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612719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31KB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结果。
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生涯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我也是如此。
有一节成功课后的欣喜,也有公开课失败后的懊恼;
有被同行赞赏的骄傲,也有被家长误解的委屈。
。
可我一直坚守着,教书育人,成为和妈妈一样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这个信念。
我努力在我们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快乐学习,轻松学习。
即使给我再差的班级,我也用我最阳光最积极的心态去影响他们,教育他们。
积极的心态创造人生,消极的心态摧毁人生。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副牌,而牌是上帝发的,我们分到什么就是什么,别无选择,也不可更换,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应该去做的,就是如何将手中的牌优化组合,并力求把每张牌打好。
就好比冯巩的相声中所说:
和潘长江比个大,和陈佩思比美发,与美国总统比说中国话,发挥自己的优势。
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我们不可能和最差的比,达到阿Q式的心理安慰,我们应该向好的看齐,发挥个人的潜力、发掘团队的力量,去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用自己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影响我们的学生,教育我们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学生都爱,并且,也将会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太阳”。
一味的阳光积极并不是她成功的原因,其实从她从事教育历程我们还不难看出,她的成功在于她的积累。
做一名学生都喜欢
的数学老师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集小成大,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说到每天进步一点点,集小为大,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二个和尚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这二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于是这二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好朋友了。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己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
他大概睡过头了。
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了。
他心想:
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达左边这座山的庙前,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大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水的人,他好奇地问:
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
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
来来来,我带你去看。
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囗井说:
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囗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故事讲完了,这个故事的题目叫: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对于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想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左边这座山上的和尚他有长远的眼光,有自己的理想,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每天都去做一点事。
相信在坐的每一名老师,我们在工作之初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思想。
如果坚守下来,那么你就会成功了。
我们与芦苇的区别,不是随风而倒,我们不仅要会思考,更要学会为理想而努力,没有理想就会迷失方向,其中“做”也就是行动,是最关键的。
因为“做,还有50%的可能,不做,则100%不可能!
”
那么,我们到底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
一、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
俗话说“
亲其师而信其道”。
所以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他也就会喜欢你所教的学科。
1、给学生的初次印象特别重要,所以你要重视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我会告诉他们:
“我不认识他们,我不知道谁是好孩子,我不相信别人说的话,我只相信我的眼睛,在我的眼睛里,努力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而且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当时我就看到了班级中的同学眼睛都亮了起来,我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也是这样对家长说的,还诚恳地说:
“我们得共同帮助他们,他们不差,只是我们关注的不够。
”士兵突击中的有句“不抛弃,不放弃”
2、善待孩子的错误,等待他的成长
我这里说的错误是指孩子的不足,缺点,也包括作业中的错误,而我对他们的包容,等待,赏识,确实让很多孩子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多了一些闪光点。
“静待每一朵花开”。
3、走进学生,做他们的好朋友
课外活动时间看书,我也经常陪他们看,还偶尔借他们的书,让学生感觉我和他们在一起,爱着他们的爱,数学课上他们也就表现得更积极了。
4、偶尔来点幽默,和学生一起轻松学习
数学课是需要安静思考的,可是如果偶尔来点幽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问:
“分子相当于什么?
”一生说“分母”,我说:
“早饭相当于午饭吗?
”学生笑,我们的数学科代表补充:
“衣服相当于裤子吗?
”学生大笑。
因为好久没学习了,学生把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没关系,我们在笑声中纠正了错误,并轻松地复习了相关的知识。
又如,我们填空题:
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
)个苹果,总是有学生错写成5/4个。
分析时,我说,我们是把苹果平均分给谁?
我们能把5个小朋友平均分给4个苹果吗?
孩子们乐了,我们在快乐的时光中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正确的解法。
也许,有时候的这些说法并不是很恰当,但是我觉得,这些偶尔的幽默却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时的愉悦,这就够了。
二,让学生喜欢你教的数学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无条件地热爱你所教的学科”。
干国祥语:
“做你所教学科虔诚的传教士”。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其魅力何在?
