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采矿学练习题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514966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7.54KB
最新采矿学练习题Word格式.docx
《最新采矿学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采矿学练习题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地质储量B.可采储量C.矿井储量D.工业储量
23.利用三条区段平巷准备出两个采煤工作面称为()
A.单工作面B.双工作面C.对拉工作面D.混合工作面
24.在综采过程中,工作面遇到一些变化大的地质构造带时,其推进方向需要进行调整,通常转角小于45°
时,称为()
A.调斜B.旋转C.转采D.跳采
25.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是()
26.在倾斜分层走向长壁采煤法中,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滞后上分层工作面不少于()
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4-6个月
27.与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有关的项目是()
A.卸载方式B.列车数量C.列车间距D.煤仓容量
28.DK615的含义是()
A.对称,轨型15,轨距900mmB.对开,轨型18,轨距900mmC.渡线,轨型18,轨距600mmD.单开,轨型15,轨距600mm
29.作为综采工作面循环结束标志是()
3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中厚煤层工作面采出率不应小于()
31.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适用于埋藏稳定的急斜煤层,其厚度为()
A.3-5mB.2-6mC.5-10mD.8-15m
32.副井井筒与井底车场巷道连接的部分为()
A.马头门B.中央变电所C.中央水泵房D.等候室
33.当煤层倾角小于12°
时推广使用()
A.倾斜长壁采煤法B.走向长壁采煤法C.房柱式采煤法D.放顶煤采煤法
34.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是()
35.在近水平煤层中,用盘区石门代替盘区运输上山的布置称为()
A.上山盘区B.下山盘区C.上下山盘区D.石门盘区
36.用机械方法破煤、装煤、运煤、液压支架支护的采煤工艺系统是()
37.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称为()
A.矿井储量B.矿井工业煤量C.矿井地质煤量D.矿井可采储量
38.两个工作面布置三条回采巷道,其中运输巷为两工作面共用的工作面布置称作()
39.当煤层倾角较小时可以采用沿煤层顶板穿层斜井开拓,煤层倾角较大时可以采用()
A.伪斜井B.顶板穿层C.反斜井D.底板穿层
40.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是()
41.大型矿区的设计能力是()
A.90万t—240万tB.240万t—500万tC.500万t—1000万tD.1000万t—3000万t
42.井底车场存车线路与主要运输巷道相互平行的车场是()
A.立式车场B.卧式车场C.斜式车场D.折返式车场
43.属于无煤柱护巷方式的是()
A.煤体-煤体B.煤体-煤柱C.煤柱-煤柱D.沿空留巷
44.作为普采工作面循环结束的标志是()
4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薄煤层工作面采出率不应小于()
二、多项选择题
1.采区走向长度确定的影响因素包括()
A.地质条件B.开采条件C.生产技术条件D.经济因素E.人为因素
2.采区下部车场形式按装车站位置不同有()
A.上山装车式B.大巷装车式C.石门装车式D.绕道装车式E.平巷装车式
3.影响准备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有()
A.地质构造B.倾角C.煤岩性质D.巷道布置E.采深
4.急斜煤层采煤方法有()
A.伪斜长壁采煤法B.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C.仓储采煤法D.倒台阶式
E.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5.上山布置的类型按其位置可分为()
A.两条煤层上山B.一岩一煤上山C.两条岩石上山D.三条岩石上山
E.两岩一煤上山
6.沿空留巷时区段平巷的布置主要有()
A.前进式B.后退式C.两翼式D.往复式E.旋转式
7.影响顶煤冒放性的主要因素的有()
A.煤层间距B.煤层赋存条件C.煤层厚度D.工作面长度E.煤层数量
8.放顶煤开采中工作面内煤炭损失主要有()
A.初采损失B.末采损失C.端头损失D.巷道损失E.采煤工艺损失
9.厚煤层分层开采的采煤方法有()
A.倾斜分层B.倾斜分段放顶煤C.斜切分层D.水平分层E.水平分段放顶煤
10.采区生产系统包括()
A.运煤系统B.运料排矸系统C.通风系统D.供电系统E.压气和安全用水系统
