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局势.docx
- 文档编号:225773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83KB
中东局势.docx
《中东局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东局势.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前中东局势起伏跌宕,复杂多变:
伊拉克的政局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联合国的积极介入和伊拉克临时过渡政府的成立,预示着伊拉克人民恢复行使主权的目标已为期不远。
以色列沙龙政府顽固坚持自己的强硬政策,致使巴以冲突进一步深化,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美国继续对叙利亚、伊朗、苏丹等地区国家实施强力制裁,并在西方八国首脑集团峰会上继续推销其推进中东地区民主化的战略设想。
中东地区要实现和平与发展这两大目标,仍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
事实证明,单边主义行不通,没有联合国的参与,伊拉克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巴以问题也只有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土地换和平”原则基础上,通过政治谈判方能得到妥善解决。
伊拉克政治重建在步履维艰中取得积极进展
伊拉克战争结束一年多来,伊安全局势仍很动荡,流血冲突、爆炸、暗杀、绑架事件不断,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伊经济重建在筹资、减债和项目招标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受安全局势、政治安排等因素影响,总体上步伐缓慢。
围绕伊战后政治安排这一核心问题,经过国际社会特别是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大国与美国的坚决斗争,联合国在伊政治重建中的作用重新得到重视,伊政治重建取得积极进展。
从2003年5月1日迄今,一年多来,伊拉克政治重建的发展过程表明,美国在伊拉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美国在战前设想的有关推翻萨达姆政权后迅速成立一个亲美政权的计划已告失败。
伊战后成立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和临时政府,其成员全部由美国任命,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和伊拉克人民的认可。
联合国、法国、俄罗斯、中国、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伊拉克临管会等等,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多次强调,美国要证明自己不是“侵略者和占领者”而是“解放者”,就应尽快向伊拉克人民移交政权,尽快撤出美军,让联合国在伊拉克政治重建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
不仅如此,美军在伊拉克的虐俘事件还激起伊拉克民众强烈的反美情绪,伊拉克国内反美武装及国际恐怖势力针对美的袭击也不断增多,美军伤亡人数大增。
而且,布什在国内也面临民主党的强烈抨击,布什的支持率明显下降,再次当选美国总统的压力明显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布什政府认识到联合国不可替代的作用,请求联合国出面,帮助筹备伊拉克成立“临时过渡政府”和明年1月份的伊拉克大选,并与英国共同向联合国提交了有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
在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卜拉希米的积极斡旋下,今年6月1日,伊拉克临时过渡政府终于成立。
从“过渡政府”的产生看,它与伊拉克前“临时政府”的不同在于,伊拉克前临时政府25名成员完全由美国任命,在伊拉克人民和国际社会看来完全缺乏合法性,而“过渡政府”的33名成员则是在联合国的参与下产生的,但也没有经过伊拉克人民的“信任选举”。
根据《伊拉克国家过渡期行政法》规定,今明两年是伊拉克政治重建“过渡期”。
可以预见,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内,“过渡政府”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过渡政府”能否实现自己的稳定,能否解决伊拉克动荡的安全局势问题,能否化解国内各派盘根错节的矛盾,能否顺利进行全民大选以及能否协调与美国的矛盾,等等。
2004年6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修改后的美英提交的关于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第1546号决议。
这项新决议的通过,标志着伊政治重建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首先,它认可了伊过渡政府,赋予其合法性,伊拉克人将从6月30日开始对国家全面恢复行使主权,特别是对伊自然资源行使主权;其次,它明确宣布美英结束对伊军事占领;再次,它宣布在伊政治过渡时期,联合国将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联合国同意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继续驻扎在伊,帮助维护伊拉克的治安。
联合国新决议有利于伊拉克尽快实现和平与稳定,有利于伊拉克人民早日恢复行使主权。
巴以冲突进一步深化
从年初至今,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处于严重冲突和对抗状态,而在这场冲突和对抗中,充分体现出巴以双方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称,以方占有绝对打击优势,巴方则处于被动挨打、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艰难处境。
国际社会多年的促和成果与巴以双方的互信可以说完全化为泡影。
在冲突与对抗中,以方先后“定点清除”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及其他领导人兰提西等,沙龙甚至多次威胁要“定点清除”巴勒斯坦主席阿拉法特,认为阿拉法特纵容和支持巴激进组织,缺乏和平诚信,拒绝与其进行和平对话。
除了对“哈马斯”残酷武力镇压外,以色列还对巴方激进组织“杰哈德”、黎巴嫩“真主党”等实施了导弹轰炸等大规模军事行动。
针对以方的封锁和“铁血”镇压,巴方不时爆发群众示威反战游行,但巴方的力量太弱,对以构不成任何威胁。
2004年6月6日,沙龙内阁通过了其“单边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以色列在未来将根据自己的计划采取行动,单方面从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犹太人定居点撤出,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四方提出的和谈“路线图”事实上对以色列已经失效。
以色列已成为中东和平进程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沙龙积极推行“单边行动计划”并放胆对“哈马斯”等残酷打击,有着深刻的复杂背景。
一方面,以色列看到,伊拉克战争后,阿拉伯国家变得更加分裂和虚弱,伊拉克被美国占领,利比亚宣布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叙利亚被美国制裁等等,这对以色列而言正是铲除巴方反以组织和武装的天赐良机;另一方面,以色列注意到,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的中东霸主地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匹敌和挑战,而且反恐已成各国共识,而哈马斯、法塔赫下属军事组织“阿克萨烈士旅”、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巴勒斯坦解放阵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早被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
因此,以色列有美国做靠山,又可借反恐这张大旗,不但可消灭巴方反以势力,而且还可以推行自己的“单边行动计划”。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以色列才对巴方“大开杀戒”。
对阿拉法特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而言,面临着内外强大压力。
从内部看,阿拉法特能否控制住巴内部局势都是大问题。
