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63049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7.59KB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文档格式.docx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探讨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样就会在实验课上出现一部分学生摸不到仪器、用不到新仪器的现象,长此以往会打击学生学习测量仪器的热情。
4、测量实验场地简单
大部分学校在做测量实验时没有固定的场地,都是教师在校园里随便指一个地方让学生做实验。
校园里地形通常比较简单,没有明显的高差,没有已知的控制点,这样教师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很难检核学生测量数据的正确性;
学生在做实验时也会质疑这样的实验有什么实际应用或者有什么实际意义。
另外,测量实验场地的随意性,还会使部分做实验不认真的学生为了逃避再次返工的问题,而刻意修改测量数据。
5、校内实训项目与企业需求脱轨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讲授测绘的内容和技能,而建筑企业需要的是学生施工放样的技能,这与教学要求相反、与工程实际需求相反。
6、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本课程考核以试卷考试评定成绩为主,综合成绩偏重于理论,操作能力重视不够,实训只注重于成果的提交,而忽略了学生的操作过程,这使得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过分重视实训数据的计算,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的现象。
二、对测量在工民建专业课程体系中定位
《建筑工程测量》是专业基础课,这是对测量课在工民建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要求。
工民建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包含了两层含义:
其一,既然是工民建专业的基础课程,我们就不能按照测量专业的思路去讲,过分强调课程的独立性。
专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讲明什么。
其二:
工民建既然开设测量课程,就说明该专业需要测量课程的支持,因此测量课理应成为工民建课程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专业基础课的定位说明测量课兼具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两种性质,我们不能忽视测量为工民建专业服务的根本原则,更不能忽视测量课与工民建专业的联系。
所以,测量课在教改时要强调基础课的性质,但更重要的是看中专业基础课的性质,我们必须强调以专业体系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课程开设的目的,以对专业负责。
《建筑工程测量》应着力反映出测量知识在根本就专业上的应用,明确测量课程是为工民建专业对测量成果的应用和对测绘技术的要求而开这一根本方向,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从理论教学、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改革。
三、在理论讲述和手段更新上的改革
为体现测量课程是为工民建专业对测量的成果应用和对测绘技术的要求而开设这一根本宗旨,应要求学生通过对测量课程的学习,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
了解小区测大比例地形图的方法;
能在建筑施工中熟练使用地形图等有关资料;
具备一班建筑工程的施工放线能力。
1、在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教案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有主次之分,教学内容有轻重之别。
由于传统教材在注意行业共性时很少涉及个性,为了弥补通用教材落后实际不变操作的缺陷,我们赢从新拟定测量课程的教学大纲以调整课程结构,分散知识难点,整理知识脉络,确定测量课在工民建专业中的地位及在培养能力上的分工。
2、工程测量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和课间实习相结合是工程测量教学的主要形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工程测量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在工程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引导的角度讲授知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讲授中要留出适宜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
教学手段不能一味的以板书为主,要适当的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善课堂环境;
学生对所讲的知识理解是抽象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件中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工程实例。
测量操作的课堂教学和内业计算一直是测量课的难点。
为此,应加强仪器构造、实习操作以及测量在建筑工程的应用部分教学的可视性与直观性。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面一要实施“项目法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中,要走出课堂,不能局限于讲课在教室实训在室外,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授课。
3、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工程测量实训是工程测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实训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技能和测量作业方法的主要途径。
但是现在测量实训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设计的实训项目还没有完全和工程建设相结合;
实训项目偏少,测量仪器陈旧,未能完全把工程建设中的现代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运用近来;
随着高职的扩招,现在的实训设备量偏少,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改革中,需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
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项目的训练。
测量课时一门一实训为依托的专业基础课,工民建学生学习测量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借助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即测量课的最终模板是增强学生对仪器的了解和测设方法的动手能力。
为此,建议将计划的测量实训内容进行调整:
“把了解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初步具备小测区测大比例地形图的能力”改为“能识读地形图,初步具备利用地形图进行简单的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将施工测量的基本技能引入测量时间,要求学生通过对测量课的学习具备一般工程的定位放线能力和制定简单测设方案的能力。
4、建立稳定、规范的实训场地
为检验学生的实训成果,建立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建筑物定位放样、曲线施工放样、土石方计算等符合测量规范的校内、外实训场地,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也保证了实训的效果。
5、工程测量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
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难以反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考核内容过于依赖教材内容,导致学生只注意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忽略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因此有必要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最重要的是学生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以往的考试多采用试卷进行,出一些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题目进行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注重书本知识,不能很好的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些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出好成绩,但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要采取试卷考试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把理论考试、仪器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6、工程测量综合实践考核的改革
工程测量综合实践协同作战特点突出,这对培养团队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综合实践时,更应该注重对过程的考核,综合实践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在实践的每个阶段,以实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由小组长对每个成员给出评价。
实习结束后,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实习中,根据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仪器的熟练程度、实习期间的表现对学生做出综合的考核。
四、教材及教学内容的优化
