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金山寺》原作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686168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69KB
苏轼《游金山寺》原作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轼《游金山寺》原作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游金山寺》原作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金山回去的船。
楫原是船桨,这里以部分代整体。
⑹“微风”二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
微风吹皱水面,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落霞映在水里,如金鱼重叠的红鳞。
⑺初生魄:
新月初生。
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所以这么说。
⑻“江心”一句:
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古人亦曾有记载,如木华《海赋》:
“阴火潜然。
”曹唐《南游》:
“涨海潮生阴火灭。
”)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
原注:
“是夜所见如此。
”另有一说“江中炬火”是一不明飞行物,后一句“飞焰照山”才能够解释。
⑼谢:
道歉。
⑽如江水:
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
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晋书·
祖逖传》载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
白话译文
我的家乡地处长江初始发生之源头,
为官出游却随江水滚滚飘然东入海。
听说此地大潮打起浪头足足一丈高,
即使天寒地冻还有沙痕印迹之存在。
中泠泉畔南面巨大石山名号称盘陀,
自古以来出没水中追随浪涛和江波。
尝试登上绝高山顶遥望万里外家园,
无论江南江北看看都是青山格外多。
羁旅在外乡愁只恐难寻回家之归舟,
山上圣僧苦苦挽留欣赏山中之落日。
微微风里波涛万顷阵阵荡漾起细鳞,
半天晚霞空中恰似排排鱼尾血样红。
正当此时江中月亮刚刚还在初升起,
二更时辰月儿下山天空一片深漆黑。
静静长江江心好似有着一炬火大明,
飞腾火焰照得山中栖息鸟儿纷纷惊。
惆怅失然归卧僧舍心中也莫能辨识,
不是鬼魂不是生人究竟何处之事物。
江山弥幻而今如此为何还不回家园,
江神莫非责怪我的脾性警示太顽固。
感谢江神我得提醒但是实在不得已,
家中如有田地不回宁如奔逝之江水。
创作背景
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苏轼在京城任殿中丞直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判官。
当时王安石秉政,大力推行新法。
苏拭写了《上神宗皇帝书》、《拟进士对御试策》等文,直言不讳批评新法,自然引起当道的不满。
苏轼深感仕途险恶,主动清求外任。
熙宁四年(1071年),乃有通判杭州的任命,苏轼当时三十六岁。
途经镇江,他曾到城外长江中的金山寺,拜访了宝觉、圆通二位长老,二者盛情款待,盛情难怯,苏轼宿在寺中,半夜得以观赏江上夜景,不由得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七言古诗。
作品鉴赏
这首诗分为三段:
头八句“我家江水初发源”至“江南江北青山多”,写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勾起乡思,中间八句“羁愁畏晚寻归楫”至“飞焰照山栖鸟惊”,描绘傍晚和夜间江上的景色,末六句“怅然归卧心莫识”至“有田不归如江水”,阐发辞官归田的意愿。
这三段分别写游金山寺的所思、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对于仕途奔波的厌倦和立意辞官归隐的决心。
该诗以“江水”贯穿首尾作为线索,“乡思”是极力渲染的内容。
诗人笔势矫健,全篇舒展自如,写景咏怀,融为一体,波澜浩大,才情横溢。
先看头二句: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这一开头充满了磅礴气势。
苏轼的家乡在四川眉山,古书称长江之水发源于四川岷山。
苏轼对源于家乡,哺育着中华民族的江水感到非常亲切,并且引以为自豪。