亚辛之死激起巴勒斯坦民众和阿拉伯民众的极大愤慨,且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其他激进组织向来不赞同阿拉法特及其自治政府对以色列所坚持的“软弱”政策。
从外部看,美国、以色列都认定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其他激进组织为“恐怖组织”,要求巴自治政府不但要坚决镇压,而且要进行内部民主改革。
所以,巴方一时难以摆脱艰难处境。
中东地区局势动荡的根源
中东地区局势持续紧张和动荡,原因错综复杂,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
根源一:
“9·11”后美国出台的“整合”中东的政策。
“9·11”事件后,美国认为恐怖主义是美国的主要敌人,迅速组建全球反恐联盟,并接连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美国认为“最严重的危险在于极端主义和技术(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合”,布什总统据此提出“邪恶轴心”论,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定为“邪恶轴心”国家,并把矛头指向利比亚、苏丹、叙利亚等地区“无赖国家”,中东成为美国反恐主战场。
美国遂提出“整合”中东的政策:
一是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二是运用美式民主与自由理念来改造长期以来伊斯兰教占主导地位的中东国家。
这项政策的两大步骤,一是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二是继续偏袒以色列,实现巴以和平,并推动中东国家进行美式民主化和自由化改革。
根源二:
在许多阿拉伯民众和学者看来,美国发动这场伊拉克战争是一次新的基督徒对穆斯林的“十字军东征”,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场“文明的冲突”。
而在这场文明的冲突中,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处于分裂状态和弱势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世界则处于强势地位。
许多阿拉伯学者认为,美国发动的这场“文明冲突”之战,既有冷战结束后以美国学者亨廷顿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的理论支持,又得到美国政界和军界新保守现实主义者的坚决拥护。
因此,伊斯兰文明成为西方文明打击的首要目标。
根源三:
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是引发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种格局下,“一超”美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多强”不但不团结,而且“多强”中很多是美国的盟友,同属西方文明世界,它们彼此之间尽管有分歧和争吵,但这种分歧和争吵从未导致西方文明世界的对抗和解体。
伊拉克战争就是典型的例证,尽管法国、德国等强烈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既不出钱也不出兵,但事实上,这也等于帮助了美国,伊拉克成为当代“绥靖”政策的牺牲品。
因此,美国的“单边主义”盛行,而“多强”的“多边主义”根本制约不了美国。
这种“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根源四:
阿盟等中东地区区域性组织处理地区事务不力也是该地区动荡的一个因素。
自成立迄今,阿盟在加强其成员国政治合作、协调经济发展及其在处理对外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事实也证明,这种作用极其有限,因为它既没有能力化解其成员国内部的矛盾,比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更没有能力解决其外部面临的挑战,比如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以及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阿盟实际上处于分裂和涣散状态,还形不成一个强大的合力来应对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根源五:
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冲突的历史。
阿拉伯与以色列这两大民族冲突的历史若从马德里中东和会算起,也已经有10多年,若从1948年联合国分治决议算起,则达近半个世纪,而若再追溯,这两大民族冲突的历史则更久远。
再如伊拉克,其国内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也十分复杂,既有阿拉伯人与库尔德人的冲突,又有什叶派穆斯林与逊尼派穆斯林的长期斗争。
根源六:
中东地区特别是海湾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目的之一就是控制该国的石油。
因此,该地区成为大国角逐能源的主战场之一,而地区国家却没有能力来保护自己的资源。
中东的和平与发展何以实现
尽管中东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这两大目标面临着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和平与发展一定会在中东逐步实现。
为此,国际社会应从多方面入手:
首先,联合国的作用应切实得到重视和加强。
伊拉克战争使国际社会关于联合国作用的讨论升温。
联合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大和最权威的国际组织,50多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联合国作用有利于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各方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应充分尊重联合国的权威,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其次,美国应彻底放弃自己的“单边主义”。
美国应彻底抛弃冷战思维,尊重世界文明、文化和社会制度及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一客观事实,树立“和而不同”和共同发展的新思维,不要把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宗教或国家挂钩,在反恐中应坚持一个标准。
必须坚持联合国和安理会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以《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国际法准则为基础,有效开展国际反恐合作,坚持多边主义道路。
在处理中东地区事务中,促使巴以双方真正实现全面、公正与持久的和平,尽快结束对伊拉克的占领,早日使伊拉克人民恢复行使主权,以及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而不是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与地区国家如伊朗、叙利亚等的分歧,这对维持中东地区的稳定与和平非常重要。
再次,欧盟应在处理中东地区事务特别是帮助地区国家实现稳定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欧盟希望中东国家通过对话与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并积极加强与中东国家对话的中东政策,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
欧盟今年5月1日扩大至25国,欧盟扩大对未来欧洲格局乃至整个国际关系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欧盟作为中东的近邻,双方利益互补性强,中东的稳定与发展同欧盟的安全与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欧盟应对中东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另外,在中东地区内部,阿盟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自身的改革,在加强阿拉伯国家政治合作与协调经济发展方面真正发挥作用,这对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中东地区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新理念,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若此,中东的和平与发展就大有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东 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