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重点无答案 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2563289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917.69KB
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重点无答案 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重点无答案 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重点无答案 苏科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考试内容46]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B级]
人体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它们是同时进行的,并且通过心脏连通在一起,组成人体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体循环:
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再流经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肺循环中,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经肺循环后,血液变成()
A.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颜色鲜红的静脉血
C.颜色暗红的动脉血D.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2.一位B血型的病人急需输血急救,从血库中取血时首选的血液是()
A.O型血B。
B型血C。
A型血D。
AB型血
3.下列管道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A.肺动脉、左心房
B。
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D。
腔静脉、左心房
4.血液从主动脉到左心房流经的路径是()
A.肺循环B。
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
D。
体循环→肺循环
5.下表为四位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异常项目的计数结果,表中还提供了相应项目的正常范围。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患者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正常范围
A
红细胞计数(RBC)
2.8×
1012/L
3.5×
1012~5.5×
B
白细胞计数(WBC)
1.5×
1010/L
5.0×
109~1.0×
C
血小板计数(PLT)
1.0×
1011/L
1011~3.5×
D
血红蛋白(Hb)
88g/L
110~160g/L
(1)患者A可能患有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患者B可能患有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患者C可能患有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患者D可能患有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注意,血常规化验只是医院众多检查项目中常用的一项,许多疾病的确诊,还需要___________。
6.小玲起床后感觉浑身无力,嗓子痒痛,咳嗽不断,测得自己的体温是:
38.5℃。
妈妈发现小玲的扁桃体有红肿发炎的现象,医生建议静脉点滴青霉素,药液从小玲的手背静脉到达患处(扁桃体)所经过的途径是:
上肢静脉→ 右心房→肺循环→左心房→ →主动脉→动脉→扁桃体毛细血管(患处)。
[考试内容47]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B级]
1、肾脏功能和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如右图所示)。
3、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部分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水、部分无机盐等通过肾小管壁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中,重吸收回血液。
原尿中的尿素等废物和部分水、无机盐等形成尿液。
尿液经肾盂,流入输尿管、膀胱,在膀胱中暂时贮存,贮存到一定量时引起排尿反射,尿液由尿道排出体外。
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肾的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示意图:
尿液是如何形成的?
当血液由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内,形成肾小囊内液,这就是原尿。
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原尿中含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等,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会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这个过程称为重吸收作用。
尿液是如何排出的?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和膀胱暂时储存。
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1.人体贮存尿液的部位是()
A.肾小球B.肾小管C.肾小囊D.膀胱
2.排出尿液的顺序是(
)
A、输尿管一肾脏一膀胱一尿道B、肾脏一输尿管—尿道一膀胱
C、肾脏一输尿管一膀胱一尿道D、膀胱一尿道一输尿管一肾脏
3.我们每天应喝适量的开水,这有利于()
A、对葡萄糖的吸收B、对无机盐的吸收
C、废物及时随尿排出D、蛋白质、葡萄糖、尿酸和尿素的合成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
5.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B。
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D。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6.原尿与血液相比,主要的区别是原尿中不含有()
A.尿素和葡萄糖B。
葡萄糖和无机盐
C.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D。
尿素和尿酸
7、原尿中,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有
()
部分无机盐
部分尿素
大部分水
全部葡萄糖
A、123B、134C、234D、124
8.某人的排尿量突然比平时多出数倍,这令他苦恼不已。
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单位
9..下表列出了三种液体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请根据该表回答有关问题。
种类
尿素
尿酸
葡萄糖
无机盐
蛋白质
0.03
0.004
0.10
0.90
1.8
0.05
1.5
8.0
(1)请判断A、B、C三种液体分别是血浆、尿液和原尿中的哪一种?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
(2)C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而A、B中的为0,这说明
。
(3)A中的尿素含量与C中一样,为0.03,而B中的却为1.8,这是由于
(4)B中的无机盐高于A,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尿中吸收量最多的成分是___________。
A中的葡萄糖为0.1,而B中的为0,这又说明
。
10.尿液的形成经过两个过程:
血液流经肾脏时,除了__和__外,其他成分都会经过__的_作用,形成原尿;
原尿经过__的__作用,所有__、大部分_和部分__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原尿成为尿液。
11.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l、2、3中的液体分别是。
(2)尿的形成,包括两个过程。
(3)据测定:
一个正常成年人一昼夜大约产生150升原尿,而尿只有1.5升,这说明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被送回到血液中o
[考试内容48]观察血涂片[A级]
取一片人的血细胞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视野内红细胞数量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白细胞数量少,体积较大,细胞内具有细胞核。
血小板最小,且形状不规则。
从光学显微镜中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的一种血细胞是()
A、白细胞B、红细胞C、血浆D、血小板