在古代,“江”指长江,“河”指黄河。
所以诗中的“江水”,说的就是长江水,不同于今天的泛称“江水”。
一个人失意的时候,心情忧郁的时候,最容易想家。
“亲眷眷而怀归兮”,苏轼也是如此。
所以当他登高远眺的时候,他的目光一接触到浩荡东流的江水,就会设想逆流而上直到大江的源头,设想天际遥远的可爱家乡,也同时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当他在嘉佑元年(1056年)与父亲、弟弟一起出四川,过秦汉之故都,纵观嵩、华、终南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
那时他丰华正茂,意志昂扬。
到京都后他得到了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名列进士榜上的第二名,更是踌躇满志,可以说前程如花似锦,然而后来的仕宦生涯却不顺心,由于他为人耿直,不肯与世俗相附炎,而屡遭挫折。
他面对眼前波涛起伏的江水,不由得想到自己在宦海中的沉浮。
漫长的岁月,竟然把他从江水发源的故乡引到了江水入海的地方,这简直难以思忆。
他感叹自己仕宦不归,就像江水入海不回一样。
“宦”,作官。
“宦游”,因作官而游历四方。
苏轼一反李白“江水送人”的写法,而说“宦游直送江入海”,变成了“人送江水”。
笔调新奇,耐人寻味。
江水不平,波浪迭起,这正是诗人经历的形象写照。
诗人已送走了多少充满风浪的日子,送走了心中多少不平和感慨,而未来就不知如何了。
接下来“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四句,以丰富的想象描述登临所见的壮丽景色。
“闻道”说明是听来的,这样“潮头一丈高”乃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
枚乘在“七发”中有这样的描写“江水逆流,海水上潮”,而这里,苏轼以“一丈高”画出江浪排空的奇景,巍巍壮观,给人留下了更加鲜明的印象。
由于天冷水涸,往时汹涌的潮头如今已经销声,但却并未匿迹,即“沙痕在”。
苏轼游金山寺时,已是十一月初,季节入冬,故曰“天寒”。
“天寒尚有沙痕在”,尽管时令变迁,可是巨浪卷起的沙痕依然历历可见。
这两句是前虚后实,极写江水之气势。
妙在从沙痕引起联想,感叹大自然的无穷威力和变化。
正是由于诗人驰骋笔墨,不局限于眼前之所见,因而诗中景象扩大,意境雄奇。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两句,跟前两句倒一下,是前实后虚。
作者谈到山水名盛,意在增强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石盘陀”是堆垛在一起的巨大石头,只有在江面上才能看到的奇景。
它又引起了作者“古来出没随涛波”的遐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这一堆堆的巨石,水涨而“没”,水落而“出”,依然故我,岂不是历史的见证。
诗人心潮起伏,想到自己的仕宦生涯,就像潮涨潮落那样浮沉不定。
那在惊涛骇浪的冲击下,那巍然不动的“石盘陀”正是象征着历尽磨难的诗人不愿顺乎上下而变其操守、变其品德一样。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这里鲜明展现了诗人登上金山之巅,向远处家乡深情眺望的生动画面。
“试”字见作者思乡心切,明知故土远在天边难以望及,却偏要一“试”。
这种执着的想念,是作者厌倦仕宦生活的表现。
他满腹的愁怨与不平,希望在登高时泄发,在怀归中忘却。
正如王粲《登楼赋》中所写: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一样,苏轼的远眺,只能是愁上加愁。
“江南江北”一句写青山密布,并非泛言景色之美,而是哀叹望乡不见。
青山挡住了诗人的视线,“山多”即愁多,苦多也。
与《登楼赋》“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的描写十分相似。
到这里作者的情感得到了有力地抒发。
以上八句写的是白天所见的景象,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诗人在所思上极费琢磨,下了功夫。
“羁愁畏晚寻归楫”开始,转入暮景和夜景的刻画,更为奇丽壮观。
“羁愁”乃羁旅之愁。
作者心怀乡国,到了傍晚旅愁更深,思念更苦。
“畏晚”二字传神地表露出诗人的心理,这种心理颇具普遍性。
在苏轼之前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诗不是发出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千秋浩渺的慨叹。
