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非连续性文本一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6609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14.83KB
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非连续性文本一Word下载.docx
《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非连续性文本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全程专题突破复习导练非连续性文本一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扫你的地,我们不扔,你们都没事情好做了!
”
调查:
隐形的杀手
轻轻一抛,破坏的是整洁和文明,更威胁行车安全。
曾有一个实验,在赛车道旁放置一块检验合格的汽车挡风玻璃,赛车手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向这块挡风玻璃驶来,并随手扔出一个苹果,被击中
的挡风玻璃瞬间裂花,如果没有防护膜,就成了碎片。
在另一个实验中,仅仅一两重的空矿泉水瓶,在时速约100千米的状态下,可将钢化玻璃砸碎。
在杭州开了十一年出租车的司机李洋告诉记者,在开车途中,如果前方突然有异物“飞”过来,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避让,这样很容易因为多打方向而发生交通事故。
而环卫工人则成了“车窗抛物”的一大受害者。
2014年11月12日,湖北一位环卫工在道路中间捡拾一个烟盒时,先被一辆越野车撞向对向车道,又被对向车道的面包车迎面撞上,不幸身亡。
去世时,环卫工手里还紧紧攥着刚刚捡起的烟盒。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温州市撞伤、撞死环卫工的交通事故达117起,每三天就有一起;
其中两起为死亡事故,25起为较严重事故。
而车窗抛物是造成这些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
去年3月的一天,杭州环卫工叶金玉在快车道上清理垃圾时,曾被一辆出租车撞飞,所幸只是皮外伤。
建议:
处罚下猛药
杭州高速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竺春璋告诉记者,在日常巡逻中,车窗抛物及货车抛洒滴漏的情况时有发现。
不过,因为车窗抛物时间、地点不固定,是瞬间发生的违法行为,稍纵即逝,执法取证难度大,导致一些乘客、司机心存侥幸,忽视公德,肆意妄为。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道路安全交通法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撒物品,违者可处以警告或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载物不得遗洒、飘散载运物,违者可以处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
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袋等废弃物,可以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很明显,现行法规对车窗抛物的处罚太轻,不能形成有力震慑,从而造成这么多悲剧。
”竺春璋表示,只有尽快完善法律,用“重典”、下“猛药”,加大对类似车窗抛物这种恶劣行为的惩处力度,才有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免于“天降横祸”的风险。
(选自2015年3月24日《浙江日报》)
1.下列对这则新闻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的引题“车窗抛物屡见不鲜”表明了作者的观点,主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概括了主要内容。
B.“探访”部分介绍了杭州中河路地面道路上环卫工黄红梅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要珍惜保洁人员的劳动成果。
C.文中的插图,描绘了行驶中的小轿车被前方面包车上抛
出的酒瓶砸中的场景,意在配合这则新闻,说明酒驾的危害性很大。
D.记者报道这则新闻,主要是告诉人们:
“车窗抛物”是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陋习,更是一种违法行为,甚至会威胁行车安全,不容忽视。
2.新闻从“张先生高速公
路上驾车被矿泉水瓶砸碎挡风玻璃”写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则新闻是如何体现这两点的。
4.根据这则新闻内容,探究“车窗抛物屡见不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清新的散文 隽永的苦味(2015·
浙江宁波)
阅读洪素丽的散文《苦瓜》,会是一段美好的旅程。
“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可以帮助你深入理解《苦瓜》。
下面就让我们开始学习之旅。
[认识作者]
洪素丽,女,作家、画家。
1947年出生,1970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后赴美习画。
现定居美国。
专事绘画与文学创作。
擅长国画、油画、木刻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绘画作品被多家美术馆收藏。
在文学创作领域,她亦诗亦文,创作颇丰。
诗集有《十年诗草》《盛夏的南台湾》《流亡》等,散文集有《十年散记》《守望的鱼》《海岸线》《芳草天涯》《梦与旅行》等。
1982年获《中国时报》散文推荐奖,1994年获《联合报》文学奖散文奖。
[知识卡片]
石 涛
石涛,明末清初画家,广西
全州人,晚年定居扬州。
幼年遭变,后出家,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
号苦瓜和尚、瞎尊者等。
他餐餐不离苦瓜,还把苦瓜供奉案头
朝拜。
木刻画
木刻画是用刀在木板上刻出图像,再用纸拓印出来的版画,版面凹凸感强,拓印出来后,线条、色点、色块都具有鲜明的刻刀雕凿的味道,神韵独具。
[
相关言论]
她(洪素丽)以画家对空间、光线、色彩的审美感受来取景状物。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杨大中
对绘画而言,静物写生一般较容易,画动态则较难。
文章恰恰相反,写具体的事件通常比较生动,单纯写物而不空洞死板就很难。
洪素丽既是作家也是画家,想必深谙此理,却还是选了“苦瓜”这个题目,把绘画的技巧融入行文中,别具一格。
——英国剑桥大学硕士丁理
感觉上,洪素丽总像定时返乡的鲑鱼,每当我不经意地在心里叨念着:
“该是回来的时候了吧?
