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56407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69KB
电缆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缆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缆沟施工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切断机
GQ40
5
钢筋调直机
4-14型
6
振动棒
FHZ-65
7
水泵
JYWQ
四、劳动力安排
工种名称
数量(人)
技工
8
机械操作
钢筋工
12
木工
20
混凝土工
普工
10
(二)、工艺流程
放线→挖土及外运→碎石垫层→混凝土垫层→钢筋安装→底板模板安装→混凝土底板→电缆沟壁模板安装→电缆沟壁混凝土→模板拆除→回填土→盖板
(三)、主要施工方法
一、管沟开挖
1.1.主要机具
(1)挖土机械有:
挖土机、自卸汽车等。
(2)一般机具有:
铁锹(尖头与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铅丝和50m钢卷尺、坡度尺等。
1.2.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面0.5m,然后才能开挖。
(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效率来确定。
(7)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作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
(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基槽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1.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
(1)坡度的确定:
○在天然湿度的土壤中,开挖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a)密实、中密的砂土或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b)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
(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d)坚硬性粘土—2.0m。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放坡。
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11的规定。
○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土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按表1--312确定。
○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
项次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
宽)
坡顶无荷载
坡顶有静载
坡顶有运载
中密的砂土
1:
1.00
1.25
1.50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0.75
硬塑的轻亚粘土
0.67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0.50
硬塑的亚粘土、粘土
0.33
老黄土
0.10
0.25
软土(经井点降水后)
—
注:
当有成熟施工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312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坚硬
1.25~1:
1.5
0.75~1:
一般粘性土;
硬塑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00~1:
1.15
0.50~1:
碎石类土:
充填砂土
(2)开挖管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3)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管沟时,其施工方法有两种:
※端头挖土法:
挖土机从管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
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侧向挖土法:
挖土机一面沿着管沟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
(4)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管沟深度的1/2。
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5)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的管沟,根据土质情况,应作好支撑的准备,以防坍塌。
(6)开挖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地基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
一般铲运机、挖土机挖土时,为20cm左右;
挖土机用反铲、正铲和拉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7)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8)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
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9)雨、冬期施工:
·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雨期施工在开挖的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同时应在沟槽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
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以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30cm。
开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遭受水泡。
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它材料覆盖,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1.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管沟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表1—313)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表1—313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表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检查
长度、宽度
-0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用经纬仪、拉线或尺量检查
边坡偏陡
不允许
坡度尺检查
1.5.成品保护
(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1.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基底超挖:
开挖管沟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2)基底未保护:
基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施工顺序不合理:
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施工顺序进行开挖土方,应注意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m以上推铲土;
挖土机一般需在地下水位0.8m以上挖土,以防机械自身下沉。
正铲挖土机挖方的台阶高度,不得超过最大挖掘高度的1.2倍。
(5)开挖尺寸不足,边坡过陡:
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宽度。
二、钢筋制安
2.1.施工准备(制作)
1、机械设备
钢筋冷拉机、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成型机、弯箍机、及相应设备。
2、材料
各种规格、各种级别的钢筋,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
进厂(场)后须经物理性能检定。
对于进口钢材须增加化学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3、作业条件
⑴各种设备在操作前检修完好,保证正常运转,并符合安全要求规定。
⑵钢筋抽料。
钢筋抽料人员要熟识图纸、会审记录及现行施工规范,按图纸要求的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正确合理的填写钢筋抽料表,计算出钢筋的用量。
2.2.操作工艺
钢筋表面要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用冷拉工艺除锈,或用机械方法、手工除锈等。
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
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的钢筋的冷拉率:
Ⅰ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
Ⅱ、Ⅲ级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1%.
