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精准脱贫交流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2487171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17KB
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精准脱贫交流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精准脱贫交流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都市农牧局产业工作+精准脱贫交流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畜牧业方面:
已建设康巴香猪育种繁育基地6个,养殖规模达1500余头,其中能繁母猪达400头,正在建设育种基地一个,育种规模将达5000头;
建设康巴香鸡养殖基地5个,养殖规模2.8万只,正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孵化基地一个,今年养殖规模将达15万只;
在贡觉县莫洛镇幸福村建设阿旺绵羊育肥基地一个,年育肥达0.8--1.2万只;
以类乌齐、丁青、江达、贡觉等县为基础,力争年内在高山草地畜牧业养殖基地育肥饲养类乌齐牦牛1万头,出栏0.9万头;
在卡若区、江达县、农科所、丁青县各建设奶牛养殖基地一个,引进奶牛养殖数量达900余头;
2016年在八宿、左贡、察雅、江达、卡若5个县(区)建设10个黄牛改良配种点,开展黄牛改良3000头。
在全市加大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标准化育种、繁育工作,推进地方品种、品牌建设,实现集中养殖与大面积分散养殖的行动计划,力争五大养殖进入高端市场。
(二)优势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较快发展。
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青稞、荞麦、牦牛肉、干鲜果等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体系。
据统计,我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8家,其中有9家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根据产业分类,有粮油(蔬菜)加工(流通)企业14家、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2家、饮品加工企业2家。
主要产品有牦牛肉系列产品、辣椒类系列产品、糌粑系列产品、荞麦系列产品、青稞酒、葡萄酒、白酒、干鲜果品、菜籽油、核桃油、藏药材、藏香、林下资源产品等,产品种类达上百种。
实现年产值12038.73万元,上缴税金622.72万,员工人数450人。
(三)、特色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充分利用我市农牧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芒康藏东珍宝“达美拥”干红葡萄酒系列产品、八宿“拉鲁卡”荞麦系列产品、洛隆“洛宗”糌粑系列产品、类乌齐牦牛肉、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和香鸡等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品商标注册和原种地理标识保护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特色品牌。
制作了我市“达美拥”红葡萄酒系列产品、“洛宗”糌粑系列产品、“卡诺圣”矿泉水产品、“昌都阿旺绵羊”等宣传资料在电视台播出。
成功注册“藏家牦牛”、“康巴类乌齐”2个商标;
启动了“康巴昌都香鸡”、“康巴昌都香猪”、“昌都阿旺乡绵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报工作。
拥有八宿荞麦、类乌齐牦牛肉、盐井葡萄、索多西辣椒酱4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四)、科技服务逐步强化。
按照“一个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技术服务团队、一笔经费保障”的工作机制,加强与自治区农科院,四川、云南省农科院等区内外研究所的合作,重点加大对特色优势种养业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增强特色农牧业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农牧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加大对农牧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从区外引进短期技术援助干部,带动当地农牧科技干部提高业务能力,并选派基层农牧科技人员到内地培训,学习掌握更为先进实用的农牧科技知识。
今年4月,从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蔬菜研究所、农业研究所、果树研究所邀请5位专家为全市来自11县(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同志及各县(区)农业乡镇技术人员近61人培训青稞、小麦等各个生长周期特征及注意事项、施肥方法、蔬菜生产技术、农作物统防统治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农作物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
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负责从内地邀请蔬菜种植技术人员(土专家)派往十一县(区)蹲点一年指导蔬菜种植技术服务工作。
市农牧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畜牧推广总站及各县(区)农牧局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村实地培训农牧民种子包衣、青稞和小麦栽培技术、蔬菜(瓜果、西红柿等)种植技术、蔬菜大棚建造、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丰产栽培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和常见蔬菜病虫害及杂草的防治实用技术,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繁育实用技术。
