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秦汉文化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06955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8.67KB
学习实践秦汉文化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学习实践秦汉文化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实践秦汉文化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文化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
中国在世界上最先跨入封建时代,秦汉又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高峰。
这是秦汉文化气势宏大、辉煌灿烂的前提和重要条件。
2.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秦汉时期,在科技、思想、史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秦汉时期科学技术的成就;
董仲舒的新儒学;
司马迁与《史记》。
教学难点:
秦汉时期的哲学和宗教。
教学过程
一、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
#9312;
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9313;
汉朝也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稳定的大一统的秩序,形成了文化
的趋同与统一;
#9314;
秦汉又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
征,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
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入中华。
秦汉文化广泛外传。
A.向东,传到朝鲜、日本;
B.向西,传到西域以至欧洲;
c.向南,传到越南、缅甸等国。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九章算术》的问世,表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
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表明那时的文化处于世
界的先进行列。
#9315;
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不仅在
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代。
4.气势恢宏。
秦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再现横扫六国
的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等等。
这些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充满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
这些成就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
民族性格。
二、科学技术
1.天文历法
天文历法对农业生产有直接指导作用。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东汉科学家张衡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
地震方向的仪器,早于欧洲1700多年。
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2.数学
西汉初期的《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
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它反映了我
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西汉马王堆汉墓帛书《医方经》记载了几百个药方。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东汉末年的张仲景和华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A.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书)是后世中
医的重要经典,为中医临床的辨症施治奠定了基础,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圣”。
B.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
取的麻醉药,适用于外科手术。
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4.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西汉前期已经有了絮纸和麻纸。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
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
#9316;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9317;
6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并经阿拉伯传到非洲
与欧洲,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哲学与宗教
1.两汉思想领域的基本状况
两汉时期,哲学得到发展,反映了两汉时期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
西汉时,董仲舒改造儒家思想,确定儒学的统治地位;
王充的唯物思想在唯心主义泛滥之时独树一帜;
佛教传入,道教产生,中国古代宗教格局的基本框架形成。
2.董仲舒的新儒学
&
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学倾向的
新儒学。
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董仲舒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等文献中。
3.谶纬之学的泛滥
秦汉以来,出现了一种唯心主义的谶纬之学。
谶纬的内容,主要是宣扬神灵怪异。
4.王充及其《论衡》
东汉前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深刻批判了谶纬神学。
王充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衡》一书中。
王充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5.佛教的传入
西汉末年,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
汉明帝派专使到西域求佛法,立洛阳白马寺,佛教在中国传布开来。
6.道教的形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由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黄老学说的某些成
分相结合,形成了道教。
道教的主要经典是《太平经》,它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
其力。
东汉末年,道教派别有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传布的五斗米道。
四、史学与文学
(一)史学
1.司马迁与《史记》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出的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叙述了黄帝至汉武
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有很高的史料和文学价值。
司马迁写的传记,又是优美的散文,鲁迅誉之为“无韵之离骚”。
2.《汉书》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汉书》,首开纪传体断代史之例。
《汉书》叙述了西汉一朝的历史。
(二)文学
1.两汉文学的特点:
两汉文学,以赋和乐府诗最为突出,散文创作成就也很高。
2.赋的兴起与汉赋代表作
赋是两汉时期受先秦骚体和诸子散文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汉赋在创作
技法上对后世很有影响。
西汉的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
东汉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等。
3.汉代诗歌
汉代诗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乐府是汉武帝时期由政府掌管音乐歌舞的机构,《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东门行》
《陌上桑》等,都是乐府名篇。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后期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
等,是当时的佳作。
4.散文
贾谊的《论积贮疏》《过秦论》和晁错的《论贵栗疏》等,是西汉散文的名篇佳作。
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也都是优美的散文,感染力强。
五、雕塑与绘画
(一)雕塑
1.陶型艺术
秦汉雕塑成就辉煌。
陶塑精品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奴婢伎乐俑和动物俑三类。
兵马俑是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人们称赞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奴婢伎乐俑,以成都说唱俑、洛阳杂技俑为典型。
秦汉大量的砖瓦、瓦当,也是富有艺术价值的陶塑艺术品。
2.青铜铸像艺术
秦汉时期的青铜铸像,水平高超;
其代表作有秦陵彩绘铜马车、武威铜奔马等。
(二)绘画
1.秦汉绘画艺术发达,反映秦汉绘画水平的遗存文物的种类包括:
墓室壁画、帛画、
木刻画、工艺装饰画等。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帛画的稀有珍品。
3.山东嘉祥武梁祠等地的画像石,四川、河南的画像砖,是了解东汉时期人们物质
生产与精神生活历史的珍贵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实践 秦汉 文化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