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型考点中考.docx
- 文档编号:2259957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83KB
概括型考点中考.docx
《概括型考点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括型考点中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概括型考点中考
概括型考点(中考)
【考点解析】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
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形式。
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彩,其中大部分是从正面出题,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考查考生“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
1.提炼记叙的要素。
2.概括文章的情节。
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
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
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
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
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
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
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
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
14.将材料进行归类。
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应对技巧】
“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摘录法:
就是直接摘录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
2.提取法:
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3.置换法:
有时考生找的关键语句中含有一些指代性的词语,这时考生就要用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去置换。
4.改写法:
有时文中的语句可以用来回答问题,但直接引用又不合适,这时考生就要对关键句加以组合概括改写。
5.组合法:
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
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6.自写法:
即基本上用考生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真题解析】
一、(201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偷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
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
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子,朝床下喊:
“出来!
放下手里的东西!
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
我用窗帘*指着他:
“你偷了些什么?
把东西掏出来!
”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
“啥也没拿啊!
”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
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
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
“饿吧?
”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
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
“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
“我还不想走。
”
我大吃一惊:
“为什么?
”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
“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
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
我慌忙将窗帘*抢到手里,准备拨110。
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
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
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
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梵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
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
“你爸现在在哪儿呢?
你妈妈呢?
”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
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
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
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
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
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
(选自《文学故事报》2005年12月25日,有删改)
概括文中“偷父”少年的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分析人物的形象,要依据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真善美丑的精神世界。
文中的“偷父”少年,他首先是个“小偷”,但他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偷,他走上偷窃的道路是因为家庭原因,他进入“我”的家门是因为看到了“父亲”的画像,因此他是值得同情的。
参考答案:
“偷父”少年辍学流浪,靠结伙偷窃为生,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
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
二、(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周国平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
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
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
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互相矛盾。
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有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
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
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
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
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
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但均被坚辞。
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婉谢。
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
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
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
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
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
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
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
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
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
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选自《闲情的分量》,有删改)
分析全文结构,概括相关内容,填写在下表的空格(标有a、b、c、d处)内。
第②段“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
第③段玄奘具有执著求真的精神毕其一生求取和翻译佛经,不为荣华富贵所动
第④段ab
第⑤段c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
概括段落大意需抓住本部分的重点内容,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
本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前一空和后一空的关系,根据对第三自然段的概括内容的分析可知,前一空是归纳的本段核心内容,后一空归纳的则是这个核心内容最集中的体现。
如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玄奘在佛学上的伟大成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就是“伟大成就”最鲜明的表现。
参考答案:
a佛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b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c治学严谨d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宋瞎子断腿
□佚名
一九三六年,日本侵略者在长白山脚下的渤海古镇建立一家造纸厂,大肆掠夺我森林资源,将各种木材运到造纸厂,造出的纸又远远地运回日本。
日本鬼子为方便木材的运输,在渤海古镇的造纸厂向山里铺设了小火车道。
日本鬼子为了确保运输线的安全,对小火车经过的山庄进行灭绝人性的烧杀抢,就是为了制造无人区,防止有抗联对运木材的小火车运输线的破坏。
一天,日本鬼子的运木材的小火车在大荒沟山庄附近遭到抗日联军的袭击,一个押车小队的鬼子全被抗日联军给报销了。
这下可惹恼了日本鬼子,那天,一个日本鬼子少佐从渤海镇炮楼据点带着百十号人马来到大荒沟屯,追杀抗日联军。
其实,大荒沟屯里大部分男劳力已经上山参加抗联了或加入一些绺子帮了,想在村里老老实实过日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日本鬼子每天都在抓劳工,眼下,村子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十几口人了。
村头头一家姓宋,人称宋瞎子或宋瘸子,因为此人身材不高,40多岁,但让人看起来起码有五十岁开外。
他是左眼瞎右腿瘸,是因为早年上山打松塔从树上掉下来造成的。
后来他干不了山上的活计,就在家开了一个木匠铺,给乡亲做个饭桌、椅子和案板什么的,乡亲们就给他些粮食作为酬劳,但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抗日联军地下联络员。
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宋瞎子正在给乡邻做一扇门。
小鬼子在村子里搜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半个抗联影子,当翻译官带着小鬼子闯进宋瞎子的院子里时,宋瞎子不慌不忙地放下手里的凿子和斧子,因为宋瞎子不怕,这个家只有他老哥一人。
小鬼子少佐从腰间抽出战刀指着宋瞎子一顿乱叫,这时翻译官对宋瞎子说道:
“有人说你和抗联有联系,你知不知道抗联在什么地方?
”
宋瞎子边摇着头边说:
“我是个木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抗联,怎么会知道抗联在什么地方。
”小鬼子八嘎、八嘎又乱叫了一顿,这时翻译官又冲宋瞎子说道:
“太君说了,给你三天时间打听抗联藏身处,如果三天到了,你没有消息给太君,太君就把你的另一只腿砍下来,让你生不如死。
”
三天时间很快就到了,这正是金秋十月的傍晚,天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火烧云,映红了整个西天。
小鬼子的车队又一次开进了村子,直奔宋瞎子的小院而来。
此时,村里的老弱病残的乡亲都躲进山里,只有宋瞎子在看村子,他不是因腿脚不好不离开村子,一旦他离开村子,小鬼子就会不断地对老弱病残的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概括 考点 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