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宁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2190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6.40KB
关于南宁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
《关于南宁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南宁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2000年初开始,南宁市就成立了由政府牵头,公安、建设、规划、交通、城管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副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南宁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施方案》、《南宁市实施畅通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实施畅通工程实行量化考核,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十年来,历届政府均高度重视,无论领导班子怎么调整,对畅通工程的关心、重视、支持力度始终不减,领导小组力量不断充实完善。
在具体工作中,各职能部门加强协作、齐抓共管。
自2002年以来,公安交警、规划、交通等部门牵头,先后编制完成了南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停放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快速公交线网规划以及中心城区行人过街设施规划等35个交通管理工作规划,确保了城市交通建设、管理的科学性和延续性;
建设、财政部门及发改委等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规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五横四环三纵”的城市路网格局;
交通部门牵头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组织实施了公路客货运站场规划和外迁,加强了公交接驳站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至2003底,市区公路客运站点全部完成外迁,同时在快环以外按照东南西北方向,陆续规划建设5个大型公路客运站,有效缓解了市区交通拥堵;
城管、交通、工商、交警等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治理“五乱”活动,深入整治影响城市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长期困扰城市交通的“难点”问题。
一是政府出台实施了城建“136”工程。
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的城市建设管理“136”工程,把畅通工程纳入“136”目标,确立了“打通断头路、形成环通道,建设主轴路、形成放射线”的工作思路,重点解决交通难点问题。
自2000年以来的十年间,南宁建成区面积由110平方公里扩大到208平方公里,增加了89%;
道路总长度由730公里增加到1117.3公里,增长了53%;
人均道路面积由7.24平方米增加到11.57平方米,增加了59.8%。
二是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
南宁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通过引进外资企业适度竞争,科学设置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等措施,切实将市民吸引到公交车上来。
2000年底,全市仅有公共汽车755台(辆),39条线路,万人拥有率仅为7.9标台,年客运量仅1.5亿人(次)。
2009年末,全市公交车已达2462辆,133条线路,万人拥有率19标台,年客运量4.38亿人次,分别增长了226.09%、189.74%、140.51%和192%,公交出行比例由当年的5.84%上升至目前的18.11%。
目前,中心城区公交车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城市周边覆盖率达90%以上。
同时,加快了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分近期、远期两阶段建设,近期正在建设轻轨一、二号线,预计2015年前完成,其余的三、四、五、六号线路计划在2030年前全部完成。
三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政策研究。
结合城市交通现状和发展趋势,公安交警部门不断加强对机动车停放、摩托车管理、交通需求等交通政策研究及其强化落实工作,先后完成了《南宁市青秀区路内临时停放车规划》、《南宁市交通政策研究——摩托车保有和使用的政策研究》和《南宁市城市交通现状及交通管理水平提升之研究报告》等一批重点课题。
与此同时,认真做好交通管理重大问题的立法、听证等工作,2009年以来,市法制办、公安、城管、物价等部门先后联合起草了《南宁市停车场管理办法(草案)》、《南宁市市区电动自行车停放保管收费标准方案(征求意见稿)》等,并举行了听证;
市政府牵头举办了“2009可持续畅通南宁规划国际论坛”等系列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共同为南宁市城市交通出谋划策。
这些做法,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是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自2006年起,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了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全面治理“五乱”行动,将影响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纳入“五乱”进行治理,通过各城区、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大街小巷等主次干道综合治理,全市交通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三)针对城市交通管理突出问题,坚持“疏”“堵”结合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坚持政策引导,解决摩托车突出问题。
南宁市交通的最大特点就是摩托车问题比较突出,可以说,管好摩托车就等于管好了一半的交通。
为此,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及早制定出台了“禁摩”、“限摩”政策。
从2002年1月起,在市区范围全面停止摩托车注册登记,取缔“摩的”、“残的”、人力三轮车等“三车”营运。
市区摩托车总数由2002年末的40万辆下降到目前的23万辆,共查处营运“三车”5.6万辆(次)。
另一方面,作为职能部门,公安交警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整治。
一是从1997年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摩托车专用道。
目前,市区道路共设置有摩托车专用道109条,将摩托车与汽车、非机动车进行通行分离,达到了分流交通,提高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公共汽车行驶速度和正点率的目的;
二是持续不断强化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
尤其是驾乘两轮摩托车配戴头盔情况在全国各城市中执行得较好,使摩托车驾乘人员在碰撞事故中头部受伤害的比例和程度大为下降,减少了死亡的可能性,市民遵守交通法规和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观念不断提高。
第二,科学渠化交通路口,提高通行效率。
自2000年起,南宁市陆续对民族大道古城、麻村路口,东葛路古城、园湖路口等一批道路路口进行了交通渠化改造,有计划地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先后完成了全市350多个交通路口的渠化改造,路口渠化率达到85%以上,不断优化了路口交通组织,改善行车秩序,提高通行效率。
第三,狠抓交通设施完善工程,优化行车秩序。