11.顶煤的破坏分区包括()
A.初始破坏区B.破坏发展区C.裂隙发育区D.垮落破碎区E.采空充填区
12.长壁采煤工艺包括的工序有()
A.破煤B.装煤C.运煤D.支护E.采空区处理
13.矿井生产的主要系统包括()
A.运煤系统B.通风系统C.运料系统D.排水系统E.排矸系统
14.合理的开采水平垂高中阶段斜长划分应考虑的因素有()
A.行人条件B.具有合理的区段数目C.煤的运输D.通风条件E.辅助提升
15.综采工作面的主要设备有()
A.可弯曲刮板输送机B.双滚筒采煤机C.可移动变电站D.液压支架E.可伸缩胶带输送机
三、填空题
1.回采巷道的护巷方式有沿空留巷和。
2.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不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和。
3.按车场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采区上部车场、采区中部车场和。
4.“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
5.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不同,分层采煤法又可以分为倾斜分层、水平分层
和。
6.根据煤层的间距不同,采区式准备方式有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和准备方式。
7.采煤机运转时间占每日可利用的采煤作业时间百分比称为。
8.根据矿车的卸载方式不同,分固定箱式矿车和矿车两种。
9.甩车场斜面线路的联接系统,可以归纳为单道起坡系统和。
10.按机械化程度和使用的支护设备放顶煤开采可分为综采放顶煤和。
11.无煤柱护巷有两种形式,分别是沿空留巷和。
12.综采工作面采煤机进刀方式主要有直卧式进刀和。
13.采区下部车场按装车站位置不同,分大巷装车式、装车式和绕道装车式三种类型。
14.井田开拓方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15.根据采煤工艺、矿压控制特点和工作面长度不同,采煤方法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壁式体系和。
16.按区内巷道布置确定的准备方式可分为单翼采区、双翼采区和准备。
17.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分为单输送机高位放煤、双输送机中位放煤和双输送机放煤三种类型。
18.按照主运煤列车在车场内运行方式不同,井底车场可分为环形式和两大类型。
19.沿空掘巷采煤工作面接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区段跳采接替和区段接替。
20.薄煤层开采所采用的采煤机械是滚筒式采煤机和。
21.煤层群联合布置的采区上山布置的位置是煤组上部、、煤组下部。
22.根据进刀的位置不同,斜切进刀分斜切进刀和中部斜切进刀。
23.采区上部车场的基本形式有平车场和。
24.按井筒形式不同,井田开拓形式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综合开拓、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25.柱式体系采煤法包括房式采煤法、采煤法和巷柱式采煤法。
26.我国按实际应用情况,准备方式可归纳为采区式、盘区式及三种。
27.综采工作面设备在搬运和安装中,支架的安装顺序分为安装和后退式安装。
28.按列车从井底车场两端或一端进出车,折返式车场可分为梭式车场和车场。
29.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运输大巷的断面要满足运输、通风、铺设管线和的需要。
30.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护方式分为及时支护和。
四、名词解释
1.准备巷道
2.支承压力
3.矿石搬运
4.煤田
5.全部垮落法
6.开拓巷道
7.煤壁片帮
8.边帮
9.阶段
10.充填法
11.采煤工作面
12.矿山压力
13.剥采比
14.水平
15.刀柱法
16.井田
17.回采巷道
18.缓慢下沉法
19.矿山压力显现
20.台阶
五、简答题
1.简述综采放顶煤技术的主要优缺点。
2.简述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
3.简述井田的开拓方式。
4.简述矿井建设的顺序的原则。
5.简述采煤工作面的作业形式。
6.简述综采放顶煤放煤的主要方式。
7.简述影响支承压力的主要因素。
8.简述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因素。
9.简述井田开拓主要研究和确定的问题。
10.简述矿井开拓延深的方式。
11.简述盘区式准备方式。
12.简述井田的划分原则。
13.简述综采工作面移架方式和端头支护形式。
14.简述上、下山开采比较中的不同方面。
15.简述综采放顶煤放煤的主要方式。
16.简述综合开拓方式的类型。
17.简述常用的井田划分方法。
18.简述采场通风方式。
19.简述矿井风井的布置方式种类。
20.简述直接顶分类方法及分类指标。
21.简述影响准备巷道矿压显现的因素。
22.简述急斜煤层采煤方法的种类。
23.简述井底车场硐室的布置原则。
24.
