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十要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90057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53.91KB
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十要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十要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十要素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认识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字,理解古诗中的重难点词及诗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了解古诗的内容,接受热爱秋天、热爱家乡的教育。
3、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背诵并默写诗文。
5.教学
内容
(1)教材简析和教学重、难点
教材简析:
本课两首古诗叶绍翁的《夜书所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背诵并默写诗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诗句,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2)课堂练习设计:
1.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2.理解词语
萧萧:
挑:
促织:
篱落:
教学反思:
6.学情
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5人。
其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稳定,但部分学生上课倾听的习惯不好,小动作多,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动脑筋,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思考。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会运用注释进行学习理解,不仅要让学生自己学懂诗意,更要让学生体味诗中的意境。
7.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
8.教与学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记得《静夜思》这首诗吗?
谁能把这首诗背一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思念故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叶绍翁的诗,这首诗也是表达思念故乡的。
诗人叶绍翁独自一个人离开家乡,来到外面,在一个晚上写下了这首诗。
(板书:
夜书所见)
现在我们读一读题目,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读2遍。
2、指名读,正音。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4、师:
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5、学生汇报。
(师随机板书:
见:
梧叶促织一灯明听:
寒声)
6、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7、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
(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
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
“寒”给他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
(读诗句)
(2)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
读第二句。
这里的“客”是指谁呢?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因为他身在异乡)
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自读,指名读。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
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呢?
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
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
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
(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
(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3)师:
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
(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
思乡之情)
(4)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
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5)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四、深入朗读,感悟诗情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
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由体会读诗。
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
(配乐,指名读)生互相评一评。
五、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学生自由背诵2.指名背3.我们一起来背,站起来,配上音乐
背《静夜思》
读题目,思考意思
自由读古诗
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汇报作者看到和听到的。
提出不懂的地方
读诗句
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
提出疑问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自由背诵
9.反馈
当堂反馈作业:
1.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2、教学反思
10.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寒声秋风
表现了思乡之情,追忆童年。
精读(第二课时)
背诵古诗检查
一、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
2.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
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
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
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3.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
你体会到什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什么每逢遇到节日就加倍思念亲人?
(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
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
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
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
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小组按自学基本步骤开展自学
说说读懂了什么
提出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赏析名句
体会诗歌抒发的感情
练习写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忆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自一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加)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遍插茱萸少一人。
(全都)表现思念亲人。
10风筝
10风筝(第一课时)
精读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本课讲了童年是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表达了童真童趣。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1、检查认字,难写字的书写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
一、读题引入:
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
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
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好吗?
(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轻声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2)我来说你来猜。
3、出示词语:
精心憧憬依然踪影似乎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半沉半浮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三、写字指导
“村”与“材”在字形上的区别,“丧”字下面没有一撇
四、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
2、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初读课文
预习反馈
理解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理清思路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10风筝(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正确读写“精心、希望、依然、飞舞、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寻找、垂头丧气、磨坊、继续”等词语。
4、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1、听写词语
2、摘抄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针对三年级学生的要求,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
体会失风筝、找风筝时的伤心、焦急,以及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
此外,文章开放型的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引领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
一、谈话导入
二、感悟课文,体会“我们”的心情变化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
2、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1)做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分。
②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强调“依然”。
板书:
依然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③练习把“虽然……但是……”加进“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里去,进一步体会“我们”快活的心情。
(2)放风筝。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①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②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
板书:
拼命
③感情朗读,读出“快活”的心情。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3)找风筝。
重点句子:
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①让学生分别找出这几句话,教师出示这几句话。
②学生连起来读这几句话,整体体会“我们”当时心情的变化过程。
③找出最能表现当时心情的词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哭垂头丧气
指读,挑战读,再指读,齐读
④练习用上面几个词说几句话,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困难、麻烦时的表现。
三、拓展想象
1、读课文最后部分,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
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2、四人一小组讨论。
3、每组选代表发言。
四、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我们”心情的变化
自由读课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
感悟课文
交流“我最喜欢的部分”
拓展想象
讨论
自由读课文,交流想法
做风筝高兴
放风筝高兴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体验
找风筝难受
11秋天的雨
11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
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读懂课文内容,清楚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
1、听写生字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秋天的雨?
学生由二年级刚刚升入三年级,经过前两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依赖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
因此,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情景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品读法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孩子们,你们喜欢雨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大自然丰富多彩的雨。
(课件依次出示:
春雨、夏雨、秋雨)
2、师描述:
绵绵的春雨像牛毛、似针尖,带给大地的是一片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夏天的雨顽皮又淘气,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哗啦啦地从天而降;
夏天还没走远,秋天的小雨点就轻轻地、悄悄地把金秋给我们送来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秋天的雨》。
二、组织初读,整体感知:
1、初读、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想一想:
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
(1)生字认读
过渡:
瞧,秋天的雨,带着小雨点来了!
有几个调皮的小雨点迫不及待地先跳了出来,你们能马上叫出它们的名字来吗?
(课件出示生字)
仙子加紧杨树
趁你没留意一枚邮票衔来树枝
扇子扇哪扇哪(指导读好多音字)
钥匙衣裳喇叭粮食(指导读好轻声)
凉爽(认读、书空:
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一遍,用心记住它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它。
(2)师:
这些雨点落在课文中的句子里,你能读好吗?
(课件出示句子):
是谁像一把神奇的钥匙,
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是谁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告诉我们秋天的到来。
是谁给柿子、梨、菠萝穿上了美丽的衣裳。
啊!
是绵绵的秋雨,是凉爽的秋风。
同学们读得真棒!
接下来请你们来说说,课文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吧!
生回答,师边板书——
一把钥匙、一盒颜料、藏着气味
吹起喇叭
(补充问)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师生合作读。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品读第1自然段。
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
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四、写字指导
1、小组合作记字形
2、重点指导“爽”字
根据教师描述头脑中想像画面。
初读、整体感知
读词语
11、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
11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1、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1、听写词语2、摘抄优美的句子。
这个阶段的学生阅读方面虽然有了一定的方法和速度,但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还不够,农村孩子对秋天原野的直观感受比城里孩子要好一些。
一、复习回顾
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
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
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
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
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转换话题:
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
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
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
出示说话卡片:
“它告诉大家,_________。
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四、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
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
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
语言训练
读第5自然段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丰收欢乐
带来冬天的消息
12听听,秋的声音
略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创作诗歌
创作诗歌
学生刚由二年级升入三年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学此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篇描写秋天的文章。
所以,在学习本课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十要素教案 小学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要素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