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43665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45.12KB
浙江省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浙江省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里约热内卢宣言》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6.下列几种经济成分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资经济 ②官僚资本 ③洋务经济 ④民族资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7.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扩大
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8.马克思说: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这段话表明()
A、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B、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蒸汽机和机器的发明
C、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引起了工业革命
D、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9.“到了11世纪,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
第一张官方印制的纸币于1024年出现在四川省,那里是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
”下列相关的解释与之相符的是( )
A.纸币产生根源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11世纪四川社会经济最发达
C.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
D.纸币是商品经济衰退的产物
10.“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
B.金砖国家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
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12.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地里插秧;
另一面是忙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和照相机等。
标题是:
美国人正在“担心”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这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
A.中国不再是农业大国
B.中国人不再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C.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D.高档消费使人们滋长资产阶级享乐思想
13.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这样评价道:
“直到清代,中国社会
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项政制是
指
A.中央集权B.盐铁官营
C.“贱商令”D.“海禁”政策
14.2009年7月,中国海洋事业60年成就展在广东珠海拉开帷幕,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洋经济、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和成就。
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
”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15.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
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
图片中影响孙中山、宋庆龄服饰的主要因素是()
16.19.2009年,“共同体”一词变得炙手可热。
日本新首相今年提出要建立“东亚共同体”,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重提建立“亚太共同体”,东盟早有意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
此前,全球已有“西非共同体”、“东非共同体”、“南美洲国家联盟”(原南美洲国家共同体)等。
共同体的纷纷建立表明
(
)
A.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已经完成
B.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D.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17.“(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夜作晓罢,即丁夫不能日操杵。
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发达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D.民族资本相当发达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
B.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
D.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19.乾隆时的《陶冶图说》中记载: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山环水绕,僻处一隅,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这表明
A.清代开始景德镇具有瓷都的地位
B.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
C.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
D.清代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20.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
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民觉悟的提高
D.“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1.据台湾学者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统计。
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的类型有:
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
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A.42、7、5、2B.7、42、5、2
C.5、7、42、2D.2、5、7、42
22.下表是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
亿美元)注:
+为顺差,-为逆差。
导致美国进出口贸易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10.7
-5.8
-17.8
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
C.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2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24.明朝时一条鞭法和清朝时地丁银制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
A.商品经济日益发展B.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C.农业手工业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5.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
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关系
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
26.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它可以使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投资组合。
据此可以看出,金融全球化
A.有利于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
B.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C.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D.具有“双刃剑”作用
2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和资本日益走向集中。
这种变化有利于:
①克服经济危机②提高生产率③改进技术④公平竞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28.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通过图可以看出()
A.政策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城镇居民增收意识比农民强
C.城市改革促进了农村改革
D.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增大
29.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曾表示:
“富疆之镱,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
”不久辞职,全力从事铁路建设,接受了“筹办全国铁路全权”的铁路督办职务。
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成立时,又亲自担任会长。
1918年秋,他在《实业计划》中,提出了修建10万英里铁路的计划。
这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孙中山是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先行者
C.铁路是最普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
D.近代中国开展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30.唐代曾有“钱荒”现象即铜钱欠缺,导致民间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没有铜币可以使用。
历史学家分析说成因之一是人们将铜币熔化成铜金属。
对此,较为恰当的理解是
A.纸钞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B.飞钱已取代铜币成为民间通行货币,故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C.因出现铜币面额低于金属价值现象,故人民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以牟利
D.“钱荒”原因不可能是人们将铜币熔铸成其它器物,是部分史学家误信史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40分)
31.历史小论文题(10分)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学者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
“15世纪到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知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
·
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
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值和扩展”。
而弗兰克认为: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外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评价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相关问题。
32.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就以“绿色倡议”为诉求,迎合气候意识日益增强的广大选民。
但美国作为碳排放第一大国,目前承诺的减排却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最低的。
2009年6月,奥巴马力挺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但这一法案还需经过的参议院审议工作被一再推迟,而迟迟不能生效。
有评论认为:
“国内政治制约了奥巴马减排努力”。
(1)从美国政体的角度,说明奥巴马在竞选时“迎合广大选民”的原因。
(2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国内政治制约奥巴马减排努力”的认识。
(8分)
33.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据此回答:
(1)如何理解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
(4分)
(2)为什么说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3)从两人的改革中我们可得出怎样的认识?
