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心理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472873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68
- 大小:148.39KB
八卦心理Word下载.docx
《八卦心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卦心理Word下载.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v,1994)。
这也是电视和大众媒体的八卦新闻是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Foster,2004)。
1.制造话题,增添亲切感。
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
贝姆提出,“闲聊”是促进群体团结的一种方法,互相分享消息,说明大家在同一个“圈子”里,给两个看似无关的人创造共同话题,有利于拉近人际距离,还能形成某种“心理契约”,促使大家成为朋友。
2.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经常八卦的人幸福指数明显高于沉默寡言的人。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适当地表达不满和抱怨,能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内心的焦虑。
八卦还是一种无需注重逻辑的语言表达,不像做报告,也不必负责,没有思维负担。
3.,找到优越感。
八卦的本质是“这件事我知道,你不知道”,背后潜藏的是八卦者的优越感,优越感的获得会刺激八卦者无止境地八卦下去。
4.幸灾乐祸增强自我认同。
学者范·
戴克认为,“自尊心弱时人们会竭尽所能地取悦自己,看到有人逢灾临难,便会幸灾乐祸。
如果帮助这些人提升自我肯定,他们幸灾乐祸的情绪便随即降低,不再需要从他人的不幸中找到自我认同。
”八卦时的幸灾乐祸心理是人们在感受到他人“威胁”时的一种自我肯定,从而缓解自身的羡慕或忌妒的情绪,增加对自己的积极评价。
5.潜意识里我们都渴望由他人代替自己经历痛苦。
心理学家约翰·
门德尔认为,人们潜意识里都渴望由他人代替自己经历痛苦,而关注绯闻和负面新闻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渴望。
当很多人聚在一起,而八卦成为集体行为时,个人的罪恶感也会减弱。
第四个作用是为了对他人产生消极影响(Foster,2004).)。
这里八卦一词有“说是非”的意思。
说是非一般被经常看做自私的行为,目的是为了用一些恶意的手段去操纵和影响他人.
聊八卦的原因
聊八卦堪比吃巧克力
1.焦虑的时候吃巧克力可以让人开心起来,这是因为巧克力刺激了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聊八卦也有这样的功效。
适当地聊八卦能缓解心理压力,有益身心健康。
心理学家贝克博士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八卦别人和看娱乐新闻的时候,人们的脑细胞会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刺激人脑分泌内啡肽。
内啡肽(endorphin)是人类大脑释放的一种类吗啡生物化学物质,有麻醉和兴奋的作用,所以也常被称为人体自然生成的“鸦片剂”,用来帮助减压、镇痛,同时让人产生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
2.总有一个需求戳中你
人与人的接触分为不同层次、不同距离,聊八卦正好处于中间层次,是颇为安全的接触方式,不用过分暴露自己,不必很亲密,通过分享第三方信息促进双方之间的关系,来满足人们一定的心理需求。
为何女性更爱八卦?
虽然全民都处在八卦时代,但与生俱来的,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更爱八卦。
心理学家丹尼尔·
卡内曼调查了一系列能让女性感到幸福的活动,除性爱、休闲放松、饮食外,就是社交中的八卦了。
普通女性保守秘密的时间不会超过48小时。
女人爱八卦与女人爱唠叨、爱小众聚集等特点一脉相承,事实上当女性还是小女孩儿的时候,她们就已经开始了“八卦”人生。
过去女性长期囿于传统社会结构,接触的多是琐事,为八卦提供了谈资;
女性社会角色弱,缺乏安全感,通过八卦探索到的未知秘密越多,安全体验也就越多。
女孩从小就喜欢和妈妈“咬耳朵”,这其实是日后“闺密”关系的源头模式。
在心理上,女性有更多倾诉和聆听的情感需要,聊八卦能让她们产生诸多共鸣和思维碰撞,人际关系也迅速变得热络。
如何让八卦不伤人?