首先,我们要自己喜欢、热爱数学,喜欢自己的事业,才能让学生也热爱你所教的学科。
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必须是一个有内涵的人,必须是一个不断吸收新知识且有较强学习力的人,这样才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一个教师如果具有了底蕴,也就做到了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教师一定要比学生懂的多,虽然《师说》中说过,术业有专攻,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但是当老师博学总是件好事,老师博学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欢。
总不能今天学生拿一道题,你说,不会,明天再问你一个知识,你说不知道,这样你就会失去学生,同时也失去了自我。
比如历史教师袁腾飞,讲历史讲上了百家讲坛,是因为他不仅有知识,是一个通才和杂家,而且他有教育的机智,所以他才能把枯燥的历史讲出了无限精彩,讲出了超常的名气。
所以可以这样说,一个平庸的老师带着一门学科走向一群学生,一个优秀的老师带着一群学生走向一门学科。
常言道:
好教师靠一堂课成就自己,好医生靠一把刀成就自己,好演员靠一台戏成就自己。
那么要成就一堂好课,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常规里的教学六认真首先就要求要备好课和上好课。
而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1、解读课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教学的纲要和法典。
而课标的学习不能老抱着一个老本子,要随时关注新的修改稿。
各位老师在备课前,要认真解读和分析课标对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和本年度、本学期学生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自学之外,教研组和备课组也可以组织老师集中学习,可以一起交流,谈谈对课标学习的理解和收获,也可以在备课本的前面写下课标的具体要求,以方便随时翻阅。
例如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修改稿已经这样叙述: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方面,以前强调的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修改后加了2个,一个是基本思想,一个是基本活动经验,成为四基。
以前强调2个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改成: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读教材
(1)、每个教师对教材体系要熟悉,也就是不要只关注自己所教的那一册和那个年段,要熟悉1到12册的内容和编排顺序。
要了解每课知识的前卫知识和后续知识。
对教材的丰厚理解,体现在把教材由厚读薄,这个过程,要理出教材的知识体系和主干知识,再把书由薄读厚,这个过程中,要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思想,读出自己的感悟,要注意教材的特点,新旧教材的变化,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考点和疑点等。
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教材,不同的版本要求不一样,放的年段也不一样。
例如《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内容人教版安排在6年级上册,而苏教版安排在五年级下册。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人教版和苏教版都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而北师大版却安排在5年级的上册...为什么要了解这些?
因为我们所在的这个学校规格高,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学习的版本就各不一样,家长又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当家长把他的孩子带到你面前,向你介绍他所学的版本时候,你已经胸有成竹了,就可以泰然处之,一点都不必惊慌,学生和家长还会在第一时间对你另眼相待。
例如四年级在学习了《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让学生计算36×
25=?
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于是36×
25=9×
(4×
25)、36×
25=2×
25×
18、36×
25=6×
6或者36×
25=36×
5×
5等;
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于是36×
25=(30+6)×
25=30×
25+6×
25或者36×
25=(40-4)×
25=40×
25-4×
25;
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把36缩小到原来的4倍,把25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不变,于是36×
25=(36÷
4)×
(25×
4)。
学生得到这么多的简便算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哪一种方法最好?
后进行总结点拨:
你们探索的每一种方法都很好,但我们大家要根据计算的实际,选择适当的,你最容易懂的简便算法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
让他们从小感受“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2)重组教材,补充知识点。
我们在上新课的时候,发现例题偏难或是顺序不合适,就可以调整顺序,重组教材,例如6年级上册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我们觉得第一个例题不适合学生第一课时用,我们就重新编写例题,举出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并适当降低难度,这样学生易于接受,然后再学书上的例题,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中高段,数学知识要进行必要的拓展,不能只满足书本的知识,也不能让学生只会做数学题,而是对学生要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感染。
如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五、极限的思想方法
六、化归的思想方法;
七、归纳的思想方法
3、解读学生
有效备课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根本出发点,认真研究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三个重要问题,(我的学生在哪里,准备把他带到哪里,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他带到那里),并且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和具体环节,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实现在这三个方面的预设目标。
对于一节具体的课来说,老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掌握的程度如何?
