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04832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77KB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本预案发布日后,医院内发生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疾病传播危害和人员伤害
并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或更多相关部门配合与援助时,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医院成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成员组成如下:
主任:
副主任:
秘书:
下设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名单为: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委员会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主任委员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
副主任委员负责委员会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各委员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主任委员通报情况。
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后期处置工作,由组长负责协调,包括及时向主任委员通报情况。
制定和演练本单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事件发生时及时向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信息。
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类
本预案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是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非蓄意破坏)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意外丢失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外扩散的事件。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分为重大生物安全事件、一般生物安全事件和生物恐怖事件。
(一)重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并造成传播,有可能进一步扩散;
3、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保存的《名录》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
样本丢失或泄漏,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造成人员感染。
(二)一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病原微生物,并造成传播,有可能进一步扩散;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名录》规定的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丢失,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造成人员感染。
(三)生物恐怖事件
本预案中生物恐怖事件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施或菌(毒)种库(或保藏设备)被蓄意破坏;
高致病性菌(毒)种或样本及其他感染性材料被盗、被抢;
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故意播撒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出现不明原因或人为造成的火灾、断电、爆炸事故;
在敏感时间、敏感地点、敏感人群中发生的蓄意投放病原微生物事件及其它可能涉及生物恐怖的事件。
四(预防及管理
积极预防和严格管理是减少突发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预防
1(积极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相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并书面确认已经接受培训。
2(实验工作人员工作前应阅读并理解安全手册。
3(全体实验工作人员应接受急救培训和紧急医学处理措施。
4(实验工作人员应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进行接种免疫。
5(实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应急装备是否正常,经常检查生物危险物质漏出的控制程度,定期对实验设备去污染和维护,按照规定对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置。
(二)严格的管理
建立生物安全“一把手”负责制,严格遵守各级部门生物安全有关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强化安全教育。
五、应急预案的启动
当医院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时,委员会主任在接到通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当医院发生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后,现场的实验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实验室主任,并由实验室主任立即通知委员会主任。
委员会主任接到报告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委员会成员和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并应在2小时内向院办报告。
首次报告内容包括: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泄漏重大事件的单位、地址、时间、菌毒株种类、
泄漏量、波及范围、受害人数、处理情况、联系电话、报告单位、报告人及其联系方式等。
委员会成员和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和评估,按实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
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的负压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
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
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
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
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
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
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
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
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行善后处理。
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在相关专家的协助下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委员会主任阅览,并记录归档;
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委员会应立即与现场暴露人员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委员会主任在此过程中对上级主管部门做进程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同时对首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七、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对事件发生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
组织专家查清原由;
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动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
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
对于实验作类似处理。
(二)调查总结
事件发生后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
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委员会主任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做结案报告。
结案报告包括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八、保障措施
(一)建立应急队伍
