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笔试《科目二》必背干货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63616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1.01KB
教资笔试《科目二》必背干货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资笔试《科目二》必背干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资笔试《科目二》必背干货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
(1)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发扬教学民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通过作业练习检查促进巩固。
(四)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能力。
(1)遵循教学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教学。
(2)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教学。
(3)解决好重点与难点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五)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1)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认真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中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3)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量力性原则
又称为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1)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2)准确评估教学内容的难度。
(八)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是指一方面要坚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3)重视补充有教育意义的资料、事例和影像。
(4)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记忆口诀(将关键字串联):
直起弓,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口诀解读:
直(直观性)起(启发性)弓(巩固性)寻(循序渐进)英(因材施教)里(理论联系实际)粮(量力性)食(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二、15个必考人物
10个“斯”
(一)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学家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又为其赢得了“教育学之父”之称。
他同时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民主主张,认为“所有男女青年,不论富贵和贫贱,都应该进学校”。
发明了班级授课制。
(二)艾宾浩斯
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艾宾浩斯为记忆材料发明了无意义音节。
艾宾浩斯在记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主要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观点主要是,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材料在学习后最初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材料遗忘越来越少。
总体就是遗忘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的遗忘曲线趋势。
(三)巴班斯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造了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经验,创立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四)韦克斯勒
韦克斯勒是继法国比纳之后对智力测验研究贡献最大的人,其所编的多种智力量表,是当今世界最具权威的智力测验。
首次采用准差为15的一种标准分数来表示智力的高低,称为离差智商。
首创成人智力测验量表。
(五)维果斯基
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
即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六)赫钦斯
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主张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即“普通教育”的思想;
为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基础的训练,即“通才教育”的思想;
特别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七)罗杰斯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对人类自我实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
对教学提出非指导性教学即学习促进者不是把大最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是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集中在简化学生在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同时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则是意义学习。
(八)马斯洛
人本主义学派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五层次。
主张教育不仅要追求学生个人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还要为其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努力。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
(九)斯金纳
美国行为主义学者斯金纳最主要的贡献是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基本规律:
①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根据此心理学论,在教育上主张程序性教学。
(十)斯宾塞
19世纪英国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
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式。
其名言: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科学知识。
5个“纳”
(一)加德纳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批判过去狭窄的智力定义,认为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
将人的智能分为:
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运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共八种。
这对我国教育教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创新观和发展观等都有影响,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布鲁纳
为美国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的领军人物。
对其我们需要把握两点:
①认知-结构学习论:
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
知识的学习就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
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发现学习:
强调学生在尝试、检验、探索过程当中学习时的内在动机、学习过程和直觉思维。
(三)斯金纳
(四)维纳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从“三维度”出发把归因分为:
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等。
(五)比纳
1905年与西蒙合编“比纳西蒙智力测验量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智力测验表。
该量表由30个由易到难排列的项目,可用来测量各种能力,特别侧重于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即比纳所认为智力的基本组成成分。
三、客观题积累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学记》教育原则: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liè
)等、藏息相辅等。
3.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
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19.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主要包括布鲁姆的教学目标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思想”。
20.我国著名教育家包括主张“五育并举”、“以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乡村教育运动先驱梁漱溟。
21.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
尽心上》,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2.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2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阶级性和相对独立性。
2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制约着学校结构,制约着学的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25.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和技术。
26.社会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7.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
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不平衡、本身的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29.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
遗传(前提基础)、环境(提供可能)、教育(主导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30.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它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各类学制主要类型包括:
双轨制(以英法为代表)、单轨制(以美国为代表)和分支型学制(中国、前苏联)。
33.旧中国的现代学制包括:
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实施时间最长)。
34.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免费性。
35.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
36.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
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
37.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是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需求。
38.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种对立观点。
39.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40.全面发展教育包括:
德育(灵魂和统帅)、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和劳动技术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目二 笔试 科目 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