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2030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96
- 大小:137.29KB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预算总投资5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青海省财政投入资金50万,行业投入资金2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50万元。
建设期:
2年(2012年—2013年),主要建设项目及资金预算(见表1-1)。
表1-1主要建设项目及资金预算表单位:
万元
资金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
地方财政
行业支持
学院自筹
合计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44
-
56
100
2.师资队伍建设
30
19
26
75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24
23
47
4.教学实验实训条件
98
50
90
10
248
5.实习实训耗材
2
8
6.实习意外伤害保险
4
7.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2
16
合计
200
500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路线图
建设依据: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的新青海和“稳藏固疆”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青海交通事业大发展的规划;
高职教育的转轨和内涵建设;
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建设目标:
依托一个行业(青海公路工程检测行业),探索一个机制(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一个模式(具有高原特色的“校企同频、分段递进、项目引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个基地(适应青海交通及青藏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资金:
500万元
建设周期:
2012-2013年
建设
内容
建设基础
建设目标
建设项目
资金预算
建设步骤
验收要点
(央财支持)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
1.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
2.现有教师2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5人;
双师素质教师11人;
3.建立了校内实训室6个,各类实验设备657台(套),价值257.33万元。
校外实训基地15个,3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1个职业技能鉴定站;
4.依托行业优势,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1.探索“校企同频、分段递进、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行业标准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学生主体的具有高原特色的课程体系;
2.建设“技能熟练、善于引导”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和科技服务五位一体,设备先进,结构合理,管理有效的校内实训基地;
4.形成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1.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中心
(2)仿真实践教学区
(3)校外实训基地
2.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1)培养专业带头人
(2)培养骨干教师
(3)开展教师培训
(4)聘用兼职教师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人才需求调研
(2)构建课程体系
(3)制定教学实施方案
(4)开发校企合作课程
(5)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技术服务与推广
(2)国内合作与对口支援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
100万元
75万元
3.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47万元
4.实训基地建设:
248万元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6万元
6.实习实训耗材及意外伤害保险:
14万
总计:
2012年:
1.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2.构建“校企同频、分段递进、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开发以项目引领为特点的核心课程2门,建设教学资源;
3.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含企业1名)、3名骨干教师(含企业1名)、7名双师素质教师,选聘、培养兼职教师。
4.规划、设计、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和生产性实训基地;
扩建校内3个实训室和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5.技术服务与推广服务合同收入200万元,技能培训、鉴定200人次。
2013年:
1.开发以项目引领为特点的核心课程2门,建设教学资源,出版教材;
2.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含企业1名)、7名双师素质教师,选聘、培养兼职教师;
3.形成15个校企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新扩建校内3个实训室和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4.技术服务与推广服务合同收入200万元,技能培训、鉴定200人次。
1.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及会议纪要;
2.校企合作运行激励机制、管理文件,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框架,校企合作信息管理平台总体框架;
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4.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及培训学习、企业锻炼总结;
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40%;
5.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路基路面检测实训室设备采购合同;
路基路面检测实训室设备验收报告,桥隧检测实训室设备采购合同及设备验收报告
6.路基路面工程检测实训区建设验收报告;
桥涵工程检测实训区建设验收报告;
7.技术服务合同收入200万元,技能培训、鉴定200人次的资料。
2013年
1.专业建设委员会会议纪要,《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校企交流沟通信息;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
.课程体系实施情况总结及改进报告;
3.《路面工程检测技术》、《路基工程检测技术》、《桥涵工程检测技术》、《交通工程检测技术》课程建设资料;
公开出版4本特色教材;
开放教学资源,满足师生500人在线学习;
4.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学习、企业锻炼总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
5.校内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规划和设计文件、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交通工程检测实训室验收报告;
公路工程检测软件实训室验收报告、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功能专业拓展室验收报告
6.交通工程检测实训区建设验收报告;
7.技术服务与推广服务合同收入200万元,技能培训、鉴定200人次。
第二部分建设方案
一、建设基础
(一)建设背景
1.区域背景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与西藏、新疆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相邻,地域辽阔,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艰苦,是内地进入青藏高原的门户,是联系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要通道,青海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通道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然而青藏高原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特点,因此青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自然条件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工程建设艰难”等困难。
“十二五”期间是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具有青海特点的“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
根据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政〔2011〕21号《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任务方案把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重要建设内容,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2.行业背景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青海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路通车里程增加较快,路面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现了省会到州地市通二级、州地市到县城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91%的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公路通车里程由2005年的29719公里增加到2010底年的62185公里,增加了32466公里,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
