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4322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98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5年以来,我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一个二级学科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不论是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还是从理论建设和学科建设来看,都有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
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
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
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五)、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
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
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
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的原因
20世纪其实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或者说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表达和把握的时代,因为批判黑格尔,颠倒西方传统的观念,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当年已基本完成的理论任务。
如果说20世纪西方虽然提出了种种新的观念的话,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并未被超越,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仍具有当代价值。
有人形象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比喻为一发炮弹,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仍在它的射程之内,这里关键是如何看待的价值、功用问题。
马克思主义发挥作用不同于旧的地方就在于它能用来解决现实问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它具有人类性,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与人类理想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使命体现了人类的使命,它以自身的存在体现人类的存在。
三、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历史,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现实,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仍然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批判力。
许多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其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创新和当代价值实现的前提是继承马克思所开创的原则、精神和思维方法,遵循马克思主义开创的关注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研究之路。
有人从与当代生活文化思考产生共时性方面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认为文化成为研究“人”的中介,文化领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生长点。
从价值角度看待马克思的当代价值,认为以人类解放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关注当代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
另外从政治方面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人权思想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对西方人权思想理想国的批判和解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使其人权思想获得当代价值。
有的学者从思维范式、社会批判功能和重建中国三个方面谈了马克思的当代价值,认为从思维范式上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对近代主体性的超越,而且在更根本的意义上是对理论理路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功能对于现代市场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同属实践理路,这就形成了二者在思维范式上的亲合性。
有学者从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关系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认为马克思主义不只是辩证法,它本质上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巨大指导作用是必须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唯物主义还为社会主义解决了经验借鉴问题,为社会主义的探索创新提供了认识论前提。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的“革命性变革”,这个变革首先体现在的这种理论性质的根本变化上。
马克思主义使从绝对化的理论教条中解放了出来,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的不再是处理问题的万能公式,而是一种提高自我意识和观察能力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精神意境。
从这一意义上说,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转变的思维方式,而反过来,根本转变思维方式又只有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才有可能。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实质和精神就在于“我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之间的分别不在于目的上,解释不等于不想去改变,改变也不意味着不需要解释。
马克思关于“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于过去、立足现实、开创未来的新精神。
消解人对物的依赖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早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就对时代的变革与的使命及其相互关系作出了明确的论述,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迫切任务。
因此的现代使命就跃迁为对“非神圣形象”(物)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武器”就明确地承担起把人从“抽象的普遍理性”中解放出来、把人从“物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把人从“资本的普遍统治”中解放出来的使命,承担起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使命。
这正理论地表征了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的开创者。
马克思主义在史上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理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其结果就是从根本上终结了形而上学。
马克思从人的存在出发去批判形而上学,认为反对形而上学之后,应转换主题,即关注人类世界、人的存在,对人的异化了的生存状态给予深刻批判,对人的价值、自由和解放给予深切关注,从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马克思主义把的聚焦点从整个世界转向人类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从而使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这标志着西方的转轨,即从传统转向现代。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西方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作为现代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现代西方中的对话者,而且是现代西方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和强有力的推动者。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
在新世纪,对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和解,无不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即,它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四、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就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我们关注的中心应由实体形而上学转向人的生存的本体论结构的展开;
二是从关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表层结构转向关注其深层的精神;
三是从工具性层面转向理性层面,对马克思主义能达到“得意妄言”的境界时,其当代价值就会得到展示。
要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就必须既要有正确的方法去看马克思主义,又要找到恰当的角度与今天的现实结合起来。
面对人类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关键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与人类的现代性和中国的现代化相关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在于实现人和人类的解放。
马克思曾指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在当代,我们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它的价值、意义仍然存在。
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尤其重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指导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历史经验也就是基本规律。
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基本规律,应是我们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着力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之所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普遍真理。
不论面对怎样严峻的形势和任务,中国人民只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指导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创革命和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得到最完整的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也就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历程。
2、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事业。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在与时俱进这一理论品格下进行的。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内在品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是与时俱进的。
与时俱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最关键的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当前,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新时期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的理论结晶,必将使中国壮大起来。
3、坚持中国特色与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相结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而外来文化只有和本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才能扎下根来,结出果实。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文化,中国共产党要运用它解决中国的问题,就必须使其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沃土上,就一定要有中国的内容、中国的形式、中国的风格、中国的特点。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把握我国社会历史方位和党的历史方位,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同样是基于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自觉认识和深刻把握。
4、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同时,也只有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想问题、办事情始终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更好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更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同样作为反映客观的主观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
视认识和改造世界卫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也必然随着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而失去真理性。
所以我们称马克思主义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那与时俱进的品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内涵创新性意义:
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另一方面,它批判地改造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吸取其精华,摈弃其糟粕,使中国传统思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使传统思想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造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
邓小平说:
“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要向前看,就是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能胜利前进”;
并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我觉得这就是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的真谛,也是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理论创新的生命线。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三大理论成果,不仅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业,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群众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不是某个人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群众的实践。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不是某个人确认的出来的,而是经过人民群众的长期的实践检验证明的。
最后,马克思主义如果不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一点用处也没有,马克思主义只有掌握了人民群众,才能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这个体现的集中点,就是毛泽东提出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解放不是靠神仙和皇帝的恩赐,而是靠人民群众自己,这个思想化作理论观点,就在于毛泽东提出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另一方面,要把这些观点化作现实,就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只有在这个观点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的结晶和伟大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
而构成这个灵魂的要素是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这里,首要的因素是时间,而这个时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系性的演进来说,就是时代问题。
邓小平同志参与了毛泽东思想的创造。
但我们现在所说的邓小平理论,则是另一个新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潮流,适应这一时代的要求,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拓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
邓小平理论就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时代的中国化的马克思。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紧密相联的,马克思称自己的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的哲学,这个哲学的历史任务就是用革命的实践改变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创建共产主义的新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改造世界,既包括改造客观世界,也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即改变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我觉得这个思想的一个基本含义就是要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六、如何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导大学生为人处世
(一)、通过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1、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
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在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多下功夫。
通过马克思理论武装头脑认真钻研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理论体系上把握马克思原理。
并将书中的理论提取出来放到当今的历史环境以及实际生活之中来加以体会。
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联系当今国内外大局,现实生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大学生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认认真真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更要学以致用,将原理知识付诸于实践之中。
同时,要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需做到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作为大学生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利用辩证的眼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引导我们前进的旗帜。
(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生为人处世的指南
1、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当坚定马克思主义,并且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
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应该将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生活、工作的追求目标,也需要将它作为座右铭,用以追求自己目标的旗帜。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大学生应该坚定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将书本中所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自觉地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上一份力量,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回顾近代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成为我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的奥运之梦从构想到实现,整整走过了百年的历程。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也终成现实,是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这无不体现出实践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人类哲学史上唯一真正科学的实践观,因为它不但批判地吸收了以往人类哲学思维的积极成果,而且在哲学方法论上实现了对旧哲学实践观的合理超越,尤其重要的是它的理论根基深植于人类实践。
更为可贵的是,在具体的国情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被应用于不同的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既丰富和发展了实践理论本身,更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从而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
综上所诉,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的一个思想性主题,它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解决各种建设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
[3]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
[4]马克思: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5]倪志安:
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6]陶富源:
实践主导论[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7]谭培文: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及其 当代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