[考试内容49]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A级]
用湿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再将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为避免小鱼尾鳍摆动,可在尾鳍上轻轻放上载玻片。
将培养皿放在已对过光的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
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液在血管内
的流动情况,其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
是毛细血管。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金鱼尾鳍内
血液流动的方向(如右下图),请根据各血管中
血液流动的方向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
于()
A、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
B、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
D、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
第15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试内容50]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A级]
1、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构成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3、脑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又称大脑皮质。
脊髓的灰质在中央,白质分布在灰质的周围。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数以亿计的神经元(神经细胞)组成。
神经元模式图:
[考试内容5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级]
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能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反射。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考试内容52]区分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B级]
反射类型
形成过程
神经中枢
举例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
一般在脊髓
吮奶、膝跳反射等
条件反射
后天形成的
一般在大脑皮层
望梅止渴、听到铃声进教室等
1:
.神经系统中,能够产生的传导兴奋的基本结构是()
A.神经纤维B。
突起C。
神经元D。
脊髓
2.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是()
A.神经细胞B。
神经纤维C。
脑和脊髓D。
脑神经和脊神经
3.主管人体运动、感觉、语言、视觉等活动的中枢在()
A.大脑皮质B。
小脑C。
脑干D。
4.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
A.吃肉流唾液B。
吮奶C。
看到酸梅流唾液D。
听相声哈哈大笑
5.合理安排和严守作息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易形成()
A.条件反射B。
反射C。
非条件反射D。
以上都不是
6.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在白质内,神经纤维汇集在灰质内
B.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在灰质内,神经纤维汇集在白质内
C.灰质分布在脑和脊髓的中央D.白质分布在脑和脊髓的中央
7.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
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写出下列字母所指部位的名称:
acd
(2)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某一反射的反射弧
(3)若反射弧中的d结构发生障碍时,反射活动还能进行吗?
8.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B.学生做数学题
C.谈虎色变D.沙子进入眼,人流泪
9.膝跳反射是一种只由脊髓控
制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10.一只狗已对灯光建立了分泌唾液的条件反射,这只狗将来遇到灯光会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射。
11.“吃梅止渴”属于__反射,“望(见)梅止渴”属于_反射,“谈梅止渴”属于__反射。
12.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新生的婴儿会吃奶B狗看到食物分泌唾液C谈虎色变D寒冷使人打哆嗦
13.条件反射不同于非条件反射的特点是()
①生来就有的②后天逐渐形成的③可以消退④不会消退⑤低级的神经活动⑥高级的神经活动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14.如果人的小脑发生病变或遭到破坏,就会出现()
A.呼吸微弱B.身体瘫痪C.身体失去平衡D.失去语言功能
[考试内容53]概述人体通过眼、耳等感觉器官获取信息[B级]
1、眼是人体观察事物获取外界信息和形成视觉的重要器官。
2、在眼球的结构中,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
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
3、视觉的形成过程:
外界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与视觉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耳是听觉器官。
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廓收集外界声波,由外耳道传到中耳
,引起鼓膜振动。
鼓膜振动经听小骨的传递和放大后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与听觉有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再由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视觉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耳朵的结构示意图
[考试内容54]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C级]
1、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就会增加晶状体的调节负担,导致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结果使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近视眼可配凹透镜进行矫正。
2、良好的用眼习惯,如连续用眼1h后休息一会儿,远眺几分钟;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
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和写字;
不要在走路、躺卧和摇晃的车船上看书等,还要坚持做眼保健操。
1.对于于正常人来说,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2.当你从光线较强的地方进入光线较暗的地方时,瞳孔的变化是()
A.没有变化B.由小变大
C.由大变小D.由大变小后再变大
3.暑假期间,小民同学彻底放松了,整天泡在电子游戏中。
开学后,他感觉视力下降,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从用眼卫生的角度分析,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导致眼球发生的变化是()
A.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B.晶状体凸度过小
C.晶状体浑浊D.视网膜发炎
4.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质、视网膜
5.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巨大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闭嘴堵耳,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耳的()
A.耳廓B.半规管C.鼓膜D.咽鼓管
6.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神经B.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觉中枢D.角膜、视觉中
枢
7.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第16章运动与行为
