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复习参考新课程下的高考化学复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70742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3.20KB
策略复习参考新课程下的高考化学复习Word格式.docx
《策略复习参考新课程下的高考化学复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策略复习参考新课程下的高考化学复习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必考内容部分
都是五部分内容
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删除:
化学计算
(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目的:
学习真实的化学
(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
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3)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基本原理以及能量变化等规律。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
理解摩尔(mol)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可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
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化学基本概念的基本理论
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用语的不同:
1掌握→了解:
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
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
理解→了解:
物质的量浓度(molL-1)、阿伏加德罗常数。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行有关计算
4.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要求放在后面。
溶液部分的不同:
1.(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
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
降低为:
(2)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
2.(5)了解胶体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质和应用。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初步了解结晶、结晶水、结晶水合物、风化、潮解的概念。
用质量分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
物质结构、周期律的变化:
1.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变化为: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离子键、共价键的含义
2.新增: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3.删除:
了解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了解分子间作用力。
初步了解氢键。
(4)了解几种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及其性质。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2.理解→了解: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了解→理解:
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4)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焓变的简单计算。
(5)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1)掌握化学反应的4种基本类型;
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
初步了解新能源的开发。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变化
新增:
1.
(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2.(6)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溶液中离子的行为的变化:
1.(6)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2.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4.(3)理解→了解: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1.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5)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二、分析新课改的高考命题,明确备考方向。
2009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分析:
新课标卷
主干知识
山东卷(综合70+8)
宁夏卷(综合85+15)
海南卷
(单科80+20)
江苏卷
(单科108+12)
广东卷
(单科140+10)
上海卷
(单科120)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1、13
28
14
21
1、13
4、8、23
物质的量
3、5
3、7、21
10
9、30、31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
6、9、12
2、8、10
11
20
氧化还原反应
4
5、12、16
6、13、24
水解、电离、PH
12
11、14
原电池与电解池
7
5、
17
反应热与能量
13
8
速率与平衡
14、15
10、15
18(3)、20、
21(6)
8、9、15、20、24
21、25
元素化合物
11、26
13、16
6、19、22、23
15、19、22
有机化合物
12、29
8、9、29
11、17
3、14、25、26
3、7、16、28、29
实验
30
27
2、16
4、6、9、15
4、21
10、18、26、27
探究题
29
20、21
信息题型
14、15、33
34
15
15、18、21
9、18、24、26
21、23、25、26
STS
9、10
1、18
2、7
1、5
选修教材
有机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技术
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基础
有机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单独教材体系
三、新课改的高考命题如何落实新课程《考试大纲》要求
1.命题在连续性中求发展性
A、高考题型的连续与发展
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
―――信息题、探究题
B、高考内容的连续与发展
基本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实验和计算
―――各种常数的计算应用、熵和焓、电子排布、杂化理论、晶格能、价键理论等。
C、试卷结构的连续与发展
前选择题后主观题―――必做题+选做题
给考生以选择的空间,命题的统一性向选择性突破――超量命题,限量做题
2.命题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并重
(1)基础性:
1.(2007年宁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3C和14C属于同一种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2.(08海南)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22.4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3.(08江苏)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Ag+==AgBr↓
B.用醋酸除去水垢:
CaCO3+2H+==Ca2++H2O+CO2↑
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
Fe3++Cu==Fe2++Cu2+
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
(2)基本性:
即基于课本有符合五个基本知识块的基本要求
4.(08海南)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Pb(s)+SO42—(aq)=PbSO4(s)+2e—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PbSO4(s)+2e—=Pb(s)+SO42—(aq)
5.(2007年宁夏)(15分)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
实验用品:
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①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
②在坩埚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
③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
④将步骤③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⑤将步骤④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
(4)步骤⑤的目的是;
(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填序号)。
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试样中含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
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
F.加热时有晶体溅出
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答案:
(1)坩埚钳、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
(2)步骤②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
(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空气中的水分
(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5)B、D、F
(3)加强学科内综合性
6.(08广东)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mol·
L-1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C.称取19.0g 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
L-1 SnCl2溶液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测尿糖
7.(08广东)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
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
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
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
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B.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新考纲能力要求之2.
