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检测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 文档编号:2268956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94.33KB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检测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检测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检测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检测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四单元检测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
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
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国家测绘局2008年资料),据此完成1~2题。
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的枢纽位置
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2.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
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
C.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
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
解析第1题,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地理位置优越,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第2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地位上升,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有铁路经过,发展迅速。
答案1.B 2.C
读某城市平面略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拟建的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图中的( )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4.近几年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高速公路B.政策
C.铁路D.河流
解析第3题,大型服装批发城应布局在交通便捷的城市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所以应布局在①处。
第4题,该城市老城区沿河流分布,规模较小,新建工业区沿铁路分布,规模大,故影响该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为铁路。
答案3.A 4.C
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提供住宿(含停车)、超市、餐饮、加油等服务。
据此完成5~6题。
5.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超市的“独特区位”的原因是( )
A.人流量大
B.车流量大
C.周边没有商店
D.商品来源广
6.高速公路服务区除提供上述服务外,还最有可能提供( )
A.车辆租赁
B.汽车维修
C.驾驶员培训
D.汽车零部件加工
解析第5题,高速公路封闭线路长,沿线除服务区外再无商业服务,服务区建超市可以为有需求的人提供必要的服务。
第6题,高速公路车流量大,因此服务区有必要提供必要的汽车维修服务。
答案5.C 6.B
河南省安阳市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地处太行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既有较早修建的京广铁路线、107国道线从中部穿过,又有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这些交通线路对安阳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图为河南省安阳市主要交通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安阳市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主体方向是( )
A.向东发展
B.向西发展
C.向南发展
D.向北发展
8.京广高铁线对安阳市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 )
①提高了城市等级 ②推进城市化进程 ③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④扩大了城市的行政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7题,近年来修建的京珠澳高速公路和京广高铁线从东部经过,新的交通方式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因此未来城市将向东发展。
第8题,高铁可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推进城市化发展,②③正确;城市等级划分的依据是城市人口规模,高铁的修建不会提高城市等级和城市行政范围,①④错误。
答案7.A 8.B
地铁和轻轨构成重庆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下图示意重庆市已建成并通车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关于重庆的轨道交通叙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以北轨道线路密度比长江以南大,是因为长江以北多平原,长江以南多山地 ②重庆的轨道交通呈规则的几何形状 ③重庆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面影响是提高沿线房地产的价值 ④重庆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新建轨道交通沿线最可能出现( )
A.中心商务区
B.居民住宅区
C.大型工业区
D.城市绿化带
解析第9题,读图,结合图例,分析商圈的空间分布特点。
长江以北商圈分布多,说明重庆市人口和经济中心在长江以北,故轨道线路长江以北密度更大;由图示可看出重庆的轨道交通并不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故可排除①②。
第10题,轨道交通属于客运系统,新建轨道交通沿线通达度提高,便于市民出入,最有可能出现居民住宅区。
答案9.C 10.B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学作品赞美长江,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据此完成11~12题。
11.有关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流域面积大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自西南向东北递减
C.长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能资源丰富
D.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12.有关长江流域发展工业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海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强大,消费市场广大 ②武汉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陆运输方便,接近原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市场 ③长江上游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水电丰富,接近全国商品棉基地 ④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水电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1题,长江流域大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第12题,长江上游不接近我国的商品棉基地。
答案11.B 12.C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13~14题。
13.近50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
湖泊面积大量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有( )
①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②生物物种增加 ③加剧土壤盐渍化 ④湖泊环境容量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4.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有( )
①扩大水田面积 ②退耕还湖 ③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13题,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消失了1000多个,湖泊环境容量减小,调蓄功能减弱,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第14题,可以通过退耕还湖、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等措施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减少。
答案13.B 14.B
明确与海洋权益相关概念的范围是维护海洋权益的前提。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17题。
15.内水是国家领陆内及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它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海湾和( )
①运河 ②湖泊 ③河流 ④海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沿海国家在自己的内水范围内( )
A.享有同自己陆上领土同样的完全主权
B.只享有管辖权
C.只享有对海洋资源的主权权利
D.不允许外国船只进入
17.我国海洋国土面积广阔,与隔海相望的各国往往存在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议。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发展先进科技,提高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②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 ③努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等经济实力大幅度提高后,再与其一决雌雄 ④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第15题,湖泊和河流水域是陆地国土的组成部分。
第16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家在自己的内水范围内享有同自己陆上领土同样的完全主权。
第17题,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是我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是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
答案15.C 16.A 17.C
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田园亚系统和居民组成。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
据此完成18~19题。
18.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 )
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
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
19.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 )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农业技术
解析第18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故选D项。
第19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原有的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在家停留的青壮年劳动力),该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故选B项。
答案18.D 19.B
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据此完成20~21题。
2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1.人类活动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B.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扩大地下水开采量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
D.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解析第20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第21题,在丘陵、山区实施退耕还林能保持水土,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毁林开荒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围湖造田造成湖泊调蓄功能下降,洪涝灾害增加;污染企业应提升治污能力做到达标排放,而非全面关停。
答案20.C 21.A
下图中模式甲、乙为我国某地两种不同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22~23题。
模式甲 “生态家园”模式
模式乙 产业化经营模式
22.比较两种生产模式( )
A.甲—产品附加值更高
B.乙—农产品种类更多
C.甲—受市场影响更大
D.乙—生产规模更大
23.图中两种生产模式均可( )
①实现第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 ②体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③带来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 ④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22题,从图中可知甲模式只利用玉米饲养家禽、家畜,利用秸秆、粪便制取沼气,而乙模式对玉米进行了深加工,而且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等,所以甲模式产品附加值比乙模式低;甲模式的农产品有玉米、禽、肉、蛋、奶,而乙模式的农产品只有玉米、食用菌,乙模式农产品更少;乙模式中对玉米进行加工后的胚芽乳品、玉米油,以及肥料和食用菌都指向市场,而甲模式的产品则是供给农户自用,因此乙模式受市场影响更大;乙模式的产品面向市场,而甲模式的产品则是供给农户自用,因此乙模式生产规模更大。
第23题,图中两种模式都没有第三产业,①说法错误;两种模式都体现了持续性原则而不是公平性原则,②说法错误;结合插图可确定③④说法正确。
答案22.D 23.D
下图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三维映射图,其中响应度越高,产生的效益越大。
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示P发展行为付出的代价主要有( )
A.能源利用率降低
B.就业率大幅下降
C.资源储藏量减少
D.海平面快速上升
25.若P发展行为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则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D.综合性原则
解析第24题,图示P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检测 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 高中地理 第四 单元 环境 发展 检测 鲁教版 必修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