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261444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2.45KB
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docx
《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
课时4.3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镜前竖直插两根大头针a和b,观察a和b的像重叠在一起的情形,其眼睛应放在( )。
A.通过a、b的直线上B.通过a、b像的直线上
C.通过a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D.通过b垂直于镜面的直线上
【答案】B。
【解析】当a、b两大头针反射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它们在平面镜中的像点也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人眼应在以ba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方向观察大头针,如下图所示:
所以眼睛应在通过a、b像的直线上观察大头针。
2.以平面镜MO和NO为两个侧面的一个黑盒子里有一个点光源S,黑盒子的另一侧面EN上开有一个小孔P,如图所示。
一位观察者在盒外沿与EN平行的方向走过时,通过P孔能几次被S所发出的光照射到( )。
A.1次B.2次C.3次D.4次
【答案】D。
【解析】S发出的光线,从小孔P射出,有以下四种情况:
(1)由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直接从小孔P射出,如图1;
(2)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M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图2;
(3)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直接通过小孔P的光线,如图3;
(4)由S发出,经过平面镜NO反射后再经过平面镜NO反射通过P的光线,如图4。
3.两平面镜OM1、OM2之间夹角为θ,入射光跟平面镜OM2平行,经两个镜面两次反射后,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那么此θ角应为( )。
A.30°B.45°C.60°D.75°
【答案】C。
【解析】因为入射光跟平面镜OM2平行,出射光跟OM1平行,如图所示,
AB∥OM2,CD∥OM1,则∠1=θ,∠4=θ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等于入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即:
∠2=∠1=θ,∠3=∠4=θ,
所以△BO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θ=60°。
4.如图,平面镜上方有一发亮点S,SO为入射光线,下图中对于其反射光线OC的作图过程,正确规范的是( )。
A.B.C.D.
【答案】C。
【解析】作出物点S的像点S′,连接C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A,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A图中,反射光线方向错误;B图反射光线没有画上箭头,D图中S′O应该是虚线,因此只有C图正确。
5.下列图中平面镜成像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我们可以选取“F”上几个特殊点,用刻度尺去找到其关于镜面对称点。
也可将像将“F”沿镜面这条线对折,能重合的就是正确答案。
6.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
【答案】C。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和像面对面,人用右手,像用左手,像的左手相对于像向左移动。
7.某同学在理发店理发时,从理发店的镜子中看见后面墙上的挂钟的指针显示如图所示,则当时的正确时间应是( )。
A.10点40分B.11点40分C.1点20分D.12点20分
【答案】C。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轴对称,就是左右相反。
现在看到的指针是在左边,其实指针是在表中的右边,因而时间为1点20分,故选C。
8.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像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AO画上箭头,AO即为入射光线。
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cm。
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亮”或“较暗”)
【答案】12;较暗。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2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B与A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为12cm;
点燃的蜡烛是成像物体,比较亮,环境越黑暗,蜡烛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蜡烛成像越清晰。
10.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选用了两只同样的蜡烛,玻璃板等器材。
(1)实验时,取一支点燃的蜡烛A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支蜡烛B的作用是;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2)请在下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答案】
(1)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不能
(2)如下图所示。
【解析】
(1)在实验中,用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像的大小。
若将另一侧的蜡烛点燃,结果使得玻璃后面太亮,更不容易发生反射,所以像会更不清晰。
(2)s′是s点的像,看到s′是因为看到了由s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发射后的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
11.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_______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______(选填“厚”或“薄”)越好。
(3)他认为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进行比较好,主要优点在于便于测量物与像到_______的距离。
(4)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5)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表一,其中第二次测量数据是由于测量_______(选填“错误”或“误差”)造成的,据表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相同大小
(2)较暗薄(3)镜面(4)不能;虚(5)误差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物距等于像距)。
【解析】
(1)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选用相同大小的蜡烛,不燃烧的蜡烛与像如果重合,则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
(2)较暗环境中烛焰的像更明显。
(3)方格纸上找到像和物的位置,方便看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5)13.5cm和13.4cm相差很小,是读数时出现的误差。
提升练习
1.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C处形成一个光斑。
在逐步注水的过程中,B处的人看到池底的光斑会( )。
A.在原地不动B.先向左移再向右移
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
【答案】D。
【解析】在没有注水时,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人直接能看到C点;
当注水后,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发生折射,折射光线靠拢法线照射到C'点,人看C'点时,C'点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再次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进入人眼,眼睛逆着光线看来感觉光线是从C''射出的,所以人看到光斑向右移动。
故选:
D。
2.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
B、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与平面镜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
s=vt=1m/s×2s=2m,故D错误;故选:
C。
3.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答案】C。
【解答】解: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与成像物体大小相等,像的大小不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
C、选择相同的两个蜡烛,这是为了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故C正确;
D、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要进行多次实验。
故D错误;故选:
C。
4.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故选D。
5.小芳同学站在穿衣镜前l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m.当她远离穿衣镜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2;
(2)不变。
【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像和物距离平面镜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当小华距平面镜的距离是1m时,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1m×2=2m;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所以,若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不变。
6.“照镜子,正衣冠”。
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她的像离她 m.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可以观察到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 。
【答案】0.6;改变光路。
【解析】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此时物距为0.3m,则像距也为0.3m,她的像离她0.6m;
简易潜望镜就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主要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改变光路。
故答案为:
0.6;改变光路。
7.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m。
若小明身高170cm,当他以0.1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
(1)3.0m;
(2)等于;(3)虚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对称的虚像;所以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3.0m,小明身高170cm,不管他怎么运动,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等大,像的高度也为170cm,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8.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
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像。
【答案】反射;等大;虚。
【解析】
(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
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
反射;等大;虚。
9.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解析】①作A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做对称点留下的作图痕迹是对应点的虚线连线和垂直符号)
②作B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时43 平面镜成像备作业解析版 课时 43 平面镜 成像 作业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