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73180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201.63KB
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第一轮专题复习5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加工订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政策:
和平赎买。
实质:
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创造了从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实质:
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工作过于急躁和粗糙,给社会发展遗留了许多问题。
【注意点】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二者之间互相关联,不可分离。
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
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飞跃。
二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被比喻为“一体两翼”。
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内在联系:
“一五”计划是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个具体阶段的实施方案,是上层建筑在经济领域里的反映。
“一五”计划在工业化建设方面有具体的经济建设项目指标。
“一五”计划的实施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成就与失误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论十大关系》1956.
实际上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问题,是探索的开端(意义)
2、中共八大1956年
背景: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主要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②大会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
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3、八大后曲折和失误
原因:
1)原因:
①左倾思想错误(主要原因)②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③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指导思想1958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表现: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①表现:
大办工业,农业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评价:
违反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客观性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
为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过渡到共产主义
②评价: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影响: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造成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1959-1961)。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人民公社化与“大跃进”的不同点在于:
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片面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
4、中央的反思、纠错
措施: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成效:
使失调的国民经济得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5、十年成就: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成就
(三)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国民经济的劫难
影响:
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
经验教训: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设既有成功,也经历了曲折,留下了哪些经验教训?
①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③制定方针政策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盲目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⑤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健全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总之所有正面的经验和反面的教训,都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取得的,都将成为党继续领导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
二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1伟大的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历史背景
政治方面: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
思想基础: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
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纠正文革错。
性质: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结果:
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③重新确立了实是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意义: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指导思想: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是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2)、内容(重大决策)①、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
③政治路线的拔乱反正④工作重心的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⑤改革开放
3)、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两大转折:
中共党史的转折、是共和国史的转折
两大起点:
(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起点
☆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城市暴动(攻打城市)失败,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到农村,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②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做了政治上的准备。
③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2、改革:
从农村到城市
◇总体认识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根本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过程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②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缓慢。
)人民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实施过程:
①1978年,安徽、四川农村率先,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②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
③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1987)
主要形式: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主要内容: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性质: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没有改变所有制形式)
特点:
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
实现了责、权、统一。
意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
②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③农村改革逐渐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
④它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条件。
☆从小岗到深圳,从生死文书到杀出一条血路,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启示?
不怕风险,敢闯敢干;
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
大胆创新,锐意改革。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在所有制方面:
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管理体制方面:
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以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在分配制度方面:
主要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度方面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90年代后)
(3)作用:
调动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经济快速发展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地在发展中进行改革,同时又在改革中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在一个国家既要发展又要改革,改革与发展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
☆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第一次:
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二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的经济。
第三次:
从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对外开放的含义: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走出去”“引进来”)
2)、根本目的:
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3)、形成的过程(首先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
)
过程:
(1)建立:
深圳(第一个1980);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1988)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利条件有哪些?
(2)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起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决策,中国90年代改革的重点和标志。
4)“走出去”战略(20世纪末起)
①目的: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形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
②内容:
国家鼓励具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特点:
①格局:
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开放体系。
②特征: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
(见重难点)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导致商品供应不足②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92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澄清了对市场经济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4、中共十五大对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
社会主义阶段所有制结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实现形式:
多样化
5、到20世纪末,中国已初步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实现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互接互补,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比较两种经济体制的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
特点
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资源配置方式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市场机制的优势和缺陷
优势:
通过价格、供求、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缺陷:
市场不是万能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破坏性。
因此必须建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制。
①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推动了现代化建设。
②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③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重难点释疑
1建国后的土地政策:
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①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②内容: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
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①原因:
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内容:
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③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①原因:
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③结果: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
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②内容: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③结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又有哪些区别呢?
前提不同:
前者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进行的;
后者是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丧失的前提下进行的。
性质不同:
前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目的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更好地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后者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政策,是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
结果不同:
前者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
后者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而不利于中国的民族经济发展。
3.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曲折探索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建国初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1956年后,中共破除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探索。
这个时期的探索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屡遭挫折,出现了重大失误,并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错误和挫折。
特点和评价:
第一,在探索的指导思想上有两个发展趋向。
一个是正确的趋向,形成了一些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实践经验,因而取得了很大成绩。
另一个是错误的趋向,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设想和作法,导致了一系列失误。
这两种趋向相互渗透和交织,最终“左”倾错误占了上风,导致“文革”的发生。
第二,这时期的探索,总的来说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方面过于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因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第三,总的特点是成就和失误并存,经验与教训交织。
(2)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文革”结束以后,党中央吸取“文革”教训,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实行改革开放,进行了农村、城市及其他领域的全方位改革,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在指导思想上,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
坚持邓小平理论,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特点和评价:
第一,以上两个时期的探索,是在继承和恢复了党的优良传统,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出现的。
第二,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系统地纠正了“左”倾错误,打碎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枷锁,对社会主义阶段基本矛盾作了正确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方针。
第三,这时期的探索,也是在不断同错误倾向作斗争中实现的。
第四,这一时期的探索是成功的,一4三种工业化发展模式比较
(三)专题训练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于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2.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国
A.1949年的情况B.1952年的情况C.1953年的情况D.1956年的情况
3.阅读以下国民经济统计表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
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对以上统计表理解正确的是()A.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B.工农业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C.国民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D.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4.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5.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
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6.请判断出现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
农业产值
粮食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7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斤
2400万担
A.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D.“文化大革命”
7.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
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D.缓解国家的经济困难
9.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成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B.把大跃进战鼓敲得更响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
10.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11.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
18529户)从l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③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④实行政企分开的政策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
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已经全面迈向小康社会②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④中国的棉布生产已经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
13.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经济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第一批经济特区。
其“特殊性”的实质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发展政策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D.采用特殊的经济管理办法
15.以前在老上海人中流传这样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而如今,这句话已经被浦东的飞速发展冲刷得无影无踪了,现在浦东的陆家嘴已经成为上海繁荣的标志,导致浦东飞速发展的最直接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
C.浦东人民的不懈努力D.在浦东发现丰富的矿产资源
16.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17.下列流行语中,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
A.911、本·
拉登、申奥成功、入世、WTO、翠花上酸菜、QQ、反恐、flash
B.下岗、抗洪、再就业、泰坦尼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第一轮 专题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