建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责任到人、措施到位,保持通讯畅通,对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成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培训,使其熟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和处置方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由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原因分析;
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污染范围的划定;
迅速有效地处理生物安全事件、及时报送有关生物安全事件的信息。
(二)储备相关物资和装备
储备足够的与风险水平相匹配的手套、防护装、实验用鞋、口罩、帽子、面罩等个体防护用品,配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移液辅助器、一次性接种环、螺口瓶、微生物样本及废弃物运送容器、运输工具等安全设备。
(三)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或实验室设立单位须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与技能专题培训,内容包括: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法规、政策、标准;
本单位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程序和工作要求;
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保障措施原理;
相关人员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职责和操作技能等。
附录2则:
附一:
名词术语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如:
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马尔堡病毒、黄热病毒等(详见《名录》)。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如口蹄疫病毒、汉坦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艾滋病毒(I型和II型)、乙型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鼠疫耶尔森菌等(详见《名录》)。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麻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等(详见《名录》)。
附二: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处置工作技术要求
为有效预防和快速应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及时控制其导致的传染病暴发和流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特制定本工作技术要求。
一、事件现场处置及警戒隔离要求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成员和相关专家穿用防护装进入现场了解事件信息、处理污染、评估危害。
离开现场时,必须脱去防护装、严格手消毒,不得将污染、可疑污染物带离控制区域,防止污染扩散可能性。
(二)各单位安全保卫部门迅速组织外围警戒人员根据本单位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指定的现场地点、范围和要求布置外围警戒,封闭、隔离现场,控制人员出入。
外围警戒人员活动区域在污染区外围,不得进入污染区。
(三)情况紧急和警戒工作需用人力较多时,安全保卫科有权在本单位临时征调人员。
较长时日需用人力时,由人事部门提供相应人力资源。
被征调人员,除不可抗力外,均须履行相应职责,完成规定任务。
必要时,请公安人员进行警戒隔离。
(四)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及有关专家决定外围警戒人员是否需要穿用防护装。
需穿用防护装时,由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提供。
生物安全应急小分队或本单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业人员对外围警戒人员进行防护指导。
(五)外围警戒人员应遵从安全保卫科人员的指令进行警戒工作。
与警戒有关的指令一般均需通过单位领导发布给安全保卫科,再由安全保卫科下达给警戒人员执行。
其他人员不得向现场警戒人员发布指示。
有公安人员负责现场警戒时,服从公安人员的统一指挥。
(六)警戒分为“禁止出入”、“禁入”、“禁出”、“采取防护措施后出入”等。
必要时,警戒区可设置标志带。
标志带在安全保卫科存放备用。
(七)警戒区无法控制时,立即请示单位领导决定求援事项。
二、事件消毒要求
(一)事件现场消毒要求
、根据事件现场情况划定污染局限区域,设置控制区,进行封闭式管理。
、根据事件污染环境特点确定消毒、隔离防护方式,选择消毒器械设备。
、常压、密闭环境室内空气污染处理方法
(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
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超低容量喷雾消毒,8ml,10ml/m3,密闭30分钟以上;
或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1g,3g/m3,密闭120分钟;
若室内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ml/m3,密闭360分钟。
消毒结束后开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2)消毒设备:
喷雾设备选用超低容量喷雾器。
熏蒸设备选用可定时电磁炉、烧杯或烧瓶。
、表面污染处理方法
处理表面遗存污染物,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消毒液覆盖、收集、浸泡消毒,消毒作用60分钟以上。
消毒结束后由穿用防护装的专业人员对处理后物品进行收集,放入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中,密封包装,在传递至污染区外时再次消毒外包装并加第二层包装。
对污染表面的消毒处理,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
(2)处理用具:
覆盖、擦拭用抹布、卫生洁具,使用后按照污染物等同处理。
(二)废弃物处理
1、利器必须装入利器盒。
2、所有污染物均必须就地消毒祛除污染后,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部门处置。
3、按照医疗废物处置程序对医疗废物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处理。
(三)运输工具消毒
1、适用范围:
被污染的车辆
2、处理方法:
处理车辆被污染的表面,用有效氯含量0.04%,0.07%的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消毒作用10,30分钟;
或用0.5%过氧乙酸溶液超低容量喷雾消毒,8ml,10ml/m3,密闭30分钟以上;
若有不耐腐蚀设备,可选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福尔马林原液100ml/m3,密闭360分钟。
消毒结束后打开车门、车窗通风彻底排除残余气体。
三、人员救护及医学观察
(一)人员救护程序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级别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设立单位或其上级部门与相关医院联系,组织开展紧急救治工作,确保受害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根据需要,对密切接触人员安排在指定地点集中医学观察,对暴露人员和密切接触者进行药物预防或紧急预防接种免疫。
(二)医学观察人员判定标准
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
从事直接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株及样本工作的有关人员或接触泄漏的菌(毒)株及样本的相关人员。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密切接触者:
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共同生活、居住、工作或直接接触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暴露人员的分泌物、排泄物和体液的人员。
3、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可能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进行采样、标本处理、检测等实验室操作或者违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
4、现场流行病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确定的其他密切接触者。
(三)医学观察工作要求
1、根据密切接触者数量、接触程度等可采取集中医学观察或自我医学观察的措施。
2、医学观察期间,负责医学观察的医护人员每日了解观察对象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个案登记。
观察对象出现相应临床症状时,应及时救治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观察期限根据病原微生物致病最长潜伏期确定。
4、医学观察期间,发现新感染者应立即按甲类传染病程序报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 生物 安全 事件 应急 处置 工作 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