六、论述题
1.试述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的内容。
2.试述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点、问题和适用条件。
3.试述采区巷道联合布置的优缺点。
4.试述综采放顶煤技术的适用条件。
5.试述斜井开拓和立井开拓的优缺点。
6.试述采区内采煤工作面各种开采顺序的特点。
7.试述确定合理准备方式应遵循的原则。
采矿学答案
一、单项选择
1-15
1.B2.C3.A4.B5.C6.B7.D8.A9.D10.C
11.B12.D13.A14.D15.A
16-30
16.CD.A.D.B20AC.C.A.B
26.C.A.DBB
31-45
31.B32.A33.A34.C35.D36.C37.B38.C39.D40.A
41.B42.B43.D44.D45.C
二、多项选择题
1-5
.ABCD.BCD.ABCDE.ABCDE.ABCDE
6-10
6.ABD7.BCD8.ABCE9.ACDE10.ABCDE
11-16
11.ABCD12.ABCDE13.ABCDE14ABCE15.ABD
1.沿空掘巷。
2.留三角煤端部斜切进刀。
3.采区下部车场。
4.回采煤量。
5.斜切分层。
6.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
7.采煤机开机率。
8.底卸式。
9.双道起坡系统。
10.简易放顶煤。
11.沿空掘巷。
12.斜切式进刀。
13.石门。
14.平硐开拓。
15.柱式体系。
16.跨多上山采区。
17.低位。
18.折返式。
19.依次。
20.刨煤机。
21.煤组中部。
22.端部。
23.甩车场。
24.平硐开拓。
25.房柱式。
26.带区式。
27.前进式。
28.尽头式。
29.行人。
30.滞后支护。
四、名词解释
31.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称为准备巷道。
32.采煤工作面周围围岩中应力升高区的压力称为支承压力。
33.将回采崩落的矿石从采场搬运到阶段运输水平的过程,称为矿石搬运。
34.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基本上连续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35.即采空区的顶板及时垮落,利用岩石的碎胀性,将采出煤炭空间充满的方法。
36.为全矿井、一个水平或若干采区服务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
37.指在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作用下,煤壁发生垂直和水平变形而脱落的现象。
38.是由采场四周坡面及平台组合成的表面总体。
39.在井田范围内,沿着煤层的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把煤层划分为若干个平行于走向的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长条,每个长条称为一个阶段。
40.即由地面或井下采集废石料把采空区重新充填满的方法。
41.是由采落煤炭的煤壁和安全作业的工作空间组成,又称采场。
42.由于开采引起的工作面周围岩体内的力,叫矿山压力。
43.是开采单位煤量所需剥离的岩石量。
44.通常将设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水平。
45.在采空区每间隔一定距离留下一定宽度的煤柱(俗称刀柱),支撑顶板的方法。
46.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47.仅为采煤工作面服务的巷道叫回采巷道。
48.是指当顶板本身具有缓慢挠曲下沉的性能时,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在采空区后方自行挠曲下沉使采空区闭合的方法。
49.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产生的一系列力学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50.露天开采过程中,为满足采运工作的需要,往往把露天采场划分为具有一定高度的水平或倾斜分层,每一个分层称为一个台阶。
1.优点:
(1)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
(2)对煤层及地质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缺点:
采出率较低,工作面粉尘大,自然发火、瓦斯积聚隐患大等。
2.
(1)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2)各生产环节的能力;
(3)储量条件;
(4)安全生产条件;
(5)经济条件。
3.
(1)立井开拓;
(2)斜井开拓;
(3)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
(5)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4.
(1)先浅后深;
(2)先小后大;
(3)先易后难;
(4)先改扩建后新建;
(5)先平硐(斜井)后立井;
(6)先急需后一般。
5.
(1)两采一准;
(2)三班采煤、边采边准;
(3)四班作业、三采一准;
(4)四班交叉;
(5)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
6.
(1)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
(2)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
(3)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7.
(1)开采深度;
(2)围岩性质;
(3)采空区残留空间;
(4)相邻工作面回采;
(5)近距煤层回采。
8.
(1)地质条件与开采技术条件;
(3)储量条件;
(4)经济条件。
9.
(1)确定井简的形式、数目及其配置,合理选择井简及工业场地的位置;
(2)合理确定开采水平数目和位置;
(3)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
(4)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
(5)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及技术改造;
(6)合理确定矿井通风、运输及供电系统。
10.
(1)直接延深;
(2)暗井延深;
(3)直接延深结合暗井延深;
(4)新开一个井筒,延深一个井筒;
(5)深部新开立井或斜井。
11.
