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2572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04.81KB
交响乐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交响乐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响乐赏析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本文将以老师讲课顺序为主线,简介交响乐的组成形式,然后从交响乐的起源——古希腊时期,依次叙述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及现代主义时期音乐的主要特色和个人感受。
(一)
回顾整个交响乐的发展历程,首先从知识性、感受性和观念性三个方面结合《布兰诗歌》,以及古希腊对其影响谈谈自己对交响乐的全新认识。
从知识性层面讲,交响乐是一类器乐演出体裁的总称,包括交响曲、协奏曲等五种体裁及一些拓展,是由多件乐器所演奏的具有交响性的音乐。
交响乐历史悠久,起源于古希腊,历经多个世纪,终于18世纪初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近几个世纪飞速发展并得到很大完善。
组织形式上,分为五个器乐组:
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组和色彩乐器组。
即了解交响乐产生发展及曲目背景是必要的,以《布兰诗歌》为例,它是奥尔夫最着名的代表作,其歌词选自一本13世纪的诗集,共分25个乐章,大致分“春天”“酒”“爱”三个主题。
从感受性上看,交响乐具有音乐形象的塑造与发展最富于矛盾、对比和冲突的交响特性。
像文章一样,也有深浅之分,它所反映和描写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欣赏交响乐,如果我们同时具备音乐上的基本知识,如曲体、调式、主题的变化和发展、配器、表现手法、调性色彩对比等等,那么,就可得到更丰富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同样以《布兰诗歌》分析,序诗部分壮美凝重,正歌的第一部分“春天”,轻快、明亮中蕴涵着悠远,第二部分运用优伶式的假声与转调,第三部分“爱”中,有着对爱的渴望的宣泄和对爱的忧伤的赞美,整首充满了令人惊奇的成分和戏剧性,既有雄壮的呐喊,又有委婉的咏叹,极具震撼性。
乐队与唱咏交相辉映。
《布兰诗歌》作为一曲对生命的赞歌,既有着世俗的欢乐成分,兼有史诗般的恢弘气势。
从观念性上讲,了解交响乐的特征是必要的。
交响乐作为一类器乐体裁的总称。
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
2、音乐内涵深刻,具有戏剧性、史诗性、悲剧性、英雄性,或者音乐格调庄重,具有叙事性、描写性、抒情性、风俗性等;
3、有较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手段;
4、表现手法是顿挫分明的,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意境和想像空间。
从历史发展来看,交响乐虽独立于18世纪,但古希腊对其的诞生可谓功不可没。
古希腊从神话时代开始,就对音乐与艺术极为重视。
Music(音乐)一词是希腊神话中掌管艺术和科学之神的名字Muse(缪斯)的形容词形。
此时,古希腊的音乐体裁已极为丰富。
公元前四世纪,在柏拉图的《国家论》和亚里斯多德的《诗学》里,都曾论及到音乐对国家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及有关艺术的一些问题。
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发现交响乐的部分影子,以至于它的名称实际源于古希腊和音”和“和谐”两个词的总称。
自此,交响乐便早已注入古希腊民主、浪漫的情感。
(二)
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推进,16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代——巴洛克时期到来了。
这段时期的音乐以巴赫为典范,主要特色是马不停蹄的节奏,展现阶梯式的力度变化,突强突弱,主调与复调结合。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特别强烈、活跃,短促而律动;
旋律精致、跳跃且持续不断;
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
巴洛克音乐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便是即兴演奏,在多种音乐题材中都加以了运用。
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当时的宗教音乐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占很大的分量。
而该时期维瓦尔第为也以小提琴协奏曲《四季》闻名于世,开创了标题音乐的先河,成为巴洛克时期乃至人类历史上的宝贵财富。
巴洛克时期最为伟大的则是被后世誉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的巴赫。
巴赫在音乐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将复调音乐推上一个空前的高度可以说他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地。
同时由于他具有人道主义的崇高信念和对美好生活不屈不挠的追求,他的音乐往往生气勃勃,富有人情味。
也正是因为虔诚基督教徒的身份,宗教音乐也成为他的多数作品。
仔细聆听他的《赋格的艺术》,体会其晚年悉心于音乐艺术最深层探索的思想和实践的最后总结,这是精神的殿堂,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
欣赏完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接着进入了交响乐又一重要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一提古典二字,给人感觉便是严肃的。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也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以我们所熟识的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
这段时期的音乐具有理智和情感的高度统一;
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的鲜明特色。
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在创作技法上,继承了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鸣奏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洋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每个时期的音乐都有时代的内涵,是当时人们最心中最真实声音的反映,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以其理性与自然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中贝多芬最着名的作品《命运交响曲》为例赏析。
贝多芬在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
“命运在敲门”,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
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此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这是一首英雄意志战胜宿命论、光明战胜黑暗的壮丽凯歌。
《命运交响曲》共分为四个乐章,整部作品精炼、简洁,结构完整统一,内容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乐章开头的“命运在敲门”的四个音,其强度之震撼人心,使人不难想象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完全耳聋的贝多芬徘徊在命运与希望,现实与理想的斗争构成了第一乐章感情展开的主线,就正如他心中呐喊的声音——“扼住命运的咽喉!
