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633667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52.87KB
第三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三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而到了1858年,鸦片贸易终于“合法化”,那年进口的鸦片达到78000箱之多。
2、外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廉价商品大规模的输入中国市场和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其严重后果在于:
1)、自然经济解体
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世界资本主义的洪流已经不可阻挡地冲击着中国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基础。
2)、白银外流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向中国输入商品,同时又扩大了鸦片的走私贸易。
这样,中国白银外流,银贵钱贱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严重了,例如,1844年时,一两银折合铜钱1700余文,到1850年时,则增至2200余文。
银贵钱贱,一则加重了人民,尤其是农民的赋税负担;
二则缩小了社会购买力,三则因负担加重而破产流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深深地感觉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
经济领域中的这些变化,进一步加深了国内的矛盾。
2)、社会矛盾尖锐化
清王朝在战争中所暴露的腐朽虚弱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和轻蔑,它的官吏、军队在战争时期对人民的掠夺骚扰,使国内的阶级矛盾更加激烈起来。
清政府在战争中的战费、赔款等项开支,总计达到7000多万两,比它正常时期每年财政收入的总数,(约3700余万两)几乎超过了一倍。
这使它的财政状况更加严重恶化。
为了解救自身的财政困难,清政府更加重了对人民的财政搜括。
鸦片战争后,鸦片入口无法禁止,白银外流的增加引起银钱比价的更加上涨,1845年,银价每两甚至上涨到合制钱两千二、三百文,致使人民的赋税负担进一步加重。
正如马克思在当时所指出的: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
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这些捐税除了一部分由自耕农负担外,由地主负担的捐税,则通过地主,“诛求于佃户”,最终转嫁到佃农身上。
封建政权的聚敛诛求和地主高利贷者的盘剥压榨的不断加重,把更多的农民逼上了绝路,迫使他们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群起走向公开的反抗。
还在鸦片战争时期,湖北同湖南、江西两省相邻近的地区,就爆发了钟人杰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群众数千人,连续攻占了崇阳、通城、给清王朝很大震动。
《南京条约》订立后,各地起义和动乱事件不断出现,在1843-1850年之间,仅《清实录》所记载的各地抗捐、抗粮、抗租以及攻占城池、蓄发称王等反清武装斗争,就约计70余起。
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化,酝酿着农民起义的新的巨大风暴。
鸦片泛滥所派生的一切社会问题更加尖锐。
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外国进口的洋纱洋布逐步地排斥中国手工纺织的土纱土布,使这些地区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和从事纺织的手工业劳动者,面临失业的威胁。
二、中国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1、两广地区是近代中国最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两广人民奋起反抗。
在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升平社学等人民群众自发组织抗英武装,同英国侵略势力进行了大规模战斗,给了英国侵略军以很大打击,参加斗争的群众最多达到十几万人。
鸦片战争后,广东人民继续坚持战斗,在1844年反对英国强租广州河南区、1846-1849年反对英国侵略势力进入广州城等各次斗争中,反侵略的民众武装,不但打击了英国侵略势力,也惩治了某些俱外媚外的清朝地方官吏。
广州人民的连续不断的反侵略斗争鼓舞了本省及邻近的广西、湖南等省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精神,对这些省分的反封建斗争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鸦片战争后到太平天国起义前的几年中,两广地区连年发生天灾,广西灾情尤为严重,农民四出逃荒,哀鸿遍野。
1849年广西大旱,桂中许多地方颗粒无收,次年又爆发大规模疫情,令桂中民生雪上加霜,加上商路断绝,盗匪横行,为应付各地天地会暴动,官府又在正赋外增加捐税,“来人”和“土人”不得不为了生存,为了多争一口米粮,把钢刀挥向争食的“异类”。
广西及湖南的部分地区,又是多民族地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一起,形势更为尖锐。
广西地处边疆,清朝的统治力量比较薄弱,邻省广东、湖南的起义农民在受到强大统治势力的残暴镇压时,纷纷转入广西,同广西的农民起义力量汇合一起,为新的农民起义提供了最好的滋生土壤。
2、天地会斗争失败给太平天国革命提供了经验借鉴。
革命形势虽已形成,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各地武装起义,主要是由天地会领导的。
因此,运动本身所暴露出夹的问题,也就是天地会的弱点的一种反映。
首先,天地会号召平民推翻清朝,这是能吸引群众的,但它同时又喊出恢复朱明王朝的口号,这就落后了。
洪秀全一针见血地批评说:
“此种主张,在康熙年间该会初创时,果然不错的,但如今已过去200年,我们可以仍说反清,但不可再说复明了。
…如现在仍以恢复明皇为号召,又如何能号召人心呢?