2010年,青海共完成货物运输量11426.37万吨,货物周转量427.57亿吨公里,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59.8%和1.7倍,年均增长9.8%和22.3%;
完成旅客运输量10997.49万人,旅客周转量107.21亿人公里,比2005年分别增长1.2倍和1.3倍,年均分别增长17.5%和17.8%。
到2010年,青海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35公里,比2005年增长37.4%;
一、二级公路里程达到5560公里,增长34.1%。
公路线路密度由2005年末的每百平方公里4.12公里提升至8.62公里。
但横向比较差距还很大,公路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5。
但受地域和历史条件的影响,青海仍存在“交通设施落后,公路通行能力不足,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公路路网密度低、路网功能不完善,路况差、运距长、成本高”等问题。
青海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施工条件差,建设工期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将青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进程,阻碍了“富民强省”战略的实施。
根据《青海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青海省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国家高速公路青海境内路段1152公里,地方高速公路1610公里,总投资约396亿元;
改建国省干线公路3860公里,总投资约95亿元;
改建农村公路39769公里,总投资约112亿元;
建设国防公路和部队营区外道路326公里;
大力推进道路运输辅助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运输安全水平和交通应急保障能力;
推进科技进步与信息化建设;
以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大实施“科教兴青、科教兴交、人才强交”战略。
3.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青海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对交通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达到了青海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随着青海省公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足以引起公路建设部门高度重视的质量事故,事后的原因分析发现,试验检测工作不到位、试验检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省各地施工、监理、试验检测等单位技术水平不一,特别是试验检测人员匮乏,且素质低、专业性不强,随着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和质量意识的不断增强,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人才需求更加紧迫。
调查分析表明我省每年公路试验检测人员需求量约500人,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大力发展交通职业特色教育与技术培训,是青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内涵建设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青藏高原地区唯一的交通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担负着为青藏高原地区培养交通工程试验检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在落实青海省强省富民战略、国家藏区建设、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实现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等方面,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建设基础
1.专业建设和教改取得初步成果
随着公路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学院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后,开设新专业来培养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才,因为当时高职高专专业目录里没有此专业,我院于2007年开设了带方向的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试验检测方向)专业,2008增设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专业。
三年来,我院已向社会输送了约268名毕业生,在校生417人。
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企业反馈信息显示,由于经过专业化的教育,所以毕业生工作上手快、业务熟练,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院2010年申请开设了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按照公路工程建设关键阶段(勘察设计、施工准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以能够胜任各个阶段的试验检测任务为教学目标,兼顾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加强和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制订了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试验检测设备配备标准。
近年来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下,形成“青藏高原精神和交通行业精神全面渗透到人才培养各环节,课程体系贯穿路桥建设项目全过程,教学安排与施工季节相结合、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相结合、校内实训与企业顶岗相结合,基础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提高拓展和顶岗技能历练逐步提高”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形成为核心,打破学科教育模式,对课程进行整合,积极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
目前本专业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
围绕课程建设,主参编并出版了《公路导论》、《路桥结构工程基础》、《路桥基础》、《道路建筑材料》等特色教材。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人,中级职称的教师8人。
专业教师近一半参加过检测、监理、设计工作。
90%的教师考取了高级试验工证,并参加过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监理培训,5人取得了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5人取得了交通部颁发的专业监理工程师证,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人、专业带头人1名、院级骨干教师3名;
研究生5人,在读研究生6人。
通过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提高教师学历、职称层次,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精良、爱岗敬业、专兼职结合、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
3.建设了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根据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教学和生产需要,建立了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了校内实训室6个,配备价值257.33万元的各类实验设备657台(套),除满足教学实验实训任务外,还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生产、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任务。
与青海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处、青海正平集团、青海省公路建设总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15个,创建了“校中厂”、“厂中校”的3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1个职业技能鉴定所。
青海省育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具有交通建设乙级试验检测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CMA计量体系认证。
设备和技术力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先后有20名教师直接参与检测中心承担的检测任务,很好的锻炼了教师的实践技能,检测中心为本专业每年完成约1500课时的实训任务,中心除完成正常试验教学和试验检测实训外,还承担青海省干线公路建设主材质量抽检、交通基础建设质量检测、对外试验服务、科研试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生产经验,获得省厅和相关单位的好评。
