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69313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67.83KB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农村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我国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品种越来越丰富,商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
农民在享受物质产品的同时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
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治理难度增加。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民生活生产、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1农村生活垃圾的特点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产量、成分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生活习惯、能源结构、季节、环境因素等有所变化。
总体特点表现为:
垃圾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多,垃圾成分日趋复杂。
较城市相比,农村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偏低,垃圾收运难度大,清理过程简单。
面积广,产生源分散,户内外都有较高的消纳能力。
较生产垃圾、工业垃圾相比,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现象最为严重。
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大体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厨余垃圾相对减少,废旧家具及工业消费品,产品包装与应用材料如纸、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成分增多,电池、油漆等危险品不容忽视,所幸产量较小,垃圾处理的困难度和危险度不高。
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都促使加快这些趋势的发展。
1.2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及组成
农村生活垃圾组成的影响因素有:
人均收入、燃料结构和家庭畜禽养殖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年产生约为3亿t[1]。
农村垃圾主要以渣土为主,占垃圾总重量的56%,组成成分如建筑、混泥土渣,燃料的灰分,家禽粪便,动物食品骨骼等;
次是厨余,占垃圾总量的24%;
着农村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特别是塑料垃圾所占的成分也比较高,塑料垃圾庞大的体积给垃圾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处理成本;
废纸、玻璃、织物和金属所占的比重较小,加上这部分垃圾废品大多数能够回收利用,因此产生的垃圾量值不大;
此外,电池、家用电灯等废品也不可忽视。
加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镇剩余垃圾不断输向农村。
不同地区的农村垃圾组成部分
2生活垃圾的危害
2.1占用土地,损害地表
目前由于处理垃圾的水平和技术的限制,农村的垃圾处理主要采取就地堆放,填埋,焚烧等方式,所以很多垃圾就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影响工农业的生产,破坏地表植被,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粮食的减产,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污染土壤、水体、大气
一些固体废弃物垃圾填埋以后就会降低土壤的肥力,降低土壤的活力。
一些固体废弃物在风中,水流等外力的作用下汇入河流会污染水源,造成农村淡水资源的短缺。
2.3危害人体健康
危害人体的健康固体废弃物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更能造成大多数地区蚊蝇滋生,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威胁人类的健康。
固体废弃物随意露天堆放,不加以处理的话,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还会繁殖出大量的有害病菌。
2.4对于生态的影响
一些持久性的有机污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这类废弃物进入水体或者深入土壤中,将会严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残留的有毒物质在动植物的体内积蓄,,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的破坏。
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
3.1垃圾收集和处置系统不完善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的堆放方式中随意堆放占36.72%,收集堆放占63.28%[2]。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缺少固定的垃圾堆放处和专门的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系统,垃圾没有得到分类收集和统一处理。
目前大多贫穷农村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主要是简单转移填埋,临时堆放焚烧和随意倾倒。
部分村镇有定点收集池或坑,然而垃圾清运和处理设施简易,二次污染现象严重。
3.2资金投入缺乏
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政府往往重城市而轻农村。
以往,我国政府为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把注意力集中到城市的污染治理,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各级政府对农村的环保关注力度不足,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忽视农村环境为代价。
污染物的减少与环保资金投入量存在着很大的正比关系。
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投入大量的环保资金。
在中国,除了少数发达地区有少许环保资金投入外,绝大多数地区农村环保资金投入基本为空白,在欠发达地区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更是可想而知,能申请到的村镇率不足10%,无法全面、彻底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3]。
垃圾所导致的“脏、乱、差”现象,是因为我国农村垃圾及环境污染没有固定的治理资金投入以及明确的治理政策,环保卫生基础设施没有随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相应改善以及在农村地区没有与城市一样的垃圾处理机制与系统。
3.3相关管理体制不适应,法律法规不健全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很少,给依法管理带来了困难。
政策法规与具体实际不相适应,可操作性不强。
当前,相关职能部门也制定了一般性的法规政策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但都只停留在宏观层面,微观分析不足,没法落实到具体实际,操作性不强。
国家法规的缺失、落实不到位、惩处不力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专门规定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但是这些法规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和执行。
3.4村民环境卫生意识和忧患意识普遍偏低
村民作为农村垃圾产生的主体,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到村落垃圾的产量和扩散,他们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乡村垃圾的处理状况。
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加之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十分淡薄,为图方便、追逐眼前的自身利益做出了一些逆环保的行为。
在经济利益与保护环境方面的权衡中更多的是趋向于前者。
当前村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价值观念相对滞后、忧患意识不强等,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3.5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支撑薄弱
一方面,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相对的环保科技投入就显得过于分散,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的技术缺乏科学的研究基础,现在的农村环境保护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境保护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办法,不符合农村实际,投资大,能耗高,运行管理复杂,工艺流程长,未形成适合我国农村特点的适宜处理技术体系或模式。
