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9301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80KB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强夯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夯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节、场地地质条件
本工程拟建场地土层划分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混碎石、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全风化凝灰岩、强风化凝灰岩、中风化凝灰岩等;
各土层空间分布特征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场地属剥蚀低山前缘地貌。
场地山体原始地貌呈北高南低走向,地面起伏相对较大,山体坡度20~40度,自然地面高程约523.440~528.910m,高差5.0m。
局部回填,开挖至强夯高程。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出据的地质勘察报告;
2、塘下中心区F-3-4地块地基处理(强夯)工程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会议记录;
3、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临时设施的搭设
现场的临时设施主要包括工人宿舍、生活宿舍、办公设施等。
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布置按总包单位要求执行。
实际情况可根据现场以下原则择地布置。
1、避免不同施工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
2、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施工控制点建立
场地测量控制基准点:
设置在场地内和周边,为施工期间半永久性测量固定基准点,做为施工放点、放线和监测之用。
施工测量控制基准点,由建设单位提供的位于场地外的坐标控制点引入场地建立,每点必须建筑固定台座(混凝土)上。
三、场地高程测量
为了解施工场地目前的实际地貌,同时也为日后计算总夯沉量及回填土方量提供基本计算参数,强夯施工前要进行场地高程测量。
测量精度:
40m*40m网格;
各作业区分别测量;
测量仪器:
全站仪,水准仪。
四、场地平整及临时道路
根据设计要求,业主将施工场地平坦至夯前高程,场区施工道路由业主按施工要求修设成可通行路面,以保证强夯机械能正常行走,确保安全。
五、场地排水
现场及四周设立临时排水通道、集水坑,确保雨后场地无积水。
六、机械设备进场
本施工机械嘛要有强夯机(含夯锤等)、挖掘机、专用吊车以及运输车辆等。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配制
为确保该工程如期保质完成,我公司拟组建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项目部”。
该项目部人员对场地条件、地层条件和施工条件熟悉,历经多个类似大型施工工程管理组织,具有较高的技术、组织、施工管理水准,肯责任心极强。
本项目部将以先进的施工工艺、周密的施工管理、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如期完成本项工程。
本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密切配合总承包方,在监理、质检、设计各方的监督下,为保质按期完成本项目工程,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施工负责一名,下设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和资料员等。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负全面责任地,并确保公司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有效运行。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有效工期60天内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
第一阶段为施工准备,分区段场地清理及平整;
接通水、电管线;
施工范围内清理、铺设施工道路;
建立临时设施;
测量定位及复核,组织人员机械进场等。
计划在7天内完成。
第二阶段为强夯及碾压施工:
强夯及碾压基本同时进行,安排2~3台强夯机施工,可在60天内完成本次强夯任务。
第三章、强夯设计参数
根据总图及业主方相关要求,同时对地形、总图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场地分为两次为进行地基处理,第一次处理范围按相应控制标高分为6个区,其它区域应结合建筑、景观、边坡统一考滤,为第二次处理范围。
第一节、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1)强夯处理后地基要求:
Es=5.0~5.5MPa。
第二节、施工技术要求
一、换填
1、高层区域换素填土,其它区域换填块石。
2、换填块石区域采用开山石料,要求为级配良好的块石、碎石粒径不大于50cm,含泥量不大于10%。
3、换填素土区域采用砾质土或石混合料(土石比为7:
3),土石混合料中石料最大粒径不大于5cm,土中不得含用淤泥、淤泥质土、植物等杂质。
4、对于淤泥质土厚度≤3m区域应全部挖除淤泥质土换填,对于淤泥质土厚度>3m区域应挖除3m厚淤泥质土换填。