常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和修理实用技术,“五号病”防治及春秋季疫苗注射;
秸秆氨化技术;
常用农药的安全使用和沼气建造和农业法、农机管理法、种子法,畜牧兽医管理法等的培训。
二、产业脱贫项目实施情况
昌都市“十三五”产业扶贫发展规划涉及产业脱贫项目13类,2173个,总投资232.6亿元。
目前已下达11县(区)产业脱贫项目资金8亿元,其中卡若区1.3亿元,其余10县每县6700万元。
全市十一县(区)目前共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10个,涉及156个异地搬迁点,涉及贫困户20156户,120642人,预计人均增收7000元。
十三五期间卡若区实施产业脱贫项目298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40户,6614人;
边坝县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0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40户,7528人;
左贡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7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31户,5915人;
丁青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3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73户,6308人;
江达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43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44户,5256人;
贡觉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366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4户,6592人;
芒康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5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941户,17690人;
类乌齐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44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318户,4585人;
八宿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8户,7846人。
洛隆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99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87户,7461人;
察雅县已实施产业脱贫项目130个,预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029户,5415人。
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目前各级组织健全,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0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8家,企业带动有力,合作社运行情况较好,群众参与到产业脱贫项目积极性高,已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格局。
三、七个全部工程工作
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三年内实现“瓶装饮用水、饮料全部本地化自给,肉类全部本地化自给、各类蔬菜全部本地化自给、主要瓜果全部本地化自给,糌粑全部本地化自给,奶油全部本地化自给,蛋类全部本地化自给”的目标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使全市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产品供给的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当期及今后一段时期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瓶装饮用水、饮料类。
认真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高工程,全面解决农牧区居民安全饮水问题;
依托卡若圣水、天域山泉、雪花啤酒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瓶装饮用水产量,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到2019年底,实现瓶装饮用水达10万吨以上,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依托珍宝酒业及其他葡萄酒生产企业,加大葡萄酒产业发展力度,到2019年底,种植酿造酒葡萄2万亩,投产1万亩,产葡萄1.5万吨,生产优质葡萄酒5000吨以上;
依托八宿荞麦酒厂扩大规模,到2019年实现荞麦酒产量125吨以上,苦荞茶3吨以上;
依托雪花啤酒厂,丰富啤酒饮料供应品种,满足本地啤酒市场。
到2019年底,实现啤酒产量4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支持和鼓励雪花啤酒厂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苹果、葡萄、芫根、蜜桔、杏、核桃等饮料产品供应本地市场,并逐步扩大外销市场;
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开发本地市场需要的其他饮料。
到2019年底,各类饮料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2.肉类产品。
调整优化草畜结构,大力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全市11县(区)实施天然草原围栏休牧63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建设灌溉人工种草75万亩、旱作人工种草50万亩,草地补播18万亩;