在苏轼之后,元代马致远的《秋思》道出了飘泊者无尽的愁绪,“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可见“畏晚”的心情是羁旅之人常有的,只不过对失意的人来说,“畏”更厉害,“愁”更深罢了。
“归楫”指归舟,这是一种借代的手法,用个别借代整体,“楫”是船桨,以之指代船。
作者“寻归楫”未成,因为“山僧苦留看落日”。
一个“苦”道出了宝觉、圆通二僧的情意,也预示着落日的景象一定十分迷人。
果然,江中落日景色美不胜收,诗人用“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这一联对偶刻意描摹。
看,微风轻拂,辽阔的江面上泛起了细密的波纹,片片晚霞,在半空中燃烧,那鱼尾般的颜色,火红而艳丽。
诗人对风景的观察极为细致,而表达又是那样的生动贴切,上下对仗十分工整,语言锤炼很好。
因为“风微”所以水波才像“靴纹”那样细微,而“霞”是断成一片一片的,就像层层叠叠的鱼尾麟,从中放出鲜红的颜色。
波之美在水中,是近景;
霞之美在天上,是远景,上下相映,水天交融,这是一幅迷人的色彩绚丽图画。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这是入夜以后不同时间的两种景色:
一是新月高挂,洒下淡淡的光辉;
—是二更时分,月亮消失,一片漆黑。
李纪香《饮酒》一说:
“月之三日而成魄”,这里是指每月从初三开始,月缺的部位开始明亮起来。
是写江面上空为一弯明月所笼罩,使人陶醉在一种迷离恍惚的朦胧美之中,富有诗意。
到了二更时分新月消失,天空、江面和金山都是一片漆黑。
这漆黑的深夜会使人兴致索然,增添倦意。
看来夜景已没吸引人的地方了,这观察即将结束。
正当“山穷水尽疑无路”之际,突然又出现了奇怪的景象,“柳岸花明又一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乌惊”。
这一奇观使诗人惊呆了。
那团从江心冒出的光焰,似通红的火把熊熊燃烧,在夜幕下分外耀眼,它照射着金山,惊动了栖息在巢中乌鸦。
作者躭心人家说他虚构,特意在诗句下加注“是夜所见如此。
”《林无表志》里写到:
“海中遇阴晦,波如燃火满海。
”这是古人称谓荧火的特异现象。
苏轼偶来金山见到了,这叫他惊讶万分。
巧妙的是诗人这种心情是通过“栖鸟惊”的描写间接表现出来的。
栖住在金山树上的乌鸦都给惊动了,何况感情极其丰富的诗人。
以上八句,先是描绘落日奇观,继而渲染夜幕笼罩的宁静气氛,然后叙述江火燃烧的怪异景象,色彩由明入暗再变亮,场景由动转静复归于动,真是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当然,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江心的火光惊动了他的心灵,引起了他的幻觉: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怅然”,亦即怅惘,失意、懊恼的意思。
这是诗人是目睹奇观,百思不得其解的情绪,也是诗人娱意于山水,仍消除不了苦闷和不平的心理写照。
“归卧”,说结束观赏回居室,虽卧在床,但心中难以平静。
这团火光,不是鬼也不是人弄出来的,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果说在墨漆的黑暗中突然出现了熊熊的烈焰,是一种从无生有的景象,因火光的出没而惊心,借助想象,那诗境就由奇转为幻了。
这与《后赤壁赋》中苏轼游赤壁归来梦见羽衣道士问“赤壁游乐乎”的描写,具有一曲同工之妙。
说明这首诗的由此入幻更妙。
面对如此壮美奇异的江山,饱经忧患的诗人自然萌发了辞官归隐的愿望。
他用风趣的笔调写道: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明明是自己斩不断思念故乡的愁绪,却反说“江神”为自己的恋俗不归感到吃惊。
一个“顽”字,似乎写自己甘与世俗浮沉,态度实在顽固,实际极力道出了作者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苦衷。
前面借栖鸟写自己为江火所惊,这里反过来写江神“惊我顽”——为作者的顽固所惊讶。
作者就是以自己怪怪奇奇,出人意料的诗句泄发了自己政治上的苦闷和牢骚。
刘西载在《艺概》中说“苏轼长于趣”,确实是这样。
在假设了江神惊怪之后,诗人当即辩解,表白了自己的心愿——“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这里“谢”不是感谢,而是道歉,表示深深的歉意。
“岂得已”也就是不得已,它道出了诗人宦海浮沉,仕途挣扎,欲进不得,欲罢不能的困难处境。
末句指江水为誓,说自己置田后一定归隐家园,以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强烈的思乡之情结束全篇。
我们看这最后两句说,江神见怪诗人:
你为什么还迷恋仕途而不辞官归田?
诗人向江神解释:
家中实在是没有田产而不能归隐啊!