”
第二乐章同第一乐章的悲剧感全然不同,这好像是一首抒情诗。
这一乐章中,平和的观察和深沉的思索,同温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轮番交错,犹疑不定。
转化为他坚定的决心。
第三乐章为快板的诙谐曲,强烈的斗争情绪逐步上升。
交错式的音符对比强烈。
第四乐章中爆发出了最绚烂的光辉。
最后在急板的速度中展现了英雄的凯旋与胜利的欢腾。
贝多芬的这部《命运交响曲》体现了人的精神同命运的斗争过程,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即使遭受苦难,也要不屈服于命运,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鼓舞,因此,这永远是不可复制的经典。
同时这种精神对我们现世仍具有非凡的价值。
(四)
乐圣贝多芬晚期作品实际上已经拉开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序幕。
到18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精神的觉醒表现为开始对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欣赏上,表现为虽经精心修饰,但给人以原始自然生长、杂乱不规范印象的“英国式花园”的广泛流行。
始于同时期中叶的另一个表现是人们开始觉得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很美,欣赏其建筑的不规则和细节之烦琐。
随着这种趣味的变化,兴起了所谓的哥特体小说。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初,文学艺术兴起了浪漫主义的思潮。
“法国大革命”之“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激起了艺术家们的无限希望与想象,而革命的失败和欧洲封建君主专制的复辟转而导致知识分子更加深对现实的失望、不满与怨愤,加之随后的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运动,这些都为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土壤。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色有:
1、旋律直接诉诸情感,易于哼唱。
这个时期的音乐家尽力要让他们的乐器“歌唱”,旋律洋溢着抒情性,像舒伯特、肖邦、威尔第等人的曲调给人印象深刻,持久不衰;
2、音响更强大,表情更明确;
3、色彩绚丽。
管弦乐配器日臻娴熟,几乎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音乐家可以象画家一样调制声音的颜色,去描绘平静的或狂暴的海洋,表现诗意般的梦幻;
4、结构自由。
浪漫主义音乐要倾泻汹涌的激情、炽热感情和反映强烈的戏剧冲突,就必然要突破古典主义音乐平衡、严谨的形式;
5、奏鸣曲、交响曲为了承载更多的题材内容,增加了突然的插入、意外的对比或诗情画意的段落,以使听者能长时间奔驰在戏剧情感的颠峰,其结构变得奇异复杂而庞大。
浪漫主义音乐价值在于它承袭古典主义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探索。
区别于之前的纯音乐,器乐也多是标题音乐或者说是文学性的,语意信息非常丰富。
浪漫主义的另一重要表现是“标题音乐”,指有文字作标题的音乐。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作曲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其他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又一综合性音乐形式,这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
这种说明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
这种音乐所含感情饱满,更令人动容。
而即便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纯音乐,也会使听者感受到非常清晰的情感。
课堂上我们重点欣赏了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作品。
“乡村生活的回忆,写情多于写景”。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五)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民族乐派也不例外。
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蓬勃发展的同时,欧洲各弱小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也正处在崛起当中。
征服民族对弱小国家精神文化上的傲慢侵入与同化,更煽动了高涨的民族情绪。
一批优秀的音乐家为排除民族情感的自卑,纷纷在自己的创作中树立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帜,各国民族乐派兴起。
民族乐派是在浪漫主义的整体风格下产生出的一种具有强烈民族个性和斗争性的乐派,主要以本民族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的事迹为题材来创作。
其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同时也浸含着对自己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歌颂之情。
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异国情调首先表现在北方民族思慕南方温暖的色彩,其次表现为西方追求东方那神话般景象。
广义上讲,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乐风的转变,是从表现人的共性情感到表现个性感情的演变,而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则是用一种民族性取代了浪漫主义音乐表现个人的因素。
以其中的交响诗为例,交响诗又名为音诗,多以文学性的内容为依托,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和具有描写性、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特点的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
为交响乐中最年轻的音乐体裁,由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所首创。
往往通过浮现某一着名文学作品的情节构思来表达和解释诗人、文学家或哲学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结构相当自由:
代表性作品有李斯特的《交响前奏曲》、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西贝柳斯的《芬兰颂》、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等。