争取政府重视支持,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经费列入城建项目预算,在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自2000年以来,每年交通安全设施项目经费占到了整个城建项目投资的5%以上,共计投入超过10亿元资金,先后实施了市区路口交通信号灯改造工程、部分道路交通设施完善工程、中小学校门口移动信号灯和斑马线设置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确保了全市交通安全设施齐全、有效。
第四,科学合理组织交通,降低城建项目施工影响。
结合南宁市城市快速发展的实际,实施了“施工道路交通组织”项目,积极研究探索大规模施工对中心城区交通影响的工作机制,做到统筹安排施工顺序,科学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在近年系列重点城建项目中,较好地组织了交通,减少了拥堵,得到有关领导、项目业主和群众的好评。
第五,加强事故预防工作,营造良好交通安全环境。
依托市、县、乡三级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平台,针对影响城市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摩托”、“平安客运”等“八个平安”建设任务,加强对城市交通事故“黑点”、秩序“乱点”和监管“难点”进行综合整治,自2005年以来,南宁市连续五年实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保持了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四)加强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不断提升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从1996年开始,就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建设了南宁智能交通系统,2002年,借乘全市实施“136”工程的东风,又深化完善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几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快速环道智能交通系统、邕宁区和良庆区现代化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完善一期工程建设、移动警务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市区一批路口交通综合改造及信号灯工程等项目建设。
截止2009年末,全市共有235个交通信号控制路口,379个交通视频监控点,基本覆盖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初具规模。
二是打造功能完善实战性强的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加快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扁平化、点击式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各系统的使用效率。
2004年,投入近亿元新建了集监视、控制、信息发布、违法监控功能为一体的市一级公安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在此基础上,2009年,继续新建了4个城区公安交通管理指挥分中心,实现城市不同片区的交通管理指挥协调功能,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三是加强交通管理基础理论研究。
通过科技攻关项目不断推广、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先后开展了“基于智能手机的交通管理移动办公系统”、“开放式视频监控平台”、“基于嵌入式GPS的PDA交通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城市交通路况信息拓展服务技术研究与示范系统”、“通过浮动车辆获取城市道路交通流信息技术研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控制对策研究”、“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公交优先交通控制系统”、“基于3G和RFID技术的快速公交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城市交通标志标线智能评价系统”等一系列科技立项攻关项目,为提高南宁市的交通管理水平和深化实施畅通工程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四是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城市应急联动中心。
2000年,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将公安110、交警122、消防119和急救120“四台”合一,使城市道路交通、治安管理、消防和急救等保障措施有了一个统一的指挥平台,提高了接处警效率。
同时,加快推进“数字南宁”建设,整合了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呼叫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公安、交警、消防等信息化资源和400多路视频监控资源,实现城市管理网络与南宁市现有的信息化网络系统资源的共享,构建了统一的网络支撑平台。
(五)狠抓“三项建设”,提高公安交警部门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
根据公安部作出的“三项建设”部署,2009年以来,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以争创全国规范执法示范单位为契机,狠抓执法规范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在规范执法方面,通过抓培训、立规范、严考核,队伍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在全区公安交警系统开展的规范执法比武竞赛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制定出台了三年工作规划,目前公安交警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基层单位网络覆盖率、基础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均达到100%,四级公安信息主干网络已全部建成并进行升级改造,四级网带宽普遍达到了100M,基层所队接入网覆盖率达到100%,公安网联网计算机达到904台,每百名在职在编民警平均拥有联网计算机100.11台。
同时,推行“邻里交警”新型警务机制、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和人民调解机制;
改革车驾管业务工作,实行考生考试完毕领取驾驶证“立等可取”、推行“水晶考试”、“车管业务下乡”、开通966122车管服务热线电话、在汽车销售4S店办理新车入户、在社区设立车管服务站等,切实便民利民,促进了警民关系和谐。
在重大活动交通安全保卫任务中,坚持“人性化”管理,推行“滚动式勤务模式”,按照“短时封闭、快速通过、重点加强、滚动放行”的要求,最大限度确保警卫工作不扰民、少扰民,受到各界好评。
2009年,在自治区统计局对当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市民满意度调查中,市民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可率达到了95.63%。
二、当前南宁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
