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精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4736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0.06KB
经济学精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经济学精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精版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供给的表达形式(供给表、供给曲线、供给函数)
3、有什么因素影响需求?
1)与消费者有关的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2)与商品有关的因素:
商品的本身价格,商品的数量和质量
3)与消费环境有关的因素: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政府的消费政策,经济的发展状况
4、什么是需求定理?
1需求定理表示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2其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
3需求量随商品本身的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的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5、什么是需求量的变动?
其变化表现为什么?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商品价格发生变化,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6、什么是需求的变动?
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移。
增加是向右上方,减少是向左下方
7、什么是供给?
厂商在某一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供应的商品的数量。
它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8、什么因素影响供给?
1商品本身的价格2生产成本3技术进步4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5政府的消费政策和厂商对未来预期。
9、什么是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什么?
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移动。
10、什么是供给的变动?
由价格以为的其他因素,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增加是向右下方,减少是向左上方
11、什么是供给定理?
其内容是什么?
1供给定理是表示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2其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
3即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12、需求定理的例外:
炫耀性高档商品和吉芬商品。
13、什么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或者说商品的性质。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本身的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购买商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14、什么因素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
1)生产时期的长短。
2)生产周期的长短。
3)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15、简要解释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就是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由于某种商品价格上升而引起实际收入减少与需求量养活就是收入效应。
16、什么是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如何形成?
1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上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此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这个数量是均衡数量.均衡一旦形成,如果没有外力的破坏这个均衡,均衡将保持稳定.
2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影响.均衡价格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形成.
均衡价格的形成:
根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分析,若供大于求则价格下降;
若供小于求则价格上升。
这样一涨一跌的现象一直继续下去,直至最终达到价格合适为止。
因为这时供求相等,均衡就实现了即形成了均衡价格。
17、什么是供求定理?
(需求与供给对均衡价格的影响供求任一方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同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同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反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同
18、价格政策有哪些主要形式?
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1)价格支持:
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优点:
从长期来看,支持价格政策确实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1)稳定农业生产
(2)调整农业结构,使之适应市场需求.(3)促进了农业现代化
缺点:
使财政支出增加
2)价格限制:
政府为限制某些商品(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保证了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有利于社会平等和社会安定.
1不利于刺激生产,使产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2)引起社会风尚的败坏,如黑市、走后门的发生.
19、什么是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公式为:
弹性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20、需求弹性有哪几种类型?
供给弹性有哪几种类型?
求价格弹性:
①Ed>
1需求富有弹性。
奢侈品(如汽车、别墅等)
②1>
Ed>
0.需求缺乏弹性。
生活必需品(如盐面粉)
③Ed=1.需求的单位弹性。
④Ed=0需求完全无弹性。
(如病人对药品的需求)
⑤Ed=∞需求有无限弹性。
(银行以一固定价格收购黄金)
供给价格弹性:
①Es=0供给无弹性(如土地的供给)
②Es=∞供给无限弹性
③Es=1供给单位弹性
④Es>
1供给富有弹性
⑤Es<
1供给缺乏弹性
21、什么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
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或者说商品的性质.
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3)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5)购买商品的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大小.
22、什么因素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
1)生产时期的长短.2)生产周期的长短.3)生产所采用的技术类型.
23、简述价格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价格调节有哪些不完善性?
作用:
1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时,这种商品会出现供给过剩,这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
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会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这样一方面刺激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又抑制了生产,减少了对该商品的供给。
价格的这种下降,最终将使该商品的供求相等,从而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同理,当某种商品供给小于需求时,也会通过价格的上升而使供求相等。
从而使整个经济和谐而正常的运行。
不完善性:
1)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某些基础行业,如果供过于求,将引起该行业产品价格的下降。
2)由供给与需求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会影响社会公平。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1、什么是效用?
效用就是消费者从某种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2、研究效用有哪几种方法?
有两种方法: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度量和加总求和的,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无法加总,只能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序数效用论是怎么样得到消费者的最大效用的?
