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学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K纸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74171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9.77KB
河北小学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K纸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北小学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K纸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小学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K纸更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目的
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器材
杠杆尺、钩码等。
实验过程
照教材6页图示组装杠杆,认识构成杠杆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支点、阻力点(重力点)、动力点的部位]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2个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的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3、分别改变动力点到支点,阻力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
什么情况费力?
什么情况不省力也不费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5、把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阻力点
动力点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钩码(个)
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方法1
2
方法2
3
方法3
4
1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
A、认真调整杠杆尺平衡。
B、实验时不要用测力计进行杠杆尺实验,应改用钩码进行,这样可获得比较准确的结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
1、杠杆有三个作用点,分别是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任课教师:
实验员:
1、检查器材:
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照下图组装(见教材6页图示)。
3、分别改变力点到支点,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实验什么情况省力?
1、组装好杠杆。
2、做省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省力?
)
3、做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是否费力?
4、做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实验。
(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还是费力?
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小于阻力;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动力大于阻力;
动力臂与阻力臂相等时,动力等于阻力,即杠杆的平衡条件。
02
研究斜面的作用
使学生初步了解斜面的作用。
盒底、立杆、铁杆、盒盖、重物(滚轮)、测力计。
1、按教材15页图示,组装好实验装置。
2、用测力计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是()N。
3、沿坡度大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4、沿坡度小的斜面拉重物用的力是()N。
注意事项:
1、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实验完毕,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实验现象:
竖直提起物体用的力最大,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
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
斜面有省力作用。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选材1:
重物、弹簧测力计、木板、一摞书本、直尺等。
选材2:
圆木(长10厘米)、铁丝、测力计、长木板(长50厘米)、方木块。
2、照下图组装。
3、用铁丝做轴,使圆木能绕轴转动。
4、通过测力计将圆木提起,用多少力,记录在纸上。
5、在桌面立一木块,从桌面到木块斜搭一块光滑的木板。
通过测力计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斜面的作用是省力。
通过对比实验,把竖直提起物体用的力与沿斜面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把沿不同坡度的斜面(高度相同)拉起物体用的力进行比较,可以知道斜面的作用。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
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比把重物竖直向上拉省力。
而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30厘米×
10厘米×
1.5厘米木板1块,50厘米×
1.5厘米木板1块,横杆1根,滚轮(重量最好100克),铁架台,条形盒测力计(250克)一个,记录本,笔。
1、将横杆装在铁架台上,选用1块木板套在横杆上,组装成一个斜面,调节横杆在立杆上的高度为15厘米。
2、用测力计将滚轮垂直提高到15厘米的高度,需要多大的力,测量后记录下来。
3、再利用斜面,将滚轮拉上15厘米的高度,需要多大的力,测量后记录下来。
4、比较两组数据,讨论斜面的作用及优缺点。
5、在铁架台上同时支撑起两块长短木板,比较两个斜面有什么不同。
重复上述第2、3步实验,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比较三个数据,进行讨论交流。
总结有什么发现。
03
把斜面“卷”起来
铅笔、白纸等
照教材16页图示做实验,看一看斜面卷起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1、卷起来的斜面有什么优点?
(两者走的都是斜面,都比较省力。
在斜面斜坡上走的是直线;
在铅笔上卷起来的斜面走的是螺旋曲线。
2、画出两个不同坡度的斜面,把它们剪下来,卷在铅笔上,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卷起来的斜面就变成螺旋的样子;
坡度大螺纹就大,坡度小螺纹就小。
螺纹是变形的斜面,也有省力的作用。
04
帮助植物繁殖
了解植物繁殖的方式。
植物枝条(月季枝条、柳枝、杨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喷壶等。
见教材30页图示:
1、将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个洞,深度为插条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选取有2-3个芽的月季(或柳、杨)枝条,用刀在节下削平,不要剥掉茎上的刺。
3、将削平的枝条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轻轻按实插条的基部,用细孔喷壶喷洒足够的水,使土保持湿润。
5、把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在下表里:
生长
时间
植物生长情况
图
文字说明
月日
三个星期后,扦插在花盆中月季(或柳、杨)枝条花枝长出了幼根,生长了。
大多数植物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有些植物也可以通过根、茎、叶进行繁殖。
05
豌豆荚中含有几粒豌豆
豌豆荚(每组约10个,也可以用大蒜或橘子代替)、白纸两张、记录表等。
见教材39页图示:
1、分发豌豆荚给小组。
2、看一看、摸一摸豌豆荚外表,数一数豌豆粒。
3、剥开数一数豌豆粒,验证豌豆粒的实际颗粒。
4、统计本组每个豌豆荚中豌豆的数量,并填入下表里:
0粒
1粒
2粒
3粒
4粒
5粒
6粒
7粒
8粒
9粒
含豌豆数不同的豌豆荚数量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总计
一个豌豆荚里的种子数约是5—8粒。
06
模拟化石的形成
1、认识化石的定义: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生物的遗物)
2、利用模拟实验解释自然界中化石形成的过程。
3、知道科学家是如何知道生物进化过程的。
沙子、熟石膏、纸盒、生物材料(贝壳、核桃、鱼骨等)、一个碗、肥皂水等。
见教材48页图示:
1、将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搅拌成糊状。
2、向纸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变硬),将涂抹过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压入纸盒内的石膏混合物中。
3、晾至微干时,再涂上一层肥皂水,并将剩余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将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干燥后,去掉外面的纸盒,敲开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么样。
能成功地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化石形成的模拟实验。
被埋藏在地下的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经过漫长的岁月石化的形状;
它是确定地层的地质年代、揭开生命起源之谜、寻找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07
探究冷热变化对岩石的影响
1、了解岩石遇到冷热变化会崩碎。
2、理解长期的冷热变化,会使自然界的岩石逐渐分化。
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一盆冷水等。
见教材57页图示:
1、取一块玻璃,仔细观察玻璃的表面,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2、用试管夹夹住玻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3、加热一段时间后,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复以上过程3次,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将玻璃放入冷水中时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伤着。
5、把生于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
实验前
玻璃片完好
第一次
有两条裂缝
第二次
有三条裂缝
第三次
玻璃裂开
6、试着用上面的模拟实验结果来分析岩石破碎的原因。
实验前玻璃表面是完好的,实验后玻璃表面出现了裂痕,甚至破碎。
实验结论:
说明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小学 下册 科学实验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