还有哪些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
所教授的新知识哪些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哪些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了解了这些“学情”,教师就可以确定哪些知识可以略讲甚至不讲,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从哪个地方入手比较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的过程。
(1)、备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发展,了解学生知识储备和理解
(2)、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
(3)、备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学习乐趣
4、充满激情和智慧的上课
备出了一堂好课,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常言说,行家一张嘴,便知有没有。
我们上课的时候,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地方。
数学学习应该是快乐、和谐和充实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民主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禁区流淌,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
又如,“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4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脍炙人口的儿歌《数青蛙》在课堂上响起,这是一堂语文课吗?
不,这是一堂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
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只青蛙...两只青蛙...三只青蛙...”的时候,当学生正在为逐渐增加的数感到思考越来越费力的时候,老师话题一转,说:
“同学们想想,可以用一个什么来代替越来越庞大的数呢?
”于是,班上热闹了,学生开始争先恐后的发言。
最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编”了一首新的儿歌---“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自然而然地引进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
此时,老师恰如其分的表扬学生:
“现在你们感到自豪吧一首读不完的儿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其中的数量关系,结果一句话就可以读完了。
大家熟悉的吴正宪老师,她就喜欢“刷新”,赋予课堂新的生命力。
教学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刷新”。
这也正是新课程对广大教师的要求。
智慧,不是简单的知识累加,而是需要独立思考,去探究和创造。
在课堂上,教师的激情可以激发学生的激情,老师的智慧可以生学生的智慧。
三、一定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新课标指出:
“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因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我们数学老师就为孩子们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想想世界上的语言、文字、宗教、党派都有地狱之分,但世上只有一种数学,数学定理又能万世流传。
所以说数学最具有文化特征一点都不过分。
历史充分证明:
落后的数学文化会拖拉数学的进步,而先进的数学文化就会推动数学的发展。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数学文化,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数学时尚,例如《九章算术》就是当时管理国家而需要丈量田亩、征税、粮食分配比例等的官方文书。
它是一部非常杰出的数学专著,对我国数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古西腊时代的数学是比较严密的推理,牛顿时代就是演算,而20世界下半叶对数学应用就有了重大发展了。
数学文化还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比如《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这本身是一个文学的问题,陈大康先生运用现代数学的方法统计出每一回虚字出现的频率为47个,然后把它作句类分析,结果划出一条线来,这条线的上方是前80回,下方是后40回,这显然是两个人所作。
真的很神奇,中文里能研究《红楼梦》,数学里面也可以研究《红楼梦》,这就是不同的数学时尚,也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从演绎逻辑的角度看,儒家文化与数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如果只看到数学的逻辑层面是不够
的,它还有创造的一面,世界强国必然是数学强国。
所以,我们数学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好胜心,更要关注学生的好奇心。
有一次我们学校应聘数学老师,有一位读了四年数学本科的大学生,题做的好,却觉得高中数学可以不学,因为和大学没联系(这个学生认为),中外数学名家仅知道苏步青(还是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这种现象真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数学文化和数学素养的,做了一下几件事情:
1、讲数学家的故事
2、写数学日记
3、猜测或者编写数学谜语
4、办数学小报
记不清从哪里看到这个故事,说爱迪生用了99种材料来做灯丝,结果他失败了99次。
第100次,他用了钨丝,这一次,他成功了。
爱迪生却说自己成功了整整100次,前面的99次,他成功地发现了那99种材料都是不能用来做灯丝的。
这个小小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不是因为主人公是爱迪生,也不是惊叹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而是爱迪生孜孜以求的生命态度,,是爱迪生看待成功与失败的胸襟与高度。
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就算失败,也要继续,因为心中有一个朴实的信念: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要以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去思考我们的数学教学。
最后我想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诗句与大家共勉: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他把此句解释为: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把此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把此句解释为: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路就在我们的脚下,请记住:
善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做一名 学生 喜欢 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