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哲考试参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733092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3.76KB
大学马哲考试参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马哲考试参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马哲考试参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价值量的大小由使用价值来决定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生产者要得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
E.商品的二因素来源于上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14、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A.有力地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对社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C.导致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
D.引起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
E.使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趋势
1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16、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17、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8、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A.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B.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C.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
D.为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理论奠定了基础
19、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动资本
20、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主观题
一、
名词解释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
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格
3、
商品、资本、剩余价值
4、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5、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积累
6、
价值规律
7、
经济全球化
二、
简答题
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单项选择题
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划分
2、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用时()
A.能把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用价值消费掉
C.只能创造出自身的价值D.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5、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
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C.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剩余价值的产生问题B.资本运动的形式问题
C.资本积累的实质问题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8、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资本是()
A.混合垄断资本B.混合公司资本C.金融资本D.混合公司垄断资本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特征是()
A.商品输出B.技术输出C.资本输出D.劳务输出
11、垄断的产生是()
A.少数资本家阶级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B.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的结果
C.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D.资本主义国家向外扩张侵略的结果
12、在生产资料中既属于固定资本又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辅助材料D.原料燃料
13、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获得高额利润和利息B.帮助落后国家发展经济
C.完全代替商品输出D.阻止落后国家自然经济的瓦解
14、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停滞两种趋势并存的根源在于()
A.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C.资本主义垄断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
A.根本利益一致,多方联合
B.有利益一致之处,也有矛盾和争夺
C.在经济利益上一致,政治利益上有矛盾
D.在政治利益上一致,经济利益上有矛盾
16、不同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
A.都具有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都凝结着人类一般劳动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有三种基本形式,其中一直是主要形式的是()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跨国公司
1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取决于()
A.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地位B.垄断组织性质
C.国家的性质D.资本属个人还是国家
19、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20、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竞争规律
21、商业资本的职能是()
A.销售商品和实现商品中的价值与剩余价值
B.销售商品和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
C.通过把商品卖出以创造商业利润
D.补偿商品中的流通费用
22、实行扩张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投资需求的不断增长B.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C.控制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D.防止物价上涨得太快
23、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
C.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24、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称作()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ⅠD.级差地租Ⅱ
25、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要看()
A.企业规模的大小B.股票上市发行的数量
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D.企业所在行业的重要程度
26、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价格
27、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2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负责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9、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党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30、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31、“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3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3、货币之所以可以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34、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
35、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36、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
A.民主B.宪法C.刑法D.行政法
37、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文学、艺术和宗教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D.哲学、历史
38、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单项选择题{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B.博大精深C.科学严谨D.实事求是
5、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
7、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8、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物质性C.客观性D.运动性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1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2、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邻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5、辩证法的否定是“扬弃”,含义是()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
17、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作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与具体D.实践到认识
1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0、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他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1、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2、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
23、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
24、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25、一切哲学都是()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6、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是()
A.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27、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
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28、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
A.人的心灵活动的内省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29、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30、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A.它具有客观实在性B.它具有直接显示性
C.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D.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3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中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钉子缺,蹄铁卸;
蹄铁卸,战马撅;
战马撅,骑士绝;
骑士绝,战事折;
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10.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1.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2.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5.“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B
8.A
9.B
10.D
11.D
12.A13.A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
“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之固然。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不含静。
”“动、静,皆动也。
”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考试 参考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