”。
其次,他们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迫切要求的纲领或口号。
虽然有的起义军曾经提出过“劫富济贫”的口号,但很笼统。
其三,在组织上天地会只有松散的联合,各支革命队伍之间基本上是独立的。
参加进来的大部分是农民,但也有许多游民分子,他们的不良习气严重地影响着革命队伍。
他们最突出的是临时经济性要求,而缺乏旗帜鲜明的政治口号。
尤其严重的是,部分队伍被投机分子窃据了领导地位,一到革命的紧要关头,他们就倒戈相向,如张嘉祥、张钊等人就是。
天地会的这些弱点,决定了它的历史任务只能是造成革命高潮初期的浩大声势,而不能领导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正在这个需要新的领导、新的革命组织的时候,历史的潮流给农民阶级造就了一大批精明能干且富有反抗精神的领袖人物,这就是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等。
在他们的发动组织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在中国南方爆发了。
第二节洪秀全革命思想的产生和太平天国革命理论的创立
论述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首先就应论述洪秀全的政治思想,这不仅仅是因为洪秀全是发动这场震惊中外的农民革命的领袖之一,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是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理论的奠基人。
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把他同康有为、严复、孙中山并列为近代先进中国人中最早“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伟大人物。
洪秀全的卓越革命活动和他发动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是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方面。
而洪秀全的政治思想集中地代表了近代农民阶级以及这场农民革命的意识形态。
他的思想,不仅与太平天国的兴起、发展,乃至于失败息息相关,而且也规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若干特点和性质。
所以我们说夕没有洪秀全的政治思想,也就没有太平天国独特的革命风貌。
一、洪秀全的生平及其反清革命的原因
洪秀全是人民革命斗争实践孕育出来的,在风云咤叱的时代里应运而生的伟大的农民革命领袖。
他的革命思想,是鸦片战争前后,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十年间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反映和总结,足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理论表现。
1、洪秀全的生平
洪秀全(1814-1864年),广东花县官禄怖人。
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艰难困苦的环境中。
他天资聪颖,在亲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从7岁起入本村私塾读书,接受中国封建社会和传统教育。
五、六年间,他已学过并能背诵四书、五经、古文和孝经。
16岁时,终于因家计穷困而不得不中途停学,跟随父兄耕田种地,参加田间劳动。
18岁时,受聘为本村塾师。
因此,洪秀全同农民有着广泛的、密切的联系,他是一个深悉农民疾苦的农村小知识分子。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十年寒窗,参加科举考试,企望金榜题名,是当时社会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道路,最高理想。
他们幻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举成名天下知。
洪秀全在他未与封建仕途彻底决裂以前,也曾随风袭俗,摇笔求官,长时期把自己的前途与科举成名联系在一起。
这时的洪秀全同一般封建士子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在科举考试的道路上,洪秀全并非幸运者,他屡次遭受失败的打击。
据记载,洪秀全从1828年他16岁起至1843年的31岁止,在这15年中,他至少有四次去广州考秀才。
但是四次都未考中。
科场的失意使他感到抑郁、痛苦和愤愈。
1837年那次应试落第,他甚至积愤成疾,大病一场,卧床40多天。
从科场失意的沉痛教训中,使洪秀全逐步产生了叛逆现存制度的思想。
可以说,洪秀全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满与怀疑,最初是从对考试制度的不满与怀疑产生的。
他考试每失败一次,这种不满与怀疑就加深一次。
1843年又一次应试落第,他愤然地说:
这个世道我算看透了,什么金榜题名、功名利禄,统统见鬼去吧!
以后还是让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他决心与封建仕途彻底决裂,造清妖官府的反,毅然走上反清的革命道路。
2、洪秀全反清革命思想的产生背景
洪秀全走上反清革命道路,科场失意的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却不是决定因素。
在科举取仕制度下,因科场失意的封建士大夫何止一人!
为什么洪秀全能够冲破科举的牢笼,摆脱封建仕途的精神枷锁,走向反清的革命道路呢?
