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52855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36
- 大小:35.47KB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单元Word文档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设计意图
课文的语言优美,意境优美,要精心设计读书的层次、读书的方式,指导学生充分地读、入境入情地读,在读中理解和感情语言,在读中品味和学习语言。
借助课后练习,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一些比喻句,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内容的基础上积累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会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做好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与吸收。
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1、本单元生字比较多,词语比较难理解,还有一部分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字词。
2、大部分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文章中的长句读不连贯。
3、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了祖国大江南北的优美景色,知道了如诗如画的西湖,美丽的北大荒,美丽的拉萨,对祖国产生了热爱之情。
交往互动式教学设计
课题
5、北大荒的秋天
教时
1
日期
9.17
1、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荒、灰、抖”等10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的意思。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反复诵读,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
与
难点
1、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理解“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等词语。
2、感受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活动
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交流方式
常规
积累
秋天,你想到了哪些词?
哪些诗句?
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其余学生跟读、跟背。
核
心
过
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九月,云淡风轻,秋高气爽,正是旅游的大好时间,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遥远的地方(板书:
北大荒),你对北大荒有所了解吗?
2、齐读课题:
北大荒的秋天
过渡:
那儿的秋天怎么样呢?
(补充板书)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活动二:
自读课文,
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第29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同时在不理解的地方加上小问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
找出能概括课文的词句。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三:
检查学情,学习字词
1、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
第一组:
一碧如洗 五彩斑斓 几缕流云
第二组:
哗啦啦 乐呵呵 沉甸甸
第三组:
银灰 橘黄 血红 金黄
2、把词语带入文章再读课文。
3、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北大荒的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北大荒的样子。
2、学习生字“荒”。
3、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理解。
1、自由读课文,自由读课文。
2、开火车读课文。
3、默读课文,思考。
1、自由认读字词,交流在学习这些生字时应该注意的地方,总结出识字的方法。
2、开火车读字词,再齐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
4、师生共同评议。
补充:
1、地理位置:
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
(地图)2、建国前的情景:
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
理解“荒”,并正确书写。
3、补充建国后的举措:
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
荒地已变成良田。
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
第二自然段:
多音字“转”,长句子指导: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第五自然段:
“铃”与“岭”。
多音字“甸”。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
活动四:
理清课文,把握脉络
1、回答问题。
课文具体从哪些方面写了北大荒的秋天?
请同学们再去自由读读课文。
2、看着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再同桌间相互交流。
2、指名回答,相互评议。
1、通过画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了解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景色美:
天空—一碧如洗,
小河—清澈见底,
原野—热闹非凡。
物产美:
大豆摇铃千里金
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1、
(1)默读有拼音的生字,想想记住了哪个字。
(2)“开火车”读生字。
2、跟着书写。
1、学生相互纠音,教师及时评价。
2、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设计
景色美:
天空—一碧如洗,
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见底,北大仓
物产美:
2
9.18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初步读懂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拟人句,感悟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掌握本课生字,感悟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或诗句)
小组交流,大组汇报。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北大荒怎么样?
随学生回答板书:
美。
它美在哪里呢?
轻轻地读读2~4自然段,说说北大荒的哪些地方景色优美。
大致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作的着力点
与文本对话感受景美
文章写了北大荒的哪里美?
分别有什么特点?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些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小节,用笔画画相关句子和词语。
自由读第二三小节,动笔划一划,圈一圈。
同组交流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齐读句子,齐读课文。
预设:
*第二段
1、随学生回答板书:
天空一碧如洗银灰血红绛紫
指名读: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点击图片)
追问1:
北大荒的天空不仅仅是一碧如洗的,它还多姿多彩。
读课文,你看到的傍晚天空是怎样的?
想一想除了这些,傍晚的天空还会有什么颜色?
2、呀,这哪里是天空呀!
简直就是
3、要是你来当一回小作者,你会怎么说呢?
第三段
小河清澈见底
追问3:
如果你是那条小鱼,你怎么读这句话。
带着你的想象一起来读吧!
活动三:
与文本对话,感受物丰*
北大荒的原野热闹非凡,课文是怎么来写的?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比喻句。
读完这一段,你觉得它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
小朋友,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热闹非凡?
