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森林聚会教学实录与评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639398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16KB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森林聚会教学实录与评析Word格式.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森林聚会教学实录与评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森林聚会教学实录与评析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10个竹笋,20个桃子,12个萝卜,15个松果。
她真会观察!
那你们知道这些食物分别是为谁准备的吗?
熊猫吃竹笋,猴子吃桃,小兔子吃萝卜,小松鼠吃松果。
看来你对小动物的了解还真不少!
(评析: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森林聚会”这一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桌子上准备了哪些好吃的”“这些食物分别是为谁准备的”这三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有序地梳理了信息,为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究解决问题做好了准备。
)
二、探索新知,体会领悟“平均分”的过程
活动一、分竹笋
看到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小动物们都馋坏了!
你们看,熊猫欢欢和乐乐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竹笋呢,你知道它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它们最想吃竹笋。
(课件出示熊猫分竹笋的单独情境图。
那怎样分竹笋呢?
(课件出示信息窗的问题:
怎样分竹笋呢?
10个竹笋要分给2只熊猫,该怎么分呢?
哦,大家都有想法了。
请你拿出画熊猫的那张纸,用10个小圆片来代替竹笋,按你的想法分给两只熊猫吧!
生分竹笋,教师巡回了解学生分的各种情况。
同学们分好了吗?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生说师写,并询问这样分的理由。
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分竹笋的方法。
仔细观察,在这些分法中(师指黑板),有一种分法很特别,你看出来了吗?
5、5分得的结果同样多。
哦,其他的结果不是欢欢多,就是乐乐多,只有这种结果每份分得同样多(在5,5的分法板书上,用红色粉笔加彩强调,然后在其后板书:
每份分得同样多)。
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均分(师板书知识课题:
平均分)来,跟老师读一遍:
平均分。
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分法是平均分?
那现在我们再来动动手,把刚才的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好吗?
学生再来分竹笋。
分完了吗?
谁来说说现在每只熊猫分到了几个竹笋呢?
每只熊猫分到了5个竹笋。
(大屏幕出示此语:
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到5个.)
也就是说把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到5个.谁也能像老师一样说一说?
谁还想说?
师:
同学们都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现在我就来考考你会不会平均分了。
请把画熊猫的那张纸放进桌洞里,看谁放的最快!
从你的10个小圆片中数出6个,其他的放在桌子前面。
听好了:
把这6个小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到几个?
(操作后回答)每份分到3个。
同位互相看看,你们都分对了吗?
好,老师有新的要求了,还是这6个小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到几个?
(操作后回答)每份分到2个。
同位再互相看看,你们都分对了吗?
由聚会中熊猫提出“怎样分竹笋呢”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选择如何分配上,深刻感受到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在引出“平均分”的意义以后,让学生把原有的分法全部改成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并及时安排了“分圆片”的小练习,借此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意义。
活动二、分桃子
现在,我们就用刚刚学到的平均分的知识帮助小猴子分一分桃子吧,你看小猴们都馋得不得了了.(课件回到原情境图,色彩强调20个桃子。
小猴子要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课件投影:
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根据这个要求,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这个问题提得多有价值啊!
(课件出示:
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该怎样分呢?
我们还是用小圆片来摆一摆吧。
你们每人手里有10个小圆片,要分20个桃子,怎么办?
同桌合作。
这个办法好,合在一起,正好20个。
那这次就同桌合作一起分,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好,开始吧!
学生分桃子,教师下去巡回了解学生分的过程。
小朋友们分完了吗?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分的过程展示给大家?
他们俩分的时候,咱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啊?
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目光巡视全班,待坐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分的。
学生边展示师边介绍:
第一次每只小猴分1个,没有分完,第二次每只小猴再分1个,分了4次,现在分完了,大声告诉大家,每只猴子分到几个桃子?
(4个)
他们俩是1个1个地分的。
谁的分法和他们的不一样?
请上来。
好,我们再来仔细欣赏,他们俩是怎样分的。
学生边演示师边介绍:
他们是4个4个地分,一次分完,小猴子满意吗?