预制构件的吊环不得冷拉,只能用Ⅰ级热轧钢筋制作。
对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钢筋调直冷拉率不得大于1%。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弯钩或弯曲
⑴钢筋弯钩。
形式有三种,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
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廷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大于下料尺寸。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
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见图5-15)Ⅱ、Ⅲ级钢筋未端需作90°
或135°
弯折时,应按规范规定增大弯芯直径。
由于弯芯直径理论计算与实际与一致。
⑵弯起钢筋。
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少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⑶箍筋。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用Ⅰ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
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5倍,对有抗震要求的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⑷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A、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C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高速值+弯钩增加长度
⑸钢筋焊接参照本节焊接工程内容有关规定。
2.3.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⑵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模的规定。
检查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的冷拉记录。
⑶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观察检查。
⑷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观察和尺量检查。
⑸钢筋对焊和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2.4.施工注意事项
⑴钢筋开料切断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
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
⑵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5.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注意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
电保护开关。
⑵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⑶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2.6.产品保护
⑴各种类型钢筋半成品,应按规格、型号、品种堆放整齐,挂
好标志牌,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日晒。
⑵转运时钢筋半成品应小心装卸,不应随意抛掷,避免钢筋变形。
钢筋绑扎与安装
2.7.施工准备(安装)
※材料
钢筋半成品的质量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
采用20~22号铁丝(镀锌铁丝)。
水泥砂浆垫块:
要有一定足够强度。
※工具
常用的铅丝钩、小板手、撬杠、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粉笔、专用运输机具等。
2.8.作业条件
⑴熟识图纸,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尺寸和数量是否
与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⑵准备好铁丝、水泥垫块以及常用绑扎工具和机具。
⑶钢筋定位:
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
已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构件的钢筋规格、形状和数量。
⑷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件时,应事先考虑支模和绑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装方案。
⑸绑扎部位的位置上所有杂物应在安装前清理好。
2.9.操作工艺
⑴钢筋网(筛底)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钢筋相互交点扎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
⑵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凳仔)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上、下层钢筋位置的正确和两层之间距离。
⑶有180°
弯钩的钢筋弯钩应向上,不要倒向一边;
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向下。
(4)纵向受力钢筋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与纵向钢筋相同规格。
(5)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6)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搭接长度的未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2)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未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3)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未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未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4)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5)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受力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0.7倍。
6)受拉焊接骨架和焊接网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7)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规范。
2.10.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⑴钢筋的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
⑵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⑴钢筋、骨架绑扎,缺扣、松扣不超过应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
⑵钢筋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
※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及预埋件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规定。
2.11.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⑵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
⑶钢筋骨架吊将入模时,应力求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起吊,吊点应根据骨架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⑷钢筋骨架绑所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线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
⑸柱子箍筋接头无错开放置,绑扎前要先检查;
绑扎完成后再检查,若有错误应即纠正。
⑹浇筑混凝土时,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
⑺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
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对焊接头数量,如超出规范要求,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2.12.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挂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
人工抬运钢筋,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⑵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高压线路或电源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和站人。
⑶在高空安装钢筋应选好位置站稳,系好安全带。
2.13.产品保护
⑴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垫放整齐,防止压弯变形。
⑵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⑶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⑷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内堆放垫好,防止锈蚀
三、模板安装
3.1.施工准备
⑴木模板(或夹板):
木模板(或夹板)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杉木以及胶合夹板,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⑵木枋:
木枋宜采用Ⅰ或Ⅱ等松木、什木,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3.2作业条件
⑴模板结构选型:
模板及支模板顶架的结构与施工方案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平面几何形状、施工机具设备、模板及顶架料供应等条件综合比较后,选定最佳的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案,并在方案中注明其操作工艺及工艺流程。
⑵木模板备料:
模板数量应根据模板设计方案,并结合方案中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⑶模板涂刷脱模剂,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的位置分规格堆放整齐。
⑷模板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放好纵横轴线(或中心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⑸模板施工前,应办完前一工序的分部或分项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⑹模板安装前,根据模板、图纸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3.操作工艺
※模板制作安装
⑴安装顺序:
放线→安底阶模→安底阶支撑→安上阶模→安上阶围箍和支撑→搭设模板吊架→(安杯芯模)→检查、校正→验收
注:
括号工序仅适用杯形基础模板安装。
⑵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级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稳撑牢;
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砼(或砂浆)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和标高,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斜撑及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标高及轴线位置。
3.4.质量标准
⑴模板及其支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⑵木模板(或夹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⑴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不大于2.5mm
优良:
不大于1.5mm
⑵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
不大于2000cm2
优良:
不大于1000cm2
3.5.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预防措施:
(制作)
a、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承在钢箍支架上;
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
d、支撑直接撑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
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安装)
a、支模时中心线位置及标高要准确,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b、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
c、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
d、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e、拆除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温度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拔动。
四、钢筋混凝土浇灌
4.1.施工准备
※施工器具
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混凝土地泵、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塔吊、水泵等。
※技术准备
1.混凝土申请:
浇筑棍凝±
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
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抗冻剂以及浇筑时间等。
2.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3.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事先应在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人工搅拌和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
4.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
4.2.作业条件
1、各种专业管线已埋设完毕,钢筋隐检、模板预检已完成。
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管的架子已搭设完毕。
3、振捣设备调试正常及备有一定数量的振捣棒。
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
5、劳动力安排已妥当,名单已上报。
6、与城管部门协调好,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
7、检查墙、柱插筋位置、数量,预埋件的位置、数量,预留洞的位置、数量,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模板隔离剂涂刷情况、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8、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冷挤压套管、木屑、铁钉、焊渣等。
4.3.施工工艺
1、基础底板采用斜面分层的浇筑方法,且混凝土浇筑由远及近,随着混凝土浇筑,泵管及架子逐渐拆除。
2、由于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了防止温度裂缝及收缩裂缝出现,除了设计上采取措施外,在施工操作上控制浇筑层厚度,不大于500mm,并通过测温记录与保温覆盖措施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它以内。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缆沟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