1.找合适的人聊:
“八卦”最好在小范围内进行,和同样有判断力的,共同话题的人在一起。
2.“八卦”的是事实不是虚伪:
八卦前确认不是谣言,且不要轻易表态。
心理学家斯皮伯尔认为,正面“八卦”应该是分享事实而不是谣传。
3.朋友要互留空间:
八卦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涉及别人隐私,宗教,痛苦等。
彼此很熟的朋友也要互留空间。
4.“八卦”在于自我表达而不是传播:
八卦重要属性在于与自己互动的人群中表达自我,不在于传播。
慎用传播广,速度快的电子媒介。
5.“八卦”需要正能量:
正面的话题有很多,诸如旅行,自然,气候。
同时八卦也可以传播知识。
案例一
Bianca(2012)针对八卦的这四个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消极影响他人而去八卦是最不重要的原因,不是人人都那么腹黑的!
而人们爱八卦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收集和验证信息,然后是为了娱乐,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会为了维护群体规范而八卦。
举个例子:
A、B、C君等若干个人都在一个酒吧工作,属于一个teamwork,在负责自己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负责打扫卫生,如洗杯子。
每个人都按照规定做好本职工作后接着洗杯子,只有C君耍小聪明,每次都找各种理由不洗杯子。
那么下班后,A君等车时碰到了B君,便会八卦C君这样违反规范的行为。
但是如果A君碰到的只是朋友,不是一个teamwork,就不会向这个朋友说C君这种行为。
“被逼”的服从
一、概念
服从,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二、相关研究分析
(一)实验: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被试行为的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了所谓“服从的经典研究”。
结果显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电压增加到300V时,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当电压增加到315V时,又有4人表示拒绝,电压为330V时,又有2人表示拒绝;
之后,在电压达到345V、360V、375V时又各有1人表示拒绝。
共有14人(占被试的35%)做出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主试的命令。
另外26名被试(占被试的65%)按照实验者的命令,坚持到实验的最后。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被试虽然继续“服从”实验者指示进行实验,但他们是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继续合作的,内心冲突非常强烈。
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按照米尔格拉姆实验前对他的心理学家同事们做的预测实验结果,只有少数人(1/10或1%)会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特数;
而且当主试允许被试用他们想用的电压来惩罚学生时,没有一个人超过45V,甚至表现出非理性。
(老师)的角度分析认为:
首先,没有怀疑它是好事;
其次,所以我要尽力配合来完成好实验;
第三,我也可能是学生;
第四,他们给了我报酬,我应该尽力做好;
第五,我只能屈从于心理学家的安排,我什么都不清楚;
最后,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生命危险。
米尔格拉姆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根据亚历山大等人(C.Alexanderetal.)的情境同一性(situatedidentity)理论,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
被试置于耶鲁大学的情境中,通过“抽签”确定他们的教师地位吗,来配合完成一项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实验,实验者还保证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生命危险;
被试有理由认为他们所做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并表现出相应的社会角色行为。
正如米尔格拉姆本人所言,大多数受试者是在一个较复杂的背景之下来看待他们行为的,即:
对社会是善意和有用的——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心理实验室强烈宣称合法性,并且唤起那些操作者的信任和自信。
像电击一个受害者这样的行为,孤立起来看显得邪恶,但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下,就获得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从这种意义上讲,被试的行为符合遵从的社会行为模式,即被试在这样一种社会情境中,自己不能确定其行为取,而作为大学的权威——实验者对行为的过程和结果似乎十分明确,被试理所当然地按照实验者的指导去做。