”很奇异地,就会适时接到她的信或电话,告诉我,“我就要返乡了!
”言辞句中洋溢着兴奋难掩的情绪,信纸上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就像在跳舞一般。
——台湾作家吴锦发
[作者心语]
◆伟大的作品都是扣紧当时的土地脉搏与时代脉搏。
◆所幸,我还有一个信仰——那就是文学与艺术,多年来,我拿笔来写,拿刀来刻,并且也以此二工具,试图刻画和我相同血色的岛屿面目。
◆我上了幼稚园,永远穿姊姊们穿小了的衣裳,褪色的印花,给祖母补绽
过的;
鞋子不是过大,就是过小……而我们家的饭桌上,老是咸鱼干,与咸鱼干……我们家遇到一桩又一桩的灾难了……一个人长大了,走出童年阴暗局促的角落。
[文章呈现]
苦 瓜
洪素丽
①齐白石在一幅白菜画上题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见齐老是偏爱白菜了。
我呢?
我偏爱苦瓜。
②《本草纲目》上记载:
“苦瓜花为末,霉疮,胃气痛,滚汤下;
目痛,灯草汤下;
瓜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
叶晒干为末,治一切丹火毒气,金疮结毒,脂麻疔,大疔疼不可忍,酒下三钱;
子苦甘无毒,益气,壮阳。
”苦瓜的特性,是苦和寒,生冷之物,火气大的人吃了特别受用,可以“清心明目”;
夏天喝了苦瓜汤,可以消热恼,解劳乏。
苦瓜鲜叶捣烂了,可敷肿伤。
鲜苦瓜破开,去种子及瓤,纳入茶叶,用线绑扎固定后,挂于通风处,阴干,每次用茶叶六至九克,水煎或开水泡服,可以治中暑。
倘若去了种子与瓤的鲜苦瓜,均匀涂上芒硝,挂于阴凉处,待苦瓜干后,表层有结晶的白色霜状物,叫苦瓜霜,加冰片少许,研匀,吹喉,可治咽喉炎。
这都是书上记的土法妙方。
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
③小时候,夏天时,家里饭桌上常见一道苦瓜妙品:
把苦瓜切成一截一截圆筒状,去子挖瓤;
塞进肉末拌芡粉,加上盐、香料,塞实了,炖成汤,十分入味。
几年前,我替一个在联合国做事的日本朋友恶补中文(他同时亦在联合国办的中文班上课),有一回,他的中文老师出一道题给他作文:
“我最吃苦的一天”。
他拿回来,我做他的枪手,大笔一挥,文曰:
“我最吃苦的一天,是我吃苦瓜最多的一天,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苦瓜红烧肉,红烧肉苦瓜……我从早吃到晚,非常地吃苦……”他照抄一遍,拿去给先生看,先生看了皱皱眉,又哈哈大笑,夸奖了他一顿,说:
“有进步,你的中文有进步!
”他十分得意,要请客,于是我们师徒俩绕遍了华埠(唐人街)餐馆,问不到一家有苦瓜这一道菜,失望至极,只好随便进了一个广东馆子。
大概在异地里,苦味既不是味,苦瓜这道菜是不能上台盘的。
【注】
④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
“苦”亦可以是美味,可见人生的矛盾,不可理喻。
从苦中品出乐,品出美来,是至乐,与至美。
而这苦是自找的,不是胁迫,或外加的。
因此,可以细细品味,慢慢浸淫,其美无涯,其乐无边;
喜欢研究人生真谛的人,可以在苦瓜里吃出道理来,“佛法无边”之类的顿悟,可以在箪食瓢饮、苦瓜酱菜中摸到。
道在高山、道在流水、道在瓦罐、道在尿溺、道在苦瓜,此所以石涛自称为“苦瓜和尚”也。
⑤大学时,曾和友人去狮头山的庙里小住,美其名曰“闭门深造”。
某日逛到尼姑庵后面山坡上,看到一排围筑起来低低的苦瓜藤架,两人躺进纠缠的架下,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
苦瓜一个个挂下来,直抵额头、眼皮,饱满滚圆的瓜
身,是碧青加乳白色,发出瓷器的光泽,表皮上一个个圆珠般的疙瘩,正如凝结的烛泪,造型多美呀,有哪一种瓜菜比得上呢?