4个4个地分,这可是很有难度的,你们真棒!
谁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我们再来看看他们又是怎么分的?
学生演示2个2个地分,2次分完,每只猴子最后也分到4个。
好了同学们,刚才你们的分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每只猴子都分到了几个桃子?
真不错!
(课件出示:
4)
师(指大屏幕上的结语)谁来把我们刚才分桃子的情况大声读给大家听听?
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到4个
读得真响亮!
同学们,你们刚才分得很认真,听得也很认真,学习习惯真不错!
“分竹笋”的活动目的是引入“平均分”的意义,“分桃子”的活动目的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这个环节中,教师非常关注学生平均分的有序过程:
为什么第一个猴子分几个,后面的猴子也要跟着分几个;
同时又关注分后的结果:
看起来分法不一样,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活动三、分萝卜
小猴子分到了同样多的桃子,满意极了,这时小兔子可着急了,有两只小兔在悄悄地商量着什么呢!
情境图上增添对话框“我们每只小兔要4个萝卜。
”)(屏幕上方出示:
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
宴会上准备了多少个萝卜?
12个。
(屏幕上方出示信息“12个萝卜”)有12个萝卜,每只小兔要4个,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有几只小兔参加宴会?
生:
可以分给几只小兔?
真会提问题!
(课件:
可以分给()只小兔。
我们再来帮帮小兔子好不好?
老师呀把这12个萝卜画在了练习纸上,请你拿出来,请你用圈一圈的方法帮小兔分一分,看能分给几只小兔?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查学情。
谁愿意上前面来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在展示台上演示:
一下圈出4个萝卜,共圈出3个圈儿。
为什么一下圈4个?
这4个萝卜圈在一起可以给一只小兔,这4个萝卜给一只小兔,这4个萝卜给一只小兔。
12个萝卜分完了,请你告诉大家,能分给几只兔子?
大家分的和他的一样吗?
是啊,每4个圈在一起,圈了几个圈就知道能分给几只兔子。
这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
说说看为什么?
是平均分,因为每只小兔分的萝卜同样多。
他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
谁再来说一说?
填写3。
)谁再来大声地把我们帮小兔分萝卜的情况读给大家听?
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12个萝卜可以分给3只小兔。
活动四、分松果
小兔子非常感谢大家,(课件回到原信息窗)咱们现在再来帮帮谁呀?
小松鼠。
小松鼠又想怎么分松果呢?
请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谁来读一下?
桌子上一共摆了多少个松果呢?
(15个)
(屏幕上方出示信息:
15个松果,每只小松鼠要吃5个。
)15个松果,每只小松鼠要吃5个,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课件出示问题:
可以分给()只松鼠。
老师也把这15个松果画在了练习纸上,请你用圈一圈的方法帮小松鼠分一分,看能分给几只小松鼠?
生操作。
谁来告诉大家15个松果分完了,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
(3只)
)谁再来大声地把我们帮小松鼠分松果的情况读给大家听?
15个松果,每只小松鼠要吃5个,可以分给3只小松鼠。
小朋友们真能干!
到现在为止,我们帮所有的小动物们都分到了自己爱吃的食物,小朋友们心里高兴吗?
高兴!
我们用的都是什么方法?
是的,我们学会了平均分,其实呀,生活中我们分东西的时候就经常用到平均分,你们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什么东西?
你是怎么分的,谁能说一说?
妈妈买了4个苹果,我表弟来了,我和表弟每人分到2个。
……
看来平均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找到它!
新教材的编写,把我们以往常说的“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包含除”和“等分”安排在同一个教学情境中,而且不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等分和包含的不同,然而我们仍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分萝卜和分松果的方法。
用圈一圈的方法,就很容易体现一次圈出4个或者5个,这样一共圈了几个圈儿,我们就得到可以分给几只小兔或者可以分给几只松鼠。
最后让学生意识到这样分也是“平均分”,因为每份分得同样多。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均分东西的经历,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到平均分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1、分苹果。
现在我们就用平均分的方法,来分一分我们最爱吃的水果。
(课件出示苹果图)这是什么水果?