序数效用论认为:
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
4、什么是总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5、什么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6、边际效用与总效用有什么关系?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递增的。
当边际效用是零时,总效用最大。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开始减少。
7、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什么是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9、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用公式表达是怎么样的?
Mux/Muy=Px/Py,既所购买的X,Y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是相等的。
10、什么是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11、无差异曲线有什么特征?
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植。
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
(离原点越近的效用越小。
)
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能相交的。
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12、什么是消费可能线?
也称为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购买到的两种不同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13、消费可能线与无差异曲线有什么关系?
序数效用论指出: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这个切点就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
14、预算线是怎么样移动的?
如果商品的价格一定,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消费者收入减少,则预算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15、为指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各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1)确保商品的质量。
2)正确的消费宣传。
3)禁止不正确的消费。
4)对提供某些劳务的人的素质进行必要的限制。
5)在价格管制政策中实行价格限制政策。
6)建立“消费者协会”这类组织,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16、什么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为什么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随着X商品的增加,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
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增。
这样,每增加一定数量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X商品以同样的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Y商品越来越少。
或者说在MRSXY=△Y/△X这个公式中,当分母△X不变时,分子△Y在不断减少,从而分数值就在不断减少了。
17、消费者行为理论有哪些局限性?
局限性:
1)在现实中消费者并不具有完全的理性。
2)消费者的需求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广告)
3)消费不仅是个人的事,它会给社会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
1、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涉及哪几个问题?
①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问题。
②成本与收益的关系问题。
③市场问题。
2、什么是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投入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3、什么是总产量?
总产量是一定量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4、什么是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是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5、什么是边际产量?
指某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6、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当边际产量MP大于零时,总产量TP是递增的;
当边际产量MP等于零时,总产量TP达到最大;
当边际产量MP小于零时,总产量TP是递减的。
.
7、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是怎样的?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1、相交前,平均产量AP递增MPAP。
2、相交后,平均产量AP递减MPAP。
3、相交时,平均产量AP最大MPAP。
8、什么是两种可变的生产要素?
资本和劳动。
9、什么是等产量曲线?
简称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曲线。
10、等产量曲线有什么特征?
一、等产量曲线通常是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
二、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等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四、等产量线通常凸向原点.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决定的.
11、什么是边际技术替代率?
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指在维持相等的产量水平时,减少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增加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是因为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减,所以每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所能代替的资本量越来越少。
12、什么是等成本线?
表示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能够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的线。
13、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在既定的产量下,使成本最小;
或在既定成本下使产量最大时,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在图形上,表现为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的相切点。
14、简述生产要素、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技术系数的基本含义。
(不背)
生产要素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可分为劳动L、资本K、土地N、企业家才能E。
生产函数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某种组合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
一般形式:
Q=F(L,K,N,E)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1.01L0.75K0.25这说明在生产中,劳动所作的贡献为全部产量的3/4,资本为1/4。
技术系数:
为生产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15、怎样做到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在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时,我们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如图,分为三个区域。
1、I区域,劳动量从0增加到A,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说明在这一阶段,劳动量不足,所以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
由此来看,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II区域,劳动量从A增加到B,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即增加劳动量仍可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
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0,总产量仍在增加。
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
3、III区域,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
由此看来,劳动量的的增加超过了B之后是不利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劳动量的增加应在II区域(A—B)为宜。
16、简述规模经济和适度规模的含义?
简述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的含义及原因?
规模经济: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两种生产要素按同样的比例增加,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最初这种生产规模扩大会使产量的增加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当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时,则会使产量的增加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减少,出现规模不经济
适度规模:
就是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大到最大。
当收益递增大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下去。
内在经济及原因:
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①可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②可实行专业化生产。
③可提高管理效率。
④在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内在不经济及原因:
即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量或收益减少。
①管理效率的降低。
②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
第五章市场结构理论
1、划分市场类型依据什么?
以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为标准.
2、什么因素影响竞争程度?