然而里面滋滋流着苦液……
⑥去年初夏,在山村田垄间漫步,尺来宽的灌溉渠道上,架了一个越空的苦瓜棚,苦瓜就由田垄边,水田侧,一段狭小的泥洼地里种出来,瓜藤对爬在架上,苦瓜一个个垂挂在山溪引下来的奔流不息的渠沟水上。
深黑的水,因为流速大,偶尔翻出一点浪花,水是冰凉洁净的,苦瓜的影子和筛在叶间的阳光,一动一颤;
抬头一看,是一梯一级上去的漠漠水田,苍绿的纱帽山,小瓦屋,以及悠悠之云影。
一切的争夺苦战,暂时地脱略而遥远,只有眼前之一景,是那么平和,峥嵘,可感谢。
⑦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但见五爪叶子日日吃力地攀在窗外围起的铁栏杆上,小小的绿叶十分争气,又把触须无孔不入地伸延。
于是烟尘万丈的都市里的一扇窗子,为我编织了故乡夏日里一席苦瓜凉梦来。
【注】我后来才知道,华埠的饭店菜单上,苦瓜叫“凉瓜”,不叫“苦瓜”。
(选自《芳草天涯》,有删改)
【初识·
散文之形】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苦瓜》一文有对苦瓜的说明,如第②段说明了苦瓜的________、________;
有对相关事件的叙述,如第③段“我”替日本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我”和友人躺在藤架下看苦瓜;
有对苦瓜的描写;
有对苦瓜的议论……
6.作者写苦瓜,为什么要从齐白石的题字写起?
【细品·
散文之言】
7.洪素丽擅长木刻画,下列语句最有木刻画味道的一项是( )
A.苦瓜的苦是令人清心寡欲的苦,不是“哑子吃黄连”的苦。
B.密深深的叶子像五爪龙掌,叶心透明的绿,叶脉一丝丝,一条条地浮起。
C.满满一桌上,有清炖苦瓜,苦瓜炒蛋,苦瓜炒肉丝,肉丝炒苦瓜……
D.此间的公寓,我在窗台上种了一盆小小的苦瓜藤,不指望它开花结果。
8.根据[相关言论],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悟·
散文之神】
9.以下推测最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洪素丽可能非常崇拜“苦瓜和尚”。
B.洪素丽可能会回台湾定居。
C.洪素丽可能不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D.洪素丽写《苦瓜》可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10.有人认为第②段中“我一样也没试过,但,想来一定是有效的”这句话可以删去,你认同吗?
请说明理由。
11.通读材料,结合相关内容,品出洪素丽笔下的苦瓜之“味”,展现你的研读成果。
(三)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百家争鸣]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
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无论
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
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
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
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关系。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
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
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度
人均纸质书
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
日均纸质书
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
2010年
4.25本
0.73本
16.78分钟
12.07分钟
2011年
4.35本
1.42本
14.85分钟
16.64分钟
【注】 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20日,“左岸书店”店主发微博宣布:
鄞州万达的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
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宁波市民说再见。
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宁波逐渐衰弱。
英国诗人多恩说:
“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
”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
(摘自《现代金报》2012年4月22日)
[他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
加拿大几乎每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
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64本,日本为40本,韩国也有11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2%。
法国政府
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
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摘自《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12.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请用一句话概括。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所有的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近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14.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5.阅读[他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地震来了怎么办?
如果现在发生地震,你有自信可以应付吗?
平时又该如何做好防震准备呢?
赶快来看看下面所提供的各项要点,并要记
住哟!
(选自某科普杂志,有删改)
16.你认为这篇文章是写给哪个读者群体看的,为什么?
17.“在室内”和“在室外”的防护措施,共同强调的一个要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被困”部分共八条,为便于记忆,现将有关信息进行整合,请你根据内容提示,完成下文。
(每空不超过10个字)
被困时,首先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存在坍塌隐患,应尽快寻找可能出口;
如果空间安全,则要减少氧气和能量的消耗。
其次,要____________________,尽量朝向有光线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可吹哨子或敲打器物,发出规律声响,对食物和水尽量节约使用。
当然,____________________也许更为重要。
19.目前科技还无法做到准确预报地震,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将地震可能造成的灾害减到最低。
根据“在室内”部分的内容,你能对室内布置提出一些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D[A项,“车窗抛物屡见不鲜”概括主要内容,标题“扔掉的,不仅是文明”,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B项“探访”部分
阐述了“车窗抛物”带来的麻烦;
C项插图意在呼吁不要“车窗抛物”。
]
2.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引出“车窗抛物”这一话题。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3.新闻“探访”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3月23日下午4时许,而本文发表的时间是3月24日,仅一天之差,这充分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采访经过是真实的,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全程 专题 突破 复习 导练非 连续性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