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志南的《绝句》do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64718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7.10KB
教学志南的《绝句》doc文档格式.docx
《教学志南的《绝句》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志南的《绝句》doc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志南的《绝句》我是从指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开始的。
因为学校正处于在外过渡期间,使用不了任何教学手段,我便让学生捧起了书。
我对学生说:
“仔细看看书上的图画,看看画的是什么季节,图上画了些什么?
”插图画得简洁明了,学生几乎不费什么劲儿就看出个八九不离十,争着说:
“画的是春天的景象,有小桥、和尚、河水、小船、柳树、高山……”有人说河对岸是杏花,有人说是桃花,这两种花都是粉红色的,仅从图上看确实难以说清楚,我对学生说:
“仅从图上看,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都可以算对。
”河边系小船的树,学生都看到了,我不满足学生仅称之树,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树干及枝叶,要求学生猜猜大树的年龄,学生说,大树树干上又很多皱褶,估计年龄很大,是老树。
至于小船,我问学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船?
学生说,这是一只带篷子的小船,用一根绳子栓在老树上。
关于和尚,我又问学生,和尚在干什么?
猜猜和尚的年龄。
学生说,和尚在过桥。
这是个老和尚,因为他手里又一根拐杖。
好了,图上画的,学生都看到了、说到了,该让学生读诗了。
“各位同学,图画上方的诗写的就是图画上的内容,请大家读读这首诗。
”我对学生说。
学生大声读了起来。
我叫停了学生,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后说说自己有没有读错的字词或者读破的句子。
刚播放完录音,就有学生举手了。
学生说:
“‘系’字我读错了,录音中读‘xì
’,我读成‘jì
’了。
”他的话得到了其他学生的附和。
我微笑着说:
“‘系’是个多音字,这里为什么读‘xì
’而不读‘jì
’呢,学完这首古诗后,请大家来回答。
”也有学生说其他错误类型的,都是一些因个人粗心或能力不足造成的,没有过多的拓展开。
说实话,诗中一些词语对于学生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短篷、杖藜、杏花雨、杨柳风”,但,我之所以一开始花一些功夫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就是要以图促读的,图画的形象性总是高于文字的,有了图画的辅助,学生一定能“猜”出这些词语的意思。
我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
“诗中有一些词语比较难理解,但我们刚才观察了插图,只要我们稍微动一下脑筋,也能理解这些难词,愿意尝试一下吗?
”学生地胃口被调动起来了,大声回答“愿意!
”
在图画的“诠释”下,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
原先弄不清的“粉红花”也被“确认”为杏花了
在此基础上,诗文大意学生也很快明白了。
我问学生“古木阴中系短篷”的大意,学生说:
“古树的树荫下系着一只带篷的小船。
”我又问道:
“大家查差词典,看看这里的‘系’为什么读‘xì
’而不读‘jì
’?
”结合诗文理解与词典解释,学生得出了答案:
“读”‘jì
’时只有一个解释:
打结;
扣,不符合诗意。
读‘xì
’时,有个解释:
栓;
绑,能与诗意相符。
这里‘系’读“xì
”音是合适的。
2020-02-24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我问学生“古木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句 教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