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58750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05KB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故都的秋》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都的秋》优秀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来感受他心中的故都的秋。
在进入文本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郁达夫。
【ppt】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
1913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
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可有可无】
【解读题目:
明确:
“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它不是新都,而是“故都”,是北平,它是旧的,带有历史的厚重感,更带有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是秋天,而不是春天或者夏天,为什么作者偏偏描写了“故都的秋”呢?
改成“北平的秋”可以吗?
这题目是很深沉,在接下来的文本阅读中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同学们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有没有发现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什么样的特点?
【清。
静。
悲凉】
那么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这些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
【从第3到第11自然段。
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第3段主要写了秋花(牵牛花),第4段主要写了秋树(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秋树(果树)。
那么,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下面先请两名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落,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讨论。
板书】
秋色
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
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
【冷色。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更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
“是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
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这里,我们要注意几个意象:
①牵牛花:
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
既写“静”同时也写“清”;
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
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
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
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为什么淡红色最下?
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
”体现了“悲凉”。
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槐树落蕊:
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作者为什么选择槐树落蕊,而不其他的植物,比如枫叶,枫叶铺满地是多么壮观多么美啊?
因为秋天的枫叶是红的,太热烈了,也不符合作者的心情。
可见,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感时生情?
以情驭景?
以景显情。
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秋声】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板书】
问: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
”。
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
“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这么多声响交杂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样的呢?
【静。
连鸽子的飞声、蝉衰弱的叫声,这些细微的声音都听得到,这就反衬了故都的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静”,这就是故都秋的声音。
更何况蝉声是如此的衰弱与凄惨,更何况这声音如影随形让你无处藏身(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
】看来作者对故都的秋是:
痛并快乐着。
文中有没有能直接体现这种感觉的句子?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分析文章结构】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段落写什么。
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么?
【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
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好从这篇文章结构来看,2和13自然段相呼应,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应,那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更加严谨了,试问这两段是否有呼应?
【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
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最后来看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
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
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文章的题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如题作“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与作者所表达的忧时伤国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战争相继发生之后;
用“故都”一词更能折射作者的悲凉思绪,表达对国家的深深的隐忧,表达他“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且“故都”含有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体会文章写作特色(学生归纳分析)】
衬托的手法:
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景物的选取:
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语言的特色:
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强。
充分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等。
这提示我们一些关于写景的方法,景,不仅仅以眼观,它需要充分调动全身的细胞来感悟,感觉,嗅觉,触觉,听觉等等,在前面的《荷塘月色》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通感的手法,这些都可以在我们写作中加以运用和体现。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归纳鉴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诵读,朗读最好,便于深入领悟语言和情感。
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力求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描述的美景,由此进入一种审美境界。
联系背景,便于深入理解。
分析思路结构。
鉴赏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能力迁移训练
1、熟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练习
有人说:
“真正好的散文并不在乎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
有多少唤醒。
”高一的你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十六个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时代的懵懂无知,对四季轮回你应该有自己的独到感触吧。
借鉴本文的写作特点将它们记录下来。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以情驭景的写法,了解作者是怎样以景显情的。
2,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培养学生的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散文“情”与“景”、“形”与“神”相辅相成的
辨证关系,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情景
教学难点:
“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
读议结合。
教具:
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入:
同学们,中国有句老话“少女易伤春,壮士易悲秋”,这壮士悲秋说的是中国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悲秋情结。
我们不难发现: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过渡:
首先,让我们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1、今天早上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想请教一个问题:
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清、静、悲凉)z
2、在哪个地方?
(第一段)
请勾画出来
3、你们找得很好,有一个副词大家要注意—“特别”
既然是特别,那就有比较,作者是把北国秋和什么进行比较的?
(南国秋)
5、这种比较突出表现在哪些段落?
