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安全教育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67912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51.84KB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安全教育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安全教育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逃学等,以免出现不安全问题。
2.不翻围墙、不做危险活动和游戏。
3.在走道或梯道上行走时要靠右行,不要拥挤。
4.不能不假不到,有事做到请假。
5.不准带各种刀具和凶器。
6.不要到有危险隐情的地方去玩。
7.不要做有损自己和他人的危险活动或者动作。
四.在来校和回家的途中的安全问题:
1.在途中不骑飞车、不抢道、不载人,不横跨公路。
不乱跑,不打架,不骂人。
2.不吃零食和变质食品,防止中毒。
3.不下河塘游泳,防止溺水。
4.不到同学家中过夜。
5.要防火、防盗、防水。
6.不喝酒、不吸烟、不赌博,不进“三厅”。
学生讨论:
怎样做才能是安全的?
归纳小结:
安全重于泰山,认真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要有安全意识,在实验室要注意安全,按规则操作。
板书
设计
《安全重于泰山》
一、安全的重要意义:
二、学生应学习的一些安全的法律和法规:
三、学生在校的一些安全问题:
四、在来校和回家的途中的安全问题:
第 周 课时,总第 2 课时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1、知道海洋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隐藏着丰富的资源;
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
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合理进行海底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认识海水是人类的天然聚宝盆。
:
海水淡化
学生虽然没有看见过大海,但是他们大体知道海水含有许多盐份,还有许多矿产资源
教学挂图,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导气管、食盐水、硝酸银溶液等
讲授,讨论,自学,练习,实验操作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你知道海水的味道吗?
你想知道海水为什么又苦又咸吗?
你想知道海水能为人类提供哪些有用的物质?
二、引导自学
(一)预习内容:
海水中的物质
方法:
学生看书,完成思考题。
思考:
(1)海水中有哪些物质?
你对“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是怎样认识的?
(2)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其工艺流程是什么?
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学生看书、思考、书写制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给予纠正和补充。
讨论:
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
(二)预习内容:
海底矿物
(1)海底蕴藏着哪些矿物资源?
(2)为什么“可燃冰”被誉为21世纪能源?
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开采?
(3)什么是锰结核?
锰结核里主要含有那些元素?
(4)海洋资源包括哪些?
海洋中的资源可以再生吗?
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应如何保护海洋资源?
学生看书、读图、讨论
反馈学生的讨论结果,对“可燃冰”的开采和储存运输中的问题作简单的解释。
(三)预习内容:
海水淡化
(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
(2)人们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
(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交流
演示实验:
海水淡化
问题:
从哪些方面对装置进行改进,可以提高水蒸气的冷凝效果?
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
蒸馏和蒸发有什么不同?
三、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那些问题需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四、练习:
总结:
巩固练习
第一节海洋化学资源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含有离子:
最多的是氯离子,其次是钠离子
2.海水中提取金属镁
二海底矿物
煤、石油、天然气
可燃冰
锰结核
三海水淡化
1蒸馏法
2膜法
3热法
教学
反思
第 周 课时,总第 3 课时
第二节海水晒盐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混有泥沙的粗盐;
了解食盐的用途和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2.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知道结晶有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途径。
1.学会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2.学习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图);
进一步提高在实验探究中控制实验变量的能力。
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
工业上精制食盐的方法;
“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等概念
绘制并使用溶解度曲线图;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上一学期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而溶质可以有多种。
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制成溶液,有些物质几乎不溶于水。
饱和溶液的配制和结晶的相关仪器
引入:
既然大多数物质在水中是有一定的溶解限度的,那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该如何表示和衡量呢?
设疑:
我们同样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呢?
