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教育学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65968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5.73KB
6A文教育学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6A文教育学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A文教育学知识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狭义)指一个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激励功能选择功能评价功能
3、确定教育目的客观依据
a)教育目的要反应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需求。
b)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5、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劳
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普及型基础性强制性
7、素质教育:
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喂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各方面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8、素质教育的特点:
全体性全面性个体性主体性层次性
第三章教育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互补性
2、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
a)小学生身体的发育
b)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c)小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关于影响个体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内发论一般强调个体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奥地利精神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外铄论个体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素质:
个体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首先,遗传素质喂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是个体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再次,个体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
虽然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能起决定作用。
因为:
、
a)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
b)遗传素质本身也是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c)对于遗传素质上的个别差异也不能过分的夸大作用。
环境:
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全部外在的因素的总和。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有计划、有系统的。
b)教育可以根据受教育者的遗传素质,有意识的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是先天的生物因素向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方面发展。
c)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控制和利用。
d)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和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即发挥人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
2.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教育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3.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a)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b)教育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a)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b)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的政治变革。
c)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民主化。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
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
2.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1.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指定和实现。
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
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金费的使用。
2.教育对人口的影响
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
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
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
第四章学生与教师
1、学生的本质属性
a)学生是具有发展性的人。
b)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c)学生是具有个性的人。
d)学生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
2、学生的权力与义务
3.现代学生观。
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题。
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3、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受过专业训练、在学校中从事想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的结构、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专职人员。
4、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a)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着。
b)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c)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b)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c)教师劳动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d)教师劳动任务具有严肃性与所负责任的重大性
e)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5、教师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决策者与开发者
4)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6、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a)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
b)宽厚的教育科学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
c)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
d)充分的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e)先进的管理知识与能力
f)基本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科研能力
教师的职业道德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7、现代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应是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
8、师生关系的内容。
a)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b)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c)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8.、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
a)转变学生观
b)师生之间扩大交往,培养师生之间的和谐的情感。
c)改变评价制度,注重发展性评价。
d)构建和谐的环境
e)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素养,赢得学生的敬仰。
f)引导学生开展爱师教育引导学生产生爱
引导学生表达爱、表现爱
评比尊师、爱师的文明学生
9、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0、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a)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b)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校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促进教育任务的有效完成。
c)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师生学校生活的质量,建立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基础。
第五章小学教学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意义:
教学是实施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
教学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小学教学任务和内容: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2发展小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发展学生体力,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总特点:
间接性简约型引导性)
教学过程又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原则及实施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
3.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基本要求: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
2.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直观性原则基本要求:
1.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
2.正确的运用直观教具
4启发性原则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要启发学生思维,教会学生学习。
3.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5循序渐进原则基本要求:
1.教师要严格按照教材的逻辑体系系统而连贯的组织教学。
2.要抓住组要矛盾,突出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6巩固性原则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
2.组织复习和联系。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
7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
1.按国家的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校实际可能来教学
2.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别特点。
3.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
4.既要注意优秀学生的培养,又要特别注意后进生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的基本形式:
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谈话法:
又称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的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
讨论法:
是在教师的知道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
是教师知道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
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试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
参观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组织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练习法:
L是学生在教师知道下进行的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
实习作业法:
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已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方法。
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意义: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学业成绩的基本途之一。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学生学法的知道根本目标:
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常用的学习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指导学生学会做作业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教学方法学则的依据: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
2.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4.教师本身的素养
5.学校说的设备条件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
是把学生按年龄、文化程度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课程表上课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班级授课制的缺点:
强调统一要求,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课堂上学生活动少,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之强调传授现成的知识,忽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由于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接触实践机会少,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
容易养成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班级授课制中课的类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来划分:
传授新知识、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数量:
单一课综合课
根据主要的教学方法:
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传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不知课外作业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三项工作:
专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三种计划:
学期或学年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一堂好课,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恰当
4.教学组织严密
5.教学语言清晰
6.师生积极性高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分为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
其主要任务和内容1.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作业。
2.给缺课或基础差的学生补课
3.给优秀或有专长的学生以个别指导,为发挥其个性特长创造条件
4.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成绩的检查考查与考试
学业成绩的评定遵循的要求:
持客观公正态度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及时进行分析总结
第六章小学课程
课程的概述
课程:
是指学校学生所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类型
根据任务的不同可分为: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内容所固定的属性可分为:
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根据内容的组织形式可分为: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主体不同可以将课程分为: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根据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可分为: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的要求对课程的制约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课程的制约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对课程的制约。
4)课程理论的制约
课程计划概念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计划的构成
1.规定教学科目
2.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
3.规定哥们学科的教学实数
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
1.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2.以教学为主的原则
3.保持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
课程标准的概念:
过去称教学大纲,现在称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
实施原则及方式。
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构成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课程标准的意义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校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的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教材
广义:
教材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在教育教学中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狭义:
一般指教科书,又称课本。
新课改下的课程评价
在指导思想上
要突出评价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重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评价,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和从分发展,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于的支撑环境。
在评价的主体上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建立由学生、家长、学校和教师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
在评价的方法上
1.由总结性评价发展为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档案袋”式评价等方式,突出过程。
2.有定量评价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学生学习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
3.有相对评价发展到个体内差异评价。
4.由绝对性评价发展到差异性评价。
我国现行小学课程
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
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位最终目的。
要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贯彻幼儿、小学、初级中学课程的衔接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的原泽等
第六章小学德育
德育概念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把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指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需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的正确政治方向
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小学德育的内容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教育
热爱劳动的教育
刻苦学习、专研进取的教育
个性品格的教育
遵守纪律、自觉守法的教育
德育过程概述
德育过程:
根据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施加影响,以达到预定德育目的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身已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诸要素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过程。
3.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原则
1.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知行统一的原则
3.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4.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因材施教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2.班主任工作
3.课外、校外活动
4.少先队活动
5.社会实践活动
6.校园环境的建设
德育的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法
4.品的评价法
5.道德体验法
6.自我教育法
第八章班级管理及班主任工作
班级管理
班主任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和学校培养的目标的规定,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
班级管理的改革发展趋势
1、管理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功能
2、注重正是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共同管理
3、教师的影响力由传统的权力性影响向非权力影响过度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为建立、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而设立的专职教师,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工作及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1.就班主任与班级关系来看: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知道者,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起着导师作用
2.就班主任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看: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的助手、是学校教育的基石,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方针的贯彻起着沟通作用
3.就班主任与社会教育的关系看:
班主任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协调者,对沟通社会各界通力合作配合、支持教育、骑着纽带作用。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了解和研究学生(观察法谈话法)
组织和培养班级体(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优生的教育工作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
协调好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与任课老师的团结合作,做好班级少先队工作,做好家长工作)
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分为学期计划和月(周)计划
班主任劳动的特点
劳动的事物性劳动的消耗性劳动的持续性劳动的创造性
优秀班集体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的特征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教 知识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