其中又以《荒山之夜》给我最大震撼,作者穆索尔斯基主张音乐必须反映现实,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
其作品具有民族性和独创性。
《荒山之夜》亦不例外,它作为交响音画作品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各种乐器色彩鲜明,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配器所带来的不同音色对比,就是一部长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六)
浪漫主义时期,诞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歌剧也正以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音乐最重要的体裁。
歌剧作为一门将音乐、戏曲、文学、舞蹈及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多种样式和体裁。
这种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
同时有故事情节,歌唱有歌词,它的歌词与音乐和戏剧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按体裁样式大致可分为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小歌剧、轻歌剧、音乐喜剧、室内歌剧、配乐剧等。
特点是:
结构短小、音乐通俗,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需要说白。
歌剧的价值在于歌剧是音乐艺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它的产生与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音乐的进程。
歌剧的发展贯穿了交响乐的发展史。
其中歌剧序曲是交响音乐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实际上,交响曲和交响诗都是从序曲发展而来的。
歌剧非常经典的巨作有意大利三幕歌剧《图兰朵》、《茶花女》,以及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卡门》等。
歌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深受大众喜爱,也不断处在发展过程中,相信也会随着时代而发展不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
(七)
从十九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在音乐史上被称为“近代音乐”时代。
在这一时期,以印象主义音乐为代表的几种音乐流派,实现了音乐史上从晚期浪漫主义向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过渡。
印象主义音乐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由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首创,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该时期的《波莱罗舞曲》是拉威尔最后的一部舞曲作品,是他舞蹈音乐方面的一部最优秀的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
具有以下特点:
1、节奏自始至终完全相同,节拍速度不变;
2、主题及答句同样地反复九次,既不展开也不变奏;
3、全曲始终在C大调上,只是最后的两小节才转调;
4、舞曲前半部分配有和声,除了独奏就是齐奏,后半部分附有淡淡的和弦。
我们还欣赏了德彪西的《春天》,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基础上的超然杰作,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具体表达,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将一直流传下去。
(八)
印象主义音乐之后便是交响乐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现代主义时期,这段时期的作品与以往时期相比,我们可能最为熟悉。
音乐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它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变化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给人难以磨灭的印象。
现代主义音乐泛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主义音乐以后,直到今天的全部西方专业音乐创作。
和浪漫主义及其以前的西方传统音乐相比,现代音乐不仅有了非常大的变化,而且风格也十分多样化。
在现代的经济、政治、科学以及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不同流派之间、作曲家之间以及作品之间都呈现出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面貌。
音乐总是离不开所处的时代,并反映了一定的时代特色。
在现代的经济、政治、科学以及其他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在音乐艺术本身内在规律的作用下,西方传统音乐的基本法则相继被打破;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个作曲家所采纳的途径、手段不同,因而流派之间、作曲家之间以及作品之间都呈现出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面貌。
与以往时代一家独大不同的是,20世纪中,几种不同的、甚至相对立的音乐思潮平行发展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音乐风格的变迁决定了音乐内部各个组成要素的创新。
在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组织结构法等各个方面,现代音乐都作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这一方面形成了现代音乐本身的主要音响特征,另一方面音乐的表现范围也空前扩大了。
作曲家获得了更多、更丰富的创作手段,但是由于这些技法常常越出了人们的听觉习惯和熟悉的音乐思维的范畴,听众与现代音乐之间常常出现深刻的隔阂。
随着历史潮流的发展,音乐变得越来越复杂——情感复杂、旋律复杂。
这种变化并非是音符产生了变化,而是在社会影响下创作人内心的变化。
更进一步的体现了文化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这种多元化趋势满足了不同人的多样需求,反映了时代的前进!