此外,报酬是影响被试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
参加实验的被试可以获得一定报酬,拿人家的钱为人做事,被试天经地义地应该按照实验者的期望去做,这符合顺从行为的模式。
当然,也有一些被试,为赢得实验者的赞扬和信任或免受实验者的指责,而表现出服从行为。
同时,确有一些被试什么都不清楚,只知道按照心理学家的安排去做,这是典型的盲从行为。
如,这项实验的一个参与者后来曾这样描述道:
“1964年当我在进行实验时,虽然我相信我是在伤害某个人,但我完全不晓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影响被试极端行为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角色规范。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做过一项“监狱模拟实验”。
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建造了一座模拟监狱,以每天15美元报酬招聘自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以问卷和面试选出24名最成熟、情绪最稳定且反社会倾向最低的应征者。
24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6人,充当监狱警卫,另外18名为第二组,充当囚犯。
研究的一切处理都与真实监狱一样。
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充当警卫和囚犯的被试无论在情绪上还是在行为上,都越来越像真的警卫与囚犯。
“囚犯”越来越显示出被动、依赖、压抑、无助、自贬等消极情绪与行为;
“警卫”则显示出用侮辱、威胁“囚犯”被试的非人道方式取乐,甚至罚“囚犯”做俯卧撑,拒绝他们上厕所等。
被试的深层人格结构开始出现动摇,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2]。
监狱模拟实验的戏剧性结果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了社会角色规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实验者有意识地赋予被试“教师”的角色地位,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会越来越以“教师”己,而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像真正的教师,这些“教师”在实验者的反复怂恿下,他们自然会更倾向于规则。
当然,即使有实验者作为外力干预,道德与规则的抗争也是有极限的,14名被试中途放弃实验说明了这一点。
(二)实验分析:
被试紧张情绪来自于心理上道德与规则的抗争
随着惩罚的不断加剧和学生“痛苦”反应的不断加深,作为理性的被试,他们的内心冲突也在不断加强。
这时,被试在实验者的干预下,心理上正持续地面临着道德与规则两难选择的考验———是坚守规则按照实验者的要求继续实验,还是终止实验?
300V,终于有5人突破了规则的底限,选择了道德;
315V,4人;
330V,2人;
345V、360V和375V,各1人;
有65%的人在不同程度紧张的心理冲突中完成了实验任务。
这一观点,可以通过米尔格拉姆在实验之后,采用科尔伯格道德判断问卷测试的结果加以证明。
米尔格拉姆发现:
处于道德发展高水平的第5、6阶段上的被试有75%的人拒绝权威的命令,停止用电击惩罚“学生”;
处于道德发展第3、4阶段的被试中,只有12.5%的人对权威的指示表现出不服从[6]。
根据科尔伯格观点,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后习俗水平阶段[7]。
因此,为什么有65%的被试难以突破规则的底限便不难理解了。
“道德与规则抗争说”可以解释很多现实中的社会现象,当人们看到那些拿着微薄薪水并不富裕的城管人员穷凶极恶地打人、砸东西、没收小商小贩们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时,他们不是不知道底层百姓生活的艰难,是城管人员在道德与规则抗争中,规则战胜道德的结果。
而为了执行规则抵抗道德的压力是情绪紧张的直接原因。
服从的本质
什么是服从?
美国心理学家考斯林和罗森伯格认为:
“服从是对命令的顺从”[8];
如果我们把考斯林等的定义句变成缩句,即“服从是顺从”,显然不符合概念界定的逻辑要求。
关于服从概念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泰勒等的界定:
“服从是对有权力提出要求的权威的信仰”[9]。
其中反映概念本质的核心词是“权威”和“信仰”。
这一定义虽然满足了服从概念的结构和特征,却很难说明服从的本质。
当黑社会头目用枪逼迫你必须去杀人的时候,你服从了“黑权威”的“要求”,但你不会说你信仰“黑权威”,而只能说你是为了逃命才不得不去杀人;
学生愿意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因为教师是权威,学生信仰权威而遵从,但不是服从。
(三)服从的本质
那么,服从的本质是什么?
