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540044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8.85KB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
21.(A)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嘴
23.(A)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依恋感
24.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
25.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A)。
A.早期依恋关系B.正常母爱C.细心照料D.必需的营养
26.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
A.无分化阶段B.低分化阶段C.依恋形成阶段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27.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28.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
2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评价标准出现前,(B)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
A.年长同伴B.教师C.家长D.其他同伴
30.下列(D)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B.帮助C.合作D.攻击性行为
31.家庭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A)机制起作用。
A.奖励和示范B.批评C.教育D.表扬
32.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采取极端的态度,不是好的就是坏的,该阶段是(B)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道德理想阶段
33.在(A)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A.前道德阶段B.道德他律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道德
理想阶段
34.道德两难故事法是谁研究时用的?
(B)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维果斯基D.福禄贝尔
35.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
(A)
A.他律道德水平B.前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
36.判断是非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
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37.对是非判断取决于行为后果的儿童处于(C)
38.普遍的道德原则定向的儿童处于(A)
39.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A)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能力B.智力C.成熟D.教养
40.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B)
A.涂鸦期B.象征期C.联想期D.定形期
41.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B)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
42.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C)。
A.1岁B.2-3岁C.4岁D.7岁
43.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C)?
A.1岁B.2-3岁C.3-6岁D.7岁
44.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D)
A.心理活动的速度B.心理活动的强度C.心理活动的稳定性D.心理活动的平衡性
45.“江山移改,禀性难移”是指(B)具有不易改变的特性。
A.性格B.气质C.个性D.人格
46.心理活动兴奋性高,不平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B.多血汁C.粘液质D.抑郁质
47.心理活动迟缓.内倾,情感发生较慢的是(C)
48.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社会环境和教育)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49.将儿童气质类型分为活动水平、节律性等九个维度的心理学家是(B)。
A.马斯洛B.托马斯C.维果斯基D.罗杰斯
50
.下列哪项不是自我体验。
(
D)
A.自尊B.自信C.内疚D.自立
51
.下列哪项不属于自我调控(
A.自制B自立C.自主D.自信
52
.强调环境对儿童行为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
A.华生B.斯金纳C.马斯洛D.班杜拉
53
.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
A)
A.观察学习B.自我学习C.直接学习D.强化学习
54.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
这是谁的思想?
(A)
A.维果斯基B.华生C.班杜拉D.托马斯
二.判断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
2.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数量的各界或直观的位置移动。
(错)
3.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4.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5.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7.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8.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9.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0.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11.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12.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13.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14.婴儿的各种感觉通道之间是不协调的,只有经过几个月的感知运动的协调才能将各种信息综合。
15、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6、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上下再左右,然后是前后。
17、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18、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19、儿童的记忆以再认记忆为主。
20、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2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忆的两种方法。
22、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23、儿童很早就有具有很强的再认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再认能力逐渐被回忆替代。
24、当遇到的任务难度提高时,儿童个体的再认能力明显表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25、儿童自传体记忆与言语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对话和交流能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26、儿童自传体记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通常女孩比男孩好,东方文化中的孩子比西方的儿童更喜欢谈论自己的感想和喜好。
27、幼儿在参观动物园后,要孩子马上说出看见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却能说出来很多,这种现象可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解释。
28、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只能在活动本身中展开,他们是边做边想的。
29、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
30、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31、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运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所以三种思维方式是彼此对立.相互排斥的。
32、具体运算是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事物的支持。
33、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叫做形式运算。
34、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5、内源性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6、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是真正的微笑。
37、3-4岁儿童,随着言语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不愉快情绪的能力逐渐形成,哭泣现象开始减少。
38、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情日益丰富。
39、4-5岁的孩子会说“他今天得了颗小红星,所以很高兴。
”说明该阶段的孩子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内部原因。
40、当一个人感受到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心理学上称为移情。
41、婴儿的情绪调控能力很大,当他们情绪发作时,大人可暂不予理采。
42、成人要尊重儿童正当的情绪表达方式,尊重儿童的情绪体验,对于不良的情绪表现,教导要及时,处理要宽容,不能急躁,更不能体罚。
43、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44、孤儿园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45、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依恋是突然发生的。
46、从教养方式上看,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很强的探索欲望,能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
47、母亲忽视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或对之不敏感,使孩子的需求信号受到冷遇,容易使孩子形成攻击性行为。
48、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内隐的行为问题,如情绪抑郁.胆小等。
49、反抗型依恋的儿童容易出现外显的行为问题,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50、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有关。
51、婴儿形成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只与教养方式、儿童本身的气质特点有关。
52、儿童的早期依恋对其日后的情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53、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垂直关系比水平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
54、一般来说,儿童喜欢比自己小的交往。
55、在儿童交往中,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有外向.友好的人格特征,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
56、儿童攻击性行为有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57、适应性告知是儿童思想的一种传递方法。
58、儿童在教师心中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同伴对该儿童的评价。
59、在社会化过程中,同伴的行为是影响儿童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60、观点采择能力是指儿童有选择地吸收其他儿童的观点。
61、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上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
62、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工具性侵犯的比率要高于年龄大的儿童。