1)厂商的数目.2)厂商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3)厂商进入或退出这个市场的难易程度.
4)各个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
3、什么原因形成了完全垄断市场?
资源垄断,政府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自然垄断.
4、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如何变化?
1)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5、市场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形成条件及特点?
市场类型
定义
形成条件特点
优点
缺点
完全竞
争市场
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没有外力控制的一种自由的市场结构.
1)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
2)市场上的同种产品是同质量的.
3)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掌握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4)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1)最有效率。
2)对消费者来说是最有利的市场类型。
1)不利于生产发展。
2)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完全垄断市场
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经济状态.
1)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产品.
2)该垄断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其他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3)其他任何厂商不可能进入该行业从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或进入该行业是十分困难的.
1)对公用事业垄断会给社会带来好处。
2)厂间具有更雄厚的资金和人力,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
1)造成生产者资源浪费
2)加剧社会分配不公现象
3)可能阴碍技术进步
垄断竞争市场
一种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的市场组织结构.
1)产品存在差别.
2)厂商的数量比较多,规模比较小,而且进入这个行业没有太大的阻碍.
1)使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类型
1)会出现虚假万分,侵害消费者利益。
2)经营风险大,易出现短期经营行为。
会影响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最优利用。
寡头垄断市场
少数几家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
1)规模经济性.
2)少数几家厂商对生产资源进行了控制.
3)政府利用职权对少数几家企业进行了扶持和支持.
1)厂商规模大,可充分获得好处。
2利于进行科学技术创新,使消费者受益
3)有利于进行科学研究,有利于社会进步。
1)会形成各种形式的勾结
2)不利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6、简述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三类市场的短期均衡、长期均衡。
(MR边际收益,MC边际成本)
短期均衡
长期均衡
完全竞争
MR=MC,且当MC处于上升时。
厂商长期生产的均衡状态是市场价格与于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时,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
完全垄断
长期边际成本(LMC)和边际收益MR相等。
垄断竞争
调节产量和价格来实现MR=SMC的均衡。
P=LAC,MR=LMC,既没有厂商进入市场,也没有厂商退出市场。
7、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
1)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且当MC上升时。
(MR为边际收益MC为边际成本)
2)MR>
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时,对该厂商来说,增加产量会使利润增加,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
3)MR〈MC,表明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说明此时厂商增加产量会造成亏损,厂商必须减少产量。
4)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只有在MR=MC时,厂商才不调整产量,表明已经把该赚到的利润都赚到了,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第六章分配理论
1、工资是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劳动需求主要取决于劳动边际产品价值。
利息是资本的报酬.,以利息率来表示,它是在一定时间内利息占货币资本额的比率.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利润可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
超额利润指超出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主要包括垄断利润和纯粹利润.
垄断利润是由垄断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又包括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它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形成的,具有不合理性.(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只有正常利润,没有垄断利润)
纯粹利润纯粹利润是企业家从事创新或承担风险所得到的报酬.
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怎样变化的?
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是递减的,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水平反方向变动。
3、劳动的供给曲线如何移动?
(劳动的供给有何特殊规律)
在一般情况下,当工资增加时,劳动会增加,但工资收入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后,增加收入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不足以抵消继续提供劳动带来的负效用,从而劳动供给会减少,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4、资本的需求厂商对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资本的供给它主要来源于储蓄.利息越高,储蓄量越多.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5、土地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土地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与横轴垂直的线(因为全社会的土地数量是固定的)
6地租是如何决定的?
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土地的需求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一样最终取决于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2.对土地而言就是土地边际产品出售后的收益增量等于租用土地所支付的地租。
3.当土地边际产品售后收益大于地租时,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化,就增加土地租用;
反之,则减少土地租用。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土地的供给固定,地租就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7、什么是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用横轴代表人口的百分比,纵轴代表收入的百分比,并将各等级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大小在坐标平面中表示出来的一条曲线就叫做洛伦兹曲线.
8改革前后我国基尼系数变化说明了什么?
1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公式表示为:
基尼系数=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