要还服从一个科学的定义,首先要明确概念的本质和结构。
根据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概念,即“服”两方面定义性特征整合的规则是因“服”而“从”。
因此,反映服从本质的概念的焦点是如何确定“服”的定义性特征。
《新华词典》中把与服从组词的“服”解释为“听从”(toobey),即“服”的内在本质等同于服从。
所以我们必须从“服”的操作性属性来确定“服”的定义性特征,即何如(what)和因何(why)而“服”(how)。
科学的“服”应该是现象和本质统一,满足独立和具有“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者内在的、和谐一致的定义性特征。
米尔格拉姆从现象本身出发,采用表象描述的方式来界定“服从”,忽视了“服”的心理本质,结果把复杂行为解释为简单的“服从”行为;
泰勒等把“服”简单地解释为对“权威的信仰”,忽略了“服”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者内在的、和谐的一致性,结果丧失了“服”的独立性特征。
“服”的过程,从现象上看是主体接受社会影响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主体主动加工社会信息的心理过程。
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通过对特定社会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社会信息的主动加工,做出决策。
但人的需求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如对知识的需求、对关系的需求或对满足自身利益的需求等等。
蒂勒(TomTyler,1997)研究表明,如果人们从其所属的集团或组织中获益他们会更愿意尊重他们的老板或宗教头目的权威[9]。
所以,“服”的特殊性恰恰是体现在对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追求上。
这样,“服”的定义性特征可表述为:
主体通过对特定社会情境所提供的各种社会信息的主动加工,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做出决策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奖惩”是广义的,即可以是他律的外在奖惩,也可以是自我的内在奖惩。
综上所述,服从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客体提供的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四、服从的原因:
(--)合法权力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人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老师要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就有应答的义务;
警察要求司机停车时,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
第一章中提到的监察模微实验,极有说服力地证明了社会角色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虽然同是应聘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扮演看守的一部分人由于在社会结构上处于有利位置,因而他们就获得了命令乃至虐待另一部分人的权力。
而同为被试、但却扮演了囚犯的一部分人,由于社会角色的规定,认为自己作为囚犯有义务服从看守的命令,哪怕这些命令显然是不合理的,他们也采取了服从的态度与行为。
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使部分人获得指挥另一部分人的合生权力,而被指挥者又有服从的义务,老板与雇员、军官与士兵、上级与下级之间都属于这种情况。
更重要的是,临时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也会使在社会结构上处于有利位置的人获得指挥别人的权力,而被指挥者有义务服从指挥。
米尔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涉及的正是这种临时社会角色关系。
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中,实验者对于被试而言不仅具有合法权利,同时也具有高度的专家权威(T.Bless.1999)
研究表明,医院里,“医生”头街具有高度权威性并能有效引发医院职员的服从行为。
当护土被不认识的医生通过电话指示使用药盒上所写最大剂量两倍的药物时,22名护士中的21人听从了命令,其后果是有可能给病人带来危险。
临时性的合法权力是同特定的情境或领地相联系的。
脱离开特定的情境条件,临时性的合法权力就不复存在。
教授在学校里受到普遍尊重。
当他们身处其他场合时,如果没有令人尊敬的条件,人们就不再特别看重他们的意见,医生在大街上试图拦停别人的汽车,没有人会去理睬他。
而无论怎样,警察在大街上也没有命令别人脱去衣服的权力。
(二)责任转移
米拉格拉姆进一步的研究证明了责任转移的推论。
在另一个实验中,实验者不是直接给被试指示,而是通过电话系统来控制实验情境。
结果表明,由于实验者不与被试直接在一起,被试的行为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22%的被试一直服从命令,对"
学生"
施以最高电压的电击。
在归因时,没有别人在场更容易使人们将行为归于自己本人,从而拒绝服从给别人实施伤害性电击的人数显著增加。
在讨论来社会行为时,我们提到,人们的道德理解超越了“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后,人们开始倾向于用独立的普遍道德原则评价自己,因而在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情境中拒绝伤害别人的被试比例也大大增加。
相关的研究表明,服从权威和责任转移是人们非常稳固的心理机制。