63、研究表明,2-4岁儿童,攻击性形式发展总趋势为身体性攻击逐渐增多,言语性攻击慢慢减少。
64、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有时会相互交替的。
65、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水平的六个阶段中所有人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66、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快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听到了好听的音乐。
67、3岁以前的儿童听到音乐表现出的自发的蹬脚等动作为随着作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68、4-5岁儿童已经能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
69、4-5岁儿童已经能在基本理解乐曲想要表达的情绪情感基础上产生一定的联想。
70定形期是儿童绘画的典型时期,是学前阶段儿童学习绘画的主要时期。
71、0-2岁的儿童对美术的欣赏是纯表面和直觉的。
72、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开始关注作品的形式。
73、直接感知美术形象期儿童对喜欢的物体和颜色是评价作品的两个标准。
74、学前儿童游戏中假想和真实的转换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75、学前儿童游戏中兴趣指引是一个典型的心理特点。
76、在儿童平行游戏中已有初步的社会互动。
77、联合游戏中儿童开始相互合作。
78、合作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参与最高的一种游戏。
79、较高游戏水平的出现意味着较低层次游戏水平的消失。
80、儿童的气质存在类型的差异和好坏的区别。
81、性格就是个性。
82、稳定性是性格的主要特征。
83、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84、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85、在儿童性别性别概念的发展中性别稳定性出现最早,然后是性别认同,最后是性别恒常性。
86、儿童在5岁以后才认识到性别的稳定性特征。
87、消极强化就是惩罚。
88、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仅适用于儿童新的行为的塑造,对不良行为的矫正不起作用。
89、强化的形式有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
90、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准备是解释学习的关键。
91、格塞尔认为,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成熟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三.简答
1、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学期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3、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
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答:
1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儿童医疗和保健提
供必要的知识。
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4、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
再认好于回记忆;
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
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5、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6、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熟悉环境的改变;
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
后天经验所致。
7、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
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8、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
通常表现为微笑、啼哭、吮吸、喊叫、抓握、依偎和跟随等,以此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
9、试述依恋的特征:
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
有亲近行为;
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
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
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
10、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模式类型:
焦虑——回避型;
安全型;
焦虑——反抗型。
11、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从浑浊—体到逐步分化;
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
句子长度由短到长。
12、简述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认知因素;
移情;
强化。
13、简述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特点:
对规则的理解:
规则是万能不变的;
评定行为的态度是极端的;
判断行为根据后果大小;
把惩罚看成是天意,赞成严厉的处罚;
单方面尊重权威,遵守成人标准和成人规则。
14、以社会性参与程度可将游戏分为几类:
独自游戏;
平行游戏;
联合游戏;
合作游戏。
15、简述操作性游戏的发展阶段:
无目的游戏;
功能性游戏;
结构性游戏。
16、简述学前儿童的性格特点:
好动;
好奇;
好模仿;
好冲动。
17、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评价;
从对自己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的客观评价。
四.论述
1、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2)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其次,儿童心理学
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
(3)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
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
指导意义。
2、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
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
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
(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
3、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
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
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
(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
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
(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克服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4、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养方式的影响(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
响;
(2)儿童自身身体的吸引力:
相貌漂亮的儿童更易受其他儿童欢迎;
3)自身不同的行为表现:
外向.友好无攻击
性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
4)认知能力的高低:
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接纳程度呈正相关;
5)教师的影响:
教师对儿
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
5、试述学前儿童游戏活动中的心理特点。
对游戏内容有强烈的兴趣;
注意力高度集中;
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自由地参与游戏;
有假想与真实的转换;
游戏中有
人与人(物)的交流;
各方面能力得到延伸发展。
6、维果斯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
(1)教学应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一致。
(2)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是可
能发展的水平即“最近发展区”(通过成人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3)维果斯基将学校中的教学与发展比
作是最近发展区和现实发展水平间的关系。
童年期的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加以引导才是好的教学,教学的可能性由
它的最近发展区决定,一个正确有效的教育既要确定教学的最低阈限,也要确定教学的最高阈限。
启示:
对儿童的教育存
在最佳时期,一定时期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应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对发展过程加以及时的组织.对不良倾向加以及时调整,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7、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1)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轫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
的控制感。
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
(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
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它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
相反,他将可能成为
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
(3)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
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
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
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详细阐述,酌情加分)
五.应用题
1、根据材料描述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研究儿童气质的教育意义。
材料:
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
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
在幼儿园里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
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
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
大口吃。
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
如果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
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
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
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
对于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其周围的成人和教师,应当在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实施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对抑郁质的儿童,则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
2、根据材料描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电大 学前 儿童 发展心理学 形成 考核 作业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