5、现场部分山谷位置,已填筑土石方,无法进行换填。
待强夯后钻探取样,对淤泥层做常规试验及压缩结试验,验算地基残佘沉除是否满足场地设计要求。
其它区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二、强夯
1、强夯能级分区
根据设计图纸并结合地质资料的填土厚度确定场地处一厚度,划分强夯区域。
在施工阶段应根据现场实际适当调整强夯分区边界。
夯击能=====填方厚度≤4.0m采用2500KN.m,填方厚度≤6.0m采用3000KN.m,填方厚度≤8.0m采用4000KN.m,填方厚度≤10.0m采用5000KN.m,填方厚度≤12.0m采用6000KN.m。
2、强夯施工参数
(1)点夯
夯锤采用直径2.2~2.4m的铸钢锤,夯点采用正方形布置,夯点间距3.5m*3.0m(2500KN.m),3.5m*3.5m(3000KN.m),4.0m*4.0m(4000KN.m),4.0m*4.5m(5000KN.m),5.0m*5.0m(6000KN.m);
收锤标准:
同时满足总击数≥15击(4000KN.m以下),总击数≥20击(4000KN.m以上)或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10cm;
遍数:
2遍
(2)满夯
夯锤采用18~20T铸钢锤,直径2.2~2.4m,夯击能----1500KN.m或1000KN.m;
夯点布置:
锤印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
击数2~3击;
点夯1遍。
强夯施工前应选20*20m区域进行试夯,通过试夯对强夯的施工参数进行调整,以便指导施工。
第四章、强夯施工方案
第一节、强夯试夯区
一、试夯区选择及试夯目的
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20*20m)作为试夯区,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采用18~20T铸钢锤,直径D=2.2~2.4m,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通过试夯验证,然后最终确定。
本次试夯区和主要目的是:
检验土的加固效果,施工设备性能和考核;
确定和调整正式强夯施工参数,根据试夯结果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试夯区收锤标准如下:
1、总击数≥15击(4000KN.m以下),总击数≥20击(4000KN.m以上)或最后2击平均夯沉量≤10cm;
二、试夯区检测
试夯区强夯效果检验包括现场2*2m平方承载板试、动探、土工试验检测。
夯实后地基进行承载板试验。
三、确定和调整强夯施工主要参数
理论上,能使土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盖压力时的夯击的击数为最佳击数。
可用土的有效压缩率与夯击数关系来确定强夯的最佳击数。
从夯沉量--击数曲线来看,随着击数增加,曲线趋于平缓,点夯满足收锤标准,表示此时击数为强夯最佳击数。
根据规范规定,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
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1/3,并不宜小于3m。
第二节、强夯施工工艺
一、施工顺序
土方回填→平整场地→测量高程→设点定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场地→重新放点→第二遍点夯→修整场地→交工面测量→检测→验收。
施工准备
二、工艺流程框图
确定强夯参数
工程验收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三、施工步骤
1、按业主移交的场地,场地整平;
2、布置第一遍置换夯点,标出每一个夯点点位,且偏差不大于5cm;
3、夯机就位,按设计要求的夯击能定出高度,夯锤对准夯点中心进行夯击,形成夯坑,直到满足设计所规定的施工参数。
每台夯机派专人对每个夯点进行沉降量观测,观测仪器用S3水准仪;
4、施工过程中,定期对夯锤吊高、击数及夯点偏差进行质量控制,并做好检查记录。
收锤标准同前所述;
5、回填夯坑平整;
6、进行第二遍点夯;
7、夯坑整平满夯;
四、强夯施工要点
1、分区作业: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放线并结合勘察报告及原始地图,进行能级分区。
2、平整场地,用推土机推平场地,使场地具备施工条件。
3、控制基准点和夯点测设,便用全站仪和钢尺和红外测距仪,测定区域内的边界控制基准点。
使用全站仪和钢尺布设点夯的夯点位置,夯点中心放置白灰以标明位置。
4、施工机械使用30-100T履带式起重机,夯锤采用18~20T铸钢锤,直径D=2.2~2.4m,拉索牵引三轴式半自动脱钩器。
起重机的吊钩与脱钩器以钢索相连接。
脱钩器的吊钩可直接钩住夯锤的吊柄,用麻绳索一端连接脱钩器的脱钩把柄,另一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移固的销轴边接。
5、落距的确定:
按设计要求,单点夯击能量设定落距,脱钩器与起重机的吊钩和脱色拉索连接好后,在脱钩器的吊钩上,系上钢尺或测绳,提升脱钩器,至一定高度即脱钩器吊钩与地面的高度为落距与夯锤高度之和,此时可将脱钩器拉索的下端与起重机前部的移固部位加以牢固的连接。
6、施工机械的平面移动方向:
可沿场地长边方向或短边方向开始,退行施工,起重机臂杆左右摆动范围内可盖4排夯点。
因此可同时推进。
7、夯坑推平,一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不应将在进行第一遍夯点与在进行第二遍夯击的夯点混在一起,交替施工,及时回填夯坑,不至回填夯坑不及时而影响后续的强夯面夯施工。
8、点夯施工测量:
需测量每个夯点的起夯面高程,每一击夯沉量:
以及每遍最终夯沉量,测量应使用经校正好的全站仪,同一夯点每击夯沉量的测量仪器应架设在相同的位置高程。
9、点夯记录:
应按统一标准记录,应包含击数,夯沉量(与击数对应),能级、夯锤重。
落距、施工时间、天数等。
第三节、强夯施工技术要求及保证措施
一、施工技术要求
1、强夯施工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有关规定进行。
2、强夯施工的标高控制。
强夯施工要求夯前及每遍夯完后均进行高程测量,并计算平均下沉量,取得数据作为技术资料存档。
2、每遍强夯的时间间隔控制
强夯施工时要求每遍强夯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具体时间由现场确定。
二、减少强夯施工损害的质量措施
1、确定强夯范围时应离开现有建筑物或设施距离不少于20M。
2、可开挖隔震沟。
三、试夯竣工质量验收
竣工质量验收主要有现场效果检验和内部资料检查方面。
1、填写检验表格,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进行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2、内业资料检查,主要查内容是否齐全,能否满足要求。
(1)材料出厂证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表;
(2)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表;
(3)分项分部工程检查验收质量评定表;
(4)工程施工记录;
(5)试夯报告;
四、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住处化施工,及时在施工中将质量监控信息反馈并指导调整施工参数,确保质量。
2、强夯施工必须按设计参数和强夯工艺进行施工,夯点布置偏差不得大于50cm。
3、每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按单点夯后确定的沉降量及惯入度控制,如按沉降量控制时应采用全站仪观测,并做好记录。
4、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衡,夯点借位不大于20cm,夯坑底倾斜大于30度时宜用砂土或碎石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击夯击。
5、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进行场地平整和测量场地标高与平均下沉量,并再进行施工放线及施放夯击点位,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在施工过程中,对夯点标桩应及时处理,以防失。
6、强夯施工过程中应有人专门负责下列监测工作。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和落距,以确保单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2)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夯点放线位置的偏差应≤50mm。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和每次的夯沉量。
7、在夯击中,当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提供的数据不符时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8、施工中对方案制定的工作量或要求进行改变时,应报上级主管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9、强夯施工中应在现场及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参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中的要求进行详细记录。
10、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不应有过大的隆起,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业主等部门再作处理方法。
11、夯坑应当日施工,当日推平,以防下雨泡水。
12、夯锤通过自动脱钩装置,使之能自由脱钩,在其底面对称设置若干与其顶面共能的排气孔,孔径约250~300mm。
13、当夯坑内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并及时将夯坑内积水排降。
14、采取措施保护地表各观测点不被破坏或产生位移,保证观测精度。
15、对现场技术负责人组织方案会审,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16、完善场内临时排水系统,并派专人维护,做到下雨不积水,能及时自排、抽排出场外。
同时,拦、截、堵好场外来水,并给于出路。
17、在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多遍夯击,直至满足墩体设计要求及收锤标准。
第五章、地基检测
本地基检测须第三方完成。
静载试验,压板可选用1m~2m的正方形板,检测宜在强夯完工2周后进行。
具体检测点在施工完成后随机选取。
检测方法和数量等具体工作由业主等相关单位决定并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进行。
注:
安全施工详见安全生产组织设计。
文明施工详见文明施工专项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项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