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科研人员目前对垃圾处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大量运用于实践中的技术主要有卫生填埋技术、堆肥技术、焚烧技术等[4]。
然而,传统填埋方式已不堪重负,而焚烧方式作为西方社会已经成熟运行的主流处理模式,不适合中国垃圾分类严重不充分的现实基础且垃圾焚烧所排放危害物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不可逆转。
4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管理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的垃圾成分及经济状况,遵循因地制宜、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以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减量化、资源化作为重心,无害化为基础,将避免产生垃圾放在首位,其次是能源回收和废品循环利用,最后才是垃圾的末端处理。
4.1完善法规,强化执法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现有的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并重视与各地方客观存在与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根据本地实情,在保证与各相关法规和标准相协调一致的前提下,加强地方性立法,力保农村垃圾污染治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XX必究。
此外,强化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改变执法意识淡薄,基层执法职位缺失等现状。
4.2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加强资金管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城市较落后,县乡等地方财力有限,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
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有赖于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
因此建议中央政府主导,省、市两级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经费标准。
同时严格资金管理,避免地方政府中饱私囊,把农村的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全部或部分挪用,造成农村垃圾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4.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明确农村环境保护责任主体。
农村居民是农村垃圾治理的最终受益者,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能否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村民的态度,村民积极态度是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必须得到村民的支持,只有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才能打好垃圾治理的长期战斗。
然而农村多数人因文化程度的影响,环保意识不强,对垃圾危害认识不足,是农村垃圾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工作,利用多种方式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造一种爱护环境的氛围。
二是把环境保护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当中。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境保护也要从娃娃抓起,增强青少年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种下环境保护的种子。
在城乡二元结构当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重视城市的工作而忽视农村工作。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明确的保护主体,农村生态环境在发展中不断恶化。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是阻碍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因素。
为促进农村建设发展,必须明确农村环境保护主体,确立农村治理责任,方能理清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
4.4着力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合适的农村垃圾处理方法。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加强新工艺,如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蚯蚓堆肥法、垃圾衍生燃料法、气化熔融处理技术等的研究。
加强垃圾填埋及焚烧的预处理,通过分选、破碎、压实等手段减少垃圾的数量和容积。
完善填埋、焚烧、堆肥3种基本垃圾处理工艺[4],在此基础上,推出各种垃圾综合处理方案的系统规划决策模式或模型。
这些新技术为治理农村垃圾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但在适用性和实效性方面仍有待深人的探讨和进一步测定。
针对当前垃圾处理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技术成熟可靠;
二是处理设施简单;
三是投资省;
四是运行维护方便;
五是运行费用低。
在农村以上五点均具备的一个处理方式之一就是:
沼气发酵[5]。
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安全、卫生、价廉、热效率高的气体燃料。
沼气发酵是以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等作为主要原料,在密闭厌氧的条件下经降解,最后变成甲烷为主、多种成分混合的可燃气体。
沼气产生的废渣是优质农家肥,可以施入农田,沼液经各种细菌作用可形成多种无害化营养物质,可作为养猪、养鱼的饲料。
沼气发酵实现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值得在农村广泛推广。
结束语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的处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
特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垃圾问题愈加突出。
为使农村生态环境及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不但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重视,还应尽快建立适合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倡导垃圾全过程管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垃圾减量化;
增强村民环保意识并自觉参与到生活垃圾的管理活动中来,共同促进农村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做好美丽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尚晓博,X朝升,荣宏伟,等.中国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与解决对策[J].现代化农业,2011(11)
[2]姚伟,曲晓光,李洪兴,等.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
[3]高海硕,陈桂葵,黎华,等.XX省农村垃圾产生特征及处理方式的调查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
[4]罗如新,黄文芳.农村废弃物就地消纳的可行性研究一XX市松江区新洪镇许家草村调查[J].生态经济,2007
[5]陈闯,邓良伟,陈子爱等.XX省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调研与分析[J].中国沼气,2012,
[6]X强,岳彦飞,农村垃圾污染处理及措施,中国科技博览,2009,
[7]付素霞,田磊,农村垃圾处理的路径选择,XX科技,2013,
[8]XX市生活垃圾环境污染的生态控制与修复技术研究.XX市环境卫生工程XX,2004.
[9]耿燕礼,王道保,李素峰,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处理问题初探-基于XX地区平原农村的调查[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
[10]李悦.XX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研究[J].XX农业科学,2007,
[11]X永德,何品晶,邵立明,等.太湖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模式与处理技术方式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
[12]李海莹.市农村生活垃圾特点及开展垃圾分类的建议[J].环境卫生工程,200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我国 农村 垃圾 问题 现状 对策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