近年来,经过多次探讨,大家对工程测量课程的任务和作用以及总学时已经取得了共识,即以40~80学时的课内学时加上4周左右的勘测实习为宜。
需要商榷的是如何改革教学内容,即增加一定学时的新内容,删减少量过时和对本专业意义不大的内容,同时保证总课时不变或略少。
1、传统内容的合理保留。
在内容上要少而精,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测量理论与方法,尤其掌握基本的技能。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可以保留:
①水准仪和水准测量;
②经纬仪和角度测量;
③距离测量与测距仪;
④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⑤控制测量(掌握建筑基线点测量)与导线测量(掌握支导线测量);
⑥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了解);
⑦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⑧工程施工测量。
在新旧技术并存的测绘工作中,传统技术必不可少。
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技术需要上讲,测量的基本技能是必须掌握的。
在目前教学时数减少、教学内容增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
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深刻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教材中未涉及的现代测绘技术,通过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有选择的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应积极参与科研和生产工作,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
鼓励教师编写测量学多媒体课件,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传统的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启发式”“引导式”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分别采用讲解、回答问题、讨论、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重点、难点部分采用详细讲解,并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适当地在授课中利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
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尤其对于公式的推导和复杂的数学运算,先讲思路,后让学生自学,并结合专业实际提出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2、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教学体系。
教学过程中除常规教学手段外,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动态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得教学内容与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工程测量学图表多、计算公式多,课堂教学难度大且效率低。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法呈样多样化。
授课中,可根据授课内容穿插图片、录像片段,让学生一目了然,避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知半解和主观臆断。
3、不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工程整体观念,结合测量教学实习,将具体的工程测量进行模拟设计。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领域,讲解测量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特别在当前的“大土木”环境下,应当不断加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等内容的教授。
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并设计测量工程施测方案,使学生获得一种工程意识,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
4、加强情景式教学将测量仪器带进课堂,并使学生走出课堂。
学生大多不熟悉甚至从没有见过测量仪器,如果只是对着图片讲结构、操作方法就显得很抽象,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对照实物则可以将抽象理论还原为具体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对着模型解剖仪器内部构造,拿着仪器介绍各旋钮的功能及应用,演示操作过程和使用技巧,可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和理解。
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情景式教学有些内容,如仪器检校、角度交会等作业方法和地形图测绘等,单靠口述或课堂上演示仪器还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可以把这些工作用摄像机录制一个完整的过程,然后用视频设备播放出来,播放的同时提醒工作要领,效果会好得多。
此外,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的构造和原理通过三维图件演示出来,便可以在不拆卸仪器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清楚、准确的了解仪器的内部结构。
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
常规仪器对照实物进行现场讲解,这样非常直观,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较为熟练的操作仪器。
先进仪器设备采用课堂演示的方法或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弥补了目前先进设备不足的问题。
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工作,需要教师不断结合社会上出现的新技术,探索出更加合理、实用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
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能等、靠、要,而应积极努力地投入到课程教学的改革中,从基础做起,从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做起,一步一步地将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附一:
建筑测量课程教改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通过授课、作业、课程实验及综合实训等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测量方法,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并通过测量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1、绪论
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的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程序
重点:
(1)理解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和小区域测量;
(2)理解三要素和三项基本工作;
(3)理解测量的原则和程序。
2、高程测量
(1)测定部分:
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仪器及工具,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外业,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水准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2)测设部分:
已知高程测设操作方法与相关计算。
(3)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精密水准仪与自动安平水准仪
要求:
(1)掌握测量基本原理,能熟练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法和视线高法测量。
(2)掌握路线测量施测方法和内业计算,重点掌握支水准路线。
(3)掌握水准仪的检验方法,理解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4)掌握已知高程测设的的方法,熟悉高程测设在施工中的应用。
3、角度测量
水平角和竖直角度观测原理,光学经纬仪的构造,水平角观测,竖直角观测,水平角观测的误差分析,三角高程测量,电子经纬仪简介。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方法及其计算。
(3)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1)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及测水平角和竖直角的方法、构造区别;
(3)了解视距测量;
(4)掌握已知水平角测设的的方法,熟悉角度测设在施工中的应用。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钢尺量距普通方法与精密方法;
方位角和象限角的定义及换算;
罗盘的使用。
掌握已知水平距离测设的的方法,熟悉距离测设在施工中的应用;
坐标正算和反算;
由已知边方位角求待测边方位角。
注:
在讲解高程、角度、距离时,要使学生建立精度的概念及提高和检核精度的方法;
并能区分测定与测设精度要求的不同。
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的概念,衡量精度的标准,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用改正数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
(1)理解误差定义及分类;
(2)理解误差三项来源;
(3)理解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区别;
(4)掌握简单的误差计算。
6、图根控制测量
掌握支导线测量计算方法,其他简单了解即可。