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已从社会中很好地学会了这些,并将它们当作适应社会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美越战争激烈进行的1968年,上百名美国官兵在陆军中尉卡利带领下,制造了一起屠杀数百名无辜平民的血案。
官兵中只有一位大学生出身的上等兵没有对无辜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开枪。
他后来报告了这次大屠杀。
1971年,卡利中尉也因此在美国受审。
发人深省的是,不仅报告者的家庭不支持报告这一案件,盖洛普民意测验所在卡利被判罪后进行的电话民意调查表明,全美抽样的人群中,完全支持卡利的比例高达79%。
正如卡利在法庭上为自己开脱时所说的,他仅仅是服从上级军官的命令,自己对事件没有责任。
大多数公众显然也认为,一个军官服从上级命令不应受到惩罚,即便是滥杀无事,也是在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力。
五、影响服从的因素:
(一)他人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藐视。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米尔格拉姆设计了一个三名被试同时进行学习电击实验的情境。
三名被试中,有两名为实验助手,只有一名为真被试。
当实验电压加到150V时,安排第一名假被试拒绝继续实验,说他不愿再做下去,然后拿张椅子坐到一边,电压加到210V,第二位假被试也拒绝继续实验。
这种实验操作的目的就是考察被试会不会受他人影啊而拒绝服从。
结果表明,尽管实验者仍然命令最后留下的真被试继续实验,但90%的被试都变得对杭实验者,拒绝服从。
有些被试在假被试退出后,也马上拒绝继续实验。
另一些被试则延迟一会儿再做出拒绝反应。
很明显,社会支持会显著增加人们对权威的反抗。
在最初的实验中,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没有行为的参照系统。
而在群体背景中,人们会转向用同样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当人们发现不必忍受内心巨大的冲突而去伤害别人时,就更倾向于拒绝、而不是服从。
(二)行为后果的反馈
米尔格拉姆研究的另一个变式是用不同方式来提供行为后果的反馈。
反馈按充分和直接程度划分,有如下四种不同情况。
1.间接反馈
在米尔格拉姆时最初的实验中,充当教师的被试与充当学生的实验助手不在同一间屋子里,因而真被试看不到被电古者的痛苦状态,也所不到声音,只是在电压加到300V之后,能听到通过录音播放的撞墙壁的声音,这种方式就是间接反馈。
2声音反馈
这种反馈是让被试听到受害者的喊叫,抱怨、愤慨和挣扎。
对应于不同的电压水平。
声音的痛苦程度也不同。
声音实际为预先制作好的标准化录音。
再后来是痛苦的尖叫,声明心脏不好,拒绝再做出回答,要求退出实验等喊叫。
最后变为歇斯底里式的重复:
“我要离开!
让我走!
”
3.身体接近
身体接近的情况下,受害者与被试相隔仅约40厘米,受害者的反应由专门的实验助手做规范化的逼真表演。
因此,被试不仅能听到受害者的各种声音反馈,而且可以看到种种痛苦表现。
4.身体接触
这种情况是由被试将受害者放在电击台上,实施电击时受害者的声音的痛苦表现与身体接近时的情况相同。
(三)个性因素
道德发展因素水平直接同人们的服从行为有关。
个体的道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给出的去伤害别人的指示。
不从众,有态度
从众心理(herdmentality):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
一般地说,群体规模大、凝聚力强、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
这主要有信息的模糊性与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两个方面。
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
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
一般地说,智力低下、自信心不足、性格软弱者,较易从众;
又妇女比男子容易从众;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从众表现有一定差别。
就个人从众的发生看,从众可能是盲目的,也可能是自觉的;
可能是表面的顺从,也可能是内心的接受。
而就其意义说,从众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
从众原因:
一.社会因素
(一)群体因素
1.群体的规模。
如果只有两个人反对你,你很可能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而如果有100人反对你,你多半会惊慌失措,内心不安,最终从众了事。
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或采取一致行为的人数越多,则个体所感到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从众。
2.群体的一致性。
如果群体中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则他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而如果群体中另外还有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则使前者所面临的从众压力大大缓解,从而明显降低从众的程度。
阿希在进一步的实验中,让一位假被试作出不同于其他多数人的反应,结果被试的从众行为减少了3/4,因为被试有了一个“合作者”,从中得到了巨大的支持力量。
即使这个假被试并没有发表与被试相同的意见,但只要他与群体的意见相异,就会增强被试的信心,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卦 心理