第五段
1、齐读第五段。
2、小朋友读了这一段,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3、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哪些宝物来呢?
4、小朋友你们认为第
五段应该带着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丰收喜悦)
自读课文
找到有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
仿写:
A:
课间的操场热闹非凡。
B:
节日的大街上热闹非凡。
齐读第六段。
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原野热闹非凡”呢?
追问2:
棉花、柿子、稻子、石榴在秋天又会怎样呢?
作者是怎样写“原野热闹非凡”的?
小结:
北大荒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那景色可真美呀!
北大荒不但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请小朋友来读读第五段。
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的意思。
(大豆熟了,豆荚摇动起来,就像在摇铃,这个季节,庄稼成熟了,满地都是宝物。
理解“双手捧出”把它当作人来写,使北大荒更有生气。
拓展
延伸
总结
提升
1、北大荒为什么叫“北大荒”呢?
2、介绍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一篇文章——《“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3、出示句子:
“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1、阅读:
2003年4月8日《人民政协报》一篇文章——《“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2、讨论理由:
“北大仓”可能成为“北大荒”
追问:
读了资料,你知道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北大仓”为什么可能成为“北大荒”?
(总分)
体会反思
北大荒的天空美,美在它的一碧如洗,更美在它的绚丽、丰富,而流云不断地流动、变化更让人感到它的奇幻与神秘。
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河的文字极其优美,小河美,美在它的清澈见底,更美在小鱼逆水而游的欢快。
精读时,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打比方的句子,体会小河的清和静,小鱼的勃勃生机。
学生再次朗读时声情并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西湖
9.21
学会本课“素、绵、淡、犹、格”等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镶嵌、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硕大、心旷神怡”的意思。
能正确认读“似、华”多音字的读音。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
的字只识不写。
背诵描写西湖的古诗(或诗句)
跟读、跟背。
调动积累,
激发兴趣
1、师:
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忆江南》吗?
我们一起背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杭州和西湖真挚的感情。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文中游一次西湖吧。
3、板书课题,齐读。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随着老师一起前往人间天堂,去瞧瞧美丽的西湖。
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文中的西湖有怎样的一番美景,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杭州天堂远眺掩映一般犹如典雅轻柔秀美连绵起伏
4、整体感知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学习理解第一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查字典理解"
素有"
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理解“镶嵌”的意思。
2、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西湖是什么?
1、背诵《忆江南》。
2、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理解。
1、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⑶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⑵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读准后鼻音、翘舌音)
3、
(1)自由快速读课文
(2)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大家一起讨论。
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同时说说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1、理解“素有、镶嵌”的意思
2、师生对背第一自然段,了解杭州有什么样的美称?
3、概括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4、学生质疑,共同评议。
师补充关于西湖的资料: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指名回答,其他学生倾听,互相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默读课文,思考,再同桌间相互交流
相互评议
通过理解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素有、镶嵌”的意思。
教学生字形,指导书写
“素、绵、淡、犹、格”等,指名读。
2、开火车读。
(2)“开火车”读生字
山峦湖水
6.西湖天堂明珠湖堤小岛
华灯
6西湖
9.2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朗读品味“站在柳丝轻抚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上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等语句,感受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课文
2、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背诵描写西湖的古诗(按一年四季分)
调动积累、激趣揭题。
1、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西湖》这课,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
2、复习生字词。
⑵检查反馈,要求:
①字形正确;
②间架合理。
学习第二自然段:
启发思考:
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山,哪些句子写出了山美?
学习第三自然段
十里西湖中是怎样的景色?
为什么说它是人间仙境?
读了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仙境?
(结合课文理解"
飘逸"
"
掩映"
典雅"
词语。
指导朗读。
2、指名交流,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美美地读一读。
3、找一找文中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种心境的?
(心旷神怡)
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
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来的中外宾客目不暇接,游兴难尽。
置身其间,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
都如诗、如画,如梦。
每当清秋气爽,湖面平静如镜,皓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
我们循着"
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
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
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1、上节课读书时提出的问题:
⑴为什么说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⑵为什么说西湖是人间仙境?