《游金山寺》以望乡怀归为主旨,写景也好,抒情也好,想象也好,用典也好,都为阐发这一主旨服务,因而韵味深长,颇有特色。
这是一首以文为诗,雄健非凡的作品。
全诗除“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两句一联是对偶句外,其余全是散文句式。
故“他人抄袭不得”。
艺术手法
诗人以江水为线索(全诗用了十个“江”字),把思乡之情贯穿起来。
开头是“我家江水初发源”,开门见山点出江水。
诗尾说“有田不归如江水”,仍然扣住江水收束全诗。
江水的行程犹如诗人的宦游生活历程。
中间以“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两句充满深情的“望乡国”三字与开头的“我家”和末尾的“归”字相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除“江水”外,全篇还有“江如海”、“江南江北”、“江月”、“江心”、“江山”等,“江神”出现了两次,共用了8个“江”字,加上头、尾两个“江”字,共10个。
在这不长的一首诗里,作者不怕相犯,是有意重复,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宣泄郁抑不得志的情感,表露辞官归隐的愿望。
这种在修辞上的回环复迭,不同于一般的重复。
吟诗作赋,用词固在灵活多变,但这也不是千篇一律。
崔颢在《黄鹤楼》中写道: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两联用了三个“黄鹤”。
通过古今对比,有力抒发了诗人登楼时的怅惘之情。
同样苏轼连用10个“江”字,也是突出了思乡怀归的执着情绪,却一点没有单调呆板的感觉,而且“江”字的连续使用,也显示出该诗针线紧密,语意贯通,层次分明,于豪放不拘中看出他笔法森严。
特别是最后两联,句句有“江”,每个“江”字都紧扣着诗人厌倦仕途的思想感情。
虚写与实写相结合,幻景与现实相结合,意象巧妙,变化莫测,这也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作者先从“潮头一丈高”的想象落笔,并且用“天寒尚有沙痕在”所见作证,极力渲染江涛的汹涌澎湃。
不仅描绘出大自然无比壮丽的景色,而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诗人起落不平的政治生涯和翻滚不宁的心境。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这与上联相仿,从现在写到过去,从实写到虚,也就是从眼前景色落笔,而后叙述想象中的情景,仍然从波涛的起落寄寓自己宦海升沉的无限感慨。
而坚定不移的“石盘砣”让人感到这是作者人格的生动写照。
以上两联都是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而虚实的安排也不呆板,或先虚后实,或先实后虚,这也体现出变化了。
幻景与现实结合,在诗的后半部分从“江心似有炬火明”到结束,作者使用了这一手法。
以江心“飞焰”为契机,把描写的对象从实景扩大到幻觉的领域,笔墨酣畅地抒发了自己思乡怀归的迫切心情。
“非鬼非人”“江神见怪”等句,似乎荒诞不经,其实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动荡、矛盾、痛苦。
作者的幻觉竟是那样的虚无飘渺,其实这是在夜以继日的思念之后,所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想的多,想的急切,也就想的离奇了。
因此,有关归隐的幻觉描写,可以说是极其真实的表现出作者厌倦仕宦,可望安定的迫切心情。
全诗共12句,四句一换韵:
“海”“在”押韵,属仄声韵;
“楫”“日”、“细”、“赤”押仄声韵。
这样平仄相间,可见声韵参差之妙。
后面诗句,是两句一换韵,变化快,音节急促,与诗歌所表现的那动人的心魄、心弦的内容相称。
总之,苏轼诗风雄健,奔放灵动,想象丰富,奇趣横生。
该诗从寄宿漫游写到金山登顶,从断霞半空写到二更月落,从江火通亮写到怅然归卧,从江神见怪写到指水为誓,或实,或虚,或看,或想,从无生有,如图如画,真是神笔巧夺天工。
这是一首颇能代表苏轼诗歌创作风格的一首七言古诗。
名家评价
汪士行:
“起二句,将万里程,半生事,一笔道尽。
”高步瀛:
“既之与《后赤壁赋》同,而意境甚彼。
”(注:
引清人评“非鬼非人竟何物”之语)纪昀:
“首尾谨严,笔笔矫健,皆短而波澜浑阔。
”
三酸趣闻
金山寺住持佛印,邀请苏东坡、黄庭坚品尝自酿的桃花醋(乌镇的“桃花醋”今已失传),品尝之后则皱眉喊酸,时人称其为三酸。
画面均为一和尚、二文士之人围着大缸品尝桃花醋,画面诙谐有趣。
黄庭坚专门为三酸之事做了一首诗,即《题石恪画尝醋翁》:
“石媪忍酸喙三尺,石皤尝味面百摺。
谁知耸膊寒至骨,图画不减吴生笔。
”古今以来文人雅士于正统之外,还往往洋溢着率真、痴绝、玩闹等脾性,不虚伪、不造作。
这三个名人雅集,竟然是围着一坛桃花醋,酸得嗤牙咧嘴。
这种情形,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正如何训田的《春歌》里所唱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生好时光。
”注:
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
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金山寺 苏轼 金山寺 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