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65956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7.67KB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的“征知”过程,也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
“心”具有理性思维的作用,但“心”的理性思维必须以感官接触客观对象后所得到的感觉材料为基础。
十“十翼”:
《易传》有十篇,传统上称为十翼。
《彖传》上下篇,说明每一卦基本思想,解释卦辞;
《象传》上下篇,一部分是说明如何按照卦的基本思想去行动,一部分是解释爻辞的;
《文言》是解释乾、坤两卦的基本思想的;
《系辞传》上下篇是总论《经》的基本思想的;
《说卦传》是总述八卦代表的各类事物及原理、变化等;
《序卦传》是对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说明;
《杂卦传》是说明各卦之间关系的。
十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古代易学用以说明矛盾运动法则的命题。
语出《易传*系辞上》。
即指突然的存在规律,一阴一阳即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阳可变阴,阴可变阳,即为道。
主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互相作用,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十二心斋:
就是要空掉附着在内心的经验,成见,认知,情感,欲望与价值判断,自虚其心,恢复灵台明觉的工夫。
十三三才之道:
易传中用来描述自然和社会法则的,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法则称为天道和地道,人类活动的规则称为人道,天道指阴阳,地道指柔刚,人道指仁义。
十四虚一而静:
是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不是虚无和绝对的静。
虚,“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即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
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
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之一,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不能让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
静,“不以梦剧乱知”,即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十五韩非的“法、术、势”
韩非集成了前期法家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是统治者公布的统一法令,制度,由官府公布,实施办法要让民众都知道,遵守法令就赏,违反就罚;
术,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
势,是统治者占居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a治国要有法,法要不分贵贱,一律遵守;
b用人要有术,用术要知人善任;
c、行法用术,都靠紧握权势,君臣不能共权;
d、靠掌握“刑”与“德”两大柄权,把握“势”。
十六董仲舒的“三统”、“三正”
三统:
黑统,白统,赤统。
三正:
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寅月以黑色为上色,故夏代为黑统,如此类推,历史的变化就是黑白赤三统的周而复始。
“新王必改制”,一个新的时代必须改正,“三统”并不是历史转变的动力,只是“新王受命”的标志。
三统三正是历史循环论,强调“治古”朝代虽更替,但不触动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复古主义的历史循环论,论证了封建制度的永恒性和不可侵犯。
十七形神相即:
是范缜论证其神灭论以及对形神关系的一元论观点,意思是形和神,神和形是不能分离的,形和神名殊而体一,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可分离的统一体,这又被叫做形神不二或形神不得相异。
十八形质神用:
是范缜用来证明其无神论形神一元论的,就是说形是实体,是神的主体,而神只是形的作用,由形派生出来的
一、名词解释
天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
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
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
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
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
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
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
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
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
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
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道
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
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
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
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
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
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
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
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
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
这种理论对中国古
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
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
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德
道德,品德。
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
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
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
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
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礼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规范与礼仪的总和。
理
又称天理。
主要涵义有:
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性
中国古代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
孟子强调以人的道德素质(仁义礼智)为人性的主要特征,并认为在性中已蕴有这些道德素质之萌芽。
荀子则提出性作为人生来就有的本性应是恶的,只有通过后天的改造才能产生善的德行(礼义)。
宋明理学中,强调性即是理,或同时又强调心即性。
因而性具有联结人的精神活动与宇宙本体的超验的性质
气
本义为云烟、云气。
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
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王霸之辩
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
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
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
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
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
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
秦汉以后王霸并用。
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
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六府三事
“六府三事说”先见于《尚书》,后见于《左传》。
六府指的是人民生活物质中的金、木、水、火、土、榖,三事指的是治民政事之正德、利用、厚生。
《书经大禹谟》则记有舜帝称赞大禹的话:
“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六府三事九德;
即是伦理上的尚德主义与功利思想;
其根本目的在于用中庸之德,调和功利思想。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
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
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太极
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阴阳
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五行
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八卦
《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
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
它们是: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
《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无为
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自然
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指天然,自然而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人的作用来干预。
神器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器,物。
神器,神秘之物,代指国家政权。
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句子出在《老子》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在古人心眼当中,天虽然至高无上,可是也不得不效法道。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道是天地宇宙间最最根本的存在。
所谓“道法自然”,其实正是说,道是无所效法的,自然而然的。
物极必反
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思想。
意为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它的反面转化。
是辩证否定的朴素表述。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
共20篇,492章,《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记载了他的生活习惯和细节。
正名
孔子对于社会的理论。
