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三首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0810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1.36KB
5 古诗三首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 古诗三首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古诗三首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
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质疑:
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
一青螺又指什么?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四)作业。
1、写一写:
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
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菊花》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
谁来说说你所知道的菊花的名称?
2、请你用你喜欢的词语来形容菊花。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朗读古诗。
2、说诗意
(1)、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一丛丛菊花围绕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完全被眼前的菊花吸引,专心致志绕着观赏以至于夕阳西下都不知道。
(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在百花丛中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凋谢,就没有其它花可观赏了,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
3、反复吟诵,体会诗情
三、作业
1、背诵并默写《菊花》
2、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所描绘的画面。
第三课时
学习《风桥夜泊》
一、质疑导入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三、了解课文大意
1、解释题目。
2、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四、感受画面
祖国古诗历来注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通过刚才的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五、分析课文,丰富认识
1、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2、面对这良辰美景,诗人是怎样一种心情?
从诗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诗人愁到什么程度了?
又从哪个字可以看得出来?
眠是什么意思?
那诗人不是睡着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3、诗人可能在愁些什么?
苏州是江南水乡,夜色多么迷人,可是在诗人的眼中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绪,所以月亮缓缓下坠更加激起了诗人的愁绪:
乌鸦的叫声本来就很凄惨
天气寒冷,周围布满了霜气
河边孤单的枫树
渔船上的点点灯火
远处传来的悠远的钟声
总之,全诗着一愁字,使得诗人所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都染上的浓浓的愁的色彩。
看到了吧,这就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带着诗人的愁绪,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边体会诗人的心情,边想像画面。
4、你愁过吗?
是否看到了哪些美好的东西使你更愁了呢?
看,诗人写得多真实呀!
带着诗人的愁,想一想自己曾有过的愁,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六、作业
1、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
6观潮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风号浪吼、等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课时
学习生字;
初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一、谈话引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
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
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
里外结构。
闷雷。
读音:
m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
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四、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语。
附:
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
理解课文
一、引入谈话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
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
(板书:
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远近)
(2)远:
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
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
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
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
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
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4)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潮来之前风平浪静
一条白线
潮来之时白浪翻滚天下奇观
飞奔而来
潮过之后风号浪
7火烧云
教学要求:
1、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能抓住课文中表现叙述顺序的句子了解叙述顺序。
3、学会6个生字:
积累11个词语;
会用必须一词造句;
会照样子写ABB形式和用某种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词。
4、背诵课文第47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启发谈话、简介作者、出示课题。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
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出示: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同桌讨论)
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红)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
(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朗读课文,生字、词语。
学习第一段。
一、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
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
你从哪里看出来?
(傍晚晚饭过后;
夏季乘凉)
2.引读: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出示:
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看彩图左上角。
(4)出示课后题3:
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动物的颜色都变了。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像这样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紧密关联的短语或句子连成一串的修辞手法,叫排比。
(5)指名一人读第一句,一人读二、三、四句,比较、体会。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颜色变化的奇妙。
3.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
(笑盈盈)
4.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二、小结、读文。
朗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理解课文第二、三段。
一、复习导入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
(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3.独立完成:
把颜色归类,每一类再另外写几种
(二)大组交流:
1.指名小组朗读描写颜色的小节,填空并归类:
(出示课后题1/②)
2.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
3.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4.指名小组朗读描写形状的小节。
5.朗读4-6节,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是怎样的过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见了)
6.小组分配朗读,两人读描写形状清晰的句子,两人读描写形状模糊直至不见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七、学习最后一段。
学习词语:
恍恍惚惚(由于事物变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
这句话也说明了火烧云变化多。
八、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4-7节
变化(多):
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颜色:
葡萄灰
梨黄
茄子紫
变化(快):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马
狗
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形状变化(快):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忽然
接着
一转眼
8﹡四季童话
1.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认识7个生字。
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课时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还想知道什么?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1.童话中四季的主人公是谁?
分别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
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四季的哪些特点?
2.汇报学习收获。
三.小组交流,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细细品味,想一想:
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印象最深?
你是从哪些地方了解到季节的特点的?
2.学生选内容,找句子,圈词语,写感受,感情朗读。
3.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四.全班交流,深华感情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
2.汇报过程中,引导他们边读边想,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感悟文本。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1.摘抄喜欢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2.每人选择课文中的一个部分,组织一次朗读比
语文百花园二
1.指导学生如何区别形声字,能记住它们,正确使用它们。
2.让学生区别带有静字的近义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
3.熟读诗歌,积累气象谚语、指导写周记。
4.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组词,选词填空,积少成多。
一.引入新课,提出学习要求
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落实训练内容
(一)比一比,组成词。
1.个人填空。
2.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3.说出每组词语各自的特点。
4.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5.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
(二)读句子,选词填空。
1.默读句子,自主填空。
2.学生汇报、交流。
3.找出三个词的相同点和它们在意思或使用上的区别。
三.积少成多
(一)读读背背
1.自由练习读,指名读,正音。
2.自由读,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师生交流。
3.用喜欢的形式读,试背,比一比谁背得好。
4.全班齐背。
四.作业
1、抄写第一、二题的词语、句子。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我的采集本;
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一.我的采集本
2.交流,这些气象谚语的意思,教师及时引导。
3.你还知道哪些气象谚语,说给大家听。
4.布置学生把格言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二.阅读平台《周记一则》
1.自由读文,想想《周记一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师生交流。
3.你知道周记的写法吗?
4.指导周记的格式。
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背诵并默写课本中的格言
走进语文大课堂;
用好指南针。
一.走进语文大课堂
1.启发谈话,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为推广普通话可做些什么活动,有哪些形式,商定计划。
3.师生交流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小结。
4.小组交流推普的做法。
5.学生模拟推普的情景。
6.老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感受或收获。
7.指导写周记。
8.总结。
二.用好指南针
1.明确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
如何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这种学习方法。
4.用这种学习交流的方法,就题目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5.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作补充。
6.拓展,师生交流,总结。
7.作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学案 古诗 三首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