7、地形图测绘
简单了解即可。
8、地形图应用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地形图应用概念,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地形图上的面积测定。
(1)掌握地形图基本知识;
(2)掌握地形图识读;
(3)掌握地形图基本应用(确定图上点位坐标、高程、距离、方位角、坡度、面积和最短路线相关工作)。
9、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施工测量概述,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要点:
(1)结合已知高程、角度、距离测设,讲解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2)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和相对位置关系方法要重点掌握。
10、建筑场地的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网概述,建筑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1)理解控制测量在施工中的重要性;
(2)了解建筑方格网的测量方法;
(3)掌握建筑基线法。
11、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重点掌握施工过程的超平、放线等方法
12、建筑物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建筑物的倾斜观测,建筑物的裂缝与位移观测
13、全站仪及其应用
全站仪的基本构造与功能,全站仪的基本应用,全站仪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全站仪在测图中的应用,全站仪在放样中的应用
三.习题课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提高坐标正算与反算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内容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测量实验课的仪器操作,可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更深的体会。
通过测量实习,可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了解。
附: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大纲说明书
一)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高等数学、建筑制图为工程测量课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本课程与建筑施工技术有密切联系。
二)各部分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内容、重点、难点和深广度:
(一)绪论
1、讲述施工测量的任务、内容及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明确测量坐标系统,讲清测量中的直角坐标与数学中的直角坐标间的区别。
3、地面点位的确定位放线是重点。
(二)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由水准测量原理贯穿讲述水准测量施测方法及计算、了解水准仪的构造使用、检验校正。
2、明确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但有一定的限制,采用闭合差鉴定水准测量精度,说明其调整后才是可靠值。
3、加强重视实践环节,培训学生操作技能。
(三)角度测量
1、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原理,并由测角原理讲清经纬仪各轴线的几何关系,测角方法和经纬仪的检验校正。
清J6级经纬仪两种不同的读数方法,复测板手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讲清竖直角两种不同注记的竖盘读数方法,竖直角计算公式,竖盘指标水准管的作用及消除指标差的观测方法。
4、重视实践环节,加强学生仪器操作技能训练。
(四)距离测量
1、讲述钢尺量距的方法,讲清钢尺精密量距中三项改正的计算。
2、简述视距测量。
(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讲述测量误差及其分类、衡量精度的标准。
让学生了解误差的性质、产生、积累的规律及其对测量的影响,从而进行合理的处理。
地区控制测量
1、简述导线测量是小地区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指出地面建立控制网的意义及测量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
2、讲述导线的布设形式、外业工作,导线的内业计算是重点。
3、讲述图根三角测量、交会定点及高程控制测量。
(七)地形图测绘
1、讲述地形图概念,通过了解地形图测图过程掌握常规测图方法。
2、讲述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原理。
(八)地形图应用
1、讲清在地形图上量取点的坐标、高程、坐标方位角及定位放线直线坡度等高线基本内容。
2、能正确识读地形图,能在图上解决有关问题。
3、讲清利用等高线进行土方概算的方法。
4、了解地形图在建筑设计、给排水工程、城市规划用地分析方面的应用。
(九)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1、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
2、举实例说明建筑坐标系相对测量坐标系旋转方向(顺转、逆转),在换算中选用相应的坐标换算公式。
述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
场地的高程网主要是±
0.00标高的测设。
(十)建筑场地的控制测量
施工控制网概念,主要介绍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的建立方法。
(十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讲述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
厂房柱列轴线放样;
杯形基础施工测量;
厂房构件安装测量。
2、讲清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定位、细部放样、基础工程施工测量、墙体工程施工测量。
(十二)建筑物变形观测
讲清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各项目内容,其中的成果整理与处理是不可缺少的。
(十三)全站仪及其应用
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措施:
1、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授课时应充分利用测量仪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结合实际。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授课。
3、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附录二:
1、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培育建筑行业五大员技术人才为目标。
培养全面掌握建筑材料,建筑测量与放线,建筑施工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建筑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具备使用仪器设备对照图纸进行现场放样和工程监测,对建筑成品进行验收,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面向现代化生产第一线,从事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预算员、安全员管理工作,综合素质高的中、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2、课程设计
在人才技能培养目标上,以“建筑工程测量与放线”所包含的职业技能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基本技能目标,以“工程监测与检测”所具备的分析能力和诊断能力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形成合理、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
围绕这一定位和培养过程,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训体系的设置全面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
3、课程标准
本课程根据建筑企业对测量员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确定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选择教学内容。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在管理、技能、沟通、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职业素质。
因此,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4、内容纲要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了解”、“掌握”、“能、“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掌握”用于表述对于基本知识点的学习程度,“能”、“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模块一、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成果计算,了解水准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水准仪,具有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的能力,能使用水准仪进行基坑的引点测量和坑底设计高程测设工作,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工作任务和相关实践。
任务一水准仪的认识、粗平、检校实训
任务二水准仪使用之照准、读数实训
任务三高差测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测量 高职 院校 建筑工程 测量 教学改革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