青海省育才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具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监理乙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先后有19名教师直接参与监理公司承担的监理任务,丰富了实践经验,并在监理公司指导学生施工监理实训,培养了部分“双师素质”教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青海省育才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具有建设部颁发的公路行业勘察设计乙级资质,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与学院建立了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聘、教师换岗、学生实习的合作关系,达到了资源共享。
公司自成立以来,共有30个班次和500多人完成实习,锻炼教师40余人,将设计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当中,提高办学的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先后完成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560多项8950多公里,完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346项5670公里,累计完成产值约7900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学院的实训能力,有利的促进了学院的产、学、研发展和路桥专业建设。
青海省公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承担全省公路行业工人技术等级鉴定任务。
具有公路行业各工种实操鉴定配备的设备、仪器、工具满足鉴定规范标准、等级的要求。
近年来,学院又陆续投入资金,增添了一些比较先进的试验、检测仪器和设备,如数显压力试验机、土壤含水量速测仪、红外线全站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供教学和技能鉴定共用,使鉴定手段进一步完善。
鉴定站每年为公路行业完成鉴定2000-3000人次不等,其中毕业生鉴定近2000人次。
利用与企业联合成立的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使学生在得到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体验行业精神和高原精神,同时也感受了企业文化,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磨合”。
同时,校外实训基地也成为教师生产锻炼、积累实践经验的场所,每年有计划地安排部分青年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目前已先后派教师到实习基地锻炼学习15人次。
4.教研、科研、技术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积极组织本专业教师广泛调研,将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知名专家请到校内进行学术讲座,拓展师生视野。
聘请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到学校做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现场实训,探索路基路面检测、建筑材料及桥涵检测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托工程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难题,激发教师的科研灵感,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
初步形成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的氛围。
已完成的《关于我省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科研项目获院级二等奖,省级精品课程《公路工程检测技术》、《道路建筑材料》正在建设。
承担的青海省交通厅科研项目《青海高等级公路电热融雪试验研究》正在研究,青海省交通厅科研项目《改善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技术的研究》及《河湟地区厚层基材生态恢复技术研究》已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
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8篇。
5.依托行业优势,政、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1)校企结合机制初步形成
2005年6月学院下发了《关于建立我院各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的意见》,对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08年学院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聘请了省交通厅、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技术专家、技术能手等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指导;
充分利用供需见面会,积极邀请用人单位领导和技术专家参与研讨,根据专家和用人单位意见和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形成校企合作的建设、教学、实践、就业等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
(2)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初步形成
2011年8月1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建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通知》(青政办[2011]193号),正式组建了“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二是指导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接受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是以召开交通运输职业教育联席会议的方式开展集团的工作,协调集团内的合作关系,解决集团运作过程中的体制约束。
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组建对我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校企合作,共同培育人才
校企合作,密切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企业参与学院的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增强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推动了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逐步提升。
在青海省交通厅和协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健康发展,目前共建立了15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培训提供了有效保障。
(4)依托行业优势,创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为交通建设服务
依托行业和专业优势,学院自1993年起相继建立了具有“校中厂”、“厂中校”模式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服务机构,为师生提供了实践锻炼及实训场所,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弥补了办学经费的不足,实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学生实训、双师培训、服务社会、自我造血”四大功能,探索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道路。
6.社会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多年来,本专业立足交通,面向社会,紧跟交通产业链发展,以科技服务及技术培训为主导,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
青海省育才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自2002年启动至今,完成交竣工路面检测2587公里,路基工程2889公里,大中桥4250延米,交通工程603公里,完成沥青、水泥、钢筋、自采材料抽检7398批次,完成桩基检测18323米/941根,完成委托试验3200余项。
青海省育才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共完成各等级公路监理任务81项4400公里。
青海省育才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结合教学计划完成学生勘测设计实习任务,累计完成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560多项8950多公里,完成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346项5670公里,完成省内独立中桥设计145座。
本专业教师在积极参与检测、监理、公路设计及公路行业职业鉴定和培训工作,并进行新标准、新规范、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服务社会市场能力,不仅提高了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还增强了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动手能力。
本专业部分教师和校内实训基地的人员作为青海省交通厅专家委员会的专家,经常参与我省公路建设招投标评标工作和公路设计、施工的方案比选及疑难复杂问题的咨询工作。
本专业教师经常协助企、事业单位及政府考核职工、招聘公务员、职工技能比武、技术指导等工作,得到政府、行业、企业和的一致好评。
(三)存在的差距
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加大了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交通基础设施符合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带来了机遇;
同时,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技术人才的专业要求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学院通过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及工程造价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申报书 公路工程 检测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