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8.(2007年宁夏)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C+N2Si3N4+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其还原产物是;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min),
则N2消耗速速率为v(N2)=mol/(L.min)
3.命题体现化学的知识价值,追求时代性与人文性
三条内容线索支撑三维教学目标: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化学知识溶解于实际中,再结晶出来
将核心知识融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相融合
新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
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化学课程的需要;
与国际水平接轨;
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取向
9.(2007广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10.(08山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B.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C.水电站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而核电站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D.我国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商家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袋,目的是减少“白色污染”
11.(08上海)植物及其废弃物可制成乙醇燃料,下列关于乙醇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再生能源B.乙醇易燃烧,污染小
C.乙醇只能在实验室内作燃料D.粮食作物是制乙醇的重要原料
12.(08江苏)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4.命题注重实践,体现实践性与探究性
新考纲的能力要求之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2)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13.(08江苏)(10分)金矿开采、冶炼和电镀工业会产生大量含氰化合物的污水,其中含氰化合物以HCN、CN-和金属离子的配离子M(CN)nm-的形式存在于水中。
测定污水中含氰化合物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水样预处理:
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在pH<2的条件下加热蒸馏,蒸出所有的HCN,并用NaOH溶液吸收。
②滴定:
将吸收液调节至pH>11,以试银灵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
Ag++2CN-==[Ag(CN)2]-
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红色。
根据以上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水样预处理的目的是。
⑵水样预处理的装置如右图,细导管插入吸收液中
是为了。
⑶蒸馏瓶比吸收液面要高出很多,其目的是。
⑷如果用盐酸代替磷酸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将
(填“偏高”、“无影响”或“偏低”)。
⑸准确移取某工厂污水100mL,经处理后用浓度为0.01000mol·
L-1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了21.00mL。
此水样中含氰化合物的含量为mg·
L-1的(以CN-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⑴将含氰化合物全部转化为CN-
⑵完全吸收HCN,防止气体放空
⑶防止倒吸⑷偏高⑸109.2
5、信息能力成为命题的亮点和趋势
新考纲能力要求之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1)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
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四、如何进行新课程的高考一轮复习
研究考纲与考题的关系
把握内容要求的层次:
了解、理解和综合应用。
不任意增加难度,打击学生的信心;
不随意扩展广度,做有效的备考;
不无意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选择精品试题,深入知识的本质。
我们天天讲高考是以知识为依托来考查能力,命题以能力立意。
但是备考往往重视知识而忽视了能力备考。
《考试说明》以学科能力为主线而展开,使我们研究高考和备考有本可依。
既然高考考查能力,命题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展示学科能力的要求,每个试题都要完成两个基本的任务:
知识与能力
最有效的做法是:
教会学生分析试题的能力考核方向,分析不同学科能力的最佳考法;
体会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明确自己具备了哪些学科能力,还应该发展哪些能力?
化学题型示例有两部分,一是来自全国《考试大纲》40题和大纲《考试说明》44题。
二是来自新课改不同省份的考试说明,宁夏化学10题;
海南化学17+17=34题;
山东化学15+4=19题。
分析当年高考的题型,获得感性认识。
分析示例的难度,能力考核方法,情景的设置,社问的角度,每年有多少试题,新更换的试题有哪些,新示例有什么信息流露。
考题和示例有什么相关?
考题和考纲有什么相关?
学会用考纲、说明和示例有效备考?
如: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纲要求
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5)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1)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
(3)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2007山东32.请完成下列各题:
(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 种。
(2)第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
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在GaN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 个N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GaN属于 晶体。
(3)在极性分子NCl3中,N原子的化合价为-3,Cl原子的化合价为+1,请推测
NCl3水解的主要产物是 (填化学式)。
(1)5
(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4,正四面体,原子。
(3)HClO;
NH3·
H2O。
(08海南)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
把握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1、使用好新课标教材
研究教材是为了学习教材,更好地按教材去教。
进入本世纪以来,高考改变了“依据教学大纲,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原则。
新课改要求教师做课程的开发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求教学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这就赋予研究教材以新的内涵和新的视角。
另外,教材的多样化也是刚刚起步,现有的四种版本都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课改实验阶段,研究教材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材的多样化和推陈出新。
研究新课标教材,首先要考虑教材提供的内容是否能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中有“知识与能力”,但没有规定必须讲哪些知识才能实现化学的四种能力。
课程目标中有“过程与方法”,但也没有规定从感知化学到理解化学需要怎样的探究过程,思维方法如何渗透和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如何实现,如果结合新课改所提倡的一系列理念,是应该严禁说教方式的落实,用身边的事物去感化和领悟。
实现课程目标,怎样利用教材内容是一个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不能接受也要结合考虑。
使用哪个版本,不是教师能够决定的,但没有课程目标的意识,也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按给的教材拼命去讲,是最不可取的。
从“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考虑,教材提供的知识就明显纷杂,完全可以有舍弃、有选择地讲。
研究教材还要有学术的眼光。
从学术的视角研究教科书中的重要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这项工作会直接促进中学教师更新知识。
教师有了学术视野,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益的探究。
2、核心内容是备考的重心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的化学核心知识内容有哪些?
(1)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性能与组成、结构的关系;
(2)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以及伴随这些变化的效应。
化学家迷恋于追究物质的组成。
化学这个传统的学科是总管物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变化的学科。
因此,“物质”、“结构”、“反应(变化)”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内容。
在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中“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三个一级主题以及选修模块中“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三个模块都直接反映了化学科学中的“物质”、“结构”、“反应”三大核心内容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
参见下表:
化学核心知识
物质
结构
反应
一级主题
或课程模块
必修
常见无机物的
性质和应用
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反应与
能量变化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化学反应原理
体会教材中的化学核心知识线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策略 复习 参考 新课程 高考 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