾”,这实际上是在说文章的结尾应该追求简练、生动与传神。
精彩的结尾,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凸显文章的结构。
因为,精彩的结尾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之就像欣赏一段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回荡。
一、自然收束式
不论是哪种文体的文章,主要内容写完后都应该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是刻意去设计有哲理性、象征性的语句作为文章的结尾。
这样的结尾,我们称作自然收束式结尾。
使用自然收束式结尾,不仅可以避免文章的结尾出现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还可以使文章显得简洁明快、朴素无华。
但是,自然收束式结尾讲究自然并不是就意味着结尾可以随心所欲,马虎草率。
相反,其必须顺着文章的行文思路与结构安排自然结束全局。
1. 二、首尾呼应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文章的结尾既呼应了文章的开头,又不是简单的重复。
使用这种方式收束全文,能产生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心中的美感。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是“……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结尾是“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开头和结尾无论是写作者的行踪,还是写妻儿的入睡,抑或是写作者的情绪,都前后照应,呈现出一种对称的美。
2. 三、卒章显志式 就是文章结束时以主要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这种结尾的方式又称“画龙点睛式”。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使用了这种结尾的方式——开篇即交代写作缘由,接着概括性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详细写景抒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语句收笔,突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3.四、追问拓展式 例如,《角度》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以反问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读者思考。
显然,作者以设问的形式收尾,不仅引人深思,还进一步拓展了文章的内涵。
4.五、情景渲染式 鲁迅的小说《祝福》就使用了这种结尾的方式: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预备给鲁镇以无限的祝福 这种结尾的方式,常常是在文章结尾处通过描写或再现一段情景,渲染氛围,增添画意,从而更好地烘托主题。
不仅通过情景描写渲染了旧中国落后、封闭的农村除夕夜看似热闹实则死寂、看似吉祥实则险恶的氛围,还再现了旧中国农村浊重的愚昧气息和悠远的原始气氛,更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度。
5.6
六、出人意料式 例如,莫泊桑的《项链》就使用了这一结尾方式:
“唉。
可怜的玛蒂尔德,不过我那一串本来是假的,顶多值得五百法郎!
……”
就是文章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这样的结尾往往意味深长,不仅可以使叙事曲折有致,内容丰富多姿,还可以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例如,“唉。
可怜的玛蒂尔德,,!
这一结尾是人们以常规思维思考根本想不到的,不仅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还使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6.7
总之,结尾如文章这台大戏的压轴部分,必须唱得精彩;
结尾如“撞钟”必须大音余响,荡气回肠,韵味十足。
写人记事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游记或以写景物为主的文章,要通过具体展现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自然景色,来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和大自然的奇妙。
除此之外,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也往往需要描写景物。
在写这些文章时,可以通过穿插景物描写: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为故事发展铺设条件;
推动情节发展;
衬托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抒发作者内心的思想感情;
⋯⋯总之,要借助景物描写,来达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突出中心思想的:
我的小弟弟
我有一个五岁的弟弟,叫小强。
别看他小,但是很愿意帮助人。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弟弟到附近的公园里去玩。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
假山威武地耸立着。
柳条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花儿鲜艳夺目,竞相开放。
弟弟拿起一块小石片,侧着身子,举起右手,在空中划了一道弧线,往河里一投。
小石片在水面上前进,激起了层层浪花,好像一艘快艇全速前进!
我们在儿童乐园玩的时候,忽然弟弟不见了,我非常着急,找了半个小时之后,才发现了他。
一问,才知道他去帮助一位小妹妹找妈妈去了。
原来,他在玩的时候,发现一位小妹妹在长椅上哭着找妈妈!
于是,弟弟领着小妹妹去找妈妈。
他们到假山,绕葫芦池,过长廊,转了不少地方,终于找到了小妹妹的妈妈。
阿姨高兴地对弟弟说:
“谢谢你,小朋友!
”边说边从包里拿出来一袋糖果。
弟弟连忙说:
“我不要。
阿姨,再见!
”说完就跑开了。
听了他的话以后,我真高兴,说:
“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弟弟羞涩地笑了,又跑去玩了。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非常高兴。
弟弟边走边唱,活泼、天真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树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好像在说:
“小弟弟,好孩子!
小弟弟,好孩子!
”
这篇短文先后两次描写了景物。
开头通过描写景物,既衬托出我们游玩时的愉快心情和弟弟的聪明、灵巧,也为下文弟弟领着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妹妹找妈妈写清了环境;
结尾通过描写“树上的鸟儿欢乐地唱着,池塘里的青蛙高声地叫着”,不但渲染了当时的气氛,表达了我们痛快、高兴的心情,还巧妙地赞誉了弟弟乐于助人的品质,突出了短文的中心思想。
这篇短文,也提醒我们:
(1)穿插景物描写,目的一定要明确。
景物描写,一定要为文章主线、为中心思想服务。
只有这样,写景物才有用途,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脱离中心主题,为写景而写景,不但不能为全文增色,而且会使文章啰嗦、庞杂。
这就要求我们:
在写人记事时,对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自然景物,要有一个“优选”的过程——要拣与事情、人物、中心关系最密切的景物写进文章,同时要考虑清楚插写这些景物到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2)穿插景物描写,时机一定要适宜。
可以在文章开头写景,也可以在文章结尾写景,还可以在文章中间随时插写景物。
总之,要随着情节的展开,在叙事、表现人物的需要处和关键处进行景物描写。
(3)穿插景物描写,形式一定要灵活。
可以是简短的一段话,也可以是一两句话,还可以是一两个词语。
总之,在写人叙事的文章里,景物描写是表现主题思想的辅助手段;
因此要做到简练、适可而止,不要过多地描写景物,以免冲淡文章主要情节。
【思考练习】
(1)在写人记事(含活动)的文章里,插写景物都有哪些作用?
如何通过插写景物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确立 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