我们认为,这应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洪秀全本人的经历中去探寻它的原因。
1).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看,鸦片战争前后深刻的民族危机和阶级斗争的影响,是洪秀全革命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说过: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育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洪秀全生活的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反侵略、反暴政风暴四起的革命时代。
鸦片战争所引起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持续不断的剧烈震动也引起了洪秀全思想的极大震惊。
他又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广东,亲眼见到广州人民反侵略、反投降的斗争,这使他深受鼓舞。
他还耳闻目睹清朝投降派官僚的投降和外国侵略军的疯狂掠夺,又深深刺激了他,使他感到痛心疾首,激愤异常。
汹涌澎湃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大浪,把洪秀全推到了斗争的前列。
所以,不是别的原因,正是洪秀全生活时代创造出了洪秀全这样的伟大人物和他的思想。
2).从洪秀全的个人经历看,农民家庭的出身和他对农民痛苦的了解、同情,是洪秀全革命思想产生的阶级根源。
洪秀全的个人身世,不仅使他亲身感受过农民的困苦生活、而且使他深切了解农民群众的革命要求。
他虽然也曾醉心于“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八股腐儒。
他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具有强烈民族意识。
正是这样两方面的条件,再加上他科场失意,屡试不第而溢于胸中的积怨交织在一起,使洪秀全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改造社会的愿望。
终于同科举功名思想彻底决裂,走上反清的革命道路,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发展。
二、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形成和神学理论的确立
在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斗争,使各阶层人民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1、洪秀全革命思想的形成
首先,1843年洪秀全冯云山在家乡创立“拜上帝会”时,修正了天地会“反清复明”的错误主张,把自己打扮成秉承上帝意旨来到人间的救世主,利用宗教神学形式进行反清起义。
所以,“拜上帝会”的宗旨是继承了农民的“反清”思想,但扬弃其“复明”思想,它又根本不同于借传播宗教而旨在“征服整个中国”的西方基督教。
因为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福音”是一种配合军舰、大炮来征服中国的思想武器,故当洪秀全在揭起“打神”运动时,西方传教者就觉察到:
“打倒偶像与覆灭清朝,是他们所奉为不可违反的神圣旨命的”。
其次,洪秀全在创建“拜上帝会”后,将塾中孔子神像除了,并将家中偶像移出,一并弃之。
”这种“造反”行动,不仅仅是一时义愤,而是服从于“覆灭清朝”的思想,这是在新的时代风暴里产生的新思想。
采取宗教形式的偶然性通过了革命的必然性而起作用。
这点,容闳说得透彻:
“予意当时即无洪秀全,中国亦必不免于革命。
”
洪秀全捣毁孔子牌位的举动,“激起了父老们的气恼。
”他失去了教席。
不久,他同冯云山及“拜上帝会”‘成员冯瑞珍等4人,决心远去他省,到各村镇宣传真道。
1844年2月15日,他们从花县出发,途经顺德、南海、番禺、增城、从化、英德、阳山、连山等10多个县,历时一个多月,沿途贩卖笔砚,借获微利以充旅费,生活十分艰苦。
冯瑞珍、冯乘高两人由于害怕艰苦,中途离去,剩下洪秀全、冯云山两人坚持宣传真道,继续前进。
然而,由于洪秀全所宣传的“真道”,内容贫乏,只用上帝救赎世间罪孽作说,数年内受其洗礼入会者不过56人。
传教可以说是失败了。
但是,洪秀全足迹所到的农村,都是贫困和落后的地区,这就使他对社会有更深切的了解,并产生了深深同情农民疾苦的思想。
在广东传教布道的失败,迫使洪、冯两人另谋出路。
1844年5月,他们过贺江进入广西边境,再由蒙圩到浔州府的贵县赐谷村,寄居在洪秀全的表兄黄盛均家中。
洪秀全“白天教书,晚上拜会,教人真心拜上帝有福享,迷信鬼神落地狱。
”他们基于“正”与“邪”的对立传统观念,曾捣毁六乌山的“天乌神庙”。
但打偶像如何同革命相结合,洪秀全此时并未找到答案,所以传教效果仍然不显著。
于是,洪、冯两人离开贵县到桂平县,准备回归广东。
冯云山临时决定自己留下来继续活动,洪秀全只好单独回到花县。
冯云山进人桂平的紫荆山区后,经过艰苦的工作,发展了一批“拜上帝会”的骨干力量,为创建紫荆山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洪秀全返回花县后,又恢复了教学工作,同时总结宣传真道失败的教训,着手于神学理论的思想建设。
最后,从1845年至1847年,先后完成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三篇神学论文。
这些小册子,奠定了太平天国的神学哲学理论基础,从探索中找到了同封建意识形态作斗争的理论武器。
其特点是,借助外来宗教神学形式,与我国传统思想资料相结合,形成反映农民利益的神学世界观。
三、洪秀全神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以“帝妖对立”的形式,贯注了反对封建的内容
首先,洪秀全从理论上把西方基督教的“上帝”说成是我国古代的真神。
他说:
“历考中国史册,自盘古至三代,君民一体皆敬拜皇上帝仍如故也。
……至秦政出,遂开神仙怪事之厉阶,祀虞舜,祭大禹,遣入海求神仙,狂悖莫甚焉。
皇上帝独一无他也,汉文以为有五,(即白、青、黄、赤、黑)五个天帝,汉文帝时,立五帝庙,设五帝坛,其亦暴悖之甚矣。
”这里,洪秀全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向群众宣布,他要建立起来的“拜上帝会”的“皇上帝”,跟古代“人人共”的,“皇上帝”是一致的,有历史的渊源关系,而封建帝皇却违背了这一古训,把它引向崇拜邪神的歧途,必须恢复人人崇拜“皇上帝”的权利。
其次,洪秀全又认为,依据人类都是由气生成,应是天生平等的。
“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主私自专?