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当前,南宁市正面临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等重大发展机遇,正处于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是国家相继出台了系列重大政策,为城市交通管理注入了强大动力。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南宁市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承载着重大使命。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1小时城市圈,加强与周边地区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对接和共建,增强城市群要素集聚作用,形成连接多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些重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南宁市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推动城市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自治区和南宁市党委、政府提出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目标任务给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2009年7月,南宁市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决定》,提出了加快“三基地”、“三中心”建设任务,即:
建设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区域性商贸基地和建设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区域性信息交流中心和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面对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构建“三基地三中心”和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开放、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现代宜居城市的宏伟目标任务,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符合”、“不适应”的问题。
三是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作为中等城市,与国内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相比,目前南宁市的交通拥堵程度虽然并不严重,但是也同样面临着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问题。
据统计,2009年,全市平均每天小汽车新车注册登记量接近300辆,小汽车保有量连续两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按此发展势头,至2020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将突破120万辆,小汽车私人拥有率将达到350辆/千人。
目前,交通拥堵问题正在由市中心向城郊扩展和蔓延,一线民警每天不得不加班加点疏导指挥交通,日夜奔忙处理交通事故,长期疲劳作战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路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0年,南宁市将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党组织建设年”、“发展环境建设年”“四个年”活动和打好“五场攻坚战”,以加快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进程。
其中,“五场攻坚战”之一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计划完成投资超过23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5%左右,重点推进民航、铁路、黄金水道、公路、运输站场、城市轨道交通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南宁市对外交通、北部湾经济区内交通、市域及市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掀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
为此,公安交警部门一定要抢抓机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精心谋划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为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抓好畅通工程这个载体不放松。
虽然在2008年度,南宁市实施畅通工程就实现了全国一等水平目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工作都做好了,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必须克服“奖牌到手,创建到头”的错误认识,要在一等水平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做大做强畅通工程这一载体。
一是继续加强对畅通工程的组织领导。
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充实实施畅通工程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职责、任务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城市交通管理机制。
二是打造一批畅通工程的精品项目、示范项目。
结合南宁市的实际,在城市交叉口渠化设计、区域交通组织优化、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指挥中心建设应用、人行过街系统建设以及交通绿化改造等方面,打造一批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以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换取城市交通的最大效益,进一步叫响畅通工程的牌子,塑造首府城市良好形象。
此外,通过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在今后的动态评价机制中,一旦实行单项评价,南宁市也能在部分领域具备竞争力,继续保持在实施畅通工程的先进行列。
三是把畅通工程与“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要以为期三年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为契机,提升政府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实行多部门联动,开展综合治理,通过分类完善安全设施,加强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建立健全文明交通长效机制等措施,提高畅通工程的层次和水平。
(二)优化城市路网,建设快速路系统。
科学、合理的路网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交通效率。
目前,南宁市城市路网为“环形+放射”式,缺乏南北贯通道,东西向干道道路等级低、条件差,交通不畅,越江桥梁间距仍然较大,邕江两岸往来不便,整个道路系统承载力弱。
而且部分道路短而曲折,存在较多不规则街坊、丁字交叉口和畸形交叉口,再加上铁道口和越江桥梁这些瓶颈的制约,使得南宁市整体的道路运行效率较低。
目前,全市路网级配不合理,主、次、支路的结构比例为1:
0.73:
1.04,且城市快速路密度偏低,缺少连通城市中心区与外围组团间的快速通道,多数城市主干道发挥城市快速路的功能。
考虑到南宁有中心区现状道路网和用地条件,根据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未来路网优化的具体思路是:
城市二环以内为核心区,现有路网密度已经较高,且受用地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很难实施大型的道路基础设施改造,该区域以完善、梳理路网,打通断头路等为主。
城市二环到快环区域目前发展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相对核心区的路网密度和规范仍旧有所偏低,在骨架路网基本成型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次干路、支路系统,并做好干道网系统与外围新区的通道的衔接。