(1)上山盘区;
(2)下山盘区;
(3)石门盘区;
(4)单翼盘区;
(5)双翼盘区;
(6)跨多石门盘区。
12.
(1)照顾全局;
(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3)安全经济效果好;
(4)直(折)线原则;
(5)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
(6)要有与矿区开发强度相适应的矿井数目和井田范围。
13.
(1)移架方式有三种:
①单架依次顺序式又称单架连续式;
②分组间隔交错式;
③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
(2)端头支护方式主要有两种:
①自移式端头支架;
②用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端头。
14.
(1)运输提升方面;
(2)排水方面;
(3)掘进方面;
(4)通风方面;
(5)基本建设投资方面。
15.
(1)多轮、分段、顺序、等量放煤;
(2)多轮、间隔、顺序、等量放煤;
(3)单轮、间隔、多口放煤。
16.
(1)斜井—立井;
(2)平硐—斜井;
(3)平硐—立井;
(5)平硐—斜井—立井。
17.
(1)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
(2)按地质构造划分;
(3)按人为境界划分;
(4)按地形地物界限划分;
(5)按煤质、煤种分布规律划分;
(6)按伴生有益矿产富集带或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划分。
18.
(1)U型通风;
(
(2)Z型通风;
(3)Y型通风;
(
(4)H型通风;
(5)W型通风。
19.
(1)中央并列式通风;
(2)中央边界式(中央分列式)通风;
(3)对角式通风;
(4)采区风井通风;
(5)混合式通风;
(6)分区域通风。
20.
(1)一类:
不稳定顶板;
(2)二类:
中等稳定顶板;
(3)三类:
稳定顶板;
(4)四类:
非稳定顶板。
直接顶稳定性用强度指数D来衡量,即:
D=10RcC1C2,
其中:
Rc—直接顶岩石单向抗压强度,MPa;
C1—节理裂隙影响系数;
C2—分层厚度影响系数。
21.
(1)自然条件:
如煤岩性质、地质构造、采深、倾角、煤厚、水和温度等;
(2)开采方法:
如巷道布置、开采顺序、时间效应、巷道维护方法等。
22.
(1)倒台阶式采煤法;
(2)伪斜长壁采煤法;
(3)伪斜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
(4)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5)仓储采煤法。
23
(1)井底车场布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和规定;
(2)井底车场硐室的布置应适应井底车场形式变化,但不能因硐室的布置而影响井底车场线路;
(3)井底车场硐室布置必须满足矿井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4)应尽量减少井底车场硐室工程量;
(5)井底车场硐室布置应适应矿井排水、煤炭运输及开采技术上的要求。
六、论述题
1.
(1)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外及其上下的采掘影响情况;
(2)采煤工作面范围内地质、煤层赋存情况;
(3)采煤方法及工艺流程;
(4)顶板管理方法;
(5)采煤工作面范围的风量、风速、通风设施、通风监测等及通风系统图;
(6)运煤、运料的设备及其系统图;
(7)供电设施、电缆、设备负荷及供电系统图;
(8)洒水、注水、灌浆、充填、压风等管路系统图;
(9)排水、照明设施及其布置图;
(10)安全技术措施、避灾路线;
(11)劳动组织循环图表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2.
(1)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优点:
①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工程量及维护费低,投产快;
②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低;
③回采巷道沿煤层掘进,易固定方向,采面可等长布置,利于生产管理;
④通风线路短,风流方向转折少,通风构筑物少;
⑤对淋水和瓦斯大的等某些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⑥技术经济效益显著,单产、巷道掘进率、采出率和工效等指标好。
(2)倾斜长壁采煤法的问题:
①长距离倾斜巷道辅助运输和行人困难;
②当前采掘运机械设备不完全适应倾斜长壁工作面开采的要求;
③大巷装车点较多。
(3)倾斜长壁采煤法的适用条件:
①煤层倾角小于12°
时效果最好;
②采取一定技术措施,可适用于12°
~17°
的煤层。
3.优点:
(1)生产集中;
(2)改善巷道维护条件;
(3)改善运输条件,简化矿井的运输系统;
(4)提高采出率,减少煤炭损失。
缺点:
岩石巷道掘进工程量大;
准备新采区时间长;
巷道之间联系和通风系统复杂,要求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
4.
(1)煤层厚度:
M=5~12m为佳,过小易超前冒顶,过大破坏不充分;
(2)煤层硬度:
顶煤破碎主要依靠顶板的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采矿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