⑶月下的西湖是什么样的景象?
⑴听写几个生字:
雅、般、柔、州
1、(讨论后出示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理解"
远眺"
层层叠叠"
连绵起伏"
等词语。
自由试读,边读边想象西湖湖面上点点白鸥飞掠的景色。
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用"
"
圈出。
1、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想想这一段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2、(出示2,3,4句)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好像看到了什么?
3、指名朗读两个比喻句。
4、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5、朗读:
师读第一句,生读二、三、四句。
1、学生朗读练习。
2、 自由读课文。
通过复习生字词,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分享学习收获。
结合课文插图,反复诵读,结合关键词语,想象多彩秀美的画面,感受“平静的湖面”那独特迷人的景色。
追问:
谁来读读描写西湖水美的句子?
硕大"
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称它为一副优美的山水画?
请用朗读来告诉老师。
请同学们朗读相关自然段"
仙境"
是什么样的地方?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那么你们想看看西湖仙境吗?
请读课文。
师小节:
正因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个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
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园中有园,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赏心悦目。
尤其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闻名遐迩。
(出示图片)
抓住比喻句,边读边想象,感受描绘西湖景点特点的逼真形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
教师小结: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的美景所倾倒。
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览吧!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拓展:
(1)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2)继续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
1、自主朗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2、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3、练习背诵。
4、继续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
通过在诵读中充分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受到感染。
诵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远眺西湖
西湖近赏湖中
月下游赏
反思体会
在理解词语时用了很多方法,如:
“镶嵌”,就借助戒指来理解的,钻石的托就是天堂,而钻石就是西湖,即把钻石镶嵌在钻托里,就好象是西湖是一颗明珠镶嵌在天堂里的。
“硕大”,孩子们都不知道是啥意思,我说“秋季硕果累累”,孩子们都快速地举起了小手,说出了答案。
“掩映”一词的理解是借助文中的画面来理解的。
7、拉萨的天空
9.23
学会本课“妙、纯、线、忍”等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
2、能用普通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语“湛蓝”、“纯净”、“明洁”等,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4、反复诵读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抓住关键词语“湛蓝”、“纯净”、“明洁”等,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3、反复诵读文中的排比句、比喻句,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来表达热爱拉萨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说说描写颜色的词语(AB\AAB\ABB)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布达拉宫图片。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日光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仰望那里别具一格的天空。
3、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段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拉萨的天空美在哪呢?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课文。
3、随机理解一些词语。
4、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精读课文,感悟拉萨天空之美。
拉萨的天空那么蓝,那么美,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
诵读课文,传达拉萨天空之美
做做小导演,把拉萨天空的美传达给游客呢?
选择一部分向游客做介绍。
1、观看图片。
2、揭示课题后,学生思考。
3、齐读课题.
1、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及时提出读错的词语、句子。
2、再读课文,说说拉萨的天空美在哪。
4、自由读一读,挑自己读的最好一段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1、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
2、全班齐读。
3、理解:
拿“白云”与“天空”对比,“草地”与“天空”对比,突出“纯净”、“明洁”。
1、模拟情境,尝试介绍。
2、朗诵诗歌《在拉萨湛蓝的天空下》。
3、听诗歌,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观看图片后追问:
谈谈自己的观后感。
指导学生读准“妙、纯、线、忍”等字的字音,理解“湛蓝”、“纯净”、“明洁”等词语,读顺句子,读通课文,从整体上感知拉萨的天空独特的美。
拉萨的天空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是。
理解: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好像就浸泡在蓝色里面,让人感觉到它伸手就能摸到,触手可及。
(1)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2)第二句: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着重引导学生理解:
怎么能摸到蓝天?
“掬”是什么意思?
用手表示一下。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那蓝天就成了什么?
(3)师:
当我们抬起头,仰望到天上是一个不会洒下来的倒扣的碧蓝的湖,你有什么感觉?
请你们看一幅图。
(天与湖)你想说什么?
再读——“这话真是太妙了”。
(对自己读)
试想,如果天地间只有湛蓝,那——拉萨多单调呀。
而现在,天空并不孤单,有白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第二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