(5分)
34.材料一《管子•君臣下》认为,人类最初由于无“君臣上下之别”,造成了“以力相征”的乱局。
在相互争斗中,“智者假众力以禁强虐而暴人止,为民兴利除害,正发之德,而民师之”。
材料二在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材料二的方法,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
(注:
表明观点,说明理由,从经济、思想、社会三方面进行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为错误项,材料中只是体现的商业发展,并未涉及到经济结构变动的问题。
B项为无关项,对材料内容理解不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到住与行的问题,只是涉及到食的问题,所以排除D项。
考点:
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横向联系,再认历史知识能力。
联系《航海条例》的颁布和三次英荷战争的时间。
3.D
“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从示意图看出,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逐渐增加,特别是90年代急剧增加,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故选D。
题目示意图是全球区域经济组织数量变化的统计,反映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A错;
B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示意图反映的是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C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全球化趋势
4.D
关键词为1900年,可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重要发明大多出自科学家的实验室,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答案选D,A、B、C均与题干不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5.C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联合国宪章》发表于20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得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
《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解体,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宣告欧盟的成立,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里约热内卢宣言》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发表的,它重申了1972年6月16日在斯德哥尔摩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宣言,并谋求以之为基础,目标是通过在国家、社会重要部门和人民之间建立新水平的合作来建立一种新的和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为签订尊重大家的利益和维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完整的国际协定而努力,与题意相符,故C项正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的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6.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经济,①最早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③是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④是在19世纪70年代产生②在20世纪20年代末产生。
7.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1920年苏俄正在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商品贸易,故本题选C。
A是新经济政策时期的,B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的,D是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时期的。
【考点定位】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8.C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蒸汽机是工业革命开展后的发明,排除AB;
D表述过于绝对化,因此选C。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9.C
【解析】从“11世纪”时间信息可确定时间为宋代,由“中国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现金替代物”分析可知,宋代纸币交子的出现是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A项“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说法是错误的,D项“衰退”说法错误;
题干仅是反映四川是宋代早期印刷行业最为活跃的中心,并没有反映当时四川社会经济是最发达的,排除B项;
题干强调的是“为了预防公众的混乱并保留其便利性,政府当局明令禁止私人团体发行纸币而将这一权力归国家专有。
”从政府这一行为的目的分析可知,控制纸币发行是政府维稳的重要手段,C项正确。
10.B
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依据所学可知,金砖国家是为了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对抗美国,故A项错误金砖国家主要是是经济领域的合作,不能说是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故C项错误;
金砖国家遇事相互合作,协商解决,不存在谁主导、谁盟主的问题,故D应排除。
金砖国家的区域合作恰恰从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区域集团化和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所以应选B。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金砖国家的建立
11.A
联系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可知,18世纪以后,英国的海外扩张使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这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故此题应选A项
工业革命
点评:
工业革命深远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进工业文明,工业逐渐控制经济生活,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
②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③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厂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
④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⑤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
12.B
根据材料“1985年9月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是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一面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和照相机等...”可知美国认为改革开放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13.B
【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的经济政策。
从汉代开始施行盐铁官营政策,这样获利丰厚的行业被政府垄断,所以民间就不可能出现垄断性的大资本家了。
14.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外交政策影响的认识与理解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分析主要原因一般要从内部分析。
由于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对外交往严格限制,不需要有“抵御大风的袭击”能力的船只。
A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综合国力依然居于世界前列;
B符合题意;
C不是主要原因;
D是外部因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经济政策·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5.D
【解析】略
16.B
【解析】19.共同体的建立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体现,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经济多极化的格局。
故选B
17.C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
”,主要反映了手工业领域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材料体现了体现了雇佣劳动力,也就是存在着自由劳动力市场。
所以答案选C。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市场
18.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府对经济不再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而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日益缩小而是日益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长期处于萧条状态而是出现过黄金时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确是同时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
19.B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景德镇“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景德镇多“民”营制瓷手工业,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B。
另外,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手工业发展提高了富商地位”,本题的主旨就是说景德镇的民营制瓷手工业很多,规模很大。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民营制瓷手工业
20.D
由“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实行的人民公社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本题选D项。
A、B、C不符合题意。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人民公社的消极作用。
21.A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的信息,可判断出这些企业都属于洋务企业,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主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因此兵工厂得数量应该占多数,观察选项,只有A项符合这一特点,故答案为A项。
洋务运动
22.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表格反映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西欧贸易逆差拉大,说明当时欧共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因此本题选择B。
A关贸总协定的签署是在1947年,时间不符合。
C说法不符合实际,由于关贸总协定签署,贸易保护主义得到遏制。
D成立时间是1989年。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西欧国家的联合。
23.B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依据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依然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下所进行的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没有进行根本变革。
分析选项,B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
2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的基础知识。
一条鞭法是明代中叶后赋役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
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
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
每粮一石编银若干;
每丁审银若干;
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
“地丁银”制度,是指清朝时实行的赋税制度。
康熙时,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乐清国际外国语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 乐清 国际 外国语学校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