快数一数有几个?
有8个苹果。
注意看老师要把这8个苹果怎么分呀?
课件出示:
苹果下面,有2个盘子。
同时,上方出示信息:
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
每盘放()个。
每盘放4个。
大家同意吗?
咱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填写4)谁来读?
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4个。
还是这8个苹果。
8个苹果下面,有4个盘子。
8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
每盘放2个。
(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填写4)谁来读?
2、分草莓。
大家看,老师还准备了什么水果(课件出示:
草莓)
10颗草莓。
课件演示:
把前5颗草莓圈起来,同时出示:
10颗草莓,每盘放5颗,可以放()盘.
可以放2盘。
我们用圈一圈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
另5个也圈起来)2盘,还真的能放2盘呢!
(课件上,填写2。
谁来读一下我们是怎么分的?
10颗草莓,每盘放5颗,可以放2盘。
.
小眼睛继续看。
还是那10颗草莓,把前2颗圈起来,同时出示:
10颗草莓,每盘放2颗,可以放()盘。
可以放5盘。
我们再用圈一圈的方法来验证!
每2个都圈起来)2盘,3盘、4盘、5盘,还真的能放5盘呢!
(课件上,填写5。
小朋友答案真准确!
10颗草莓,每盘放2颗,可以放5盘。
3、分石榴。
这里有15个石榴,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分的,然后说说老师分的过程。
15个石榴,3个盘子,每盘同时放入5个)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分的?
15个石榴,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
课件出示结语:
15个石榴,平均分到3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
还是这15个石榴,瞪大眼睛注意看,这次老师是怎么分的?
(课件演示:
15个石榴,每3个放在一起,放在5个盘子里。
15个石榴,每盘放3个,可以放5盘。
课件出示此结语,学生齐读。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并运用上述老师给定的语言模型尝试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为下节课学习除法的意义做好铺垫。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这节课你们上得开心吗?
谁来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请谈谈你的收获吧!
我学会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你学到了知识,祝贺你的收获。
我们帮助小动物们平均分了他们爱吃的东西,感到很快乐。
看来同学们的收获还真不小,不仅学会了平均分,而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森林聚会
--------平均分
55每份分得同样多
64
37
82
91
(总评:
本课从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的有效资源,以故事、游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多种形式,创设了一个又一个有效的问题请教,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
一、创设三个层面的情境,有效解决了问题。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和愉悦。
课始,教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森林聚会熊猫提出“怎样分竹笋”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学生在自主选择分配方法上感受到平均分和不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初步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含义。
“我们就用刚刚学到的平均分的知识帮助小猴子分一分桃子吧,你看小猴们都馋得不得了了”“小猴子分到了同样多的桃子,满意极了,这时小兔子可着急了,有两只小兔在悄悄地商量着什么呢!
”“小松鼠又想怎么分松果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一次又一次以更强烈的欲望投入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孩子们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深切感受到了平均分的意义和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2.创设有效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引导学生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中,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每只小熊就是5个,很难让学生体验1个1个、2个2个分的过程,而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需要学生很慎重地尝试、思考,每次不管分几个,都要每份一样多,他们关注的不仅是结果,而且是每一次分法的过程是不是都很公平,这个分桃子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有了更多的参与、体验的机会。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无论在课始还是进行过程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景资源,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课后的练习,又尝试变化情境,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既对平均分的各种情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表达,更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造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的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一种亲切感。
二、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伏除法的结构模型。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注重引导学生收集有效信息,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如“2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
”解决完每个问题,都用有序地数学语言描述分的过程,如“10个竹笋平均分给2只熊猫,每只熊猫分到5个。
”有效孕伏除法的结构模型,为下一节课揭示除法算式做好了铺垫。
三、教和学相得益彰。
闫老师以和蔼可亲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素养,在课堂上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以学定教,使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既没有追着问,也没有牵着走,完全是一堂学生自主的课堂。
不过,对学生“分桃子”的每一步过程,应进一步进行关注和指导。
总之,本堂课,创设了恰当有效的情境,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年级 上册 森林 聚会 教学 实录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