(九)
古典主义时期诞生的奏鸣曲式由十九世纪浪漫派作曲家继承,在奏鸣套曲和单乐章交响音乐中大量采用奏鸣曲式。
其主要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呈示部包含两个不同性格、色彩的主题,主部主题一般是陈述性的强势和带有紧张压迫感的,副部主题通常是充满幻想色彩和能滋长出信心和力量的主题。
展开部是两个主题各自展开,形成更鲜明的形象对比,发生冲突形成戏剧性高潮。
再现部是呈示部以新的面貌再次呈现。
(十)
关于音乐有无内容的讨论,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古典主义艺术的特征是强调理想的形式美、展示精巧的技艺和传达理性的明晰。
在古典主义艺术明朗、纯净、美丽的外表下面的中心主题是理性的明晰—一个有理性的人,在一个有秩序的世界中应对他的命运。
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艺术大师在情感和理智、心灵和思想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内容充满了高尚、健康、典雅及严肃的特性。
即使是在最感性的浪漫主义时期,虽然这段时期的音乐多想象超越现实,本能超越理智,但其仍具有相当的内容,标题音乐自是无需多提。
因为其创作时按照标题进行构思,并要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去听赏音乐。
而相对不依赖文字说明具体内容的交响乐,仍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应的产物。
至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时期的作品,同样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内容。
(十一)
音乐总是与时代有着密切联系的,离不开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政治、生活等各方各面。
中国古代音乐,由于古代文化以礼为规范,其审美必然理重于情、善重于美、道重于欲、古重于今;
必然要求其内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和形式的中正和平,即以“中和”为美。
可以说“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音乐美的创造与欣赏的主要追求目标和重要指导原则,因此,无论是文人音乐、宫廷音乐或者是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都较注意分寸感,讲究恰到好处,强调“含蓄”、“蕴藉”,而在主体精神的感受上则追求“和谐”的境界。
中国汉民族在其特有的政治、历史与文化传统背景中所建立起的民族传统音乐体系强调单线条旋律的横向变化与发挥及流向意味的表现。
调式是以无半音五声性音阶基础的。
在表现观念上是文学性和自娱性的,器乐作品也都有明确的标题,求得情景相继之效果。
中国音乐给人的总体审美印象犹如中国传统黑白两色写意的水墨画,形式凝练、简洁。
正因为只是黑白两色,才能包容所有的颜色;
正因为形式凝练、简洁,才更有充分的自由,概括出更为丰富内容,表现出深意和意境。
在世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逐渐走向融合的今天,祖先留下的丰富音乐文化遗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挖掘、总结,这样才能保持住民族音乐特色和根基,弘扬和发展好中国自己优秀的音乐文化。
短短二十几个学时,交响乐欣赏这门课程教给我们的不只是音乐本身,更加包括以何种姿态面对音乐、面对艺术。
总之,交响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与人类社会文明的突飞猛进紧密相连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在新世纪乃至将来更远的时期中,它也必将作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经典和丰富的精神食粮,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精神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资料:
《交响乐文化》——崔平、杨中碧着,清华大学出版社
《着名交响曲欣赏》——黎孟德着,四川文艺出版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响乐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