他认为,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最重要的事情是实行他所说的正名。
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是孔子正名学说的含义。
仁
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中庸
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里有一句名言: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说,作为君子,要善于调合各种矛盾,要善于跟别人和谐相处;
但与此同时,当自己的意见不同于别人的意见时,要尊重别人的意见。
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所以,所谓的「不忍人之心」,应是在「乍见」任何一人之危及生命之际,都能有此纯粹,无条件,全无感性欲求的本心。
天爵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人爵和天爵的观念。
他在《孟子告子上》中说: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
”读罢不觉感慨万千。
孟老夫子果然高见,数千年来,重“人爵”而不重“天爵”,得“人爵”而失“天爵”的确实屡见不鲜。
无怪乎孟子与孔子一道,被尊为圣人。
“天爵”是道德品质的象征,是靠自身修炼和培养出来的,具有内在性和不可剥夺性。
“人爵”是权力、地位的象征,是统治者或他人授予的,具有外在性和可剥夺性。
自古以来,选人用人都强调“选贤任能”。
尽心知性
孟子提出的反省内心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方法。
民贵君轻
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
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
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
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三表
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
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
“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
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
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非命
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主张。
反对儒家把“寿夭贫富,安危治乱”看成是先天命定的思想。
“非命论”是墨子思想中最积极合理的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古代劳动者力图摆脱传统天命思想束缚的愿望。
天志
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观。
认为天是有意志、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的最高主宰。
兼爱
墨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主张。
墨家学说的核心内容。
意指天下之人应当相互亲爱。
强调人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反映了古代的平等观念,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
非攻
墨翟的战争观,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
认为兼并和侵略战争于民危害最大。
逍遥
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用语。
指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
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即不依赖于任何条件的,如果借助了一定的条件,则会“为物所役”、“所累”,从而不自由。
宇宙
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空间;
宙,时间。
东汉科学家张衡则认为:
人们观测到的天地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
后来的唯物论者大都肯定张衡的观点。
名实
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
最早产生于先秦。
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
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
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
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
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并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实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名实论和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
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
白马非马
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
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离坚白
“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
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石的坚性和白性的。
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彼此分离的。
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
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唯心论的观点。
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法
1指法律、法令、法规等。
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行为规范。
先秦法家强调法,商鞅提出,法
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
《管子》明确以法为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并视之为“圣君之宝用”。
韩非对法作了更深入、全面的规定,认为法是由统治者制定并公开颁行的法律条文,是赏罚的依据,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并使百姓明了、遵守。
2佛教名词。
通指一切事物。
又指佛、法、僧三宝之一,即佛教的经典和教义。
术
1手段、策略。
法家的重要术语,实际上是君主驾驭群臣、治理国家的权术。
2方法、学说,如道术、方术。
势
1权力和地位。
即权势。
法家强调的统治方法之一,认为权势是君主实行法治的必要条件,君主之权势,就在于握有刑德赏罚之权,从而使群臣对君主绝对服从。
君之失势,如虎豹失其爪牙,必然身死国亡。
2趋势。
唐柳宗元《封建论》以封建制为历史趋势。
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理势统一的学说,以势为理即历史规律所表现的必然趋势。
并以此论证社会历史的进化发展。
五德终始
又称五德转移。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
“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或性能。
“五德终始”即“五德”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邹衍继承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观点,试图用当时的天文学知识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问题。
“五德终始”说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是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王朝寻找理论根据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
语出《易传系辞上》。
主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形而上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
《易传系辞上》: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
“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常被各家用来表述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等。
两仪
中国古代易学范畴。
两仪所指,说法不一,其哲学意义则指天地或阴阳
四象
中国古代易学范畴,象征春夏秋冬四时,故称四象。
在哲学上,含有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之意。
消息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消,消亡;
息,增长。
指世界万物的存在过程是一个消亡与发生相统一的过程。
太一
“太”是至高至极;
“一”是唯一。
1“道”的别称。
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元气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本原。
两汉经学
汉代的儒家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经书的形式出现的,故称为经学。
在汉代搜集到的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儒生口授,由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叫做“今文经”。
另一部分是散在民间,藏在墙壁中偶然被发现的经书。
这些经书由汉以前的文字即古籍文字成,故称“古文经”,故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人副天数
《春秋繁露》卷十三《人副天数》,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主张“人副天数”,及“人副天数“为基础的“三纲五常”,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之于天”.。
他关于天的结构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的论述,都是为了证明“人副天数”进而阐释其“奉天而法古”的政治哲学宗旨。
既然“人副天数”,“为人者天”而又“天辨在人”,因而,人的行为必会在“天”上得到反应,天人谴告由此而来。
但天之谴告主要是因为人取法于天迷失了,导致国家失措的负面戒惧论道。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
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
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也简称《礼记》。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大戴礼记》现存最早的注本是北周卢辩注。
《小戴礼记》的主要注本有东汉郑玄的《礼记注》,唐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清朱彬的《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哲学史 试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