实验探究:
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
1、溶质种类的影响:
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溶质种类
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
温度和水的质量
2、温度的影响
3、在实验中要改变的因素是:
温度
溶质的种类和水的质量
实验证明:
影响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
。
(1)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有关,一般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强,但熟石灰相反,即温度越高,溶解能力越弱
活动天地:
认识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的质量。
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注意四个要点: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2、标准:
在100g溶剂中
3、状态:
达到饱和时
4、单位:
以克为单位,因为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
指该物质在此温度下,在100g溶剂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内部因素: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部因素:
温度。
绘制溶解度曲线
从曲线图上,我们可以查得0——100之间任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所以将表格数据转换成图像表达,具有直观连续等优点。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比一比:
看谁能从图中找到更多的信息。
小结: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
3、两条曲线的交叉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4、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
KNO3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
Ca(OH)2
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溶解度大小与溶解性关系如下:
注: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溶解度/g(20℃)
<
0.01
0.01—1
1—10
>
10
溶解性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
第二节 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
三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
(1)物理性质:
原料
(2)化学性质:
原理4、盐
生产流程1、判断依据:
2、纯碱的用途2、水溶性
3、纯碱的性质3、性质:
第 周 课时,总第 课时
第四节海水“制碱”
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物质的重要性质;
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纯碱的性质、常见盐的水溶性应用
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
学生虽然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质量守恒”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元素守恒观,尚不能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考虑物质制取过程中的原料选择问题。
对于盐的认识也仅限于几种具体的物质(如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等)的物理性质方面,而对于盐的化学性质知之甚少,更不能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推断其用途。
教学应从引导学生分析由食盐制取纯碱时需要补充的元素入手,尽早地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守恒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氨碱法制碱的步骤和反应原理,尝试从经济、技术、设备等多个角度考虑生产问题。
关于纯碱性质的教学,要注意挖掘“实验探究”所包含的多重教育价值,既要让学生通过该实验认识盐的几种性质;
又要引导学生将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用途联系起来,进一步强化物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并归纳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同时还要通过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化学转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质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纯碱性质的有关仪器和药品
1、纯碱的性质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俗称纯碱
(2)化学性质: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氢氧化钙反应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方程式:
Na2CO3+Ca(OH)2=2NaOH+CaCO3↓
思考练习相关方程式的写法
4、盐(自学教材P22)
判断依据:
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根据溶解性表可总结为:
酸类易溶除硅酸,溶碱钾、钠、钡和氨;
钾、钠、铵、硝溶,盐酸除银和亚汞;
硫酸难溶钡和铅,碳酸溶钠、钾和铵
(1)盐跟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
(2)盐跟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
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3.了解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
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金属的物理性质、炼铁的原理
合金的性质、还原反应。
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
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导线、铝箔、易拉罐、订书钉、水龙头,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铁架台、酒精灯等。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金属制成的?
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
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金属制品
(提出问题)金属制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天地)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
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金属的用途
二、合金
1.常见的合金
2.合金的性质
(提出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
请阅读课本56页第一段。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
究竟什么是合金?
为什么要生产合金?
(设问)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三种不同的铁合金。
(引导)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
三、炼铁的原理
1.常见的铁矿石
(引导)众多的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合金一直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提出问题)你知道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吗?
(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铁矿石
(提出问题)人类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得到铁的呢?
(活动天地)演示: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实验;
提出问题:
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装置中右边的酒精灯起什么作用?
(练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中的氧被一氧化碳夺去,铁被还原出来,一氧化碳是还原剂。
化学上把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引导)钢铁工业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炼铁的。
(投影彩色图片)工业高炉炼铁
2.还原反应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1.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
如:
钨熔点高→灯泡灯丝
银导电性优良→电子制造业
1.常见的合金:
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
2.合金的性质
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实验结论:
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
组成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变→性质变化
3.合金的用途
1.常见的铁矿石:
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等。
2.炼铁的原理
①活动天地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还原反应:
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4.工业高炉炼铁
第二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 周 课时,总第 课时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反应。
学生已经知道了镁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铜能跟氧气反应,镁与盐酸、硫酸反应等事实,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系统的。
本节课应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使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泼性不同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或盐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
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引导复习)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
③铜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天地)铝粉的燃烧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共享)分析哪些原因可以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引导)很多金属不仅可以跟氧气反应,还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盐酸的反应
②锌与硫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
稀硫酸
铁
铜
铝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下列问题:
①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②比较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排列。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板书,介绍谐音记忆方法:
“加盖那煤炉,心铁西迁,轻,统共一百斤。
”
(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63“活动天地”中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的共同特点。
(小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特点
(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的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和三种非金属类型。
(练习)完成课本P65“在线测试”,各小组共同交流。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引导)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盐溶液中往往会电离产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能否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吗?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硫酸铜
硝酸银
氯化钠
Zn
Fe
Cu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分析下列问题:
哪些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发生的反应中,加入盐溶液中的金属与盐中的金属在活动性的强弱上有何关系?
(板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特点。
(小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
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
(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剧烈程度,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等。
(开阔视野)湿法冶金术
(练习)完成课本P66“挑战自我”,各小组共同交流。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1.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2.[活动天地]铝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置换反应
1.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
3.湿法冶金
本节课应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使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安全教育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