外围新区则主要应明确现有城区的通道连接数量和规模,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的布局,在其内部路网上要超前规划,提高道路网的密度。
对于外围高环,建议尽快通过政府协调,将其东段作为城市快速路使用,在现高速环路的东侧,建设新的高速环。
(三)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提高交通管理科技水平。
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支持,争取每年将一批交通管理项目纳入城建计划,加大投入,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
2010年,南宁市要重点推进8个交通管理城建项目:
一是固定式电子警察系统升级完善项目,对市区内主要道路交通路段或路口固定式电子警察系统升级、扩容及完善,充分利用交通监控技术设备,提高非现场执法量,规范执勤执法行为。
二是南宁市部分道路(次干道及以下)交通设施完善工程。
一期工程已完成南宁城区(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317条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二期工程将完成邕宁区、良庆区、仙湖开发区235条道路的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三是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完善二期工程。
完善区域交通信号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建设信号控制机升级工程、信号控制系统联网工程、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安装工程等,提高城市智能交通水平。
四是建设南宁市辖区高速公路智能监控系统。
实现对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对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进行视频监控,对交通违法等车辆进行卡口拦截,对高速公路异常事件和异常天气进行监测,并及时把重要的交通信息发布给交通参与者,提高高速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南宁市城市道路交通标线更新工程。
完善城区道路的交通标线(标线、地面文字、地面图案、反光道钉、轮廓标),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的标线施划率,指导交通参与者文明出行,确保道路的畅通、安全、有序。
六是南宁市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
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全面建设和升级换代,满足未来几年城市交通发展和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
七是南宁市快速环路立交进出口变速车道建设工程。
在快速环路立交主路进口位置下游增设车辆加速车道,主路出口位置下游增设车辆减速车道,并完善相关交通安全设施,确保车辆进出快速环路主道交通安全。
八是道路交通系统优化完善工程。
对市区范围内的交通事故黑点进行工程措施整治、建设和完善一批道路的行人二次过街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行人过街安全岛、改造一批道路中央分隔带侧分带,在市区双向六车道以上且未建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道路上设置中央隔离护栏,渠化改造北湖秀厢立交地面层平交路口、明秀路虎丘村路口等多个存在交通拥堵以及交通安全隐患的路口。
(四)凸现城市特色,打造绿色交通。
南宁市一直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绿城”的城市品牌。
2002年,南宁市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又作出建设生态南宁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率先在广西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
2010年初,南宁市荣获了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最高社会性奖励——中华宝钢环境奖,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以此为契机,围绕“打造广西首个生态市”的目标,营造和谐、绿色、宜居的交通环境。
一是做好城市交通噪声的检测和管理工作。
依照《南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和《南宁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标准,着重继续抓好机动车禁鸣喇叭工作。
同时,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在全市交通主干线开展噪声质量状况检测,认真分析噪声质量超标的原因,定期制作交通干线环境质量季报表,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
二是加强对在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的管理。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发布的《“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实施细则》和《“十一五”期间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要求,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登记规定》及其他车管政策,严格机动车入户检验,做好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作。
三是加强对报废机动车辆的监督管理。
将临界报废和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特别是燃料为柴油的机动车),所有办理报废的机动车拆解前后按规定拍摄照片存档,并回收车辆号牌和行驶证,确保报废车辆不再重新流入社会。
四是优化车种结构减少尾气污染。
巩固“禁摩”、“限摩”的成果,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停止摩托车注册登记,调减摩托车总量的重大决策,积极联合交通部门开展对“三车”(“摩的”、“残的”、人力三轮车)等非法营运车辆的查处和取缔工作。
同时,继续执行《关于快速环道和快速环道以内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的有关规定,禁止外藉号牌摩托车在快速环道以内道路行驶,调减市区摩托车总量,控制助力自行车的无序增长,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缓解市区道路拥堵状况,减少车辆延误时间和机动车尾气排放,保障主要交通干线空气质量达标。
(五)规范执勤执法,提升管理效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主力军,要在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民警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2010年,南宁交警要以开展“双创”(即争创全国先进、争创文明单位)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入推进“三项建设”,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强化全体民警的教育培训工作。
积极推行“战训合一”警训模式,进一步规范培训科目和内容,每年分期分批完成一线民警集中脱产培训工作。
二是深化典型示范创建活动。
以贯彻实施公安部交管局制定的《公路交通管理分类评价标准》为契机,以市辖六个县为重点,开展规范通行秩序示范公路创建活动。
同时,建立完善先进典型联系制度和先进典型激励机制,培养选拔一批爱岗敬业、秉公执法、服务群众的优秀民警,营造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南宁市 城市交通 管理工作 实践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