(2、13)
6、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读这两段,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
“南国之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不妨勾画关键词。
慢
润
淡(快、干爽、浓)
半开半醉(盛开、大醉)
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饱、透、十足)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浓、隽永)
二、局部品读
这北国之秋的特别“清、静、悲凉”这一的特点,我们从作者的直接抒情中捕捉到了,也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发现了。
但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更希望能从它细腻的写景中欣赏品味到。
"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3—11)
2、听录音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我们写景叙事常常追求“绘声绘色,声色并茂”,古人也说:
“景物,声色而已。
”下面听读,同学们做两件事:
①主要从声音和色彩两个角度去想象景物、欣赏画面。
②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3、学生概括故都秋景图。
故都秋景图: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
(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从声音描写看,你认为哪幅图最有味?
4、秋雨话凉图(6-10):
①作者是怎样评价北国秋雨的整体特点的?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②北国秋雨“奇”在何处?
A、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B、声音“息列索落”(静;
快,利索,不拖泥带水,清爽)
a、比较春雨“淅淅漓漓”“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太柔)
b、比较夏雨“淅沥哗啦”“噼里啪啦”(太猛)
③相对于北京,咱们射洪也算是南方了,在描绘秋雨时,我们一般用个什么样的形容词?
(绵绵)的秋雨——小、密、雨季长>
④这幅画完了没有?
还有“话凉”呢!
既是话凉,重在声音,那声音的特点有哪些?
声调——缓慢悠闲
(a、老师拟北声,读出秋天的落寞感
b、学生齐读8段:
先不拖长后才拖长,要夸张)
⑤想象这个人的形象补充没写出的部分
手(抱在胸前、放裤兜里)、肩(耸着)
小结画面:
天空灰蒙蒙的,空气湿漉漉的,雨声息列索落,秋雨来去匆匆,在都市的斜桥影里,一二都市闲人,着青布单衣,咬长长烟管,抱着手耸着肩,有一搭没一搭地叹天气
⑥这样的画面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悠闲、无聊、悲凉、寂寞)
如果说刚才这幅画侧重从声音写景的话,那么另外哪一幅侧重从颜色写景?
5、小院赏秋图(3):
①勾划赏秋动作的词,它们传达出作者怎么的情绪?
(看
听
细数
静对
可以看出悠闲、惬意的情绪)
②作者认为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
(因为蓝色或白色是冷色调,红色是暖色调
③冷色调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譬如:
A、客舍青青柳色新
B、教室墙壁的颜色、灯光的颜色,窗帘的颜色(蓝)——宁静
④蓝朵衬上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可以看出作者还有一种什么情绪?
(忧郁、苍凉)
三、延伸联想
同学们,我们抓住景物的声、色特点重点欣赏了两幅画面。
我们描绘一个景物至少包括两个部分:
①对象
②对象的特点
如:
蓝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洁白的羊群……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
同学们可选取五幅画中的景物,也可联想故都的秋天里其他的景物,抓住其特征,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句。
看谁说得快!
看谁找得准!
看谁找得新!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
它在浓浓的香茶里!
它在……
同学们,把你们刚才的语言串缀起来已经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了。
四、深入探讨
1、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
作者详写的这些景物都是随处可见的平常之景而非风景名胜,在这些平常之景里,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这说明北国的秋不但程度深,而且范围广,触目皆秋。
这正是故都秋的特别之处。
2、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们能体会到郁达夫此时的心境么?
对故都秋色的向往、眷念和赞美之情;
落寞、孤独、忧伤之情
3、那郁达夫为什么这么“寂寞、孤独、忧伤”啊!
(请先在第12段中找答案——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4、过渡:
由此可见,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同学们找得很好,但还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还因为:
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和《郁达夫选集》等。
郁达夫,三岁丧父。
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
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
由此可见,散文的鉴赏,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的客观现实,又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还要结合作者当时的生活经历。
因为有这种特别的人生经历、特别的个人气质,所以他的“忧郁、苦闷、悲凉”不是一般的,而是“特别的”。
6、一句歌词说: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们来套用:
①因为他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所以他要选择特别“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
——以情驭景
②反过来,这些特别“清、静、悲凉”的秋境正好抒发了他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之情——借景抒情
五、结尾
从这些描写看,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
要读出那浓浓的秋味、读出绵绵的愁思、读出那深深的眷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故都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