试点推行草原灌溉、配套灌溉设施,创建实验示范基地40万亩;
新建市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及加工基地,建设优质牧草种子生产基地1万亩,建成优质牧草及人工饲草地基地1个;
实施“万亩草场”基地建设和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建成优质饲草种植面积5万亩。
开展鼠害治理草场440万亩,毒草害治理32万亩,虫害治理300万亩,蝗虫害治理115万亩。
加强畜禽良种工程体系建设,新建类乌齐县牦牛品种保护扩繁场、贡觉阿旺绵羊保种基地,加强黄牛改良及牦牛“三元杂交”种公牛生产基地建设,升级改造现有改良站,新建标准化改良站60个,新建市级和11县(区)冻精液氮站。
教育引导群众转变“惜杀惜售”观念,提高群众商品意识,加大牲畜出栏力度,加快出栏周期,争取早出栏、快出栏,确保牲畜年末综合出栏率达到30%以上,实现草畜平衡。
建立类乌齐、丁青、江达、察雅、卡若等县(区)牦牛集中育肥基地,集中育肥并出栏牦牛10万头,加上群众自发出栏和自己宰杀的牦牛,到2019年,达到年出栏牦牛48万头,产牦牛肉6万吨(每头125公斤),使牦牛出栏率从现在的不足20%提高到25%以上;
以贡觉、芒康、察雅县为中心,新建阿旺绵羊扩繁基地,发展肉羊加工产业园,精心打造“阿旺绿色肉羊”品牌,到2019年,建成集选育、育肥、加工为一体的30万只阿旺绵羊生产基地,出栏12万只,生产羊肉0.72万吨(每只60公斤),加上其他县(区)宰杀出栏羊(绵羊、山羊)20万只,生产羊肉0.6万吨(每只30公斤),全市共计出栏羊肉1.32万吨,大部分将销往外地。
以卡若、芒康、左贡三县(区)为中心,发展万头康巴香猪集中养殖基地5个,吸纳带动养殖户5000户,康巴香猪年出栏15万头以上,产肉0.45万吨(每头产肉30公斤);
以卡若、八宿、芒康等县(区)为中心,创建康巴香鸡养殖基地,规模养殖康巴香鸡30万只以上,吸纳养殖户5000户,年出栏康巴香鸡50万只以上,产肉0.06万吨以上。
3.蔬菜。
根据我市蔬菜供求特点和市场潜力,以卡若区、察雅县和芒康县三县(区)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县适当发展满足当地市场的蔬菜种植。
到2019年底,提升改造和新建高效日光温室3000座,主要用于生产绿色、精细菜和冬季蔬菜保供,每座平均产菜3.5吨,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
夏季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和马铃薯、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种植,争取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其他露地蔬菜种植2万亩以上,叶菜和果菜总产量达到2万吨以上。
在卡若区、察雅县、芒康县南部三乡重点发展反季节蔬菜,为昌都市区冬季蔬菜供应提供保障。
在11个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发展城郊蔬菜产业,满足本地试产需求。
建立蔬菜恒温冷库3座。
加强冬春蔬菜特别是日光温室新品种、新技术和生产管理的集成研究和应用示范。
4.瓜果。
至2019年底,在芒康、八宿、察雅、左贡、江达、洛隆、贡觉、卡若8县(区)宜林宜果地区,栽植林果基地48138亩,其中:
建设苹果产业基地33180亩、水蜜桃产业基地1530亩、康巴蜜桔4896亩、核桃8532亩。
进入盛产期后,按照苹果亩产1吨,水蜜桃亩产1吨、芒康蜜桔0.7吨、核桃亩产0.5吨,全面投产后,可新增瓜果4.24万吨,基本实现本地瓜果自给。
5.糌粑。
大力推广青稞良种,大力改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努力改善灌溉条件,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等县(区)加强青稞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建设青稞良种加工厂。
在洛隆、芒康、江达、卡若、边坝各建立4万亩的良种生产与加工基地,大力开展藏青2000、喜拉22号等良种推广。
到2019年底,力争青稞单产提高到600斤以上,在退耕还林还草后确保青稞总产稳定,糌粑总产量达到12万吨,完全满足市场需要,同时,提高糌粑品质。
6.奶类(鲜奶、酥油)。
在全市十一县(区)县城周边及三江流域河谷地区,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和河谷畜牧业,采用现代科技对奶牛进行集中养殖,建立相应的养殖基地,提高优质鲜奶及酥油。
到2019年底,养殖优质奶牛1.5万头,产鲜奶4万吨,加上群众自己家庭所产奶量,全市奶产量达8万吨(含1万吨学生奶;
酥油产量达0.4万吨,鲜奶与酥油转化率15:
1)。
7.蛋类。
通过在全市十一县(区)建立蛋鸡孵化基地,以培育康巴香鸡地方优良品种为主,通过将孵化的鸡仔发放到群众手中散养和建设集中饲养基地相结合的办法,到2019年全市散养蛋鸡规模达10万只以上,全市年产蛋量达600吨以上,满足市场需求。
四、十一县(区)重点产业扶贫开发区建设
1、贡觉县:
以莫洛镇为优势区域,以饲草料基地建设、阿旺绵羊养殖育肥为主,基地开发建设面积5000亩。
2、江达县:
一是邓柯乡,以科技示范、试验,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为核心内容,发展青稞原种田500亩,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一个,黄牛改良基地一个(奶牛选育为主),建设饲草料品种培育基地1000亩,蔬菜育苗基地750亩,建设蔬菜保鲜库一个。
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
二是汪布顶乡,重点发展河谷畜牧业,黄牛改良、奶牛养殖、林果业、马铃薯种植等,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3、丁青县:
以县城所在地丁青镇为重点,建设康巴类乌齐牦牛集中养殖育肥基地一个,配套建设饲草料基地5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5000亩。
4、类乌齐县:
桑多镇,建设花卉基地、饲草料基地2000亩,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2000亩。
5、洛隆县:
以孜托镇、俄西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经济林木、青稞良种繁育加工基地建设为主,保证全市青稞良种供种,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6、边坝县:
以金岭乡为重点区域,产业选择以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总开发面积2000亩。
7、左贡县:
重点区域为碧土乡等玉曲河沿线,产业选择以旅游开发、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7000亩。
8、八宿县:
然乌镇发展旅游业为主,吉达乡以饲草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为主,拉根乡主要发展河谷畜牧业,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6000亩。
9、芒康县:
嘎托镇至曲孜卡区域,产业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蔬菜基地建设、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养殖,葡萄基地建设、康巴蜜桔基地建设,果业基地建设,蔬菜保鲜库建设等,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10000亩。
10、察雅县:
重点区域为吉塘镇、荣周乡。
吉塘镇以建设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奶牛养殖、经济林木种植为主,荣周乡发展油菜、水果、马铃薯、蔬菜、青稞良种基地建设为主,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3000亩。
11、卡若区:
重点区域为卡若镇至沙贡乡一带。
在卡若镇瓦约村及沙贡乡多伏村建设康巴香猪育种基地两个,在经开区建设康巴香鸡育种繁育基地一个,藏装厂一个,蔬菜保鲜库一个,同时引进、培育一批农畜产品加工、包装厂,扶贫产业基地开发面积4000亩。
以上扶贫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正在统筹安排规划设计。
五、特色农畜产品包装工作
打造我市“类乌齐牦牛肉”、“康巴香猪”、“康巴香鸡”等品牌,做大做强本地产业,涉及类乌齐牦牛肉、果扎牧场酥油、奶渣、酸奶、康巴香猪、康巴香鸡、八宿荞麦、洛宗糌粑、左贡等县干鲜果产品加工、包装等。
六、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
为了做好我市“十三五”期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与精准脱贫工作的有利结合,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增收,我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与自治区农牧厅衔接,建议在编制“十三五”草奖工作方案时在不违背草奖工作总体任务目标(减畜、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尽量将优惠政策向贫困户倾斜。
目前,自治区正在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积极申报“十三五”期间草奖工作方案,待自治区方案下达后,我办将第一时间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编制我市草奖工作方案,细化生态脱贫方案,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十三五”末贫困群众实现摘帽脱贫的目标增砖添瓦。
七、绿色健康文化创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昌都市委、市政府对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业发展的各项要求和任务目标,推动昌都市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根据昌都市自然生态、区域区位和优势特色高原农畜产业生态绿色产业产品等方面的特点,立足昌都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围绕特色农牧业产业圈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基地,按照基地、区位、产品、品牌融为一体和产业园、龙头企业、区域品牌产品和销售渠道汇成一圈的原则,建设若干个具有区域特色的基地与产业园相互渗透融合产业带和产业园与流通渠道深度融合的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圈。
重点从新品种繁育、良种推广、高效种养、精深加工等入手,强化科技创新,通过产业圈与创新圈相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利益链深度结合,提升特色农牧业产业升级;
加强农技队伍建设、农牧民科技培训,将科技元素贯穿产业链始终,增强特色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名牌农牧产品为重点,加快农牧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标准创建,保障农畜产品优质绿色,形成一批知名度高、质量安全过硬的高原特色农牧产品品牌。
根据各县的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潜力,选择资源禀赋好、发展潜力大、品牌优势明显特色产业,在优势区域优先布局和发展。
重点以解决如何种好地养好畜为导向,构建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以突破缺水少地的资源约束为导向,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
以解决吃得好吃的安全的特色农产品为导向,打造高原生态绿色农畜产品,通过对葡萄酒、青稞、荞麦、干鲜果、蔬菜、虫草、藏药、类乌齐牦牛、阿旺绵羊、康巴香猪、康巴香鸡、林下产业、干鲜果产业等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与产业化经营进行整体规划、区域布局、点轴结合、点带联动、共同推进等措施,推动昌都市特色生态农牧业产业圈建设。
昌都市农牧局
2016年7月26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昌都 农牧 产业 工作 精准 脱贫 交流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