”并由此而进一步论证了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享有普遍平等的权利:
“天下多男人,尽且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必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既吸取了儒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思想资料,也吸取了道教“太者,天也,平者,正也”的观点,并同基督教有关天国的教义相结合,向群众宣布将要建立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因而后来起义时把农民革命政权命名为“太平天国”。
再次,在这个将要建立起来的“天国”,不仅政治上赋予普遍平等的形式,而且灌注了经济平等的内容,以上帝的名义,提出“真正食天禄”的口号。
这是太平天国初期实施“圣库”制度的依据。
革命初期,大体上执行着“吃饭则官兵共张桌,睡觉则官兵共个床。
”这种涉及到群众真实的物质利益的平均制度,成为发动和组织群众起来斗争的物质力量,正如李秀成回忆他当年在桂平大藤岭参加大平军时所说:
“西、南二王传令拜上帝会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
洪秀全在树立“皇上帝”权威的同时,对封建皇帝作了严厉的谴责。
他把清朝皇帝贬为“阎罗妖”,并号召群众起来“诛妖”。
“近代则有阎罗妖注生死邪说,阎罗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变,迷惑缠捉凡间之灵魂。
天下凡间我们兄弟姊妹所当共击灭之,惟恐不速者也。
”清帝是“阎罗妖”,而其下层贵族官吏则是“阎罗妖之妖徒鬼卒”。
他们是产生“暗极”、“乱极”的根源。
可见“帝妖对立”不外乎是采取宗教神学的形式,以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表达反封建的内容。
以杨秀清、萧朝贵名义发表的檄文说得更加明白:
"
顺逆有大体,夏夷有定名"
、"
概自满洲肆毒,混乱中国,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
洪秀全的宗教神学背后,隐藏着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反映了农民群众追求“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的愿望,当然不能视之为单纯的宗教活动,也不能把它作为洪秀全革命思想的主要来源。
然而,在“上帝”的旗帜下,发动、团结广大农民群众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就有了理论依据和组织形式。
所以,洪秀全的宗教观念,他所塑造的上帝,是为太平天国革命服务的,是用来统一太平天国军民的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权威。
(二)天国在人间
洪秀全的天国理想,并非把它寄托于来世,而是把它置于人间实践之中,显示出他的宗教神学同西方基督教又有实质的区别的新特点。
“天国是总天上地下而言,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
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故太兄预诏云:
‘天国迩来,盖天国来在人间。
洪秀全宣传天国来在人间”,是要摆脱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不平等和压迫人民的现实。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漓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
几何陵夺斗杀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智不诈愚、勇不苦怯之世也”这同西方传教士所散布的“福音”有着原则差别。
《劝世良言》教人“敬信救世主耶稣,遵从福音真经道理”,然后“肉身死了之后,灵魂之生命,至来生获享而得之永远之福,无穷之乐也”。
可见,《劝世良言》是作为代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精神武器,没有也不可能有教人反抗的思想。
而洪秀全希望实践农民群众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国”理想,本质上是反对封建压迫和奴役的。
这就无怪西方传教士罗孝全于1847年间拒绝给洪秀全洗礼。
并认为洪秀全“对于《圣经》知识无多”,是一种异端思想。
此后一些西方传教士甚至叫嚷:
“(天王)只是一个狂人对神圣之最大的亵渎而已,……天主教教皇如有权治他,早就把他烧死。
”在西方传教士的心目中,洪秀全是一个“基督教真理”的叛徒。
(三)基本革命思想
怎么样实践人间天国?