[考试内容55]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A级]
动物的运动一般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依赖于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完成的。
如人体的许多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牵引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关节有关节软骨、关节腔和关节囊等结构。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人体的骨骼组成:
(206块骨):
头骨、躯干骨、四肢骨。
支持、运动、保护、连接的作用。
骨骼肌的组成:
头颈肌(如咀嚼肌、胸锁乳突肌);
躯干肌(如胸大肌、腹直肌);
四肢肌(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收缩的特性。
骨的基本结构
骨膜:
坚韧的结缔组织膜;
含有血管(血液对骨有营养作用)、神经和成骨细胞(骨的生长和再生)
骨密质(长骨骨干部分)
骨质
骨松质(长骨两端部分,呈蜂窝状)
骨髓:
骨髓腔、骨松质(红骨髓,终身具有造血功能)
关节——骨连结的主要形式P61
关节头
关节面关节窝
关节囊关节软骨
关节腔
关节具有牢固性、柔韧性、灵活性。
骨骼肌:
肌腹——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红褐色,由肌细胞组成
(随意肌)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白色的部分,由结缔组织组成
肌腱可以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骨骼肌收缩、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产生各种动作。
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
骨骼肌群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必须由多组肌肉群(至少两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
如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1、骨能够再生,例如骨折后能够愈合,
其主要原因是鼓膜内含有()
A、血管B成骨细胞
C神经D血细胞
2、成年人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
A.骨膜中B.骨髓腔中C.骨密质中D.骨松质中
3、现有几块新鲜的碎骨片,要想要用肉眼观察辨认
出骨松质,判断依据是()
①颜色深浅②是否为蜂窝状③有无红骨髓④碎骨片的长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连连看
1、鼓膜A.结构疏松,能承受一定的压力
2、骨密质B.内含血管、神经等
3、骨松质C.有造血功能
4、骨髓D.致密坚硬,抗压力强
[考试内容56]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B级]
从动物行为的获得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是生来就就有的,由动物额遗传物
质决定的一种行为。
后天性行为则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所以又叫做学习行为。
1.下列几种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黑猩猩用树枝钩取食物B、蜜蜂采蜜
C、马拉车D、人见红灯停车
2.下列动物的一些现象,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B.大熊猫找食物C.雄山羊屹立在山顶D.猫的心脏跳动
3.一只失去了雏鸡的母鸡,把一只小鸭当作自己的雏鸡,对它给予照料。
这种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节律行为D.防御行为
4.蚂蚁、蜜蜂、蚯蚓、蜘蛛四个小伙伴在一起比谁的本领大,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请你当裁判,哪一种动物的本领是出生后学会的()
A.蚂蚁筑巢B.蜜蜂采蜜C.蜘蛛结网D.大山雀偷吃牛奶
5.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
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如小虾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饶过玻璃板去捕捉。
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
而猴子只要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获食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学习行为。
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某些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能利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大大增强了适应复杂环境能力。
第17章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试内容57]概述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B级]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
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入湖泊,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1.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一些枝叶,其目的是为了()
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小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蒸腾D.移栽方便
2.夏季的树林空气湿润,凉爽宜人,这主要是由于树木的()
A.蒸腾作用蒸腾水分B.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产生氧气D.光合作用产生营养物质
3.取两盆长有健壮枝叶的天竺葵,分别用干燥的塑料袋套上,结扎好袋口,移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不久,可见到袋的内壁上出现,这是由于植物体进行而产生的.
4.保护森林和草地植被对调节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平衡更加重要,这是因为,水分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作用进入大气,通过返回地面
[考试内容58]说出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的作用[A级]
生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的的燃烧都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制造的氧气是地球大气中氧气的根本来源。
因此,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1.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道,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改善空气质量的是绿色植物的()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的蒸腾作用D。
蒸腾作用的运作用
2.把新鲜水草放在养鱼缸里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食物B。
提供二氧化碳C。
提供能量D。
提供氧气
3.下列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B、植物茂盛的地方,人感觉凉快,这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比其他生物要少。
D、一般情况下,气温越高,蒸腾作用越强。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自动的“空气净化器”、天然的“蓄水池”,没有绿色植物,地球上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因此,也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
请分析回答:
A.绿色植物被称为绿色的“能量转化器”,是因为它能够吸收太阳光能,并通过
作用在
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能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连云港市八年级生物上册 复习重点无答案 苏科版 江苏省 连云港市 年级 生物 上册 复习 重点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