洪秀全批判了基督教的“忍耐”、“谦卑”思想,提出以暴力革命实践“人间天国”。
“(基督教)过于忍耐或谦卑,殊不适用于今时,盖无足管镇邪恶之世焉耳。
”他所指的“忍耐”、“谦卑”是针对着西方传教士宣传逆来顺受、卑躬屈膝的非暴力思想。
所指“邪恶之世”,是针对整个封建社会。
要改变这个充满着黑暗、不平等的世界,显然是正义的。
但是,早期的洪秀全并未摆脱封建时代草莽英雄一类的个人反抗思想,发动群众起义的暴力革命思想尚未确立。
所以他还不是一个农民革命领袖,但应把这看作是洪秀全走向革命的第一步。
1847年8月,洪秀全带着新的神学理论第二次入桂。
此时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已奠定了比较扎实的群众基础。
洪秀全到后,用新理论进行宣传,“以平等为主旨”从而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任。
1847年冬,洪秀全、冯云山在桂平带领会众捣毁庙宇,引起了地主豪绅的不满,并以“聚众谋反”的罪名将冯云山扭送县衙。
洪秀全为了营救冯云山也返回广东。
拜上帝会群龙无首,失去领导。
这时,足智多谋的杨秀清挺身而出,并开始以“神灵附体"
的方式,伪称天父下凡嘱托传言,从而巩固了拜上帝会,并使会众激增到万余人。
从此,杨秀清在拜上帝会内部,取得了代上帝传言的特殊地位。
到金田起义前夕,洪秀全已提出了明确的战斗目标,指明了农民革命的主要打击对象。
它以皇上帝及其子女为一方,以“阎罗妖”及其妖徒鬼卒为另一方,从而把农民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表现为宗教上皇上帝与阎罗妖的尖锐对立。
后来,洪秀全更明确指出,阎罗妖就是清朝咸丰皇帝,杨秀清在《奉夭讨胡檄》中发挥了洪秀全这一思想,他说:
“胡虏目为妖人者何?
蛇魔阎罗妖邪鬼也,妖人反盗神州,驱我中国悉变妖魔”,进一步说明了皇上帝与阎罗妖的对立,实质上就是以清朝皇帝为首的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与洪秀全为代表的整个农民阶级的对立。
它号召人民同封建统治阶级作斗争,争取自身的解放。
标志着洪秀全革命思想成熟的另一作品,是1848年冬撰写而成的《太平天日》一书。
该书为现存的太平天国自编的开国前的革命史。
所记起于1837年洪秀全的异梦,迄于1847年洪秀全与冯云山等捣毁象州甘王庙。
《太平天日》鲜明地提出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口号,一个是“斩邪留正”,另一个是“奉天伐妖”。
这两个口号,是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
在此以前,洪秀全一直撑谆教导人们作正人君子切戒杀害。
只有到这个时候,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方才提出“斩邪留正”、“奉夭伐妖”以农民的革命暴力消灭封建统治的反革命势力,达到农民革命的理想境界。
在起义的头一年,他便一再号召:
眼前不贪生怕死,后来上天堂,便长生不死。
《谕众兵将遵天令诏》。
答应让造反者"
在世则威风无比,在天则享福无疆"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洪秀全的思想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宗教道德说教,到社会批判和社会改革思想,再到暴力革命思想的确立。
这是一个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
《原道醒世训》和《太平天日》可以看作是洪秀全患想达到成熟的标志。
它也标志着太平天国革命思想理论和口号的确立。
一场伟大的长达14年之久,扩及18省的农民大革命的理论准备,到1848年终于基本完成。
于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在洪秀全和他的战友推动下掀起来了。
第三节《天朝田亩制度》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除了在军事上继续同清朝统治者作斗争,举行了著名的西征和北伐外,还着手进行政权建设,建立和巩固各项制度,以推动革命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天朝田亩制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制订和颁布的。
一、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
1、《天朝田亩制度》的中心和基础是土地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政权的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政纲,它的中心和基础是土地制度,所以整个文件取名为《天朝田亩制度》。
它规定一切土地为国家所有: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的农民政治思想 第三 太平天国 农民革命 时期 农民 政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